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21地形和地势20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2_1地形与地势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_1地形与地势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1 地形与地势一、选择题1.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A.太行山B.武夷山C.巫山 D.祁连山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不利于在山区发展的经济部门是()A.采矿业B.种植业C.林业 D.旅游业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4.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B.秦岭﹣黄土高原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D.巫山﹣东北平原5.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A.昆仑山B.大兴安岭 C.太行山D.南岭6.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A.秦岭 B.太行山C.阴山 D.大兴安岭7.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地区()A.大兴安岭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地区D.长白山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相临的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据此回答8﹣10题.8.该山脉名称为()A.大兴安岭 B.天山 C.秦岭 D.昆仑山9.其中一个自治区常年低温,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遥远 D.受到冬季风影响10.下列山脉与该山脉走向相同的是()A.喜马拉雅山B.长白山C.大别山D.太行山11.在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A. B. C. D.12.如图“大连人心中的中国地图”是网络上的一张帖子,其中有些说法很有道理,你能解释“太崎岖”的原因吗?()A.地处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D.地处内蒙古高原,边缘陡峻,地表崎岖1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14.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 C. D.15.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山脉④阿尔泰山脉C.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D.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16.读图,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如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甲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19.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A.甲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兰新线经过其省会城市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读图,回答20~21题.20.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21.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22~23题.22.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3.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二、填空题24.如图是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高原B 盆地C 盆地(2)“山﹣﹣祁连山﹣﹣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我国“﹣﹣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为主.(4)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侧,西侧.位于武夷山东西两侧的行政区分别是:东侧,西侧.(5)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边境,海拔为米.25.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②.(2)山脉③以东是平原,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3)图1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写出一个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4)图2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双选)A.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B地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至少答两点)26.阅读“中国地形空白图”和“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呈状分布,第三级阶梯自然延伸到海洋,水深不超过200米的部分是.(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B C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E F G H .(3)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如F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平原和高原,A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高原和盆地.(4)山脉往往成为行政界限划分的依据,如中国与邻国之间国界线山脉D为,B山脉南北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省和省,福建与江西省之间的界限山脉为.(5)请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四川盆地在地形分布图上对应的位置用M表示.27.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1)A是(山脉),南侧有我国最大的盆地.(2)C山脉的东侧是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有“黑土平原”之称.(3)G是(山脉),这里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4)F是(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分界线以南是(干湿区).(5)I是我们所生活的省份﹣﹣省,行政中心是.(6)符合②区域景观描述的是A.山青水秀稻花香 B.旱地麦浪大豆香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雪山青稞奶茶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地形与地势》河南省郑州八中同步练习(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A.太行山B.武夷山C.巫山 D.祁连山【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解答】解:重庆市的简称是渝,湖北省的简称是鄂,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之间的山脉是巫山.故选:C.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不利于在山区发展的经济部门是()A.采矿业B.种植业C.林业 D.旅游业【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解答】解: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林业的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不利于大发展种植业.故选:B.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四大牧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征的掌握情况.【解答】解: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根据题意.故选:D4.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B.秦岭﹣黄土高原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D.巫山﹣东北平原【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我国的山脉可以根据走向分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中.【解答】解:A.昆仑山邻着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故不符合题意.B.秦岭邻着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故符合题意.C.横断山脉邻着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故不符合题意.D.巫山邻着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A.昆仑山B.大兴安岭 C.太行山D.南岭【考点】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解答】解:A:昆仑山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不符合题意;B:大兴安岭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但不是省区界线;C:太行山既位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上,又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的界线上,符合题意;D:南岭不位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上,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A.秦岭 B.太行山C.阴山 D.大兴安岭【考点】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解答】解: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地区()A.大兴安岭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地区D.长白山【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同时是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区,应该是垂直差异明显的地区.其中,横断山区的垂直差异显著.