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的特点
举重爆发力的特点及其运用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绝对力量训练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绝对力量训练举重是一项以发展力量为主和技术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
结合举重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在此谈一些浅见。
标签:举重运动员;训练方法;绝对力量一、举重绝对力量来源的生理基础绝对力量是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运动的基础。
这种力量不纯粹是一种自然力量的存在,需要通过科学训练获得。
通过力量训练,举重运动员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
2.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3.使肌肉工作时的供能情况得到改善。
此外,由于力量练习时的不断牵扯,肌腱和违带的细胞亦增殖、长大和坚实,使肌肉组织中的结缔组织增多、增强,脂肪减少,从而提高了肌肉组织的收缩率。
二、举重力量训练理论举重力量训练就是要与专项技术相结合,使训练所获力量不断转化到专项技术动作上,做到循序渐进,有效挖掘运动员潜力,确保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力量训练是举重专项能力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
最近有些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他们每周训练7次。
在赛前一个半至两个月,有时每天训练2~3次,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
经调查了解到,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每天练2~3次才能生效:合理的营养,充分保证有机体力量恢复的物质;教育手段;各种不同运动量节奏和科学训练手段。
所以,举重项目的力量也与速度项目一样,要掌握相对于个体而科学的训练方法,在逐步加大力量训练负荷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专项力量训练负荷数量,强度的提高,增加训练负荷。
重点抓好与专项技术用力结构一致或相近力量训练负荷的增加,使其达到显著的训练效果。
力量素质,是人体或身体某个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举重项目是绝对力量(最大力量)、爆发力量、速度力量、整体力量,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这就要把影响力量素质的各种因素改善和提高,科学的组合成不同代谢性质的专门力量练习。
把各种性质的力量进行科学的组合与衔接,才能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以确保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举重以发展最大力量为主,其次,是爆发力量,再次是根据比赛第二项挺举发挥需要,适当发展耐久力量。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1. 引言1.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特征和训练技巧的分析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青少年时期,举重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技术特征和训练技巧都呈现出与成年运动员不同的特点。
首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肌肉强度和耐力等方面。
他们的身体正在快速成长,骨骼和肌肉还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来避免受伤并促进身体发育。
其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也值得关注。
他们可能面临着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
此外,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和训练技巧也有着独特之处。
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力量、速度、灵敏度等方面的能力,在技术上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以确保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了解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征和训练技巧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营养计划以及综合的管理措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才能在运动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2. 正文2.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构造通常具有较高的肌肉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这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力量表现和爆发力。
他们的骨骼系统也相对较为坚固,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发育迅速,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在不断成长和发展。
在训练中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代谢能力也相对较高,能够更有效地消耗能量和排除代谢废物,有利于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力量训练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状态和代谢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的持续提升。
2.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自信心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
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方法

1 举 重运 动爆 发 力的 特点
1 . 1 力量 、 速 度特 点
以此增加 了神经肌 肉系统的参与时间 , 身体也不宜疲
劳 。所 以力 量练 习 中当负 荷增 加或 出现疲 劳 时完成 的 速度 减慢 , 运 动员 应该 有意 识让 杠铃 获得 更 大 的速度 。
VoI _ 36 No . 3
2 0 1 4 年6 月
J u n .2 0 1 4
