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具体表现在于()。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2.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 政治之道在于(),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B 势C术 D 变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 制度研究途径B 权力研究途径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 阶级分析方法B 经济分析方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治臣之道B 治民之术C 合法性D 治国之道7、1949年—1978年, 中国基本上实施()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无政府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8、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 自由B 民主C 法律D 国家1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 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二、填空(每空l 分, 共6 分}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 政治的本质在于, 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三大结构。

3.是政治的核心, 一切政治活动, 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电子科大19春《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2答案

电子科大19春《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2答案

19春《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9 道试题,共45 分。

)1.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正式形成的著作是()。

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共产党宣言》C.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 《国家与革命》正确答案:B2. 被誉为“政治学鼻祖”的思想家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马基雅维利D. 让.布丹正确答案:B3. 西方政治学研究绵延两千余年的主题是()。

A. 人与社会B. 政府关系C. 社会关系D. 国家与人类正确答案:A4. 现代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正确答案:B5. 多党制起源于()。

A. 德国B. 日本C. 法国D. 意大利正确答案:C6. 古典民主就是直接民主,它是以哪个地区为典范()。

A. 古希腊B. 古罗马C. 古埃及D. 巴比伦王国正确答案:A7.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这个提议是在()。

A. 28825B. 1979\3C. 1980\6D. 1978\4正确答案:B8. 下列关于原始民主制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始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形式。

B. 原始民主制依靠的不是强力而是管理者的威信。

C. 原始民主制中的首领的权威不是强制性的权威。

D. 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

正确答案:A9. 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政治思想家是()。

A. 洛克B. 霍布斯C. 孟德斯鸠D. 卢梭正确答案:D15春《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11 道试题,共55 分。

)1. 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 组织政府的手段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正确答案:ABCD2. 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化的标准是()。

A. 适应性B. 复杂性C. 自主性D. 内聚力正确答案:ABCD3.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通过以下实现的()。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二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二

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二平时作业二 ( 第三至第五章)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B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B 利益C 阶级D 国家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3、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BCD)。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4、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 复决权B 罢免权C 创制权D 选举权5、(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监督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6、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BD )。

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监督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7、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 )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第四,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

权利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利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

划分“公权”和“私权”的界限使权利得到有效限制和保护,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与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与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第四章至第七章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第四章国家与政府第五章政党与社团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七章政治参与与监督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8 分)1.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它始于16 世纪的瑞士。

2.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尊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3.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力的过程。

4.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

5.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权威国家。

6.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

7.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二 .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BCD )。

A 平等选举原则B 直接选举原则C 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C )。

A 政治稳定性B 政治治理C 政治合法性 D善治3.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 AD )。

A 全能主义B 多元主义C 有限国家D 一元主义4.统治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 政治色彩浓厚B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C 治理方法单一D 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5.古希腊的政治学家亚里斯多德从掌握国家权力人数的多少出发,认定国家的类型有( ACD )。

A 共和政体国B 君主国C 贵族国D 共和国6.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ABCD )。

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 组织政府的手段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7.下列国家中采用比例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的国家有(D)。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第四章至第七章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第四章国家与政府第五章政党与社团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七章政治参与与监督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8分)1. 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它始于16 世纪的瑞士。

2 . 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尊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3. 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力的过程。

4.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

5 . 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权威国家。

6. 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

7.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8.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二 .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BCD )。

A 平等选举原则B 直接选举原则C 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C )。

A 政治稳定性B 政治治理C 政治合法性 D善治3 . 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 AD )。

A 全能主义B 多元主义C 有限国家D 一元主义4. 统治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 政治色彩浓厚B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C 治理方法单一D 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5. 古希腊的政治学家亚里斯多德从掌握国家权力人数的多少出发,认定国家的类型有( ACD )。

A 共和政体国B 君主国C 贵族国D 共和国6.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ABCD )。

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 组织政府的手段 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7. 下列国家中采用比例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的国家有(D)。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2)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2)

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客观题共8题(满分24分)一、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第1题、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的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第2题、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就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B、社会C、公民D、新闻舆论第3题、在现代法治社会,(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就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B、社会C、公民D、新闻舆论第4题、各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财产权B、平等权C、自由权D、参政权第5题、(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B、利益C、阶级D、国家第6题、(A)就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B、监督C、集会D、游行第7题、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的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第8题、参政权就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

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主观题共5题(满分76分)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第9题、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与作用就是什么?参考答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选举就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就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与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

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与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形成性考核)之二及参考答案:第四章至第七章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第四章国家与政府第五章政党与社团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七章政治参与与监督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它始于16世纪的瑞士。

2.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尊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3.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力的过程。

4.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

5.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权威国家。

6.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

7.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BCD )。

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C )。

A政治稳定性B政治治理C政治合法性D善治3.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 AD )。

A全能主义B多元主义C有限国家D一元主义4.统治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政治色彩浓厚B政府职能包罗万象C治理方法单一D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5.古希腊的政治学家亚里斯多德从掌握国家权力人数的多少出发,认定国家的类型有( ACD )。

A共和政体国B君主国C贵族国D共和国6.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ABCD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组织政府的手段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7.下列国家中采用比例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的国家有( D )。

