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需求预测与管理

合集下载

【简答题】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答题】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答题】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种涉及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资源以满足公司目标的复杂过程。

它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这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规划、这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首要任务,包括确定生产需求,预测产量,以及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这需要对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供应链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涉及对生产所需原材料和组件的采购、存储、发放和跟踪。

有效的物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从而减少浪费并提高效率。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修理和更新。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也需要不断更新设备,以保持竞争力。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预期质量的过程。

这包括制定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查,以及处理质量问题。

良好的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声誉。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从而提
高生产力和效率。

运营控制、运营控制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的过程,以确保生产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预算进行。

这需要对生产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总的来说,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有深入的理解,并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早进早出
• 这种策略是只在产品的投入期和成长期进行生产。 • 例如,合成纤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新合成纤维的
发明企业在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最终产品在市场上成长、 成熟起来以前,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使市场承认,可能 会采用这种策略,自己生产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待这种 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就停止生产最终产品,只供应 这种纤维材料,成为专营原材料的厂家。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的基本概念 产品战略决策 产品与服务竞争策略 生产运作组织形式 纵向集成
第一节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战略?
• 在军事上,指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依据国内形势 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 来确定。
• 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如社会 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 略、企业经营战略。
产销量
产品组合、新产品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六、产品生产进出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
金额
投产期
成长期
研发阶段 开始投产
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 于:产业的生命周期、 技术的生命周期和产 品生命周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销售收入线
利润线
影响产品生命周期 的因素:市场容量、 产品价格、替代产 品、科学技术、企 业能力等。
停产退出
三、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2.事业部级
A事业部战 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3.职能级 营销战略 R&D战略 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 源战略
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四、职能层战略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规划,人才储备,人才培训、 定员定岗,劳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研发战略:产品市场研究、开发设计等。 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计划、组织、管理,质量管 理,设备使用,材料消耗等。 财务战略:融资计划,项目投资、资本运作,资 金结算,经济核算,财务控制等。 营销战略:产品定位、定价、分销、促销,队伍 建设、营销网络管理,销售服务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答案1-4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答案1-4章
62
从至表
布置顺序
1234567
顺行
顺 次数 序 出发 号
1 车床 2 铣床 3 钻床 4 镗床 5 磨床 6 压床 7 检验 倒 次数 行 距离
运量
目的 车床 铣床 钻床 镗床 磨床 压床 检验 次数 距离 运量
总计 0
3
5
4
5
2
8
27
4
1211Βιβλιοθήκη 5111205
1210
4
001
5
13
2
1
2
从至表(一)
3
2
6
2
1
1
7
1
7
0
1
3
2
6
5
4
3
2
1
0
4
9
4
6
47
从至表(一)
布置顺序
1
23
4
5
6
7
顺行
顺 次数 序 出发 号
1 车床 2 钻床 3 检验 4 磨床 5 铣床 6 镗床 7 压床 倒 次数 行 距离
运量
目的 车床 钻床 检验 磨床 铣床 镗床 压床 次数 距离 运量
总计 0
58
5
3
3
1
27
4
22
改进后的从至表
物料运量图
检验
车床
压床
磨床
铣床 钻床
镗床
课件作业:
• 下表中A、B、C、D、E、F、G、I八种设备的交接关系和 交接次数如下:
从/至 A
B
C
DE
F
GI
合计
A
2
2
1
2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1、请说明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分别包括哪些内容?书上:(1)设计: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2)运行: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供应链管理,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服务业的作业计划,项目计划管理笔记:(1)战略制定(设计):战略决策:产品决策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系统布局,工作研究(2)战略实施(运行):计划:生产总体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控制:控制进度、控制现场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设计:1、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产品设计过程包括新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构思、可行性讨论过程,结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过程,以及工艺设计过程(包括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2、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选址一般步骤:选择某一地区;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比较不同地点,做出决定。

