[多氯联苯,化合物,高分]高分辨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12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仪检测多氯联苯的探讨

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仪检测多氯联苯的探讨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仪检测多氯联苯的探讨摘要:通过实验摸索比较测多氯联苯的最佳仪器和方法。
关键词: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多氯联苯0、概述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简称PCB),又称多氯联二苯,是许多含氯数不同的联苯含氯化合物的统称。
在多氯联苯中,部份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置换,一般式为 C12HnCl(10-n)(0?n?9)。
多氯联苯在常温下是比水重的液体,多氯联苯耐热性及电绝缘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
多氯联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及脂肪,常用作加热或冷却时的热载体、电容器及变压器内的绝缘材料,也常作为涂料及溶剂使用,应用的范围很广。
多氯联苯是德国人H?施米特和G?舒尔茨在1881年首次合成的。
1892年,美国开始工业生产多氯联苯。
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台湾分别出现米糠油中毒事件,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多氯联苯漏出,污染米糠油。
因此各国纷纷禁止多氯联苯生产及使用。
多氯联苯类作为POPs中的一种,与普通有机污染物不同,具有高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等特点。
目前,各国均制定了法律,严禁PCBs的继续生产和使用,并颁布的标准方法,对他们进行监测。
我国在1989年将PCBs列入“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PCBs的监控工作将大量展开。
1、检测方法与仪器1.1检测方法:参照国标GB/T5009.190-2003《海产品中的多氯联苯的测定》1.2仪器设备:1.2.1气相色谱仪:GC-2010(岛津)涡旋混合器氮吹仪旋转蒸发仪1.2.1.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Rtx-1(长度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
进样口温度240℃,柱温220℃,ECD,检测器温度250℃。
1.2.1.2载气及流量:总流量:40.8mL/min柱流量:1.8mL/min线速度:40.0cm/sec吹扫流量:30.0mL/min分流比:20.01.2.1.3 进样方式分流单自动进样器进样。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多氯联苯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王素贞(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菏泽 274000)【摘 要】目的:探究空气中多氯联苯类化合物采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检测效果。
方法:本次空气中多氯联苯收集方式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洗脱为正己烷、丙酮,分离为经色谱柱,检测为质谱检测器,保留时间及特性离子定性,峰面积定量。
结果:多氯联苯在空气中维持在5~500ng/ml范围能保持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最低检出浓度为0.11mg/m3(收集15L空气样品计量),精密度RSD为3.2~4.9%,室温条件下,样本可稳定7d,样本精确度RSD中为3.1~5.4%。
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用于工作场所中空气多氯联苯类化合物检测,上述方式应用期间具有简便、快捷、准确性高优势,适用于日常工作中样本测定。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工作场所;空气;多氯联苯类化合物含多氯联苯产品泄露后及空气环境介质二次挥发程度往往与多氯联苯污染程度相关。
多氯联苯特点:低水溶性、高脂溶性,多蓄积在人体脂肪组织中并引起中毒,全球范围内,多种环境介质以及动植物组织器官中常见物质[1]。
通过对空气中多氯联苯含量进行测定,可判断日常工作中空气质量情况,保障正常居民工作提供合理保障[2]。
文章就通过采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对工作场所中空气内多氯联苯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实际情况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日本Shimadz公司生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型号:QP-2010plus),美国Organomation 公司生产氮吹仪(型号:N-EVAP-45),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超声清洗剂(型号:SB3200DT型),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QC-5型大流量气体采样仪,美国Fisher Scientific公司正己烷,美国JT Baker 公司丙酮,洗脱液。
1.2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将石英滤膜用铝箔包裹后,并放置在马弗炉中450℃下焙烧4h,温度降低至100℃后将其放置在恒温恒湿箱内恒重24h,称重过后并密封备用。
多氯联苯化合物

多氯联苯化合物多氯联苯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由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形成。
多氯联苯化合物具有稳定性高、难降解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多氯联苯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氯二苯基醚(PCBs),另一类是多氯联苯(PCNs)。
PCBs是由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绝缘材料、润滑油、塑料添加剂等方面。
PCNs则是由苯环上的氯原子以及其他原子(如氧、氮等)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们主要存在于工业废水、废气以及一些特定的产品中。
多氯联苯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广泛,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等。
它们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被生物降解,因此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并逐渐积累。
大量的研究表明,多氯联苯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多氯联苯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们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或摄入多氯联苯化合物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其次,多氯联苯化合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此外,多氯联苯化合物还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育问题和胎儿发育异常。
