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蝉》教案最新8篇

《蝉》教案最新8篇

《蝉》教案最新8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

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

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

从“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

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

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

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

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蝉教案(优秀9篇)

蝉教案(优秀9篇)

蝉教案(优秀9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篇一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1、说明文是指客观地或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两类:(1) 说明文 (2) 说明文3、常见说明顺序:① 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 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③ 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式、式。

5、注音惟妙惟肖( )匀称( )洨河( )暴涨( )倾听( )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7、了解作者:茅以升,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9段):第三部分(第10段):9、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10、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特点,以“路”是什么开头写一段话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

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条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山谷,就形成了一座桥。

路是什么1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蝉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蝉》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漂亮的给家人们整理的《蝉》教案(优秀8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重点)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难点)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sbquo;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8219;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sbquo;蝉的地穴#8219;,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sbquo;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8219;,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sbquo;蝉的卵#8219;,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蝉》教学设计15篇

《蝉》教学设计15篇

《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揣摩字词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删减品析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一朵花曾感动过我(故事:古代的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无忧无虑,国君叫:杜宇,他负责勤勉,爱戴百姓,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年复一年督促百姓耕作。

终于积劳成疾离开了百姓。

可他对百姓难以忘怀,就幻化成一只督促大家的鸟,发出声声啼叫,直到喉咙啼血,鲜红的血滴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

一只蝉也曾打动过作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思的《蝉》去感悟一下人生。

二、读蝉1.老师与学生配合朗读(思考:识记重点词)勾画感动你的句子或很美的句子。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宽恕”作引2.白板出示:删减品析法理一理作者感情变化投影:(1)“杜鹃花没有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

对比阅读还原(还,就,更),学生对比朗读,教师点评分析,交流朗读情感的变化。

小结:(还、就)突出蝉鸣之早,透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情。

(更)有力的对比出蝉的鸣叫知知不休,很是烦人。

虚词组成情感的递进,使厌恶之情淋漓尽致。

齐读:“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这是一烦,占门再来看看二烦。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第1篇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

蝉教案设计优秀教案6篇

蝉教案设计优秀教案6篇

蝉教案设计优秀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蝉教案设计优秀教案6篇一篇详细的教案是建立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上的,在教学评价中,教案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蝉教案设计优秀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蝉》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蝉》教案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蝉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

形容功劳很小。

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

蝉喘息,雷声净。

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三、整体感知,了解“蝉”“蝉之烦”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蝉之恕”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案学情分析本班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说明文的基础较好。

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结合语文导学案主要学法与教法讲谈法问答法课前准备音频、PPT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第一二课时一、教学任务(一)分析了解课文结构(二)掌握课文内容——蝉的生长过程(三)分析写作特点(第二三课时)二、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等等)。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不?(学生发言)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曙光女神爱上了一个人类青年,为了能和他长相厮守,她向宙斯请求赐给爱人永恒的生命,但是曙光女神忘了请求给那个青年永恒的青春。

于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的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爱情的地步。

女神的爱情也渐渐的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

这只虫子就是蝉。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预计学生发言——大家说的很好,可见我们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那么现在请大家翻到P78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法布尔的《蝉》(板书,法布尔)(二)分析课文类型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学生回答)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学生回答)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那么说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了。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板书(三)简单分析课文结构大家把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两自然段划开,然后花10分钟时间看下课文。

等下我有问题要问大家。

(要求:A、标注全文自然段,B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作好记号,C试着划分下段落层次)1,分析课文开头。

大家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者看起来很真实——联系科学小品特点。

课文的结尾两段先不要看,等我们划分好课文结构后再作分析。

2,划分课文层次。

这篇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蝉的地穴,蝉的卵。

这些大部分中又有什么小层次呢?谁来分下层。

板书:做课后习题一蝉的生命简史: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几分钟以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半个小时后)变成成虫→(三个半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即刻—P83第19自然段;不久—P83第21自然段;立刻—P83第23自然段;几分钟以后—P83,84第24自然段;四年后—P84第25自然段;徘徊一阵—P8 0第8自然段;半个小时后—P81第10自然段;三个半小时后—P81第11自然段;五星期后—P84第25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作者并没有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幼虫时代入手,介绍这一过程,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

