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内镜清洗的要求及流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不可拆卸的器械
不可拆卸 官腔缝隙血 液很难清除
电凝类器械
总结
结构 复杂
作用方 式特殊
材质
其他
多样
难清洗
因素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
回收
分类
清洗与 消毒
检查
包装
灭菌
术后预处理
对使用后的器械应进行擦拭 或流动水冲洗,采取保湿措施
回收
采用密闭方式 回收的优点!
回收
1.硬式内镜使用后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去除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 按需进行保湿处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漂洗阶段: 1.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及附件,管腔用高压水冲洗,冲洗时选 择合适的喷头,喷出的水柱成直线、无分叉 2.终末漂洗需使用纯化水或无菌水。 3.漂洗后可使用棉签涂擦检查清洗质量,尤其是零部件中细 小或带盲端的管腔内壁。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消毒阶段 1.器械完全浸没水中 2.待水温升至90℃开始计时
镜面 • 手工清洗 导管 • 手工清洗 电线 • 手工清洗 管腔 • 手工清洗+超声清洗
如何选择清洗剂
理想选择
低泡 安全环保 多酶及酶含量 PH中性
清洗前准备—自我防护
温馨提示:保护自己、
保护家人的第一步 1、圆帽 2、面罩 3、口罩 4、防水罩袍或防水衣 5、双层手套
6、防水鞋
清点分类
清洗消毒
拆卸到最小单位
拆卸示意图
器械及附件
1.流动水下 冲洗并刷洗
器械及附件
2.高压水枪 冲洗管腔
3.多酶浸泡 并刷洗
4.加酶超声 5-10分钟
器械和附件
5.流动 水下漂洗
器械和附件
6.煮沸前干燥
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流程及质量准操作步骤一、接收备物:1.工作人员准备2.1.2.3.1.2.a)b) c)作钳功能端闭合完好等。
3.发现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立即与手术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分类、拆卸1.根据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的污染程度、精密程度、材质、结构、器械拆卸等特点进行分类2.根据其结构、材质不同分为四类:a)光学目镜,使用带盖带卡槽的专用盒盛装。
b)导光束、摄像头、连接线:摄像头使用完毕放在专用的容器盒内保管,导光束和连接线盘圈放置,直径>10cm(或依据厂家要求),不能折叠。
c)冲洗管:含锋利连接头的加压冲水管需单筐摆放,注意尖端部刺破硅胶管。
d)操作器械: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装入带卡槽的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3.组合器械能拆卸的拆卸到最小单位,螺丝或螺纹部分的拆卸为逆时针方向旋开,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a)阀--b)弯盘中c)d)e)清水擦拭或冲洗多酶擦拭或浸泡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表面,按由洁到污的方向顺序擦拭,禁止来往涂擦导致污染物扩散,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如进水立即使用干布擦干,避免导致电路部分返潮,操作中出现漏电和短路的风险,擦拭时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撕裂导光束的外皮和光束。
3.擦拭的过程中再次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痕、破损现象,如果有马上停止清洗,联系厂家维修处理4.摄像头妥善放置,避免碰撞或滑脱。
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使用含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擦拭的各个表面至少两遍。
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浸泡于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中5-10min,注意防止两端电极进水,如果进水即刻用吸水棉布擦干,必要时用压力气枪吹干。
3.腹腔镜多酶清洁剂用现配,每擦拭一遍,擦布清洗后,方可再次擦拭4.擦拭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器械。
1.2.31.水。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预处理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置于封闭、防渗漏的容器中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或送内镜清洗消毒室处理。
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内镜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或单独送内镜清洗消毒室特殊处理。
二、清洗(一) 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并擦干。
(二)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
(三) 内镜管腔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四)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轻柔刷洗。
三、消毒或灭菌(一) 内镜的消毒可用煮沸消毒方法,水沸腾后计时20分钟。
(二) 内镜的灭菌可用压力蒸汽、过氧化氢等离子、环氧乙烷或消毒剂浸泡等方法。
连台手术应具有快速灭菌条件,否则一套内镜一天限做一台手术。
(三) 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时,器械的轴节应充分打开,管腔内应充分注人消毒液。
(四) 消毒灭菌时间参考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
四、冲洗(一) 浸泡消毒的内镜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二) 浸泡灭菌的内镜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五、干燥消毒的内镜可用气枪等设备干燥,灭菌的内镜应用无菌巾擦干。
六、储存(一) 带包装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二) 裸露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应储存于密闭无菌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三) 裸露消毒的内镜应储存于密闭消毒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l周。
知丁。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硬式内镜主要是金属材料构建,如腹腔镜、关节镜、阴道镜、直肠镜等;内镜材质特殊,构造精密,管腔窦道多,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且该类器械定期地暴露于有机质中,极易携带病原微生物。
使用后的内镜未经恰当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可能埋下隐患,导致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一、用后预处理内镜使用后立即在床边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除去血液、粘液等污染物;按需进行保湿处理。
处理后将其分别放臵于专用篮筐或容器内。
避免与其他器械混装、防止因碰撞造成镜身损坏,影响成像。
并立即送清洗消毒室进一步清洗消毒处理。
二、回收、核查清洗处理前检查和评估器械的完好状态,检查镜身是否变形,钳类张开闭合是否灵活,外套管或电凝器械绝缘体有无表皮破裂等。
