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3.1.3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训练苏教版必修2(新)
高中化学煤的综合利用 苯 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化学煤的综合利用苯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也增大的是A 烷烃同系物B 烯烃同系物C 炔烃同系物D 苯的同系物2、苯的二氯取代物有三种,那么苯的四氯取代物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3、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A 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乙醇4、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 乙烯乙炔B 苯己烷C 苯甲苯D 己烷丁烷5、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可能得到的一元取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6、有4种无色液态物质:己烯、己烷、苯和甲苯,符合下列各题要求的分别是:(1)不能与Br2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在Fe屑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的是____,生成的有机物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2)不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3)能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4)不与Br2水反应但能与KMnO4溶液反应的是。
7、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
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褪色。
(2)实验验证:①苯不能使褪色。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上。
(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4)应用: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点,结构式用表示,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式是不确切的。
参考答案1、A2、C3、A4、C5、D→-Br+HBr 取代反应7、(1)苯或是溴苯或-Br +Br2(2)己烷、苯(3)己烯(4)甲苯8、(1)酸性KMnO溶液或溴水4溶液或溴水②完全相同平面(2)①酸性KMnO4(3)不同不同于(4)。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1.3煤的综合利用 苯(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1.3煤的综合利用苯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③④B.②⑤C.①⑥D.①②⑤⑥2.二苯乙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类化合物具有抗老年痴呆、抗癌、抗菌、抗氧化、降低血脂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下列有关二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2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与Br2、H2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3.常温下,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主反应为放热反应),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极易溶于水C.装置图中长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除去4.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的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KMnO溶液退色;①苯不能使酸性4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在一定条件下能跟2H 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3FeBr 在的条件下可以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退色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5.在分子中,能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 ) A.7个 B.8个 C.9个 D.14个6.下列关于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带有浓烟B.在苯中加入酸性4KMnO 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无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硝酸发生加成反应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8.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66C H ,它不能使酸性4KMnO 溶液退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78g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A 3N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9.以苯为原料,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而制得的有机物是( ) A. B. C. D.10.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苯进入人体内,可在造血组织形成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致癌物质。
高中化学煤的综合利用 苯(3) 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煤的综合利用苯(3)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 乙烯乙炔B 苯己烷C 苯甲苯D 己烷环己烷2、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②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1,3-丁二烯制顺丁橡胶④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苯磺酸A 只有②③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③D 只有①④3、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中键能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Cn I 3n+1,烯烃(视双键为两条单键)及环烷烃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均为CnI3n,则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A Cn I3n-1B CnI3n-2C CnI3n-3D CnI3n-44、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燃料是A.液化气B.煤油C.煤饼D.木柴5、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B.降低汽油成本C.避免铅污染大气D.铅资源短缺6.石油裂解的目的是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B.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D.主要提高汽油的质量7.在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着火。
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8.在处于失重条件下的宇宙飞船中点燃蜡烛,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火焰呈直条状B.火焰呈球形C.火焰上方黑烟很多D.点燃后很快熄灭9、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卡车所用的燃料是A.酒精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10、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
(学习方略)高中化学 3.1.3煤的综合利用 苯课时提升卷 苏教版必修2

