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合集下载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PT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寄生虫、
* Muller O, Krawinkel M: Malnutrition and heal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MAJ, 2006 173(3):279–286. 2005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3
定义
PEM定义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 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 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 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 常伴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
4
• PEM常伴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儿 童生长障碍、抵抗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 学习能力下降等后果,对其成年后的健康 和发展也可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5
病因
摄入不足 1)母乳不足,代乳品选择不当; 2)饮食不当; 饮食习惯不良 疾病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 2)慢性消耗性疾病; 需要量增加
病因
食物摄入不足或不充分
食物吸收不足
food faddism
营养不良
食物供给不足
精神因素
饮食习惯不良
疾病
代谢异常
7
病理、生理改变
蛋白质不足
→负氮平衡→总蛋白↓→胶体渗透压↓ →水肿
27
充,但在第一天仍应该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和叶酸的补充,并在体重开始增加时补充铁剂
开始喂养
• 在病情稳定阶段,患儿可以进食后应马上进行喂养, 给予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以维持患儿基本的生理 过程 .
• 1)少吃多餐低渗透压和低乳糖的食物;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因(Etiology)
原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是由于社会或经济因素导致的食物缺乏而引起。 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继发于一些慢性消 耗性疾病,使得能量-蛋白质消耗增加,吸收不良,从 而影响生长发育。 1、摄入不足: ⑴、食物短缺:贫穷、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导致食物 缺乏,使得儿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临床表现
4、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情 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 5、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但重度营 养不良时,可有精神萎靡、食欲差、反应差、 体温偏低等表现,并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例如心功能下降。
并发症

1、营养性细胞贫血:造血所需要原料如蛋白 质、维生素B12均易缺乏,故易患贫血,常源自 者为缺铁性贫血。预后和预防
二、预防: 1、合理喂养。
①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②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 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③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④小学生早餐要吃饱,午餐应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 和蛋白质。
2、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
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并发症

2、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素缺乏:尤以维生素A、 B、C缺乏较常见。由于生长迟缓,钙、磷需 要减少,故维生素D缺乏较少见。常伴有铁、 锌、铜、硒缺乏, 由以锌缺乏明显。
维生素A缺乏 眼球表现
并发症
3、感染:易患各种 感染。 4、自发性低血糖 5、成年期劳动力下降 6、成年期易发慢性非 感染性疾病:研究显示儿童期营养不良可增加成 年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敏性疾 病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指标 意义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 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 2SD为生长迟缓。如低 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
人群值的均值减2SD3SD为中度,低于均值 减3SD为重度。此指标 主要反映慢性长期营养
不良。
消瘦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 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 2SD为消瘦。如低于同 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 值的均值减2SD-3SD为 中度,低于均值减3SD 为重度。此项指标主要 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
临床表现
PEM常见并发症有营养性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还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以维生素A缺乏常见; 营养不良时维生素D缺乏症状不明显,恢复期生长发育加快时可伴有维生素D缺乏; 大部分的患儿伴有锌缺乏;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加重营养不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还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可突然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弱、呼吸暂 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概念
即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和(或)热能摄入不 足或消耗增多引起的营养缺乏病,又称蛋白质-热能 营养不良(PEM),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多见
罕见
病因
01 原发性
因食物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长期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所致。 喂养不当成为原发性营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如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 他富含蛋白质的牛奶;奶粉配制过稀;突然停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 以淀粉类食品喂养等;较大儿童的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营养不良的继续, 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零食过多、神经性厌食等引起。
寄生虫
诊断
根据小儿年龄及喂养史、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 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诊断营 养不良的基本测量指标为身高和体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型和分度 如下:(符合一项即可做出营养不良的诊断)

第三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三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A.母乳 B.鲜牛奶 C.8%糖牛奶 D.全脂奶粉 E.羊奶 3.钙磷比为2:l的乳品是( ) 4.缺乏叶酸的乳品是( )
Thankyou !
1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 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 素D: A200U B300U C400U D500U E600U

课堂练习



3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夜啼, 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见枕秃,未见骨骼 畸形,X线无异常: 该患儿应考虑为i: A佝偻病早期B佝偻病活动期 C 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佝偻病激期 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D的治疗量应 持续: A5个月 B4个月 C 3个月 D2个月E1个月

(二)隐性体征
面神经征 腓神经征:叩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可见足背屈 外翻 手搐搦征(Trousseau氏征)

惊厥
【手足抽搐】
【护理措施】
1、预防窒息的急救护理 (1)惊厥发作时: 就地抢救,松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分泌物 舌头拉出,放牙垫,必要时气管插管插管 (2)控制惊厥、喉痉挛:水化氯醛或安定 2、钙剂: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防药液外渗 3、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D 4、健康教育:预防、处理方法
【常见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生长发育迟缓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 添加,直到恢复正常。 (1)轻度: 能量60~80kcal/kg•d到140 kcal/kg•d; 蛋白质2g/kg/d~(3.5-4)g/kg/d (2)中重度: 能量40~55 kcal/kg•d 到120~170 kcal/kg•d 蛋白质(1.5-2)g/kg/d~(3-4)g/kg/d (3)维生素及矿物质:蔬菜水果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

