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合集下载

儿科学历年名词解释,超详细,考试必备

儿科学历年名词解释,超详细,考试必备

2.脑膜剌激征: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

颈抵抗、Kernig征、Brudzinski征。

3.消瘦:其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2SD4.生理性贫血:生后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短,易于破坏;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血量增加,血液稀释。

至2-3个月时RBC降至3×1012/L、Hb降至110g/L左右。

5.中性体温:为能使人体维持正常体温且氧及能量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

6.风湿热:是一种有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

7.体重低下:其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中位数-2SD1.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以下8.腹泻病: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

9.原发性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症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10.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11.人工喂养:指6个月以内婴儿完全用兽乳及其它代乳品喂养者。

12.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好发年龄2岁以下,病程迁延。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菌群失调时。

大便呈豆腐渣样。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12.惊厥:通常是指因皮层神经元异常同步性放电引起的躯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使受累肌群表现为暂时性强直或阵挛性抽动。

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3.舞蹈病:多见女性,好发年龄8—12岁。

累及脑椎体外系。

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

典型表现:全身大小肌群不自主运动,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即消失。

儿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儿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且繁殖生长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胎龄≥37w,<42w,出生体重≥2500g,≤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全身多脏器损伤。

新生儿溶血HDM:指的是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儿最常见出血性疾病,既往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瘫: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综合征蛋白质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蛋白质或热能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引起营养缺乏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一周内,由于摄入奶量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3-4d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7-10d恢复到出生时候体重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出现腹泻,除了大便次数增加外没有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新生儿脑损伤秋季腹泻:多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6个月-1岁婴儿。

经粪口传播,大便次数增加,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黏液差异性紫绀: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晚期肺动脉超过主动脉压力,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肺动脉血流逆向进入主动脉,出现差异性青紫。

表现为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艾森曼格综合征:室间隔缺损,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心室时候,左向右分流变成了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而出现紫绀阵发性缺氧发作: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可突然晕厥。

法四患儿由于肺动脉漏斗狭窄基础上出现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脑缺氧加重导致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体液总量减少尤其是细胞外液减少,脱水时除了丧失水分外还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丢失早期新生儿:出生一周以内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周---第四周末的新生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变性质发生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6个月-2岁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主要原因之一马牙:口腔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样大小的颗粒,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稽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假月经:部分女婴出生后5-7d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或大量排出非脓性分泌物,为来自母体雌激素中断导致简答题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1.早产2.缺血缺氧3.损伤性4.其他: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等囟门是什么?什么时候闭合?指的是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

儿科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儿科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一周由于奶量摄取不足,水粉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达最低点。

2.骨龄: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D佝偻):是一种儿童由于体内VD不足而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以骨性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缺乏病。

4.VD缺乏手足搐搦症:由于V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清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等。

5.小于胎龄:指体重在同胎龄婴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下。

6.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体重≥2500g并≤4000g的无畸形、疾病的活产儿。

7.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的最适环境温度。

8.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时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一系列综合征。

9.胆红素脑病:血清胆红素升高,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以大脑基底核为中心的脑组织广泛黄染,导致脑细胞受损,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及后遗症。

10.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征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儿童常见疾病之一。

11.新生儿溶血: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1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s,心率<100次/分,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13.麻疹黏膜斑(koplik斑):是麻疹早起特征性病变,常于出疹前1-2天出现,见于下颌于想对的颊膜上,出现0.5~1mm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并于1~2天内增多,遍布整个颊黏膜甚至唇部颊膜,出疹后逐渐消失,留下暗红色小点。

14.结核菌素试验(PPD):小儿结核感染4~8周后即呈阳性,结核直径<5mm(-),5~9mm(+)阳性,10~19mm(++)中度阳性,≥20mm(+++)强阳性,除结节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处及双圈反应(++++)极强阳性,提示有活动性结核存在。

