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章)生物材料检验复习资料
生物材料检验考试重点

生物材料检验第1章绪论1、生物材料(biological material):人体体液(如血液)、分泌物(唾液、乳汁、汗液)、排泄物(如呼出气、尿液)、毛发、指甲以及组织(脂肪组织)等的总称。
2、生物材料检验(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由化学物质引起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指标变化的检验方法的科学。
3、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系统收集人体生物材料样品,定期检测其中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引起的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4、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强调空气、水等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水平,评价的是毒物的外剂量水平。
5、生物标志物(biomarker)一般指生物系统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出现的一种改变,主要是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形成的代谢产物,以及可测定的生化、生理、免疫、细胞或分子的变化,主要用于接触评价、健康危害评价以及临床诊断等。
可分为接触性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和敏感性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①接触性生物标志物: 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接触外源性化学物的信息。
②效应性生物标志物: 同健康危害或疾病有关的可测定性的生化、生理、行为以及其它生物学变化。
如接触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各项血液学检查指标,中毒性肝病和肾病患者各项肝肾功能检查指标等。
③敏感性生物标志物: 关于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
指机体先天固有或后天获得的对外界有害因素所引起的有害效应的反应能力。
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6、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BEL):对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或其代谢产物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某些效应指标改变所容许的浓度范围,相当于健康工人吸入或接触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的毒物时,生物材料中被测物的含量水平。
生物材料检验(2020年整理).pdf

103页,1.苯的监测指标有哪些?哪些是有特异性的?答:反,反-黏糠酸(t,t-MA)和苯琉基尿酸(S-PMA)是苯在机体内具有较强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的代谢产物,与低水平苯暴露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是较理想的职业苯接触生物标志物。
尿酚仅适合作为群体苯接触程度的生物监测指标(非特异性)。
呼出气中苯可以作为职业接触苯的确证实验。
2.尿中黏糠酸和苯琉基尿酸的测定方法有哪些?简述最常用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原理终末呼出气样品(肺泡气)收集在50 ml呼出气采集管内,用氮气将样品吹入活性炭管内,使样品中苯吸附在活性炭上。
280 ℃热解吸,氮气将释出的苯带入FFAP柱(改性的聚乙二醇)中,FI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2.注意事项(1)采样应在无污染的室内进行;(2)当回收率低于75%时,应检查是否需要更换活性炭。
活性炭在分析前应按热解吸的条件活化一定时间,以除去活性炭所吸附的有机物。
(3)正己烷、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二甲苯、环己酮等均不干扰苯的测定。
3.甲苯和二甲苯的生物监测指标有哪些?为什么说马尿酸作为甲苯接触的生物指标是非特异性的?答:终末呼出气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均为特异性生物监测指标,尿中马尿酸作为甲苯接触的非特异性监测指标,甲基马尿酸是一个较特异性的监测指标。
正常人尿中也含有马尿酸,但其含量水平因个体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有膳食及某些药物摄入(水杨酸类药物),另外,接触乙苯、苯乙烯、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等有机物也会使人尿中马尿酸含量增高。
4,简述监测尿中1-羟基芘和3-羟基苯并a芘的意义及常用的方法?答:1-羟基芘是芘的代谢产物,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可以反映人体接触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水平,它不仅与环境空气中芘的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而且与BaP有很好的正相关,因此人尿中1-羟基芘是多环芳烃一个灵敏有效的生物监测指标。
高三总复习生物必背基础知识

高三总复习生物必背基础学问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1.【细胞分类】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蓝藻与细菌的养分方式】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3.【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三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化学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最基本的元素是C,基本元素是C、H、O、N,人体细胞中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2.【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3.【氨基酸结构通式】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蛋白质种类繁多的缘由】(1)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依次千变万化。