3、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工作设计: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以阻止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运行:1、需求预测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预测误差与监控2、生产计划能力计划、生产大纲的制定、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收入管理3、库存管理库存、库存问题的基本魔心、单周期库存模型4、物料需求计划 MRP系统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管理、酷讯控制方法、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6、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流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单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生产作业控制7、服务业的作业计划服务企业的运作、随即服务系统、人员班次安排8、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方法、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计划优化2、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方法,它能够并行地集成设计、制造、市场、服务等资源。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工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一、生产规划生产规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确定生产目标和计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任务。

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情况,从而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其次,要进行生产能力分析,了解企业资源状况,包括设备、人员、资金等,从而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布局。

最后,要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时间、数量、流程、物料等,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生产组织生产组织是指根据生产规划,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建立有效的生产组织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确定生产线和车间的布局,确保生产流程的连贯性和顺序性。

其次,要合理设计作业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意识。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维护管理等,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生产领导生产领导是指通过有效的领导和激励措施,使生产团队充满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人员激励制度,包括薪资、福利、晋升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最后,要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通过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首先,要进行生产进度控制,明确生产进度和目标,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其次,要进行质量控制,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最后,要进行成本控制,加强对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的使用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科学的生产规划、生产组织、生产领导和生产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管理]生产运作管理(pdf 22页)(1)

[生产管理]生产运作管理(pdf 22页)(1)

绪论本篇阐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是全书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生产活动。

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就是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本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也始于生产管理。

生产活动是在生产系统中发生的。

本书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有关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组织起来,将全书分成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三大部分。

本篇将要阐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生产运作战略和需求预测方面的知识。

基本概念是讨论生产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改进的基础,生产运作战略是生产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改进的指导思想和谋划,需求预测则是进行生产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改进的前提。

第一章基本概念生产是大多数人都了解的概念。

然而,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已经扩展,生产不再只是工厂里从事的活动了,而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最主要的资源投入进去的最基本的活动,没有生产活动,社会组织就不能存在。

生产、营销和理财是一切社会组织最主要的三项基本职能。

本章阐述生产及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讨论生产运作的分类、各种生产运作类型及其特征,提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介绍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物料的三种典型移动方式。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一、社会组织世界上存在各种社会组织。

公司、学校、商店、医院、车站、旅馆、消防队、饭馆、运输公司、银行、建筑公司等等,都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各种社会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试想,如果没有现存的各种社会组织,我们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人们居住的将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简陋的茅屋。

穿的将不是高级的棉花、化纤和毛料制品,而是土布。

出门旅行将不是乘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而是骑马、步行或乘木筏。

通讯将不是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电子函件,而是靠骑马或步行传送,以至“家书值千金”。

生产运作与管理完整版

生产运作与管理完整版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①提高生产率:生产率=产出量/投入量产出量:销售量、主营业务收入投入量:劳动力、材料、能源、设备等②降低成本: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③确保产品品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服务:功能性、经济性、及时性、舒适性④确保准时交货:准时采购、准时生产、准时交货⑤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快速响应、灵敏应变⑥安全清洁文明生产:人员、设备安全,产品安全、排放达标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设备,原材料,资金3、企业战略框架结构:公司战略(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竞争战略(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市场领先战略、市场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职能策略(生产运作策略,市场策略,财务策略,技术策略,研发策略)4、作业相关图法的步骤:①列出关系密切程度②编制主联系簇③考虑其他有关系的部门④画出X关系图⑤再用实验法进行布置5、ERP的发展过程:(1)MRP阶段,是开环结构。

(2)闭环MRP阶段,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并编辑能力计划.(3)MRPⅡ,把财务活动与生产活动联系起来,是企业级的集成系统。

(4)ERP面向供应链管理:MRP:资源协调管理FM:财务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CRM:顾客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6、市场预测:按主客观因素起的作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按预测时间长短:长期预测(三年以上)、中期预测(一个季度至三年)、短期预测(一个季度以下)定性预测方法:①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②部门主管人员意见法③用户调查法④德尔菲法: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2、选择专家15人左右;3、秘书通信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和建议;4、秘书归纳分析意见;5、专家根据归纳的意见,来修改自己的意见;6、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基本一致。