儿科 名解

儿科 名解

儿科学名词解释1.生长growth:指随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形态变化。

可以通过具体的测量值来表示,是量变。

2.发育development: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变化。

3.脱水dehydration:由于水的摄入量不足和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脱水时除水分丢失外同时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4.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来纠正体液容量及成分的紊乱,以保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5.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有各种器官功能紊乱和其他营养素缺乏,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其临床上如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者称为消瘦型;如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水肿者称为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消瘦-水肿型。

6.体重低下underweigh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以下为体重低下。

7.生长迟缓stunting: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生长迟缓。

8.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消瘦。

9.小儿单纯性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10.肥胖-换氧不良综合症Pickwickian syndrome11.体质指数BMI:指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是评价肥胖的一种指标。

1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1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至血中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六月以下小婴儿。

儿科学(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石河子大学

儿科学(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石河子大学

儿科学(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石河子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我国住院小儿死亡原因占第一位的是( )。

A:乙脑 B:肺结核 C:白血病 D:腹泻 E:肺炎答案:腹泻第一章测试1.一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4250g,出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至第3周末仍未退黄,少哭,多睡、腹胀、便秘,测血清TSH 30μU/ml,最可能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B:先天性巨结肠 C: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E:新生儿溶血病答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患儿女,10个月,因生后活动少,少哭,进食少,便秘来就诊,查体:头发稀少而干枯,发际较低,轻度贫血,眼睑浮肿,心率85次/分,腹膨隆有脐疝。

根据患儿特征初步诊断以下何种疾病?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营养不良 C:21-三体综合征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佝偻病答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患儿女,10个月,因生后活动少,少哭,进食少,便秘来就诊,查体:头发稀少而干枯,发际较低,轻度贫血,眼睑浮肿,心率85次/分,腹膨隆有脐疝。

以下哪项临床体征符合此患儿?A:方颅、郝氏沟 B:肤纹异常 C:皮肤白皙 D:眼内眦赘皮、角膜混浊 E:皮肤粗糙答案:皮肤粗糙4.患儿女,10个月,因生后活动少,少哭,进食少,便秘来就诊,查体:头发稀少而干枯,发际较低,轻度贫血,眼睑浮肿,心率85次/分,腹膨隆有脐疝。

给予以下哪种药物治疗?A:铁剂 B:左-甲状腺素片 C:蓝光照射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2 和叶酸答案:左-甲状腺素片5.女孩,5岁,出现下列那种情况不属于行为问题?A:学习障碍 B:儿童擦腿综合症 C:吮拇指癖 D:屏气发作 E:遗尿症答案:吮拇指癖6.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A:2—2.5岁 B:6—8周 C:1-1.5(八版认为2岁)岁 D:3—4个月 E:7—10个月答案:1-1.5(八版认为2岁)岁7.小儿骨骼发育中,正确的是?A:颅缝一般闭合的年龄为2个月 B:腕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为1岁半 C:小儿身体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岁 D:前囟最晚闭合的年龄为10个月 E:后囟一般闭合的年龄在出生后2周答案:小儿身体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岁8.小儿各年龄分期,错误的是?A:学龄前期:生后5岁至满7岁之前 B: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 C:幼儿期:生后满1岁至满3岁之前 D:婴儿期:生后至满2岁之前 E:围产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7天答案:学龄前期:生后5岁至满7岁之前;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婴儿期:生后至满2岁之前;围产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7天9.头围和胸围相等的年龄是1岁。

2023儿科学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儿科学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儿科学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断脐到()[单选题]。

A.7天B.14天C.28天√D.30天E.42天2 .3岁半小儿属于()[单选题]。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3 .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单选题]。

A.胎儿期8 .婴儿期VC.幼儿期D.学龄期E.青春期4 .小儿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单选题]。

A.胚胎期B.新生I1WC.婴儿期D.幼儿期E.学龄期5 .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是()[单选题]。

A.身高B.体重√C.头围D.胸围E.牙齿6 .小儿乳牙出齐的时间是()[单选题]。

A.1~1.5岁B.1.5~2岁C.2~2.5岁√D.2.5~3岁E.3~3.5岁7 .下列哪个不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单选题]。