A美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8.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的特性是( ABCD )。

政治学原理(含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含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作业练习一(第1、2、3章)一、名词解释题1.政治答: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非零和博弈答:非零和博弈是政治博弈的两大类型之一,即一方参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所失。

它们不完全是敌对的,而且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

3.公共选择理论答:公共选择理论:属于理性选择主义中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

该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与政治系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员政治等。

该理论的方法是经济学方法,像经济学一样,其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最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4.人格型权力答: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崇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占居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

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5.政治文化答: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用以替代传统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概念,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6.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能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个人提纲:按照社会监督五大功能列举联系实际的例子:0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

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

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

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

“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0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

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

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

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3V2u+_ y A!c0(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z c5Q-S B0(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作业1联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是可同时进行的。

但道德制约比权力制约更有约束力。

道德是维系社会形态联系和社会形态秩序。

规范人们社会形态的重要机制,它是通过社会形态舆论,传统习俗和小我私家心田信念来维系和使成为事实,以善恶为焦点价值进行社会形态品题的社会形态规范和标准。

因此,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形态意识形态。

政治权力与道德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政治权力对于道德制约具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依附自己的力量巩固或弱化特别指定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同时,道德制约对于权力具备积极影响和效用。

道德价值和标准往往影响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效用标的目的和风尚,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与道德又有区别,政治权力是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基础具备直接联系,道德作为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社会形态关系,政治权力具备强力压制性。

道德依靠,不具备强力压制性的社会形态规范的人们心理价值选择发挥效用。

政治权力以社会形态公共事务为对象道德以小我私家心田为效用对象。

作业4一、填空题一、公民的意志2、分权制衡三、暴力4、权力五、政治文化6、宪政建设二、选择题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大都国家患上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笺基础上的(C)A.直接民主B.间接民主C.宪政民主D.人民民主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B.君主立宪C.共和民主D.议会民主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自由经济D.自由贸易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形态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惟。

它与所说的的(A、D)思惟有着紧密亲密的关系。

A.新社会形态民主主义B.保守主义C.自由主义D.后社会形态主义5.精英与主意见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她们是与平凡公共相对于应的1个群体。

A.文化B.经济C.政治D.道德6..(B)是政治权极力主张不雅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意见与计谋7.Mark思主义政治不雅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形态征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备公共性的社会形态关系8.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焦点集会型.B.支部型C.单元化D.代表性9.民主的限度包孕(ACD)A.以不产生大都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勾当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形态自立为限度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底子理由。

A.法令B.利益C.阶级D.国家三、名词解释一、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类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可以或许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动介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历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担任职务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数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形态:是指1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小我私家之间的广阔范畴,它由相对于自力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集体所组成。

四、简答题1.宽容和理性精力体此刻政治上包孕哪一些内容?答:宽容和理性精力体此刻政治上包孕了3个内容:(1)尊敬不同的思惟和信仰,在思惟上要求公民尊敬他人所持的思惟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惟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敬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患上政治共项。

(2)让步精力,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介入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敬体制,尊敬他人利益的让步精力。

(3)每小我私家在行动预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介入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政治介入的基本特性有:从政治介入的主体来看,政治介入是平凡公民的政治举动:(1)从政治介入的本质上看,政治介入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从政治介入的外延来看,政治介入只局限于正当手段影响政府的勾当,而不包孕非法的举动。

(3)从政治介入的方针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孕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勾当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焦点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施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焦点的政治不雅,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汗青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天然"为思惟焦点,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⑷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形态予盾来维持统治。

君主论笔记正如马基雅维利写的那样“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马基雅维利确实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对伟大人物事迹的知识在《君主论》一书中都奉献了出来。

这本书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慷慨的人还是吝啬的人?要我以前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太简单了,当然是慷慨的,仅就词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

但是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分析,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

一个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实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会种田赚钱,用的都是人民上缴的东西,他凭什么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当的话就变成了奢侈,而到最后君主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声势必不得不横征暴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就会使人民怨恨这个君主,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稳了。

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因为他太慷慨了,人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造反,慷慨的君主没逃过惨死的命运。

马基雅维利说:“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

如果说慷慨不能使我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吝啬之名又何妨?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残酷的人还是仁慈的人?一个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个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

对于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我觉得他说对于有罪的人要严厉残酷的打击,这点本身没有错,姑息养奸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认为有罪的人恰是无罪的,那么作为一个残酷的君主肯定就会滥杀无辜,人民也会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怎么可能会稳定呢?所以说残酷的君主未必如马基雅维利认为的那样能给人们带去更大程度上的稳定。

君主是受人爱戴好呢还是被人敬畏好呢?如果说两者只能择其一的话,我和马基雅维利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被人敬畏好。

为什么呢?我想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人威胁让我去打我的老师,不去的话就会对我拳打脚踢,那我肯定会按他的威胁做,因为冒犯一个我爱戴的人比忤逆一个我敬畏的人简单多了。

那么依次类推,人民反抗一个他们爱戴的君主比反抗一个他们敬畏的君主要简单多了,道理是对的,可是如果人民爱戴一个君主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个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统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证的话,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