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雪线分布高度的解题技巧
【高中地理】雪线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03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
向等因素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
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安
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据此完成5~7题。5.雪线处的多年平均
数据中,M山低于N山的是( )A.海拔
B.气温
C.气压
D.光照6.N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
04
降雪量
全球变暖
臭氧破坏
粉尘污染
人类活动
雪 线 高
雪面
低
沙漠化使 气候变干
气温 坡度
当气温和降水冲突时 降水因素﹥热量因素
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叠加时 ﹥2
迎风坡:降水多—低 背风坡:降水少—多
阴阳坡:阴坡低、阳坡高 纬度:高纬雪线低
季节:夏季高、冬季低 坡度越陡,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03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10~11题。
基带 海拔(m) 气象 年均温(℃) 要素 年降水量(mm)
雪线高度(m)
甲山(海拔7 782 m)
南坡 1 100
北坡 2 920
16.1
7.9
2 276.6 512.1
4 750
5 000
乙山(海拔7 435 m)
南坡 1 229
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雪线考点复习总结(附专题设计)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雪线考点总结(附专题设计)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1)阳坡和阴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作者:胡和媛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6期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雪线低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1)阳坡和阴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江西省宁冈中学(343600 ) 龙吉忠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C,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C,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
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般山脉,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雪线低。
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 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1)阳坡和阴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 )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冰川地貌、雪线、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知识点雪线雪线,指的是在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的高度,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越低(高纬度地区、阴坡),越容易积雪结冰,因此雪线越低。
②降水:降水越多,积雪越多,因此雪线越低。
③地形:地形平坦的地区,积雪容易堆积和保留,因此雪线较低;地形陡峭的地区,积雪容易滑落,因此雪线较高。
图1 雪线示意图例题秦岭山脉珠峰——太白峰,海拔3767米,其高度在距今3.5万年以来增加不超过100米。
末次冰期(距今约7万年)以来,太白山经历了数次冰川发育。
下图为距今3.5万年以来七个时段太白山理论雪线(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高度测算折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与现在相比,距今3.5~1万年期间太白山可能()①气温偏高②气温偏低③降水偏多④降水偏少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目前,在太白山的山顶可以观测到()A .永久冰川广布B.大片温带阔叶林C.冰川地貌遗存D.大量扇状堆积地貌答案:B、C精讲精析:(1)分析3.5万年前的气候。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太白山当前的理论雪线高度为4400m,而3.5万年前的雪线高度为3400米,即3.5万年前的雪线高度更低,即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更低;②温度、降水等因素会影响雪线的高低,温度越低、降水越多,越容易积雪成冰,因此雪线越低。
图中3.5万年前的雪线较低,因此推断3.5万年前的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选项B正确。
(2)分析当前太白山山顶的地貌。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太白山当前的理论雪线高度为4400m,而太白山的海拔仅为3767m,因此太白山的海拔较低,不足以形成积雪冰川,选项A错误;②太白山位于秦岭,因此海拔较低的地区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植被也会发生变化,变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因此山顶可能为针叶林、高山草甸等,选项B错误;③从图中可以看出,10500年前太白山理论雪线为3400m,低于太白山山顶的海拔(3767m),因此那时的太白山山顶可能分布这冰川,并发育着冰川地貌;后来理论雪线逐渐升高,太白山山顶无法形成冰川,但仍然可能残存着此前冰川活动留下的遗迹(冰川地貌遗迹);④扇状堆积地貌属于流水堆积地貌,大多发育于河流的出山口(洪积扇),而不是在山顶,选项D错误。
-学年一轮复习高中地理:雪线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019-2019学年一轮复习高中地理:雪线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雪线是指在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
实际上雪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地带。
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
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
年长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
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
赤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充足,积雪较易融化。
因此,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地区。
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一般高5500~6000米,最高可达6400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
在纬度40°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5000米之间。
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
此外,由于10°N的降水量比10°S多,因此10°S的雪线比10°N也要高一些。
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二、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高中地理雪线分布高度的解题技巧

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
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 因素
降水 因素
地貌 因素
季节 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 雪线偏高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 降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
雪线分布高度的解题技巧
1.雪线定义:
雪线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
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
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2.雪线的判读方法
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
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
(1)山地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
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
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答案 (1)C (2)A
方法指导 雪线的影响因素和高度判断
典例 (2012·江苏地理)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 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
水有密切关系。右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
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 势是( C )
地理高中解题技巧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地理高中解题技巧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海拔高度: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陆分布: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
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反之气温低则气压高。
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
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洋流: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
河流: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
距海远近: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白昼时间的长短。
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
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深度: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线
【例】 (2012·江苏地理,1~2)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 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 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 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大家好
1
雪线分布高度的解题技巧
1.雪线定义:
雪线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
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
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2.雪线的判读方法
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
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
(1)山地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
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
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影响雪线分布断
方法规律
1.影响雪线的因素分析
(1)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 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 由低纬向两极降低。 (2)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反之亦然。
(3)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
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答案 (1)C (2)A
雪线
方法指导 雪线的影响因素和高度判断
方法规律
2.雪线高度的判断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 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 坡向和坡度有关。 (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