A.由上到下8 .由近到远C.由细到粗VD.由简单到复杂E.由低级到高级8.小儿胸围和头围相等的年龄是()[单选题]。

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9.5岁小儿的身高、体重及头围约是()[单选题]。

A.90cm,12kg,44cmB.95cm,14kg,46cmC.100cm,16kg,48cmD.I1Ocm,18kg,50cm√E.120cm,20kg,52cm10.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呼吸困难3h入院。

抢救用药的剂量计算应按标准体重()[单选题]。

A.6kgB.7kgC.8kg√D.9kgE.10kgA.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B,乙肝疫苗、麻疹疫苗C.乙肝疫苗、卡介苗√D.乙脑疫苗、卡介苗E.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12 .按计划免疫程序,4个月婴儿应接种的疫苗是()[单选题]。

A.卡介苗、乙肝疫苗B.流脑疫苗、白破疫苗C.乙脑疫苗、麻风疫苗D.麻腮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E.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V13 .正确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的方法为()[单选题]。

A.热开水送服B.凉开水送服VC.牛奶服用D.母乳送服E.冷饮送服14.3个月女婴,初种百白破疫苗,第2天注射局部红肿,碰及婴儿哭闹不安,发热,测体温37.7℃,查体无其他异常。

儿科学

儿科学
5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毒、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镁,约有 3/4患儿伴有缺锌 5.体温调节:体温偏低可能与热能摄 入不足、皮下脂肪较薄,散热快、血糖 降低、氧耗量、脉率和周围血循环量减 少等有关。 (二)各系统功能低下 1.消化系统:由于消化液和酶的分 泌减少,酶活力降低,蠕动减弱,菌群
6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9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老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苍白 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精神萎糜,反 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食欲低下, 常腹泻,便秘交替,部分小儿可因血浆 白蛋白明显下降而出现浮肿。
10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图 消瘦:示一18月 严惩营养不良的印度 小儿,体重6Kg,低 于同龄预期体重的 60%,可见皮下脂肪 消失和肌肉消耗,此 例小儿患念球菌性口 炎,发育迟缓并患有 结核。由于食物摄入 不足而消瘦,通常合 并慢性感染。
18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常有严惩脂肪浸润(8)乳糖耐量试验: 腹泻病儿应排除乳糖不耐受所致。 【诊断】 根据小儿年龄、喂养情况、体重下 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 乱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可 以确诊。而轻症患儿易被忽视,需定期 生长监测,随访才能发现。确诊后还需 找出病因,指导治疗,分型与分度如下:
22
儿科学—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1.热能供给:轻症可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中、重度可参考原来的饮 食情况,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步 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 渐加到每日500-727kj/kg,并按实际体重 计算热能。 2.食品种类:乳制品、豆浆、蛋类、 肝泥、肉末、鱼粉等高蛋白食物,也可 给予酷蛋白水解物、氨基酸混合液或要 素饮食。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练习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练习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练习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是()A.维生素D缺乏B.维生素C缺乏C.维生素B1缺乏D.维生素B2缺乏E.维生素A缺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营养性疾病2.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气虚血瘀证的首选方剂是()A.四物汤B.桃红四物汤C.八珍汤D.补阳还五汤E.玉屏风散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中医学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其含义是A.纯阳无阴B.发育迅速C.阳常有余D.肝常有余E.阴虚阳亢正确答案:B解析: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说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

知识模块:中西医结合儿科学4.正常牛乳喂养2个月的乳婴儿大便应为A.色黄而干湿适中B.淡黄白色而坚硬C.金黄色呈糊状D.色暗绿,黏稠无臭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解析:可在自然状况下观察患儿的神色、形态,反映的病情较为客观,故古代儿科医家都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

望诊包括整体望诊和局部望诊两部分。

整体望诊: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审苗窍、望指纹、察二便、辨斑疹。

知识模块:中西医结合儿科学5.小儿突然大哭.声高而急,时或尖叫,时作时止者,多为A.饥饿B.口疮C.腹痛D.咽喉水肿E.尿布潮湿不适正确答案:C解析:哭而有泪,哭声清长,是为常态。