三、清洗1、预清洗、分类拆卸及冲洗: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清洗、冲洗。
在流动水下进行冲洗、刷洗或软布擦洗硬式内镜的镜身,打开所有开口,将其拆卸为单元最小化,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
彻底冲洗空腔;使用毛刷刷洗管腔器械,用压力水枪进行官腔以及表面器械轴节、缝隙处冲洗。
2、清洗消毒硬式内镜可采用的手工清洗消毒和机械清洗消毒两种方法。
干燥。
清洗前,将硬式内镜装载于专用清洗架上,确保器械表面和管腔内部得到彻底清洗,其他器械应放臵于清洗篮筐中清洗。
(2)手工清洗消毒①初洗(酶洗)将镜体、镜鞘等配件浸没于酶清洗剂中,使用软毛刷刷洗弯曲部以及管腔内,使用管腔清洗刷,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
清洗内镜镜头可使用75%乙醇棉签擦拭。
②精洗(超声机清洗)可采用超声加酶方式进行精洗。
可超声清洗的硬式内镜及附件用超声机清洗5-10min。
③漂洗、检查漂洗时采用高压水枪将管道内冲洗干净,检查有锈渍做除锈处理(除锈剂比例1:10或按产品说明使用),有残留污物重洗,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应淘汰。
④润滑、消毒与干燥将部件臵于润滑剂(配比1:10~20或按产品说明进行配比)中30s,消毒方法首选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而后臵于医用干燥柜中干燥或气枪吹干。
硬式内镜的清洗程序

硬式内镜的清洗程序
一、水洗
将内镜放入清洗槽中,以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黏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名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轻置于酶洗槽中,可拆卸的部件应拆开,多酶洗液应完全浸泡,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冲洗器械内腔,器械表面用多酶洗液擦拭。
3.能用超声清洗器处理的部件清洗5~10分钟。
三、清洗
1.酶洗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软毛刷刷洗、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腔;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腔内冲气,排出管腔内的水分。
四、使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按使用说明。
五、注意事项
1.多酶洗液清洗一次内镜后应更换。
2.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避免划伤镜面。
3.内镜导线先用XX湿纱布擦净血迹,后用多酶洗液湿纱布擦洗,再用XX湿纱布擦,最后用干纱布擦干,盘旋成
直径15CM的圈状保存或备用。
4.所应用的冲洗槽、酶洗槽、清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5.戊二醛浸泡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灭菌。
硬式内镜清洗标准与质量控制文字版

硬式内窥镜的基本清洗流程
预处理
初洗
精洗
检
刷洗+全自动清洗机+多酶
漂洗
查 分
刷洗+超声+多酶
类
记 录
润滑
干燥
干燥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年版)
第二十九条: 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 括:
? 硬式内镜
腹腔镜、乳腺镜、甲状腺镜、宫腔镜、椎间 盘镜、关节镜、膀胱镜、电切镜、胸腔镜、 脑室镜
内镜的分类
? 从消毒的角度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需要消毒的内镜:如胃镜、肠镜、 支气管镜、喉镜、阴道镜等,另一类是需 要灭菌的内镜,如腹腔镜、椎间盘镜等, 这两类内镜在用于诊疗操作前,前者需要 达到高水平消毒,后者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Thermal process
temperature of water水温
Interaction Time 作用时间
物理活动 超声/压力
水量
化学试剂的能量 清洗剂
各种能力需要相互作用并且达到平衡
流动水冲洗的重要性
? 在器械还未干燥或未被消毒前, 所附着的体液含 有大约85%的水溶性蛋白和 15%的非水溶性蛋白。
? 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 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 用说明。
? 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 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 器清洗 10分钟。
?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 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9年版)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2019年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人员要求 (2)6 建筑布局 (2)7 设备设施与耗材 (2)8 清洗、包装操作流程 (2)9 高水平消毒 (5)10 灭菌 (6)11 储存 (7)12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7)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硬式内镜及附件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8)A.1 采样时间 (8)A.2 灭菌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无菌检查方法 (8)A.3 消毒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检查方法 (8)A.4 结果判定 (8)A.4.1 灭菌硬式内镜及附件应无菌生长。
(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中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建筑布局,设施与耗材,清洗、包装操作流程,高水平消毒,灭菌,储存,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硬式内镜 rigid endoscope指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及相匹配的导光束、器械、附件、超声刀系统、电凝系统等。
4 基本要求4.1 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将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4.2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清洗与消毒的登记及监测、设备与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制度,并认真落实。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1.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3.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4.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5.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6.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按使用说明。
三、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四、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 梁佳佳 陈兴月 李静
a
1
主要内容
1. 内镜清洗的重要性 2. 个人防护
3.清洗流程 4. 包装及灭菌
5. 注意事项
a
2
a
3
有效清洗是保证灭 菌成功的关键!