针对多氯联苯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各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严格限制多氯联苯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尤其是在电子电器等行业。
其次,加强废水、废气的处理,避免多氯联苯化合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多氯联苯化合物的污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个人层面,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多氯联苯化合物对健康的危害。
首先,避免接触和使用含有多氯联苯化合物的产品,如老旧电器、塑料制品等。
其次,加强室内通风,减少室内空气中多氯联苯化合物的浓度。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抗氧化剂和解毒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多氯联苯化合物对身体的损害。
多氯联苯化合物作为一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氯联苯

方法8082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氯联苯1.0适用范围方法8082用于检测多氯联苯浓度如固-液萃取物中的亚老格尔或单独的多氯联苯化合物。
开口毛细管柱用于电子捕获器或电解传导检测器。
对比于填充柱,熔融石英开口毛细管柱提高了检测性能,即更好的选择性、更好的灵敏度及更快的检测速度。
下表所列的目标化合物都可由单柱或者双柱分析系统来检测。
这些PCB化合物都有此法试验过,且此法还适用于其它的化合物。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1.2亚老格尔是种多组分的混合物。
当样品中含有多于一种的亚老格尔,就需要更好的分析技术人员来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对于环境降解中的亚老格尔或者人为降解中的亚老格尔分析也需要专门分析技术人员,因为降解后的多组分混合物对比于亚老格尔标准峰参数将有显著不同。
1.3作为亚老格尔的PCBs定量分析与很多常规仪器检测类似,但当亚老格尔在环境中暴露而降解后则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本方法提供了从检测结果中挑选单个PCB化合物的程序。
上面所列的19种PCB化合物均用此法进行了检测。
1.4当知道PCB存在的情况下,PCB化合物的检测可以得到更高的精确度。
因此这种方法依据需求的计划需要,可以用于检测亚老格尔、单个PCB化合物或者PCBs总合。
此化合物的方法对降解的亚老格尔检测具有特殊意义。
然而,分析者在使用这个化合物分析方法时应当谨慎,即在调整条件时应基于亚老格尔的浓度。
1.5基于单柱分析的化合物确定应当由另一根柱子来验证,或者有至少一种定性方法来支持。
第二根气相色谱柱的分析条件能够确认第一根柱子的检测法。
在灵敏度允许的情况下气相色谱质谱(GC/MS)8270方法可以作为一个确认方法。
1.6此方法同样描述了一个双柱方法选择。
这个方法需要配置一个硬件是两根分析柱相连成为单一进样口。
此法需要在双柱分析时使用一个进样口。
分析者应当注意的是在仪器受机械压力影响一些样品进样周期短,或者分析高污染的样品时,双柱方法可能并不合适。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颗粒物中的多氯联苯

2021.08科学技术创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颗粒物中的多氯联苯D et erm i nat i on of P C B s i n am bi ent ai r and part i cul at es bygas chrom at ography郑兴宝1曲健1*李哲1王帅1高欣2(1、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沈阳1101692、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169)为了研究和评价环境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程度及环境毒性,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食品规划部分(G EM S/Food )中规定了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包括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和PCB180[1]。
世界卫生组织(W H O )确定的12种有毒的多氯联苯包括:PCB77、PCB81、PCB105、PCB114、PCB118、PCB123、PCB126、PCB156、PCB157、PCB167、PCB16和PCB189。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 O A A )关注的20种多氯联苯:PCB8、PCB18、PCB28、PCB44、PCB52、PCB66、PCB77、PCB 101、PCB105、PCB 118、PCB 126、PCB128、PCB138、PCB153、PCB169、PCB170、PCB180、PCB187、PCB195、PCB20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 N EP )全球PO Ps 监测关注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和12种共平面多氯联苯。
综合上述多氯联苯种类,方法最终确定环境空气气相和颗粒物中PCB8、PCB18、PCB28、PCB44、PCB52、PCB66、PCB77、PCB81、PCB101、PCB105、PCB114、PCB118、PCB123、PCB126、PCB128、PCB138、PCB153、PCB156、PCB157、PCB167、PCB169、PCB170、PCB180、PCB187、PCB189、PCB195、PCB206等27种多氯联苯单体[2],涵盖了U N EP 、W H O 、N I ST 、N O A A 规定的多氯联苯,以及G EM S/Food 规定的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
浅析高分辨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12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doc

浅析高分辨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12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1前言多氯联苯(PCBs)又称氯化联苯,由德国H.施米特和G.舒尔茨于1881年首次合成。
PCBs属于人工合成的氯代芳香烃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0-nCl(nn10)。
PCBs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曾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但由于PCBs的污染具有广泛性、残留持久,以及通过生物链浓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等原因,成为社会公害,是公认的全球性污染物之一。
其中的12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具备毒性的PCBs,包括PCB77,PCB81,PCB105,PCB114,PCB118,PCB123,PCB126,PCB156,PCB157,PCB167,PCB167及PCB189。
PCBs 对人类危害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1968年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者食用被PCBs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