疾病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英文名: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缩写:PEM别名:energy-protein malnutrition;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ICD号:E46分类:代谢科概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因食物供应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床上表现为消瘦(marasmus)和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kwashiorkor)。

消瘦是由于长期在膳食中缺乏热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结果,或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障碍所引起。

此型以能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下脂肪减少、水肿及各器官功能紊乱。

恶性营养不良则表现为膳食中蛋白质缺乏突出,而热能的供应还是够的,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

但大多数患者是介于两者之间,轻型的慢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被忽视,它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易患病又不易康复。

流行病学: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不发达国家发病比较普遍,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与战争时期,食品和粮食供应不足时发病率更高,是影响小儿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

本病各年龄人群都可发生,但以婴幼儿为多见。

继发性营养不良则多为疾病所诱发。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中,以及年长儿童和成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

据统计住院病人中发病率可达28%~80%。

病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因严重蛋白质缺乏和(或)严重能量摄入不足引起。

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摄入不足:饥荒、战争或经济落后造成食品匮乏或不平衡。

精神失常、神经性厌食和上消化道梗阻等疾病病人不能如常人正常摄食。

②消化吸收不良:伴发于其他疾病的顽固而长期的呕吐、腹泻及消化C D D C D D C D D C DD吸收障碍。

③机体需要增加而供给不足:多见于婴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结核、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均增加体内各种营养物质消耗,若补充不足也可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亲爱的何医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简称“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摄入不足”。

主要因蛋白质或总热量长期摄入不足引起,多见于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能紊乱。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严重营养不良已显著减少,肥胖儿明显增多。

但轻度营养不良仍较常见,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中仍可见到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例,全社会应予关怀。

■病因1) 饮食不当:例如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适当食物;骤然断奶后添加辅食不能为婴儿适应;人工喂养时代乳品调配过稀或量过少;长期偏食、摄入不足诱发营养不良。

2) 疾病引起:常见迁延性腹泻,急慢性传染病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寄生虫病及先天性畸形等,使摄入、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或消耗过多。

3) 先天不足:早产、双胎、多胎需要营养相对多,因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导致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营养不良同时缺乏总热量及蛋白质,二者缺乏的程度可不平行,因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营养不良分为消瘦型及水肿型两类,消瘦型以总热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又称为能量营养不良;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乏为主,而总热量接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表现虚肿,重者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夸希奥科综合征,泥膏样体质是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一种特殊类型。

营养不良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以后逐渐消瘦、体格生长发育减慢、甚至停顿。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多皱、弹性减低。

头发枯黄易折断、脱落。

肌肉松弛或萎缩,肌张力低下,可出现腹胀或舟状腹。

常伴贫血,可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最常见维生素A缺乏,亦可见微量元素铁、锌等缺乏表现。

严重者全身皮下脂肪消失呈皮包骨样,貌似老人。

由于机体反应性差,重症合并感染时,反而无明显反应如发热、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易于漏诊。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名词解释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名词解释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名词解释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一种由于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蛋白质和能量导致的营养不良症,通常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地区,尤其是影响儿童和孕妇。

此类营养不良症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轻度-中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轻度-中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症状包括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消化不良和免疫系统异常。

