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盛衰

合集下载

唐的盛衰PPT课件 人教版

唐的盛衰PPT课件 人教版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 展; • 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 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 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 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五、唐玄宗的统治
前期 ———— 开元盛世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唐朝全盛
后期 ————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
(2)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作用: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唐太宗李世民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 • 1、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 共掌朝政,唐朝之规章法典皆多为其所制。 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 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是以人称之为 轻徭薄赋;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 “房谋杜断”。唐太宗时与之商谈国事时, 纳谏为要。 房氏常出谋划策,但优柔寡断。而杜氏果断 立决,取拾得当。二人齐心协力,搭配 得宜,佐唐太宗治天下。 (3)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 标准,改变了隋朝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 来做官的惯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 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 多的人才。 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措施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影响
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六、唐朝灭亡:907年
(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 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 289 年,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小结:
开元盛世 恢复并走向强盛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渐趋衰落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618年 建立 发展 鼎盛

唐的盛衰优选PPT课件

唐的盛衰优选PPT课件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的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的抵御了这种冲击。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捉弄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2、你怎样看待武则天的统治? 3、如何评价唐玄宗的统治?
我想,我们努力的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什么?你说什么?你是开玩笑吧”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我无力的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我希望你明白,我不能全心爱你,我很累,你知道吗” “为~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我已清楚的看见了她的眼泪
唐的盛衰
一、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
618年 李渊(唐高祖) 定都长安
唐太宗:
唐太宗像
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生产; 善于用人敢纳谏,沿用三省六部制; 重视文教兴学校,专业分工使于此; 发展科举增科目,进士科目最重要;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世人 称道,“贞观之治”美名扬,美名扬。
二、贞观之治(627—629 ) —唐太宗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26唐的盛衰

26唐的盛衰

完善制度——科举制

①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②唐太宗广招各地儒士,赐给路费,令其来 长安任教,儒学的兴盛,前所未有。
考:
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以什 么标准选拔官吏的?
隋唐以前: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
2.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施展自己 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 沿袭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 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取给于道路焉。 唐太宗统治期间——史称“贞观之治”。
政治 经济 社会 国力
保证了政治清明、 决策的正确性 P89 为社会发展提供 了更多的人才 促进了民族关 系的融洽
4、政治制度:
沿袭和完善了隋的三省六部制
5、人才的选拔:
沿袭和完善了隋的科举制
6、民族政策: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开明,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育网 -
唐太宗的新政措施对我们今天有什 么借鉴意义?
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会实施哪些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唐太 新世纪教 育网 -
3.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可以网络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1、君民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深得人民拥护

唐的盛衰

唐的盛衰

“贞观之治”局 面的产生是我一 个人的功劳!
“贞观之治”局 面的产生不是我 一个人的功劳!
盛世唐朝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唐的发展
1.武则天称帝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称帝(690 -705),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政绩 ①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C.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 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 姚崇等。 ②武则天当权半个世纪(649-705),社 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材料二: 贞观后期,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图国 (牢狱)常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 捻,米斗三四钱, 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 时有赠遗,一年被判死刑者才二十九人,此皆 古昔未有也。 ——《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民 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 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盛唐气象表现:
(1)农业---劳动工具的改进
曲辕犁和筒车
直辕犁与曲辕犁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进步?进步在什么地方?
操作方便, 制作精巧。
唐代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筒车一昼夜能 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2)手工业兴盛

白瓷
绢 锦 绢

青瓷
穿丝绸衣服的唐代仕女
唐 三 彩
(3)商业的繁荣
唐的繁盛
①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 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 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 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或“开元盛世”。 ②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 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鼎盛 局面。

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2.2-唐的盛衰

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2.2-唐的盛衰
2. 唐朝的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货币制度的变化。农业方面,唐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唐朝的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商业和贸易方面,唐朝的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货币制度方面,唐朝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大量的铜钱。
5. 学生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制作学习计划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进步情况,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激励能力。
6. 家长反馈评价: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可能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显得不够积极。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可能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导致一些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错误。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可能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得他们对唐朝盛衰的理解停留在一味地记忆和背诵上。
介绍与唐朝盛衰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唐朝盛衰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唐朝盛衰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唐朝盛衰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唐朝的衰落原因包括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土地兼并、边疆问题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了唐朝的政治动荡和国力衰退。宦官专权是指唐朝后期,宦官掌握了朝政大权,导致政治腐败和国力衰弱。土地兼并是指唐朝的土地制度逐渐崩溃,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社会矛盾加剧。边疆问题是指唐朝的边疆地区出现了许多民族矛盾和战争,导致边疆不稳定。

《唐的盛衰》“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PPT教材课件

《唐的盛衰》“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PPT教材课件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 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恨歌》
开元盛世
恢复并走向强盛
安史之乱 渐趋衰落
武则天统治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贞观之治
农民起义
618年
建立
巩固
755年
发展
鼎盛
907年 衰弱
灭亡
618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907年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科举制度可以网罗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经济: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 文化: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沿袭和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 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 强,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与“贞观遗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她原本是唐高宗的皇 后,高宗去世后,她自己做了 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 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 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续 发展。 无 字 碑
➢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 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2)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4.2.2唐的盛衰(用)PPT课件