课时提升卷(十四)煤的综合利用苯一、选择题(此题包括6小题 ,每题5分 ,共30分)1.(2021·宁波高一检测)A~D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事实是( )的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说明A为立体结构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中的碳氢质量比为6∶1能使溴水因反响而褪色2.苯环结构中 ,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响 ,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3.以下有机物分子中 ,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B.C. D.4.(2021·徐州高一检测)乙苯的结构简式为 ,它的侧链具有烷烃的性质 .以下关于它的性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光照条件下 ,它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响B.它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响而使溴水褪色C.它的分子式为C8H10D.在一定条件下 ,它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响5.苯(C6H6)与无机苯(B3N3H6)是等电子体 ,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如下所示 ,那么其二氯取代物的异构体数相比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等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6.(双选)(能力挑战题):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分子式为C9H12的物质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响 ,但能发生取代反响B.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但能使溴水褪色C.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该类物质的通式为C n H2n -6(n≥6)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2小题 ,共20分)7.(10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1)该物质苯环上一氯代物有种;(2)1 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 ,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mol;(3)1 mol该物质和H2加成最|多需H2mol;(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此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响B.该物质难溶于水C.能使溴水褪色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且发生的是加成反响8.(10分)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响的原理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根据相关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装置(Ⅱ)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时 ,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 ,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 ,反响开始 .过一会儿 ,在(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 (填装置序号) .(4)装置(Ⅲ)冷凝管的作用是;(Ⅳ)中烧杯中的液体的作用是 .(5)反响结束后要使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简述这一操作方法 .(6)你认为通过该实验后 ,有关苯跟溴反响的原理方面能得出的结论是.答案解析1.【解析】选A .A是甲烷 ,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 ,碳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其他四个位置是一样的 ,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 ,假设其空间构型为平面结构 ,那么其二氯取代物有两种:两个氯原子分别位于邻位和对位上 ,A选项正确;B是乙烯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选项错误;C是乙炔 ,其分子式为C2H2,其中碳氢质量比为m(C)∶m(H) =(12×2)∶(1×2) =12∶1 ,C选项错误;D是苯 ,它和溴水混合发生萃取而分层 ,上层是苯的溴溶液 ,下层是水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选项错误 .2.【解析】选D .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可以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①⑤可以说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 ,②④可以说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技法小结】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证据(1)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完全等同 .(3)苯分子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苯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响而褪色 .3.【解析】选B .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甲苯可以看做甲基( -CH3)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 ,甲基上的3个氢原子不可能都在苯所在的平面上;苯乙烯分子中苯环所在平面与乙烯基所在的平面可能重合;而苯乙炔中苯环所在平面与乙炔基所在的平面一定重合 .4.【解析】选B .光照时 ,侧链 -CH2CH3上的氢原子可以被氯气中的氯原子取代 ,A选项正确;乙苯分子中不含和 -C≡C - ,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响 ,但是可以和溴水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 ,B选项错误;1 mol乙苯中相当于有3 mol ,最|多可以和3 mol H2发生加成反响生成 ,D选项正确 .5.【解析】选C .该物质的二取代物应该和苯的二取代物一样 ,应该有邻位取代、间位取代和对位取代三种同分异构体 .而且对于间位的取代 ,又可以分为在硼原子上的取代和氮原子上的取代 ,因此间位取代有两种 .综合上述分析 ,无机苯的二取代同分异构体应该有4种 .6.【解析】选C、D .由题干条件可写出其结构:或,该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 ,分子式符合C n H2n -6(n≥6) ,故D正确;苯环上含有不饱和键 ,故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响 ,同时也可发生取代反响 ,故A项错误;该物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从而使其褪色 ,也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 ,故B项错误;由于甲基中的3个氢原子与甲基中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 ,故C项正确 .7.【解析】该物质苯环上4个氢原子都可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1 mol该物质与溴水混合发生加成反响 ,两个双键与2 mol Br2加成;苯环和碳碳双键与H2可同时加成 ,共需 5 mol H2;该物质有碳碳双键 ,能发生加成反响(使溴水褪色)和氧化反响 ,有苯环 ,能发生取代反响 ,该物质属于烃 ,难溶于水 ,同时该物质与酸性KMnO4溶液反响是发生氧化反响 .答案:(1)4 (2)2 (3)5 (4)D8.【解析】(1)因溴与铁反响生成溴化铁:2Fe +3Br2 = = = =2FeBr3 ,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Br2FeBr3−−−→ +HBr .(2)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 ,溴化氢不溶于苯 ,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 ,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响生成溴化银沉淀 .(3)装置Ⅲ和Ⅳ能防倒吸 .(4)使用冷凝管冷凝溴单质;因溴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响 ,故氢氧化钠可以除去多余的溴化氢 .(5)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 ,故反响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 ,使Ⅰ中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 ,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 ,开启K2 .(6)取代反响和加成反响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溴化氢 ,通过实验证明产生了溴离子 ,即苯跟溴能发生取代反响 .答案:(1)2Fe +3Br2 = = = =2FeBr3 ,+Br2FeBr3−−−→ +HBr(2)小试管中有气泡 ,有白雾出现;广口瓶内溶液中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3)Ⅲ和Ⅳ(4)让挥发出来的溴单质冷凝 ,防止对产物的干扰除去多余的溴化氢(5)反响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 ,使Ⅰ中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 ,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 ,开启K2(6)苯跟溴能发生取代反响。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3煤的综合利用 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3.1.3煤的综合利用苯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含有碳氢单键,故能发生取代反应B.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该键稳定,不易发生反应C.苯的挥发性与其沸点低是分不开的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其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3.