【解答】解: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所以,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山脚下与山顶的气温、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和植被变化明显.所以,在这儿能找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区.故选:C.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相临的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据此回答8﹣10题.8.该山脉名称为()A.大兴安岭 B.天山 C.秦岭 D.昆仑山【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位于中部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以及位于横断山区的一些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喜马拉雅山脉是弧形山脉.【解答】解:题干中“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相临的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据此可得此山脉是昆仑山脉,属于东西走向.根据题意.故选:D.9.其中一个自治区常年低温,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遥远 D.受到冬季风影响【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依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来回答此题.【解答】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题目中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相临的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我们推测此山脉一定是昆仑山脉,两个自治区一定是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西藏自治区.依据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来看,常年低温的是西藏自治区,由于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导致全年温度较低.故选:B.10.下列山脉与该山脉走向相同的是()A.喜马拉雅山B.长白山C.大别山D.太行山【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我国的山脉可以根据走向分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解答】解: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相临的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该山脉是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属于弧形走向,长白山、太行山属于东北﹣西南走向,大别山属于东西走向.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在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依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解答.【解答】解:从图中看出,位于天山南北两侧的是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位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位于昆仑山与祁连山之间的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省区是河北省与山西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大连人心中的中国地图”是网络上的一张帖子,其中有些说法很有道理,你能解释“太崎岖”的原因吗?()A.地处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D.地处内蒙古高原,边缘陡峻,地表崎岖【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错落其中.【解答】解: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错落其中,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巫山是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分界线;天山南北两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其南北两侧均属于干旱地区.【解答】解: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巫山是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分界线;天山南北两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其南北两侧均属于干旱地区,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4.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 C. D.【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的名称.【解答】解:①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②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③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④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故选择:C.15.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山脉④阿尔泰山脉C.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D.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线是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天然分界线是祁连山脉.【解答】解: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线是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天然分界线是祁连山脉.所以,图中的①是太行山脉,②是武夷山脉,③是昆仑山脉,④是祁连山脉.根据题意.故选:A.16.读图,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解答】解:读图可得: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乙路线.故选:B.如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甲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解答】解:读图可知.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秦岭以南的甲地是四川盆地,秦岭是二者的分界线.根据题意.故选:B.1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解答】解: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以北降水<800毫米,以南气温>800毫米);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选:D.19.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A.甲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兰新线经过其省会城市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读图可得,甲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省区是台湾省,丙省区是山西省,丁省区是福建省.【解答】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兰新线经过其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福建省西部的山脉是武夷山,图中四省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气温年较差最大,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读图,回答20~21题.20.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解答】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观察图可知,反映中国地势特点的是西高东低;故选:A.21.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解答】解: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选:C.读图,完成22~23题.22.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解答】解:读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它的东侧是东北平原,其特点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根据题意.故选:C.23.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考点】黑龙江省.【分析】读图可得,图中②省即黑龙江省,该省区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该省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解答】解:图中②省即黑龙江省,该省区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该省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24.如图是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青藏高原B 塔里木盆地C 四川盆地(2)“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4)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侧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位于武夷山东西两侧的行政区分别是:东侧福建省,西侧江西省.(5)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海拔为8844.43 米.【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太行山的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大兴安岭的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天山的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解答】解:(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是青藏高原,B是塔里木盆地,C是四川盆地;。