4.2.2唐的盛衰(用)PPT课件

贞观初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你从以上资料又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会实施哪些措施,来 改变这种局面?
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1.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政治上:
2.完善三省六部制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重视人才 的培养与选拔
经济上: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税劳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城市: 长安、扬州、洛阳、成都
商品: 丝绸 瓷器(青瓷、白瓷、唐三彩)
开123)元农手商盛业工世生业繁表产生荣现产 1、总体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 唐进入全盛时期。
2、具体表现:
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丝织业、制瓷业发达
大都市:长安、洛阳、 扬州、成都
民族上: 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 数民族一视同仁 (天可汗)
贞观时期“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 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三十九 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以上史料说明了什么?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史称“贞观之治”。
巩固
755年
发展
鼎盛
907年 衰弱
灭亡
618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907年
你知道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有什么相 同之处吗?你能否说出为什么?
提示:这几个时期都是在其朝代的初期;都有 着相似的盛世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 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社会生产,经济繁荣。

4-2-2 唐的盛衰

4-2-2 唐的盛衰

原因:他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
大,吸取隋灭亡的教训。
源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唐太宗明白‚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道。得人者,得 臣心,得民心。他正确处理了君民关系、君臣关系。
◆唐太宗巩固统治的措施 ☆经济上: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 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 时,其可得乎?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影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政治上:
①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 的谥号)图事,则曰:‘非如晦 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 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 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唐朝由盛转衰
907 年,节度使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定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289 年, 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5、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灭亡之后,中 国重新陷入了分裂 割据的状态。北方: 相继由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 五个朝代统治,称 为五代。南方:各 地和北方的山西还 有十个国家,称为 十国。
房玄龄
房谋杜断
杜如晦
虚心纳谏: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尝临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 殂(cú 死)逝,遂亡一镜矣”。 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 魏征 说明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 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我常常通过这 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 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第二目唐的盛衰
福臻中学钱秀英潘建馨
一、【课标解读】:
课标:2-2-2 例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
二、【教材简析】:《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第二目唐的盛衰:包括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内容。

盛唐气象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

一方面,课文从君民关系、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课文描述了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认识版图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通过史料分析,评析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影响,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方面感受盛唐气象及民族自豪感。

学习欣赏大唐时期的科技、城市、文化艺术等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

通过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等重要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探究,感受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难点:分析唐朝盛衰的原因及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在新授课中以唐朝全面承袭隋朝制,并加以创新走向盛世为主线,出示史料,以史导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兴衰过程。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


时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隋唐疆域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图中中国疆域的异同点;追问:你认为唐朝疆域的扩大主要归功于哪几位开明的皇帝?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二)新授:板书:唐的盛衰
1设问:唐朝是何时何人建立及其都城在哪里。

(学生口头回答)
设计意图:过渡到新授环节
2、教师出示补充材料:李世民早年随父征战天下及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第二位君主。

设计意图:(丰富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
3、综合探究:唐朝的皇帝们对前几朝的制度作了哪些创新才有了盛世气象?
资料一: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少有的。

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

资料二:魏征去世,唐太宗曾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料三:太宗前期已安民、辅民为主要国策,安抚百姓,重视农业,推行天下均田制,租用条法和轻摇薄辅,兴修水利,设置义仓,救灾备荒;因为经过隋炀帝的过渡战争导致中国人口缺少,太宗实行奖励婚姻,增殖人口。

资料四:太宗还改革官职,建立三省六部制。

资料五:太宗为了选拔人材,把科举考试更加完善,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才,如秦叔宝等。

由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

但有一位宰相说: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

出生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于称职。

问题:(1)什么是“贞观之治”?
(2)阅教材内容和资料二至五,分别概括出“贞观之治”是如何形成的?(分角度)
(3)结合教材P89图4-20,说说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4)阅教材内容和资料五,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贵族、知识分子,你会支持科举制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的阅读,了解唐朝统治者的统治措施,体现“以史导论”的学科特点。

4、教师出示唐高宗、武则天图片资料并设问:
请问同学对这两位皇帝你知多少?
设计意图:(不是重点内容,所以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阅教材P90内容,初步了解即可。


追问:你认为唐朝开明皇帝还应算上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过渡到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5、学生阅教材P90-91内容,书面完成作业本P43-44第9题材料题,
设计意图:(第一问增加一问: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因为这也是一个难点)
6、拓展性小结:唐朝作为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一个朝代,几百年的兴衰,有没有留下了些什么让你至今铭记于心呢?并说说对唐朝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感想。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展示,引发学生兴趣,同时触发学生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悠久文化的自豪感)
7.作业布置: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参与人员:朱小英、陶云权、顾玉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