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汇编

合集下载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概述】文艺复兴(14—15世纪)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以来(16世纪以后),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人类社会先后在18世纪中期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第12课学案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重点知识】归纳生物学的发展历程【重难点突破】※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2)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3)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史料二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 亦何莫不然?
——《翻译世界》
[解读] (1)史料一强调进化论对神学的影响,史料中“自然选择 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
(2)史料二强调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史料中“人类社会即本于进 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指出了进化论的影响。
——毛民义:相对论网站
[解读] (1)史料一中“永恒法则”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反映 了牛顿经典力学为启蒙思想家探求人类社会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 据。
(2)史料二通过爱因斯坦与牛顿的虚拟对话强调了经典力学和相对 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永恒法则”在人 类文明史上产生的历史作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 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 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 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 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 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探究点二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学术前沿]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理解 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 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1820~1903)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 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 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 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09高考广东单科)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 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 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 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010年福建卷) 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 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 的终结” (2010年江苏卷)“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 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 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近 代 以 来 世 界 的 科 学 发 展 历 程
经典力学 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物体的低速运动 物理学
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 现代物理学 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物体的运动
神创论 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中 驱除出去
蒸汽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科技革命
★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 开端。 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 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 先成熟和完善的。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请谈谈经典力学有 哪些特点及缺陷? 1.特征: 注重实验 数学化 2.适用范围(缺陷): 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观。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
二.现代物理学 (二)量子论 3.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 的进步; 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不足。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 方式。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栏目导引
[尝试应用]
(2013·唐山模拟)庄子说:“四方上 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 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
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D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高考体验
1.(2012·高考山东文综卷)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 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 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 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 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
代,故②错误。“泰坦
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
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
海,故排除③。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借题发挥]
科技进步中的人文史观:传统史观注重研究 何时何地何人有怎样的重大发明或研究成果,对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新课 标理念下的史观重科技进步与发明对社会生产力、 尤其是对丰富、便利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 响;重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积淀、和平和谐的社 会关系之间的互动,富含人文理念,这个视角正 日益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立意的热点。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刘祚昌等主编《世 界通史》近代卷上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史 料 研 习 瓦特改良蒸汽机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 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
第一步:粗读
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 材料二反映
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探究】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 的危险”? 【试答】 理解: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 等问题。 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针对训练·强化应用落实】
命题点,达尔文被称材为料生强调物达学尔领文进域化的论牛与牛顿顿力学的共同之处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
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
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分属不同学科,不存在继承关系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3.影响 (1)工业生产: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2)城市进程: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3)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 (1)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2)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
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
题干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 互联系不符
5. (与资料不同)下面是三次技术革命的进程关系图。该图反映了 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相比,
第三次技术革命时相关产业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而第三次技术
A.三次技术革命彰显科技的魅力 B.信息技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第二次技术革命发展速度最快 D.三次技术革命的领域各不相同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之一。

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和卢梭,强调了理性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对神权和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科学的研究。

科学革命的推动者,如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是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爆发催生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

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

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整理出了元素的有序排列。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揭示了物种发展的奥秘。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革命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两个重大革命性的理论,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经典物理学观念,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量子力学的建立由普朗克和波尔等科学家共同推动,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特性。

量子理论的出现为原子结构、光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为纳米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对论的提出则由爱因斯坦主导,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引力的认识。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

4.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条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与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匠、技师的发明制造;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资金-资本的积存与对殖民地的掠夺;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发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政治保障-资本主义进展相对稳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展;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进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与进展经济的要求)要紧成就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克隆普顿-骡机(1779年);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年)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电讯事业的进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以原子能(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64年美国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等)为代表,还包含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1973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等高新技术。

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与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与技师;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

推动生产力的进展;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进展迅速;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要点精析1、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与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
(一)经典力学:
2、伽利略奠定基础
(1)成就: ①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②物理学:实验证明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自由落体
定律等。 ③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意义:
伽利略与望远镜
• 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 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在发现木星的四颗大卫 星之后,看到了犹如一 把弯镰的金星。伽利略 在《星际使者》一书中 向人们报告了自己的发 现。这一重大发现有力 地驳斥了地心说,为哥 白尼的日心体系提供了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二)爱恩斯坦创立相对论:
1、背景: 19C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 面临的新问题
2、提出: 20C初,爱因斯坦(德)提出相对论。 3、内容: (1)狭义相对论:1905年
A、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B、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 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局限:只使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 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
(二)爱恩斯坦创立新问题
2、提出: 20C初,爱因斯坦(德)提出相对论。 3、内容: (1)狭义相对论:1905年
A、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B、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 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合作探究】1:你认为伽利略能够确定自由落体 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你有何启示? 途径: 实验、计算。 启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经典力学:
2、伽利略奠定基础
(1)成就: ①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②物理学:实验证明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自由落体
定律等。 ③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一)经典力学: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意义: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
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 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 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局限:
海王星的发现
• 以前发现的行星,都是先通过 肉眼或望远镜看到,然后根据观 测记录计算出它们的运动轨道。 而海王星的发现,是先通过理论 分析,计算出了它的运动轨道, 然后用望远镜按照计算的结果去 观测,果然在预言的位置附近发 现了它。
局限:
牛顿三大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 表述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 其所受合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其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a的方向与所受合力F 的方向相同。其表示式为F=kma
• 【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定 律”。
(一)经典力学: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意义: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
(2)广义相对论:1916年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 本身的分布状态。
4、意义:
穿越时空的梦想 爱因斯坦为说明相对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里,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 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 哥哥留在地理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 白发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上的弟弟,却发 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 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解析:B。此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 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运行同 时还受其它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根据万有引力 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故选B。此题用排除 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
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意义:
①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 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 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一)经典力学: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 意义:
(2)广义相对论:1916年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 本身的分布状态。
4、意义: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
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发展了牛顿力学, 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 也许全世界只有几十个人能完全理解他的真谛, 但这并不能掩盖相对论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 背景 到了原子的内部,宏观物体运动规律无法解
释微观粒子的运动。

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成就
标志量子论的诞生; 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
意义
弥补了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006年8月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上通过了行星的定义。按照定义,冥王星已不能算 是行星了,所以原先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就变成了八 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高考真题】(2010·福建文 综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
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 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