特点和优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避免了集体讨论中屈从于权威或者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

7、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的比例性、连续性、平行性、均衡性、柔性、准时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制定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制定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活动以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而生产计划制定则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安排资源、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生产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流程和关键因素。

首先,生产计划制定对企业的运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好的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精确把握市场需求,准确预测销售量,并合理安排生产资源以满足需求。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缺货的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库存成本和销售损失。

同时,生产计划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线的安排和调度,减少生产浪费,提高产能利用率。

因此,合理、科学的生产计划制定对企业的运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其次,生产计划制定的流程一般分为需求预测、产能评估、资源调配和进度安排几个步骤。

首先,需求预测是生产计划制定的基础,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销售数据和客户反馈等信息来预测产品的需求量和销售趋势。

然后,通过产能评估,企业可以对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能力和限制。

接下来,根据需求预测和产能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进行资源调配,即合理安排和分配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原材料等,以满足生产需求。

最后,根据资源调配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进度安排,即明确生产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交付时间。

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生产能力、资源供应和成本控制等。

首先,市场需求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企业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量和销售趋势,以便安排合理的生产计划。

其次,生产能力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和限制,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能力,以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资源供应是生产计划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需要确保所需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的供应充足,以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适用在四个方面:
①缺乏足够的资料; ②作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 ③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 ④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定量预测——延伸预测法

含义:

延伸预测方法是根据市场各种变量的历史数据的 变化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定量预测方法,主 要用于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数据预测。
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优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缺点:只有在处理水平型历史数据时才 有效, 应用范围有限。
应用范围:适用于短期预测,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适用于以月度或周为单位的近期预测。


简单移动平均法

F t MA
n
t 1
Ai

itn
n
47 45 43 41 39 37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good laugh can be better than any medicine. Laugh the loudest when the joke is on you.
Promise to do something. you’ve always wanted to do but couldn’t find the time.”
成本领先战略 差别化战略 重点集中战略

预测的基本特征
总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或经验推断未来 因随机性因素,预测总会有一定的误差 (对一组事件)群体预测的精度高于单个事件的预测 预测的精度随时间跨度的增加而降低
Assumes causal system past ==> future Forecasts rarely perfect because of randomness Forecasts more accurate for groups vs. individuals Forecast accuracy decreases as time horizon increases
企业战略规划是规划企业未来长期目标,并制定 实施计划的过程。 包括:对各种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方案的拟定、 评价以及实施方案选择,可以分为战略分析、战 略选择、战略实施三个方面。其具体程序见图。

2.企业战略规划过程
战略分析阶段
战略选择阶段
战略实施阶段
企 业 经 营 特 征 分 析
企 业 内 外 部 环 境 分 析

在计算出R值后,可以查相关关系数检验表。在自 由度为n﹣2(n为样本容量)和显著性水平α下, 若R大于临界值,则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成立; 否则,两个变量不存在线性关系。
一元线性回归基本公式

如果预测对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将 预测对象作为因变量y,将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x ,对于每组可以观察到的变量x、y的数值xi、yi,它们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元回归模型表示为:
Accurate
Written
第02章 需求预测与管理
2.1 需求预测的重要性 2.2 需求预测的过程和方法 2.3 需求预测误差 2.4 需求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15-
2.2 需求预测的过程和方法
需求预测的过程
确定需求预测的目标 确定需求预测的对象 确定预测时间 收集数据资料
Figure 2.4
定量预测——因果分析法

因果预测方法是通过寻找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对未来进行预测的 方法,主要用于存在关联关系的数据预测。



回归分析法:1.相关系数,2.一元线性回归基 本公式 弹性系数法 消费系数法
回归分析法——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数量指标,用R表示。
稳定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 发展战略又称进攻性战略、增长型战略。包括:新 领域进入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撤退战略也称为退却性战略,是指退出没有发展或 者发展潜力很小的业的战略,包括:紧缩战略、转 向战略和放弃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