(2)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表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确定其功能的多样性。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2)催化功能: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
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3)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
(4)信息传递功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整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
(5)免疫功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6.【核酸的功能及分布】(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生物材料检验复习资料

生物材料检验复习资料第一篇:生物材料检验复习资料生物材料检验:分析检验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或因化学物质引起的的生物效应指标变化。
生物材料:是人体体液(如血液)、排泄物(如呼吸气、尿液)、毛发,指甲以及组织脏器等的总称。
生物标志物:指生物系统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出现的一种变化。
分为三类:接触性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敏感性生物标志物。
生物接触限值(BEL):大体相当于健康人吸入接触最高允许浓度的毒物时生物材料中被测物的水平。
尿液可分为全日尿,晨尿,定时尿和随时尿。
生物半减期:指进入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的里量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又代谢半减期。
一、检验方法的一般要求:1.方法的一般要求1)灵敏度选择符合生物监测的基本要求2)操作简便3)试剂易得、价廉4)效率高5)符合国情,易推行、推广2.选择和建立生物检测方法必须考虑的因素: 1)被测成分①溶解性,稳定性②含量水平高g/L水平低ug/L 二、方法研制准则的基本内容1.取样、运输、保存的原则1)取样:(1)容器工具材质不干扰测定(2)取样的操作要防止污染(3)取样时间根据半减期判断决定(4)取样的体积尿液>=50ml 静脉血>=5ml 末梢血500ul2)保存时间:一天,三天,一周,两周一般只要求两周 3)运输过程:保证分析物稳定,必要时要冷藏和冷冻运输4)防腐剂(尿)和抗凝剂(血)2.样品预处理原则1)尿液浓度按比重校正尿标准比重1.020,>1.030及<1.010的尿液应弃去2)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扰(1)测定无机物时①用稀释液稀释后测定②混合酸消化(2)测定有机物成分:先水解,再分离(3)回收率>=75%3.制定分析方法的程序1)分析条件选择、优化2)确定检出限(1)影响检出限的因素:试剂的纯度,仪器的工作状态,电源稳定性光源的温度变化、污染等不可控制的因素。
(2)检出限的确定一般用统计法,一般用空白值的3倍标准差计算;色谱法用3倍噪音水平,检出限应小于0.3倍生物接触限值。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高中生物复习资料生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生命的起源、发展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份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考试复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生物的科学方法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比较、统计常用的实验方法:分离培养法、家族繁育法、交配实验法、切割实验法科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特性: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器官: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第三章:细胞的活动物质的运输:渗透、蛋白质转运、囊泡运输细胞的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的生长:生长曲线、生长限制因素第四章: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基因连锁和交叉互换基因的结构和变异:多态性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基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第五章:进化与物种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生物比较解剖学、生化比较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的形成与灭绝:物种形成过程、物种灭绝的原因第六章: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特有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圈等概念生物的竞争和合作:群落相互关系、共生和寄生现象第七章:生物的发展与繁殖生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殖的控制与调节:内分泌系统对生殖的调控作用胚胎的发育:不完全发育和完全发育人类的生殖与遗传:生殖器官、生育调节、遗传疾病预防和咨询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物种的适应与迁移:适应性进化、物种适应策略、迁徙和迁徙现象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和生物灭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这些只是生物学知识的冰山一角,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生物学知识,顺利通过高中生物考试。