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第二,这部分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容易引起读者兴趣。

(课文写的过程颠倒了蝉的生长过程,这样安排的道理)分析:别具匠心而井然有序的说明顺序。

综上所述,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连接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第三四课时一、分析课文结尾大家齐声读最后两自然段。

能不能在这两段中找出一个中心句呢?重点: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上节课我们讲过,文章两大部分,“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到成虫这样一个生长过程”,(联系上一节课)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第二,这部分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容易引起读者兴趣。

(课文写的过程颠倒了蝉的生长过程,这样安排的道理)分析:别具匠心而井然有序的说明顺序。

开头写地下生活,结尾写隐入地下,前后照应结构非常严密。

作者从幼虫的地下生活写起,同文章的立意有关,这样写可以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这样安排说明顺序旨在说明蝉的生长很艰难(板书,生长艰难)二、分析课文和课文写作特点首先我这里有一段话(板书或者朗读):“我是圣多马(耶酥十二门徒之一,亲手触摸耶酥伤口始信其复活。

)难于对付的弟子,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

”《昆虫记》卷七)——写在黑板左侧(一)和以前学习过的科学小品做对比(《蝉》的特点,没有引用什么材料,是用纯粹的文艺化笔调对蝉的生命过程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语言风格生动活泼,但又十分贴切)——不作重点要求。

(二)请学生说出文中描写得既生动又确的段落,重点注意作者的观察方法——作者观察细致周到,说说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明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孔口: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又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注意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见第2自然段)这些小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

(见第3自然段)地穴的深度、形状:蝉的隧道大都时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完全关闭起来(见第4自然段)地穴为什么不会坍塌: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

它身子里藏了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作灰泥。

(见第4自然段)地穴的位置: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时可以从那里取得建筑用的汁液(见第4自然段)蝉挖地穴的方法,挖出的土的去向和身上带有泥点的原因: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见第4自然段)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见第5自然段)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候的情况(见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写蝉怎样具体考察气候的情况)它挖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见第7自然段)留天花板的原因:9—11段,写蝉出洞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

脱皮的顺序: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使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板书:背——头——吸管和前腿——后腿和翅膀——尾部)(见第9自然段)蝉最后从壳中脱出: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尽量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见第10自然段)法布尔用拟人的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越”﹑“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的写了出来。

脱皮的时间:文中说,蝉从壳中全部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的耐心程度也是惊人的。

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值得人们学习。

第二部分蝉的卵12—13自然段,写蝉怎样产卵的蝉选择产卵的地方: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见第12自然段)蝉产卵的过程: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就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见第13自然段)产卵的数目:一个小孔内大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的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见第14自然段)(为什么要产这么多卵呢?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蚋)15—17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非常具体,一边(蝉)是一无所知,一边(蚋)是紧追不舍,使读者也知道得清清楚楚。

文中作者也表明这是他经过多次观察才弄清楚的。

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作了具体的描写: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接而成。

(鳍状物体的作用是什么呢?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由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有困难的事情)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

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准确而生动呢?因为作者不仅用眼睛,而且还借助放大镜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见第19自然段)21—23自然段写幼虫落地严肃的实际生活:危险重重——只要有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土,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见22自然段)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24自然段写幼虫挖穴隐藏最后它着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爬掘地面。

我从放大镜里看到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它身体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可以用来做灰泥。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灭掉。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要使学生明白,准确性是贯串于全文的,这6句只是从词语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里的词语才准确。

比如第7段写幼虫在地穴里怎样建造坚固的墙壁,里面不仅“臃肿”、“喷洒”、“柔软”、“肥重”、“压”、“挤”等词用得很准确,而且整段话说明建造过程,也很清楚准确。

)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地穴的方法。

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求脱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