含义:企业竞争战略是确定开发哪些产 品,进入哪些市场,如何与竞争者展开 有效竞争等。 类型:
Uses of Forecasts
Accounting Finance Human Resources Marketing MIS Cost/profit estimates Cash flow and funding Hiring/recruiting/training Pricing, promotion, strategy IT/IS systems, services
Table 2.1
特征 预测方法
技术的方法 经济的方法 人口统计学的方法 市场研究 经营者的判断 销售人员的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 回归分析 经济指数修正或结合 经营者的判断
长期
通常是5年 或5年以上
范围广,总体的,通 常是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的预测
中期
一般是一个 季度到2年
定量的预测 预测对象是产品族 需要估计可靠性

应用条件:
预测变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客观条件基本保 持不变,历史数据揭示的规律可以延续到未来。 预测变量的发展过程是渐变的,而不是跳跃式的 或大起大落的。

延伸预测法的种类
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法 成长曲线法 季节波动模型



定量预测——延伸预测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

含义:

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以过去某一段时间的数据 平均值作为将来某时期预测值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对过去若干历史数据求算术平均数, 并把该数据作为以后时期的预测值。

公式:
F t 1 1 n

t
xi
i t n 1
式中,Ft+1是t+1时刻的预测值;n是计算移动平均值时所使用的历史数据的数 目,即移动时段的长度。
R

( x i x )( y i y )
2
(xi x )

( yi y)
2
xi、yi分别是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观察值
x
xi
n
, y
yi
n
R的取值与相关关系

R的取值在﹣1和1之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2) (3) (4) (5)
当R=1时,变量x和y完全正相关; 当R=﹣1时,变量x和y完全负相关; 当0<R<1时,变量x和y正相关; 当-1<R<0时,变量x和y负相关; 当R=0时,变量x和y没有线性关系。
——by Ann Landers
望月怀远 张九龄
第02章 需求预测与管理
2.1 需求预测的重要性 2.2 需求预测的过程和方法 2.3 需求预测误差 2.4 需求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预测:
FORECAST: A statement about the future value
of a variable of interest such as demand.

Forecasts affect decisions and activities throughout an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finance Human resources Marketing MIS Operations Product / service design
短期
通常不超过 一个季度
在单一产品的层次上 进行预测 在单一产品的层次上 调整采购和库存量
回归分析 移动平均法 经营者的判断 指数平滑法
需求的构成
实际需求 变化趋势
销售量
需求平均值
1
2
3
4
a Good Forecast
Timely
Reliable
预 测 方 法
成长曲线法
季节波动模型
定性 预测
类推预测法 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

-
定性预测
含义:

德尔菲法是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一系列 简明的调查征询表 向专家进行调查,并通过 有控制的反馈,取得尽可能一致的意见,对预 测对象的未来做出推断。 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

特点

德尔菲法的预测步骤
市 场 机 会 分 析
企 业 战 略 目 标 设 定
制 定 实 施 计 划
资 源 配 置 计 划
战 略 执 行 过 程 控 制
战 略 审 查 和 批 准
战 略 执 行 和 反 馈
企业总体战略


含义:企业总体战略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 目标,明确企业应该进入或退出哪些领域,选 择或放弃哪些业务。 类型:稳定战略、发展战略和撤退战略 。
MA5 MA3
Figure 2.2
加权移动平均法
F t WMA
n


i 1
n
w i Ai
wn>wn-1…>w2>w1; w1+w2+…+wn=1
指数平滑法
F t F t 1 ( A t 1 F t 1 )
时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际值 42 40 43 40 41 39 46 44 45 38 40 α = 0.1 42 41.8 41.92 41.73 41.66 41.39 41.85 42.07 42.36 41.92 41.73 误差 -2.00 1.20 -1.92 -0.73 -2.66 4.61 2.15 2.93 -4.36 -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