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生物材料检验复习资料

生物监测指标:血清氟、尿氟
尿样、
血样、
发样
血清氟的测定与尿氟的测定方法相同,常采用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曲线法
1.氟离子选择电极
原理:
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后组成化学原电池。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电动势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可通过测定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电池电动势,求出氟离子浓度
注意事项:
铅测定中选用4%磷酸二氢铵和6%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
镉测定中选用2%磷酸氢二胺(含1%硝酸)作基体改进剂,也可采用氯化钯与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使灰化温度提高从而降低基体干扰.装有塞曼效应或自吸效应背景校正器的仪器均能正确扣除背景,但对于装氘灯背景校正器的仪器,就可能无法扣除背景
镉
淡蓝色的银白色金属,镉的化学性质与锌相似
食物、饮水、药物均可摄入铝
1989年将铝列为食品污染源加以管理
血清铝
发铝
汞
强烈亲硫性,实验室常用硫黄处理散落的汞滴,
氯化汞,俗称升汞,有剧毒
各种形态的汞均有毒性,
金属汞以蒸气形态通过呼吸道吸收,
无机汞和有机汞化合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
毒性:有机汞>无机汞
尿汞(可作为近期接触指标)
血汞
1.尿样
2.血样(肝素抗凝)
原理同上。
检出限:锰0.2μg/l,铬0.54μg/l,镍1.42μg/l,铝3.0μg/l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发锰、铬、镍)
原理: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激发光源,试样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矩中,试样组分被原子化、电离、激发,以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激发或电离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故根据特征光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元素含量不同时,发射光的强弱也不同,据此可定量
生物材料复习资料

生物材料复习资料《生物材料学》复习资料1.生物材料,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复合材料的概念生物材料:一种用于植入或与活体系统结合的无药理学和无生命性质的物质,包括所有植入人体体内且与体内组织直接接触并起到某一特定作用的材料。
生物惰性材料:是指一类在生物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或仅发生微弱化学反应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是惰性生物陶瓷类和医用金属及合金类材料。
生物活性材料:是一类能与周围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生化反应的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是指那些被植入人体以后,能够不断发生降解,降解产物能够被生物体所吸收或排出体外的一类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
2.一种用于植入或与活体系统结合的无药理学和无生命性质的物质天然材料:胶原、纤维蛋白、甲壳素、壳聚糖合成材料:聚乳酸(PLA) 聚羟基乙酸(PGA) 聚己内酯(PCL) 聚羟基烷基酸酯(PHA)3.包括所有植入人体体内且与体内组织直接接触并起到某一特定作用的材料4.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肌体发育过程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各种生物大分子,组装形成高度水合的凝胶,其中存在于各种纤维的网络。
5.材料与活体系统相互作用(1)材料反应:即活体系统对材料的作用,包括生物环境对材料的腐蚀、降解、磨损和退化,甚至破坏。
(2)宿主反应:即材料对活体系统的作用,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炎症、细胞毒性、过敏等。
6.生物相容性的定义,分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生物体对植入材料会产生生物学反应以及植入材料应该产生有效作用的能力,用以表征这种生物体与生物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行为就是生物相容性。
(1)血液相容性:与血液接触的材料应无溶血作用、不能破坏血液组成、不能有凝血作用和形成血栓。
(2)组织相容性:(1)植入材料不能对周围组织产生毒副作用,不能诱发基因病变和组织致畸;(2)植入体周围组织不能对材料产生强烈腐蚀和排斥反应。
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教材

生物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基因工程一.专业符号Tetr 四环素抗性 R/M体系Ampr 氨苄青霉素抗性 pBR322 质粒载体M13 单链噬菌体载体 cosmid 科斯质粒IPTG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DNA ligase DNA连接酶EcoRI 一种限制酶 host 宿主Plasmid 质粒 Ori 复制起始位点vector 载体 cDNA 互补DNAsouthern blot DNA印迹转移技术 MCS 多克隆位点二.名词解释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利用生物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和动、植物)或其组成部分(包括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和组织成分(包括DNA、RNA、蛋白质、酶、多糖、抗体等),形成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也是采用先进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有目的、有计划定向加工制造生物产品的一个新兴技术领域。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药物、激素、蛋白质、微生物等)的分析方法。