【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当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2.1地形和地势

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2.1地形和地势

黄土高原
辽东 丘陵
华北平山东 原 丘陵
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 丘陵
我国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
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 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
高原,由于受到流水侵袭,地表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我国主要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 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贺兰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5分钟识记我国主要山脉
我 国 主 要 山 脉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地 形 区
柴达木 盆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 原
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 地中心,几乎终年不雨。
四川盆地土壤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
营养元素,又称“紫色盆地”。其中的成 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我国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之间,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个“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平原。
长江水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闭, 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链接中考
(2015江苏泰州)
C
(1)AB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其中A山脉是 ,D是 海

地”。
A E
B
秦岭 南
(2)C

大兴安岭
D 脉,它是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形与地势优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形与地势优秀课件
地形与地势
教材分析
1、教学大纲 理解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知道各级阶梯的主要地
形区、我国宽广的大陆架及各类地形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
1.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形的特征。 2.学会在中国地形图说明各级地势阶梯上的地形类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星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中国的自然环境”
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暖湿气 流
海平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暖湿气流面向内 陆推进
夏季带来丰富降水 暖湿气 流
海平面
东高西低的地势不利于暖湿气流向内 陆推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地.1形地与形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通过刘大家胆假设并和学生一起小心求 证,激发峡学水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浪生的 发散思维电。站通过实证让学生体会底学水以致 用,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电理站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地.1形地与形地与势地优势秀(共 ppt19课张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地.1形地与形地与势地优势秀(共 ppt19课张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地.1形地与形地与势地优势秀(共 ppt19课张件PPT)
探究四:一设究竟
西高东低 东高西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地.1形地与形地与势地优势秀(共 ppt19课张件PPT)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 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 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 吸引住。”通过我为祖国拍照张的视 频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渲染良好的学 习氛围,选材内容的另一主要目的为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1地形 与地势 (共19 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云南民俗也深受高原地形的影响,高原四周地形破碎,
山道崎岖。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
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此外,这里
多石林、溶洞。彝族和苗族的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
溶洞前,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mei)把臂,翩翩起
舞,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课本精讲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
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
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
有优势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阅读材料 地形与民俗
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山高人稀,
1 5
2
3
4
6
7
2.1 地形和地势
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
3
1
阿尔泰山
祁连山
2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第一高峰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6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看 出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
课本第 26 页
2.1 地形和地势
建大型水电站?
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5 页
活动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 山脉的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阅读图 2.6,
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2.1地形和地势(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2.1地形和地势(共20张PPT)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1 000~2 000米
祁连山脉 太行山脉
4 000米以上
巫山
横断山脉
500米以下
雪峰山
总结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 000~2 000米
高原、盆地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世界屋脊”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华北平原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东北平原
“肥沃的黑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我国的地形区都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
山脉走向
找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北部: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 中部: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脉 南部:南岭
西侧
东侧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平原:陆地上海拔较低地面起伏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指广阔而平坦的陆地。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 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5米,坡度在5°以下。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 成的地形。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章《地形和地势》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而地势则是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本章通过介绍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可能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掌握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能识别我国的主要地形和地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我国的主要地形和地势。

2.难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的课件。

2.案例材料:收集各种地形和地势的实例,用于教学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地形和地势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地形和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通过课件和模型,分别展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地势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形和地势,属于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地形的分类、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地势的特点及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概念的讲解和实例的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的分类,掌握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理解地势的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地形和地势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及特点。

2.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3.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地形和地势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实例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实例,呈现地形的分类和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势的特点及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1 000~2 000米
祁连山脉 太行山脉
4 000米以上
巫山
横断山脉
500米以下
雪峰山
总结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 000~2 000米
高原、盆地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世界屋脊”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华北平原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东北平原
“肥沃的黑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我国的地形区都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
山脉走向
找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北部:天山山脉—阴析 1.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2.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山高谷深,海拔高,河流在此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地势特点对我国还有什么影响?
气候:有利于海洋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降水; 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还阻碍印度洋暖湿 气流深入西北内陆 河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 便利东西交通;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活动: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 口密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 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地,有 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 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东北—西南走向:西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 中部: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部: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西北的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西南的横东断北山的脉小兴北安部岭的贺兰山脉和六盘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考考你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平原:陆地上海拔较低地面起伏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指广阔而平坦的陆地。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 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5米,坡度在5°以下。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 成的地形。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 中下游平原
黄云 土贵 高高 原原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现牛羊
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
内 蒙 古 高 原
青 高的高原 藏 高 原
课堂小结
四大高原
地形类型多样 四大盆地
地 山区面积广大 三大平原

主要山脉
和 地
山区面积大的利与弊

地势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
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思考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 不利条件?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 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观察思考
我国河流为什么多自西向东流? 地势西高东低
判断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 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 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盆地: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 的盆状地形
我国地形特征是什么?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区 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我 国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 分之二,平原面积仅占十分之一多 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