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呈碱性,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通过煤的干馏即可得到这些物质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D.把煤高温加强热就是煤的干馏5.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属于烯烃C.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6.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对苯的燃烧和甲烷的燃烧现象,可以判断两种物质的含碳量的高低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C.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形,苯分子是平面形D.苯不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故苯为饱和烃8.下列有关烃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3H8比CH4完全燃烧时耗O2多B.C2H4完全燃烧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C.苯燃烧时产生的烟比乙烯浓是因为苯的含碳量高D.某烃完全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管增重的质量是产生的水蒸气的质量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C2H4B.C3H6C.C4H10D.C6H610.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
师说高一化学苏教必修课时训练: 煤的综合利用 苯 含解析

3.1.3 课时作业踩点训练1.(双选)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苯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正确;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烷烃不相似,B错误;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苯无典型双键,但一定条件下能与H2等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B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3.下列四种有机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B.CH4C.C2H6D.C2H5Cl【解析】,A正确;CH4、C2H6、C2H5Cl中C原子已达饱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4.(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存在单质碳,故A正确,C错误;直接燃烧煤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B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AB5.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它们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化学 3.1.3 煤的综合利用 苯随堂练习 苏教版必修2

3.1.3 煤的综合利用 苯1.[双选题]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 .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C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苯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 正确;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烷烃不相似,B 错误;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 正确;苯无典型双键,但一定条件下能与H 2等发生加成反应,D 错误。
答案:B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 .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3.下列四种有机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 .B .CH 4C .C 2H 6D .C 2H 5Cl[:][:]解析: +3H 2――→催化剂△,A 正确;CH 4、C 2H 6、C 2H 5Cl 中C 原子已达饱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4.[双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 .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 .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 .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存在单质碳,故A 正确,C 错误;直接燃烧煤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B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D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练习:《煤的综合利用苯》

煤的综合利用苯1.煤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资源时,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燃煤时应将块煤粉碎或磨成粉末B.燃煤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且越多越好C.将煤制成水煤气D.将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等解析:选 B。
将块煤粉碎或磨成粉末,固体颗粒变小,反应更加充分, A 选项正确;燃煤时,通入的空气能使煤完全燃烧即可,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B 选项错误;煤气化后利用率高,污染少, C 选项正确;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可以减少污染, D 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是 C6H6,不能使酸性4KMnO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双键,所以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6 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解析:选 D。
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溴苯的生成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
3.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C.发生了萃取作用D.发生了加成反应解析:选 C。
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但苯是一种常用的萃取剂,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层颜色变浅。
4.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B. 79C.80D. 81解析:选 B。
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 78,去掉一个 C,减掉 12 换成 N,加 14,碳可成 4 个键,而N 只可成 3 个键,所以要减掉一个H,为 80- 1= 79。
5.某同学要以“研究某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和 ________ ,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综合利用苯踩点训练1.(双选)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苯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正确;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烷烃不相似,B错误;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苯无典型双键,但一定条件下能与H2等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B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3.下列四种有机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B.CH4C.C2H6 D.C2H5Cl【解析】,A正确;CH4、C2H6、C2H5Cl中C原子已达饱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4.(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存在单质碳,故A正确,C错误;直接燃烧煤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B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AB5.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它们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从煤焦油中经过分馏可以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D.石油的裂化、裂解说明烃在加热条件下是可以分解的,并且碳链越长,越易分解【解析】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其中以焦炭最多,故A项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B项错误;由于煤的干馏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因而苯、甲苯是由煤分解得来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故C项错误;石油加热可以裂化生产汽油,而在更高的温度下可以发生裂解,得到小分子的烃,故D项正确。