a
4
内镜清洗的重要性
➢ 肉眼可见污染物 有机物:血液、体 液、组织物等 无机物:锈渍、碘 渍等
➢ 肉眼不可见污染物 生物膜
4.8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 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 防护技能。
4.9医疗机构从事清洁、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 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 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 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 的检验技能
a
10
理论学习 操作培训
职业培训
a
11
个人防护
帽子、口罩、面罩 手套 防水罩袍 防水鞋
a
a
7
生物膜的威胁
❖ 影响灭菌因子穿透 ❖ 降低化学灭菌剂的活性 ❖ 严重影响有效的清洗过程 ❖ 腐蚀器械,影响器械功能
a
8
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
人为因素:定期培训 清洗流程 污染物种类与清洗时的状态 清洗剂 水质 清洗机
a
9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4.6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 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 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 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 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 安全。
水枪冲洗管腔
程
浸泡多酶2-5min并水下刷洗
加酶超声清洗10min
a
19
管腔、钳类
流动水下漂洗,水枪冲洗管腔
流
润滑前干燥
程
浸泡润滑剂
干燥(高压气枪、吹干器)
检查器械清a 洗质量及功能
20
拆卸
a
21
打开所有开关
a
22冲洗aFra bibliotek23浸泡
a
24
水下刷洗
a
25
干燥
a
26
检查
a
27
电线类
连接主机接头部禁水 用干净的湿纱布擦净
a
5
什么是生物膜
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被细胞外 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是细菌在物体 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
细菌的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其抵抗环境中 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可定植在其他宿主上。
a
6
内镜中形成生物膜的原因
清洗不彻底,污物残留 污物残留造成的器械表面腐蚀 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器械损坏
a
30
包装
绝对干燥 选用双层无纺布 指示卡放于包中央 注明标识
a
31
a
32
灭菌
低温等离子灭菌体 高温灭菌 轻拿轻放 不能叠加消毒与存放
a
33
感谢聆听!
a
34
皮线表面血迹,盘绕 成圈 用高压气枪与吹干机 干燥 光导纤维、摄像头及 刨刀手柄线禁打折装 包 检查绝缘层是否破损, 防止漏电
a
28
清洗注意事项
手工清洗时水温为15-30度 去除干涸的污渍应先用多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 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管腔器械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到
最小单位后清洗 各类器械应配备相应清洗用具 清洗用具及清洗池等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镜头类禁用超声清洗 超声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a
29
化学消毒剂的有毒残留和腐蚀性问题
所有化学消毒剂都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而且 消毒后的器械较难清洗,因此应该严格掌握器械 在消毒液中的浸泡时间(30min以内),防止损 害器械;消毒后还应立即漂洗,使器械上的残留 毒性降到安全水平。
12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
回分 清
消
润
干
打
收类 洗
毒
滑
燥
包
a
13
关节镜器械分类清洗
镜头
管腔、钳类
a
电线
14
镜头
流动水下冲洗
多酶浸泡 水面下擦洗
流动水下漂洗
干燥(95%酒精或吹干)
a
对光检查镜面完整性15
水下冲洗
多酶浸泡
a
16
干燥
a
17
对光检查
a
18
管腔、钳类
拆卸到最小单位
流
流动水下冲洗,海绵刷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