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分析研究PCBs,如ThomasG.H.等利用GC/MS分析了纸浆中的PCBs,Cana⁃daD.C.等通过GC/MS技术讨论了PCBs的分析方法,到目前为止,PCBs 的分析研究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也趋于多样化,如邱静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常温存在的19种手性多氯联苯进行了拆分,并对比了5种不同多糖类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郭远明等采用超声波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土壤或底泥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方法。
本文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12种PCBs,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的数据表明,该方法的各项参数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AutoSpecPremier高分辨磁式质谱仪(美国Waters)、7890A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ASE350快速溶剂萃取仪(美国ThermoFisher)、SibataHV-1000R大流量环境空气采样器(日本柴田)、N-1200BV-WD旋转蒸发仪(日本东京理化)。
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多氯联苯是由氯代苯和二苯基四氯乙烯反应合成而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毒性、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长期的接触可能导致人体健康问题。
因此,多氯联苯的检
测成为环境检测的重要内容。
目前,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有许多种,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量谱法和蛋白质质谱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多氯联苯的分析,并且具
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领域。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针对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进行深入探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优化气相色谱仪的条件:包括优化气相色谱仪的柱子、进样方式、流速等实验条件,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
2. 实现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将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从样品中提取出来,为后续的分析测定做准备工作。
3. 确定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提取的环境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
4. 建立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建立准确、简便、重现性强
的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为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
5. 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应用:利用已建立的分析方法对环境样品中的多氯联苯进行快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建立准确、简便、重现性强的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为环境检测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
意义。
同时,通过对环境中多氯联苯的检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
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环境毒理学中的重要分子——多氯联苯

环境毒理学中的重要分子——多氯联苯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合物,由于其持久性有毒性,已被列为全球禁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多氯联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化学和建筑等领域,但由于其稳定性极高,会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本篇文章将对多氯联苯在环境毒理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 多氯联苯的结构和性质多氯联苯属于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包含两个苯环及其上的氯原子。
不同的氯化程度可使其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有209种不同结构的多氯联苯。
其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具有高度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不易挥发等特点。
由于多氯联苯在自然环境下很难分解,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 多氯联苯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多氯联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也可以通过大气和水体的传输而大量分布。
同时,多氯联苯还会随着食物链的逐级升华而逐渐积累在动物体内,直到威胁到人类健康。
3. 多氯联苯的毒理作用多氯联苯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产生毒性作用。
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破坏身体器官和系统、损害生殖系统、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损伤等。
多氯联苯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增加癌症发生率多氯联苯的代谢产物苯并二氧化苯(benzo[a]pyrene)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可引起皮肤癌、肺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
3.2 损伤免疫系统多氯联苯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
3.3 损伤神经系统多氯联苯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抽搐等症状。
3.4 损伤生殖系统多氯联苯会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数量,也可能导致女性月经周期异常或不孕。
另外,孕妇长期接触多氯联苯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神经系统和智力缺陷症状。