举 重运 动爆 发 力训练 的特 点及 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肖 英
( 锦州市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 , 辽宁 锦州 1 2 1 0 0 0 )
摘
要: 运 用文 献 资料 法 、 调 查分 析 法 , 对举 重 运动 中爆发 力训 练 的特 点及 训 练 方 法等进 行 分析 ,
量 供应 过 程 与 环境 因素相 适 应 , 才能 提 高 训 练效 率 或 者 提 高 比赛 成 绩 。长 期 举 重 训 练 能够 使 无 氧 能 力 提 高, 但 有 氧 能力 会 相 对 下 降 , 主 要 有 以下 特 征 : A T P酶 活 性 明显 提 高 , C P含 量 增 加 明 显 , 肌糖原含量 增加 , C K活性 、 L D H活性 提 高 , 肌 纤维 增 大 , 快 肌 纤维 增 多增 粗 。 在这 样 的 情况 下 , 举 重 训 练必 须 安 排 适 当 的有 氧
收缩 速度爆 发 出巨大力 量 。爆 发力 是快 速力 量 的一种
表现形式 , 是 指 张力 已经 开 始增 加 的肌 肉 以最 快 的 速
度 克 服 阻力 的能 力 , 它 是 肌 肉在 最 短 时 间 内表 现 出最 大 力量 的能力 , 是 力量 与速 度 的有机 结合 。因此 , 在举 重训练 中, 爆 发 力 的科 学训 练备 受关 注 , 然而 , 要想 获
举重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1、什么叫举重运动?举重运动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举起重物并通过训练不断地增加所举重量,以增强体质,特别是以发展力量为目的的运动项目。
2、举重运动包括哪四部份内容?①竞技举重(举重)②健美运动③力量举重④其它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方法共四部分内容。
3 、力量举重?深蹲、卧推、硬拉为竞赛项目。
4 、举重运动的特点?○1举重最基本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要负重练习。
○2按年龄、性别分组,按体重分级进行比赛。
★选材需要(不会压矮)○3场地、器材、设备比较简单5、竞技举重级别可分男女各几个?男子8个级别,女子7个级别女子:48、53、58、63、69、75、75+男子:56、62、69、77、85、94、105、105+6、举重比赛场地的要求?场地:4M/4×4m2 /16m2见方高15厘米7、举重运动的作用?○1、可以促进体格健壮,发展体能,增进健康。
○2、可以锻炼意志。
例:力量极限训练○3、可以掌握担、举、负、运重物的基本劳动技能,提高身份的基本活动能力。
○4、在医疗上有一定的价值。
例:伤后恢复体能训练8、健美运动?以身体的各种造型、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体型的健美内容进行各种造形表演比赛。
9、竞技举重?以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为竞赛内容。
10、中国古代举重的三个阶?汉以前举鼎;晋唐为翘关;明清为举石。
11、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我国运动员是谁?何项目?几次?56 kg级运动员陈开镜;挺举;陈开镜曾9次打破世界纪录`12、练习举重的目的?发展力量,增强体质13、举重的技术原则?四项原则----近、快、低(短)、准14、举重会把人压矮吗?★选材需要(不会压矮)这是项目特点所决定,是选择的结果.15、正式国际举重比赛主要指何比赛?夏季奥运会, 世界锦标赛.16、何为举重技术?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内力和外力,举起最大杠铃重量之技巧17、近的意义?近的意义:是为获得稳固的支撑和平衡18、四项技术原则的关系?快是关键,近是基础,短是为了提高快的效果,准是完成动作的保证19、奥运会举重冠军(5人以上)?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 占旭刚, 张国政20、奥运会举重冠军(补充3人以上)?陈艳青、刘春红、唐功红石智勇、21、抓举(概念)?运动员以快速连续不断的动作将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起至两臂在头上完成伸直22、挺举(概念)?是一个快速连续地将杠铃从地面提至胸上,然后将杠铃从胸上挺起至两臂伸直的动作23、抓举技术是由哪5个动作组成?抓举完整的技术动作是由预备姿势、开始提铃、发力、下蹲支撑与起立、放下杠铃等五个互相衔接的动作组成24、挺举分哪两个部份?提铃至胸,上挺25、握杠方法和握距?握杠铃方法:(1)锁握;(2)普通握;(3)空握。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一种具有一定特征的运动员,他们在举重运动中具有良好的体能
素质和专业技巧。
为了保证其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成为优秀的举重运动员,需要在训练
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体格特点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一般身材较高瘦,肌肉纤细,身体素质比较优良,这是其天生的优势。
然而,他们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骨骼、肌肉等还处于发育中的阶段,所以训练
时应注意保护其生长发育,避免过重负荷训练的危害。
2. 心理特点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特点非常活跃,敏感度较高。
在训练中,应注重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毅力,增强心
理素质。
此外,教练应当给运动员提供足够的关怀和良好的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训练,为训练目标而努力。
3. 训练技巧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注重前期练习基本功,磨练技艺,逐步提高难度。
他们
的训练应该是有计划、系统的,建议重点训练推托、挺举等综合技能。
针对不同的年龄、
性别、身体素质水平,对训练目标和计划进行科学调整,保证训练效果的最优化。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训练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禁止运动员在训练中
使用激素、增强剂等禁药,这不仅可以维护运动员的健康,也可以保证训练的合法性。
总之,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一群有着良好体能素质和技能的年轻运动员,训练时教练
需要有计划、有目标进行训练,不仅要注意训练效果,还需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心
理成长。
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运动员身心的全面发展。
评选举重总冠军数学模型总结

评选举重总冠军数学模型总结评选举重总冠军数学模型总结举重运动的特点是:用力过程连续性、快速性和高度紧张性,这与举重竞赛规则中明确规定“每个举重项目的比赛只进行一次”有关。
因此在我国竞技体育中,通常采取将若干个单项按一定方法组成数学模型来计算参赛队获胜概率的方法。