基因工程——指按照人们的意愿,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转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宿主细胞内,形成能持续稳定繁殖的新物种。
其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有用产品及服务。
感受态细胞——能从其周围摄入DNA的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同聚物加尾法——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转移核苷酸的特殊功能,将同种核苷酸(dNTP)加到DNA分子单链延伸末端的3‘-OH上。
如果在目的基因两侧加polydA,则在载体两侧加polydT。
长度一般10~40个残基。
可以连接任何两段DNA分子的普遍性方法。
原位杂交技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利用基因探针检出培养板上重组转化体菌落位置的技术称之为原位杂交技术。
DNA接头——它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一头具有某种限制酶粘性末端,另一头为平末端的特殊的双链寡核苷酸短片段。
标记营救——SV40 DNA为载体的取代克隆方式又分为早期基因区域取代及晚期基因区域取代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9年将铝列为食品污染源加以管理
血清铝
发铝
汞
强烈亲硫性,实验室常用硫黄处理散落的汞滴,
氯化汞,俗称升汞,有剧毒
各种形态的汞均有毒性,
金属汞以蒸气形态通过呼吸道吸收,
无机汞和有机汞化合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
毒性:有机汞>无机汞
尿汞(可作为近期接触指标)
血汞
1.尿样
2.血样(肝素抗凝)
1.一氧化碳测定仪法
如傅立叶红外一氧化碳测定仪,利用CO对波长4.62μm、4.65μm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原理定量
2.检定管法
CO检定管法是利用CO气样通过装有指示剂的玻璃管,由于被检气体通过指示剂使其变色,根据变色深浅或变色长度来判定CO浓度。有比色型和比长型两种。
二硫化碳
无色透明,略带芳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2%HbCO,测定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2.氢氧化钠法(半定量)
原理:正常人血样在碱性条件下立即转变成草绿色,而碳氧血红蛋白会使颜色转变时间增长,颜色转变所需时间和碳氧血红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从变色时间长短可大致估算出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
若颜色转变缓慢则碳氧血红蛋白阳性
呼出气中CO的测定
长期大量服用Vc可能引起草酸盐尿或尿道草酸盐结石。摄入不足引起坏血症。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Vc含量
血样
尿液
一、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的Vc(利用Vc还原性)
原理:血浆沉淀蛋白后,还原型抗坏血酸被Cu2+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经85%硫酸脱水生成橘红色无水化合物,比色定量。(*此法测得为全部抗坏血酸含量,如不加Cu2+测得为脱氢抗坏血酸含量)
2.碘主要经肾脏排泄,其次为肠
80%尿碘经肾排出
尿样
血样(末梢血)
1.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GB)
原理:采用过硫酸铵溶液在100℃条件下将尿样消化,利用碘对砷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
反应中黄色的Ce4+被H3AsO3还原成无色的Ce3+,碘含量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剩余Ce4+越少。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测定420nm波长下体系中剩余Ce4+的吸光度,即可求出碘含量
硼氢化钾等还原剂临用现配,保持一定碱度,干扰物质加硫脲作掩蔽剂而消除
2.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汞
原理:用硫酸、高锰酸钾于50℃下消化尿样,使结合态汞转变为汞离子,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成元素态汞蒸气,用测汞仪测定其对253.7nm特征谱线的吸光度,标准曲线法定量。
在强碱和镉离子存在下,测定总汞——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硫胺素、核黄素
血样、尿样
硫胺素:
1、HPLC测血样中的硫胺素
反应速度快,混匀后立即检测
2、荧光光度法测尿样中的硫胺素
尿液经酸水解和酶解后,游离硫胺素被碱性铁氰化钾氧化为具有荧光的硫色素,有机溶剂萃取后测定。酸水解的作用:排出尿干扰成分的影响。
核黄素:HPLC测定尿中的核黄素
Vc
即抗坏血酸,氧化产物为脱氢抗坏血酸和二酮古洛糖酸。
不加镉离子和低浓度氯化亚锡条件下,只有无机汞被还原为元素汞,从而测定无机汞含量。总汞与无机汞含量之差为有机汞含量
1.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
硒
人体必需
类金属
职业接触来源于工业领域
日常饮食是人体内硒主要来源之一
缺硒造成克山病和溪山病
尿硒
血硒
砷
有毒的两性类金属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90%在红细胞内
毒性:无机砷>有机砷
血砷反映近期高剂量砷暴露水平
钒
人体必需微量原素
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主要分布在骨骼、肝、肾、甲状腺
尿样
血液
发样
1.ICP-MS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铍
有毒元素
第1类化学致癌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及肺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渗出
慢性:肺的肉芽肿及弥漫性纤维化
铟
职业接触
胃肠道、皮肤吸收
主要通过呼吸道经肺吸收
TTCA是二硫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
进入人体的CS2有20%左右经肺排出
原形
TTCA
尿样
呼出气
1.HPLC测定尿中TTCA