4. 多氯联苯的环境生态毒理作用除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外,多氯联苯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辨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12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
1 前言
多氯联苯(PCBs)又称氯化联苯,由德国H.施米特和G.舒尔茨于1881年首次合成。
PCBs 属于人工合成的氯代芳香烃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0-nCln(n10)[1]。
PCBs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曾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但由于PCBs的污染具有广泛性、残留持久,以及通过生物链浓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等原因,成为社会公害,是公认的全球性污染物之一[2]。
其中的12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具备毒性的PCBs,包括PCB 77,PCB 81,PCB 105,PCB 114,PCB 118,PCB 123,PCB 126,PCB 156,PCB 157,PCB 167,PCB 167及PCB 189。
PCBs对人类危害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1968年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者食用被PCBs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
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分析研究PCBs,如Thomas G.H.等[3]利用GC/MS分析了纸浆中的PCBs,Canada D.C.等[4]通过GC/MS技术讨论了PCBs的分析方法,到目前为止,PCBs的分析研究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5-6]。
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也趋于多样化,如邱静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常温存在的19种手性多氯联苯进行了拆分,并对比了5种不同多糖类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7];郭远明等采用超声波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土壤或底泥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方法[8]。
本文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12种PCBs,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的数据表明,该方法的各项参数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AutoSpec Premier高分辨磁式质谱仪(美国Waters)、7890A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ASE350快速溶剂萃取仪(美国Thermo Fisher)、Sibata HV-1000R大流量环境空气采样器(日本柴田)、N-1200BV-WD旋转蒸发仪(日本东京理化)。
EPA68C PCB标准物质系列(加拿大Wellington)、聚氨酯吸附材料(PUF)、甲苯(分析纯,美国Tedia)、丙酮(分析纯,美国Tedia)、正己烷(分析纯,美国Tedia)、二氯甲烷(分析纯,美国Tedia)、壬烷(分析纯,美国Tedia)、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采集使用HV-1000R型大流量环境空气采样器,流量为1 000L/min,采样时间约为24h。
采样前石英滤膜于400oC下烘烤6h,PUF用丙酮和甲苯分别超声30min。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密封避光、冷藏保存,途中应避免引入干扰而破坏样品。
回实验室后将样品放在事先用有机溶剂清洗过的金属盘中,室温下干燥避光保存,以备提取。
2.2.2 样品预处理(1)提取:样品使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进行提取。
将样品填装在萃取池内,加入提取内标,进行萃取。
ASE参数如下:系统压力1 500psi、温度100oC、加热时间5min、静态时间6min、溶剂甲苯、冲洗体积60%(萃取池体积)、吹扫150psi 200s、循环3次。
(2)脱水:在玻璃漏斗上垫少许玻璃棉,铺加约5g无水硫酸钠,将萃取液经上述漏斗过滤到浓缩器皿中,每次用少量萃取溶剂充分洗涤萃取容器,将洗涤液也倒入漏斗中,重复3次。
最后再用少许萃取溶剂冲洗无水硫酸钠,待浓缩。
(3)净化:样品首先使用浓硫酸进行
液液萃取,然后样品依次通过多层硅胶柱和活性炭柱净化。
具体步骤如下:正己烷淋洗活性炭柱,弃去淋洗液;将样品转移至活性炭柱净化,并使用正己烷淋洗,弃去淋洗液。
再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3∶1,v/v)溶液淋洗活性炭柱,收集淋洗液,此淋洗液中含有PCBs待测组分。
将萃取液转入合适体积的旋转瓶子中,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mL左右,以待制样。
(4)制样:将淋洗液溶剂转换为壬烷并加入进样内标,定容至50L待测。
2.2.3 仪器条件气相色谱条件:DB-5MS毛细管色谱柱(60m0.25mm i.d.0.25m film);载气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流速为1mL/min,采用恒流模式;进样口温度:270oC,分流模式:不分流进样,不分流时间为1min;传输线温度:280℃。
程序升温条件:柱初始温度75℃,保留2min,以15℃/min升至150℃,保留7min,再以2.5℃/min升至290℃,保留1min。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模式;分辨率:R10 000(5%峰谷处);电离能量为35eV;Trap电流:650A;光电倍增器电压:350V;离子源温度:280℃;扫描模式:VSIR检测模式(磁场+电场扫描);LockMass。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物质谱图以PCB71为例,12C-PCB71的保留时间为42.45min,13C-PCB71的保留时间为42.42min,如图1所示。
3.2 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根据13C提取内标的测定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的范围在79.7%~88.0%,测定结果见表1。
3.3 精密度测定以PCB71为例,配置1.0ng/mL的标准溶液连续进样7次,RSD为3.1%,详见表2。
3.4 检出限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7)次空白加标试验,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S,当标况采样体积按1 000m3计时,按公式MDL=t(n-1,0.99)S计算方法检出限。
12种PCBs的检出限见表3。
4 结论
本文通过快速溶剂萃取仪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提取,以13C-PCBs为内标物,采用高分辨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的12种PCBs,检出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各项参数能满足实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