具体地说,首先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有时称为简化模型),然后对这些不同的简化模型的结果分别求出相应数值,最终根据各自所得的实际数值,计算出该队夺取该单项总冠军的可能性,从而推测出该队获胜的期望值,再乘以预期值,就是该队夺取该项目总冠军的概率。
其中 X、 Y 为随机变量, Z 为某个举重单项冠军对应的事件, Q、 E 为两个可供选择的假设变量。
当今世界上许多举重强国都非常重视举重运动员的智力开发工作,他们十分注意挖掘教练员潜力,使之掌握更新的训练手段。
下面仅介绍以智力发展为基础的举重运动员智力发展系统模型,对于教练员等也很适用。
举重运动的特点是:用力过程连续性、快速性和高度紧张性,因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如何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并合理利用好主观能动性来提高运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人类的运动技能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动作反应时间(包括动觉、本体感受器及其它神经反射活动时间);动作准备时间;运动速度或动作幅度。
针对这三部分技能,可以分别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动作反应时间反映了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因此动作反应时间越短,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越灵敏,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体的动作反应时间减去动作执行完毕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其表现速度。
动作准备时间指的是人体调整自身状态的时间,一般以几秒钟到半分钟左右为宜。
运动速度是由负荷与动作速度决定的。
一般将人体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包括反应速度、肌肉收缩速度等),归纳为最大摄氧量,通常可按公式 C= Q/(2 V)×100%来估算,但实践证明,上述的计算结果只是接近于真正水平,并未考虑负荷性质和强度等问题。
试论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技术方法

克服肌肉强劲阻力,刺激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的发展,因此提高运动员 举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 3.2 提高举重运动员的跳跃能力
举重运动员提高跳跃能力以此可以促进爆发力遥 人在跳跃的过程 中利用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和爆炸力肌肉相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 整的跳上的教练应该运动员训练来帮助改善爆破力遥 运动员完全跳训 练后,肌肉发育质量相对增加,因为跳训练速度更快的肌肉增长规模较 小,随着强度增加,非常符合举重的发展的要求遥 此外,一些举重运动员 的身体条件差:大肌肉,肌肉的灵活性不好,可怜的肌肉收缩,增加跳跃 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可以缺陷发生很好的转换, 运动员的肌肉速度尧弹 性应变,减少冗余的肌肉体积,提高肌肉的效率演戏,举重运动员得到 快速发展遥 3.3 提高举重运动员的肌肉伸展性
揖关键词铱举重曰爆发力曰训练方法
0 前言
几十年来袁我国举重界同行在举重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方面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尧总结和得出了许多经验袁训练手段不断创新袁训练理论不 断完善遥 但必须指出袁青少年举重运动中爆发力训练的方法袁措施有待 进一步科学化袁因而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需要根据专项特点进行科学训 练是举重教练员不容忽视的基本点遥
肌肉伸展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最大限度上反映了肌肉弹性和 肌肉收缩初长度遥 研究发现袁在肌肉收缩的水平与肌肉收缩的终端速 度相关的初长度袁肌肉收缩速度的举重运动员在每个环节结束的衔接 完成动作链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遥 由于功率因数的速度袁因此袁通过提 高肌肉伸展袁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水平遥 使得肌肉得到改善的同 时袁运动员肌肉的伸展袁可以使软组织如肌肉尧韧带尧肌肉腿的能量存 储能力的提高袁玩家可以使用软组织如肌肉袁韧带袁肌腿储存的弹性能 量增加成套动作的力量遥 提高举重运动员肌肉拉伸方法是伸展运动袁 主要有动态拉伸法和静态拉伸法遥 在效果上袁都可以提高肌肉的拉伸 和动态拉伸方法更具有爆炸力的发展要求遥 3.4 提高举重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重的特点
举重,作为力量三大项中最古老的一个,也是中国在三大项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有很多突出的特点。
一、突出腿部力量。
腿部力量在各项力量中,是最重要的一项。
表现在举重技术中非常突出。
在抓举中,第一步提铃基本上是依靠伸腿力量,在最低点支撑杠铃后站起就是一个支撑深蹲动作,此前的腾空发力也是主要依靠腿部力量。
挺举更明显,第一步提铃和发力后有一个前蹲动作,上挺发力前还要预蹲,最后的上挺发力也是主要依靠双腿蹬地产生上冲力。
可以说,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和腿部力量密切相关。
因此,举重运动员都非常重视腿部训练。
后蹲、前蹲、后半蹲、前半蹲、后蹲跳、支撑深蹲、箭步蹲,都是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
特别是后蹲和前蹲,是最重要的两个辅助项目。
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极强。
二、训练强度大。
举重运动员训练强度极大,特别是基础力量项目。
很多运动员都是每天练习后蹲和前蹲,甚至一天好几次训练课。
保加利亚举重队每次训练课都是从后蹲或前蹲开始的。
大强度训练,就是为了练出过硬的力量,特别是腿部力量。
很多人每天练习后蹲20组以上。
当然,举重运动员也非常重视训练恢复。
正规举重队都有专门人员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后恢复,包括按摩、水疗等。
三、以全身性训练动作为主
举重是一个实用性项目,因此很少有健美那样的孤立训练动作,而是基本上都是全身性训练动作,以腿部主动发力,上体辅助发力。
挺举、抓举就是典型的例子。
后蹲、前蹲、下蹲翻、窄拉、宽拉都是如此。
举重运动员不会练仅靠肩部发力的推举,也不练卧推、弯举、划船等动作。
事实证明,以全身性训练动作为主,以腿部主动发力,上体辅助发力的训练方式,更有利于力量的增长。
这首先是因为全身各部位形成了协同发力的模式,其次是因为各部位都能得到协调的训练,而不会有所偏废,第三是因为协同发力能举起更大的重量,更大的重量反过来又造就了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