【答案】 D6.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溴和四氯化碳 B.苯和硝基苯C.汽油和苯 D.硝基苯和水【解析】A、B、C项中的液体都能相互混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中两液体互不相溶而且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选D项。
【答案】 D7.在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苯分子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燃烧 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 D.分解反应【解析】分子是否具有不饱和结构通常看是否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8.某高速公路上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t苯泄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的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
以下说法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于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如果在周围地区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消除泄漏物的目的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从而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解析】本题以现实发生的事故为载体考查苯的性质,这种方式是高考中的常用方式。
A项中苯溶于水是错误说法。
【答案】 A9.(双选)科学家对物质性质的推断一般要基于一些实验事实。
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苯不与溴水反应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碳碳双键也可以形成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所以A项不能证明;根据苯的结构简式,若有3条双键,也恰好与3 mol氯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也不能证明;但是若有双键,则可以与溴水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实际苯不具备这两种性质,所以B、C能证明。
【答案】BC10.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8 B.79C.80 D.81【解析】从苯上换下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增加2。
但容易忽视的一点是碳在分子中形成四条键,而氮在分子中形成三条键,从而换上氮原子后少结合了一个氢原子:【答案】 B1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
A .CH 3Cl +H —OH ――→一定条件CH 3OH +HClB .CH 2===CH 2+H 2――→一定条件CH 3—CH 3C .CH 2===CH 2+H —OH ――→一定条件CH 3CH 2OHD .CH 2Br —CH 2Br +Cl 2――→光CH 2Br —CHBrCl +HCl【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理解。
【答案】 A 、D 、F 、G B 、C 、E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965年,凯库勒从苯的化学式C 6H 6出发,结合以往研究的成果,综合提出了苯的构造式()。
根据现代物理方法如X 射线法、光谱法等证明了苯分子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构型,且其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易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及溴单质和碘单质等,不溶于水,密度0.879 g·cm -3,沸点为80.5℃。
(1)苯分子中各碳碳键夹角是________。
(2)苯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
(3)用苯提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是利用了苯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解析】 (1)苯分子结构是平面正六边形构型,而平面正六边形内角为120°,故苯分子中碳碳键夹角应为120°。
(2)由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的事实,可知苯分子环状结构中的各个顶点上碳及碳上面的氢应是分别等同的,各碳碳键(即正六边形各个边)也是等同的,因此,苯的二氯代物应为3种,表示如下:(3)由于苯为液体可做有机溶剂,且苯不溶于水,而且溴或碘的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故利用苯可将溴或碘单质从其相应水溶液中提取出来。
【答案】 (1)120° (2)3(3)溴或碘的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大,且苯不溶于水,也不与溴或碘单质反应巩固提升1.按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可以推断苯乙烯()有如下性质: ①加成 ②取代 ③氧化(1)苯基部分可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
(2)—CH===CH 2部分可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按序号由小到大填写)。
【解析】 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两种结构,其中苯基部分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H===CH 2部分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答案】 (1)① ② (2)① ③2.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水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③丁既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 mol H 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乙的结构式________。
(2)丁与溴在催化剂(FeBr 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乙烯、乙炔能使溴水褪色,且有CH ≡CH+H 2――→催化剂△CH 2===CH 2,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故甲为CH 2===CH 2,乙为CH≡CH;再结合②、③知丙为乙烷,丁为苯。
【答案】 (1)CH 2===CH 2 H —C≡C—H(2)3.某同学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________,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它可以使________紫色褪色。
(2)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振荡,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上述的理论推测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查询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是一种________键,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应该用________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5)发现问题:当他将苯加入溴水中时,充分振荡,发现能使溴水褪色,于是该同学认为所查资料有误。
你同意他的结论吗?为什么?【解析】(1)苯的凯库勒式为认为苯环是由碳碳单键、碳碳双键交替形成的;苯环中若有碳碳双键,就可以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由于酸性KMnO4溶液与苯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且与苯互不混溶,所以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且溶液颜色不褪去。
(4)实验证明,苯分子中的6个C原子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中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了反映这一结构特点,用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5)该同学所查资料是正确的。
因为苯与水互不混溶,且Br2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所以苯将溴水中的Br2萃取出来,从而使溴水褪色。
【答案】(1) 碳碳双键碳碳单键酸性KMnO4溶液(2)溶液分层,溶液紫色不褪去(3)错误(4)相同特殊的在(5)不同意。
由于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而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许多,故将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时,苯将溴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从而使溴水褪色,与此同时,苯层颜色加深。
4.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最简式是CH,0.1 mol A完全燃烧时生成13.44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