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严重的生长障碍、智力障碍和死亡。

轻度蛋白质

轻度蛋白质

4
健康教育内容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定义和症状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锻炼和运动建议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原因和影响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饮食建议和营养补充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
01
02
03
04
05
06
谢谢
03
水分补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如喝水、喝汤等
04
药物治疗
药物种类: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01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进行个性化调整
03
药物作用: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02
药物副作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需密切观察
04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
4
提高公众意识
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奶等
蔬菜水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如谷类、薯类等
健康脂肪: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坚果、橄榄油等
控制糖分: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肥胖和糖尿病
增加蛋白质摄入
1
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豆类等
2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的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3
增加餐次:每天增加餐次,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4
适当运动:运动有助于消化吸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适当运动
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预防需要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01
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个人身体状况和喜好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1
摄入 不足
2
消化吸 收不良
3
需要量 增加
病因
摄入不足
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
他富含蛋白质的牛奶
01
02
奶粉配制过稀
突然停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
03
长期以淀粉类食物喂养
04
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病因
摄入不足
☺较大儿童的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营养不良的继续。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促进消化功能
调整饮食
处理并发症
住院重度营养不良的治疗
住院重度营养不良儿童治疗时间表*
整个治疗分3个阶段:
1. 第一阶段:调整机体内环境
2. 第二阶段:纠正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最近1个月内未补充维生素A的患儿 +仅在体重开始增加时补充
电解质/矿物质/维生素联合对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的治疗是有效的,可替代电解质/矿物质溶液和叶酸的补 充,但在第一天仍应该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和叶酸的补充,并在体重开始增加时补充铁剂
据统计,2003年5月以 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 不良共171例,死亡13例。
定义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 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 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 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PEM 常伴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儿童生长障碍、抵抗 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后果,对其成年 后的健康和发展也可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实验室检查
☺ 早期缺乏特异、敏感的诊断指标。 ☺ 血浆白蛋白(ALB)降低为其特征性指标——白蛋白低
于30g/L。 ☺前白蛋白、视黄醇(V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min 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被认为是早期诊断敏感、可靠指标。 ☺ 血清胆固醇,血糖、各种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浓度皆可下
降 ☺ 血清酶↓
PEM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
图1
图2
图3
4岁病儿, (1)治疗前 体重8.2kg; (2)显示臀 肌萎缩; (3)治疗 1+月后,体 重11.5kg
图1
图2
营养不良性水肿
男,9岁
(1)显示水肿 的面部;
(2)治疗半月 后的面部。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营养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 ☺锌缺乏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自发性低血糖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目的与要求
☺ 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 熟悉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 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重点和难点
☺ 重点: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防治 ☺ 难点:营养不良并发症及治疗中饮食调整,营养物质补充
大头娃娃事件
从2003年5月起,安徽 阜阳地区相继出现婴幼儿因饮 用劣质奶粉而腹泻,重度营养 不良的情况。
病理生理
各系统功能低下
☺消化系统:消化液↓,酶分泌、活力↓→食欲不振,腹泻。 ☺循环系统: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量↓→ 脉搏细弱,血 压偏低。 ☺泌尿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多尿,尿比重下降。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抑制→精神抑郁,烦躁不安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
临床表现
☺ 早期表现:活动减少、精神较差、体重生长速度不增。 ☺ 随营养不良加重,体重逐渐下降——消瘦。 ☺ 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皮下脂肪消耗顺序:腹部 躯干、臀部、四肢 面颊
3.第三阶段:追赶性生长
注:给予患儿22 ml/kg/次之后每次增加10ml。
过渡时期的喂养
☺在初始的48小时采用每100ml含能量100 kcal、蛋白质 2.9 g的牛奶进行喂养;
☺ 之后在连续的喂养中每次增加10ml,直至喂食后有食物 剩余。大约当进食量达到30 ml/(kg·次) (200 ml/ (kg·d))时会出现食物剩余。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苍白 失去弹性,出现皱纹 ☺肌肉: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 肌肉萎缩,四肢挛缩 ☺ 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 ☺ 精神状态: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 ☺ 循环:体温偏低、脉细无力 ☺ 消化: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
临床表现(重度)
☺消瘦型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中间型 介于两者之间
诊断
根据小儿的喂养史,疾病史,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体重低下; ☺生长迟缓; ☺消瘦
小儿营养不良分型分度
注意
☺ 在同一个儿童上述分型和分度可不一致,可是其中任一 型和度的组合。
☺ 人体测量并不能代表机体功能的测定,应避免仅用个人 身体的大小来评价营养状况,应考虑其他因素,如遗传。
☺人体测量方法用于营养评价 结论应谨慎。
病因
消化吸收不良
解剖或功能 异常
迁延性腹泻
过敏性肠炎
肠吸收不良 综合征
消化吸收障碍
病因
需要量增加
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病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阶段
营养素消耗增多 糖尿病、甲亢、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
追赶生长
早产、双胎
病理生理
新陈代谢异常 ☺蛋白质:血清总蛋白浓度<40g/L、白蛋白<20g/L,低蛋 白血症 水肿 ☺脂肪:消瘦 ,脂肪消耗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可导致 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 ☺糖类:糖原不足 低血糖 ☺水、盐代谢:脱水、低血钾、低血钙等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临床表现(重度) 浮肿型 消瘦型
临床表现
☺ 婴幼儿(出生~3岁)临床分度
临床表现
☺ 3~7岁儿童临床分度
中度营养不良:腹 部,躯干皮下脂肪 消失,四肢消瘦。
生长迟缓:长期营 养不良(左)致身 高低于正常值(右 为对照正常同龄儿 童)。
重度营养 不良:面 部皮下脂 肪亦消失, 呈老人貌, 肌肉层萎 缩成皮包 骨。
开始喂养
在病情稳定阶段,患儿可以进食后应马上进行喂养,给予充足 的能量和蛋白质,以维持患儿基本的生理过程 。 ☺少吃多餐低渗透压和低乳糖的食物; ☺口服或鼻胃管饲喂食(禁止肠外制剂);能量补充100kcal/ (kg·d);蛋白质1~1.5g/(kg·d);液体130ml/(kg·d)(严 重水肿时给予100 ml/(kg·d)液体量包括牛奶); ☺母乳喂养的患儿,鼓励继续母乳喂养,但要确保各种营养素 达到其需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