原理:尿样经盐酸酸化后,用乙醚萃取TTCA,经高效液相色谱反相C18柱分离,在273nm波长下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
2.GC测定呼出气中二硫化碳
检出限:锰0.06ng/ml,铬0.3 ng/ml,镍0.4 ng/ml
本法特点: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
铬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铬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及造血过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价铬的毒性最强,
尿铬和血铬作为近期接触指标
镍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呼吸道、消化道
90%经粪便排出,10%由尿排出
尿镍(常用)
血镍
铝
地壳中第三丰富的元素
注意事项:每批样品消化时,必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标准系列
2.顶空气相色谱法
注意事项:加入锌粉和氢氧化钠后,可消除NO3—的干扰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
氟
极强腐蚀性的淡黄色双原子气体
无机氟化合物大多都能溶于水
有机氟化合物则不溶于水
可通过饮水、食物、空气等多种途径摄入,目前认为,氟是机体活动中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生物材料检验
4~12章
名称
理化性质
代谢
生物监测指标
样品
测定
铜
红色光亮光泽,熔点1083.4,沸点2567
主要蓄积在肝脑心肾。血中铜主要在血清和红细胞中,93%以铜蓝蛋白形式存在
主要经消化道排泄,80%通过胆汁排出,其余经尿和汗液。
原形
主要是血液和头发,以血清最为常见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理:经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焰中,被测元素转变成基态原子蒸气,基态原子蒸气吸收由该元素空心阴极灯辐射出的特征谱线产生分析信号,与标准比较定量。
铊
一氧化碳
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易溶于氨水
中毒机制:CO经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迅速弥散于血液,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
HbCO比HbO2解离速度慢3600倍
原形
碳氧血红蛋白
呼出气
血液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
原理:利用连二亚硫酸钠将HbO2和MetHb还原成Hb,此时血液中只含有HbCO和Hb两种成分。HbCO在42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Hb在43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测定受检血样在这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再根据HbCO和Hb在两个波长下的吸光系数,计算HbCO的百分浓度。
注意事项:
铅测定中选用4%磷酸二氢铵和6%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
镉测定中选用2%磷酸氢二胺(含1%硝酸)作基体改进剂,也可采用氯化钯与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使灰化温度提高从而降低基体干扰.装有塞曼效应或自吸效应背景校正器的仪器均能正确扣除背景,但对于装氘灯背景校正器的仪器,就可能无法扣除背景
镉
淡蓝色的银白色金属,镉的化学性质与锌相似
原理:采用玻璃采气管采集终末呼出气,直接进样,经适宜的色谱柱分离后,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
注意事项:热解吸时间应大于3分钟,以保证样品的完全转移和完碘20~50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
长期缺碘会患碘缺乏病(IDD)
严重缺碘还会造成小儿呆小症
1.吸收的碘化物在血液中游离存在
注意事项:用TISAB控制测定溶液PH为5.0~5.5
电极电位受温度影响,因此保持待测试液与标液温度一致
氰化物
大部分是剧毒物质
氰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CN—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
尿中硫氰酸盐
尿样
尿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1.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原理:在微酸性条件下,尿中硫氰酸盐和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氯化氰使吡啶环裂开,产生戊烯二醛。戊烯二醛与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在580nm测定吸光度值,标准曲线法定量
Ve、Vk原型。
静脉血
Vd:
HPLC-二级质谱法测定血清中的25(OH)D3/2
原理:血清经甲醇沉淀,正己烷萃取,HPLC分离,二级质谱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25(OH)D(抗原-抗体反应)
Vb
水溶性维生素,Vb1是硫胺素,VB2是核黄素,Vb9是叶酸。
硫胺素及核黄素以原形或结合形式经尿排出,可以通过负荷实验反应营养状况。
注意事项:此法对铜铁锌元素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为:铜2μg/l铁5μg/l ,锌2μg/l测定钙的灵敏度与火焰种类有关,在一氧化二氮—乙炔焰中比较灵敏,灵敏度:0.015mg/l测定镁用乙炔—空气贫燃焰,最灵敏线的灵敏度为3μg/l
铁
银白色金属熔点1535沸点2750
主要经食物获得,口服主要小肠吸收,肝脾含量最高,血红蛋白主要成分,缺铁最终发生缺铁性贫血
锌
有光泽蓝白色金属熔点419.58沸点907
食物供给,主要分布在骨骼、肌肉、血和发中,
被称为生命元素
钙
银白色金属熔点839沸点1484
99,3%在骨骼和牙齿,其余在胞外,维D促进Ga的吸收
镁
银白色金属熔点649沸点1105
参与酶反应
铅
质地较软、具有延展性的蓝灰色金属,加热至400~500℃时有大量铅蒸汽溢出
除职业接触外,吸烟是接触镉的另一来源,尿镉BEL为5μg/l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
血和尿中原形
锰
脆而硬的灰白色金属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表现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