婴儿可因饥饿、口渴、针刺、虫咬、困睡或尿布潮湿引起不适而哭。

哭声绵长,作吮乳状,多为饥饿;突然大哭,声高而急,时或尖叫,时作时止者,多为腹痛;哭声嘶哑,伴呼吸不利,多为咽喉水肿;哭叫拒食,伴流涎烦躁,多为口疮。

总之,哭声洪亮为实,细弱为虚,清亮和顺为佳,尖锐而细弱无力为重。

知识模块:中西医结合儿科学6.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应首选A.二拗汤B.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C.二陈汤D.定喘汤E.麻杏石甘汤正确答案:B解析:风热闭肺证——症状: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消化吸收不良:唇腭裂、 幽门梗阻(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泻病、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3.需要量增加:急慢性传染病恢复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营 养基础差,出生后需要追赶性生长。
4.消耗量过大:糖尿病,甲亢,肺结核,肿瘤。
病理生理
1.新陈代谢: ①糖原不足 →低血糖。 ②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负氮平衡→水肿。 ③脂肪分解 →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 ④水盐代谢 →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 ⑤体温调节 →体温偏低
胆固醇、血糖、电解质降低。 3.IGF-1是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 4.微量元素检查:降低。
诊断
根据小儿年龄、喂养史、疾病史,临床表现即可 诊断。
诊断
营养不良的体格测量指标
诊断
<3岁营养不良分度
体重减轻 腹壁脂肪 臀部脂肪 面部脂肪 消瘦 精神状态 皮肤颜色、弹性 肌肉松弛

15-25% 0.8-0.4cm 无明显改变 无明显改变 不明显 无明显变化 正常或苍白 轻微
诊断
7-14岁营养不良分度
体重减轻 皮下脂肪 消瘦 精神萎靡 皮肤颜色、弹性

20-30% 减少 轻微 轻微 苍白,弹性差

>30% 明显减少或消失 严重 严重 苍白明显,弹性很差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 3.调整饮食。 4.促进消化:消化酶、B族维生素、锌、
苯丙酸诺龙: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又能抑制分解。 中成药。 5.其他:成分输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
大腿部:大腿内侧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临床表现
3.各系统功能低下: 4.并发症:
①贫血(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 造血原料)。
②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 ③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 ④自发性低血糖。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程度不等的贫血。 2.生化检查:血清蛋白降低为最特征性的改变。
病理生理
2.各系统功能低下: ①消化系统 →消化功能低下、腹泻。 ②循环系统 →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③泌尿系统 →多尿、尿比重下降。 ④神经系统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⑤免疫系统 →易并发各种感染。
临床表现
1.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2.最先体重不增,
继而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减少, 最后身高低于正常。


25-40%
>40%
<0.4cm
消失
变薄
完全消失
减少
三角脸
明显
皮包骨样
哭吵、烦躁 精神萎靡
苍白,弹性差 多皱纹,弹性消失
明显
明显,肌张力低下
诊断
3-7岁营养不良分度
体重减轻 皮下脂肪 消瘦 精神萎靡 皮肤颜色、弹性

15-30% 减少 轻微 轻微 苍白,弹性差

>30% 明显减少或消失 严重 严重 苍白明显,弹性很差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定义: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 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特点:①主要见于<3岁的婴幼儿。 ②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水肿。 ③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
分型:①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②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③混合型
消瘦型
浮肿型
病因
1.摄入不足:①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乳制品。 ②配方奶过稀。 ③长期以淀粉类食物喂养。 ④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

临床表现
皮下脂肪减少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测量方法: 1.面部:拇指固定于嘴角外侧,食指对着耳垂,两指相距3cm,捏起皮折。 2.背部: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度。 3.腹部:锁骨中线和脐水平线相交处,两指相距3cm,捏起皮折,皮折方向和躯干平行。 4.上臂部:于肩峰与桡骨头连线中点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