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所有有机物的反应方程式

合集下载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甲烷(烷烃)−→−乙烯(烯烃) −→−苯(苯的同系物)−→−乙醇(醇类)−→−乙酸(羧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1、甲烷(烷烃):取代反应CH 4+Cl 2−→−光 CH 3—CH 2—CH 3+Cl 2−→−光 2、乙烯(烯烃):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被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反应CH 2=CH 2+H 2−−→−催化剂 CH 2=CH 2+HCI ∆−−→−催化剂CH 2=CH 2+Br 2−→− CH 2=CH 2+H 2O −−→−催化剂 nCH 2=CH 2−−→−催化剂 nCH 3—CH=CH 2−−→−催化剂 CH 3—CH=CH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苯(苯的同系物):取代反应(比烷烃难)、加成反应(比烯烃难)+ Br 2−→−Fe+HNO 3−−−→−H 42SO 浓+3HNO 3−−−→−H 42SO 浓+ 3H 2−→−N i+ 3H 2−→−N i4、乙醇(醇类):置换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CH 3CH 2OH+ Na → CH 3CH 2CH 2OH+ Ca →−→−+OHOHOHH Na CH CH C 22||CH 3CH 2OH+ O 2CH 3COOH+CH 3CH 2425、乙酸(羧酸):酸性反应、酯化反应CH 3COOH+K 2CO 3−→− CH 3CH 2CH 2COOH+ MgO −→−CH 3CH 2CH 2COOH+ Zn −→−CH 3COOH+CH 3CH 2OH 42 6、糖类、油脂、蛋白质:水解反应、葡萄糖的弱氧化反应(C 6H 10O 5)n (淀粉或纤维素)+nH 2O −−−→−H 42SO 浓 C 12H 22O 11(蔗糖)+H 2O −−−→−H 42SO 稀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Ag(NH 3)2OH −→−∆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Cu(OH)2−→−∆→+H H H OO OO OONaOH C3C C C ||CCH ||| CCH ||| CH 35173517351722→+H H H OO OO OOO H C 2351735173517223C C C ||CCH ||| CCH ||| CH特征反应:取代 加成、加聚、酸性KMnO 4氧化 取代、加成 置换、氧化、酯化 酸性、酯化 水解 ∆−−→− AgCu 或CH 3CH 2CH 2OH + CuO−→−∆−−−→−H NO+OH OHOHH O H 423223||S CH CH C 浓蛋白质最终的水解产物是。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注意】以下是有机和无机化学方程式的汇总,请按需使用或参考。

为了排版整洁,请在使用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一、有机化学方程式1. 碳氢化合物反应方程式1.1 烷烃燃烧反应:CnH2n+2 + (n + (n/2 + 1)/2)O2 → nCO2 + (n + (n/2 - 1)/2)H2O1.2 烯烃燃烧反应:CnH2n + (n + n/2)O2 → nCO2 + nH2O1.3 异构烷烃燃烧反应:CnH2n + (n + n/2)O2 → nCO2 + nH2O2. 醇类反应方程式2.1 醇的燃烧反应:CnH2n+1OH + (n + (n+1)/2)O2 → nCO2 + (n+1)H2O2.2 醇的脱水反应:CnH2n+1OH → CnH2n + H2O3. 酚类反应方程式3.1 酚的燃烧反应:C6H6O + 15/2O2 → 6CO2 + 3H2O 3.2 酚的酸碱中和反应:C6H6O + NaOH → C6H5ONa + H2O 4. 酯类反应方程式4.1 酯的酸水解反应:RCOOR' + H2O → RCOOH + R'OH 4.2 酯的碱水解反应:RCOOR' + NaOH → RCOONa + R'OH 5. 醛和酮类反应方程式5.1 氧化性还原反应:RCHO + [O] → RCOOH5.2 醛的酸碱反应:RCHO + NaOH → RCOONa + H2O 6. 醚类反应方程式6.1 醚的加热裂解反应:ROR' → R'H + R'OH6.2 醚的酸水解反应:ROR' + H2O → ROH + R'OH7. 脂肪酸类反应方程式7.1 脂肪酸的酸碱反应:RCOOH + NaOH → RCOONa + H2O7.2 脂肪酸的酯化反应:RCOOH + R'OH → RCOOR' + H2O二、无机化学方程式1. 钠和氧的反应方程式4Na + O2 → 2Na2O2. 钙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a + 2H2O → Ca(OH)2 + H23. 硝酸和铜的反应方程式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4. 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O2 + H2O → H2CO35. 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2NaOH + HNO3 → NaNO3 + H2O6. 硫化氢和氯的反应方程式H2S + Cl2 → 2HCl + S7. 氧化锌和硫酸的反应方程式ZnO + H2SO4 → ZnSO4 + H2O8. 氯气和钾溶液的反应方程式Cl2 + 2KOH → KCl + KClO + H2O9. 溴和钾的反应方程式2K + Br2 → 2KBr10. 硫和氧的反应方程式S + O2 → SO2以上是高中化学的部分有机和无机方程式的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综述一、碳氢化合物甲烷烷烃通式:CnH2n-2 (1)氧化反应燃烧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变色。

(2)取代反应光线氯甲烷:CH4+Cl2 CH3Cl+HCl2.乙烯乙烯的制备:烯烃通式:(1)乙烯的氧化反应燃烧:乙烯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丙烯和溴水加成:丙烯和氢加成:丙烯和氯化氢加成:丙烯和水加成:(3)聚合反应丙烯加成聚合,3.1,3丁二烯向溴中加入1,3丁二烯:1:1加入1,3丁二烯:4。

乙炔乙炔的制备:(1)乙炔在氧化反应中的燃烧;乙炔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和溴水添加:加入氢气;加入氯化氢;图2乙炔(3)聚合反应的制备丙烯加聚:5。

苯苯的同系物具有以下通式:(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苯不能淡化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取代反应①苯和溴反应(2)硝化反应高中化学方程式概述(第二部分),第2-1页,共6页(3)加成反应甲苯(1)氧化甲苯的燃烧: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溴的反应甲苯硝化反应产生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也称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采矿等。

二。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烃类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及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类醇酚醛羧酸酯代表物质通式为R-X R-羟基溴乙烷C2H5Br乙醇C2H5OH苯酚-羟基乙醛O | | CH3-C-H分子结构特征C-X键具有极性,易断裂的C-O键和O-H 键具有极性;-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相连-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碳氧双键具有极性,并具有不饱和的主要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取代反应生成乙醇;2.消除反应:与强碱醇溶液共同加热生成烯烃。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释放氢气;2.氧化反应:O2:产生CO2和H2O;;氧化剂:产生乙醛;3.脱水反应:140℃;乙醚;170℃:乙烯;4.酯化反应。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反应类型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供您参考:
1、烷烃的燃烧反应
CH4 + 2O2 →CO2 + 2H2O
C2H6 + 7O2 →2CO2 + 3H2O
2、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CH4 + Cl2 →CH3Cl + HCl
C2H6 + Cl2 →C2H5Cl + HCl
3、烯烃与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
CH2=CH2 + X2 →CH2XCH2X
CH2=CH2 + HX →CH3CH2X
4、乙醇的燃烧反应
C2H5OH + 3O2 →2CO2 + 3H2O
5、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
6、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C2H5OH
7、酯化反应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8、苯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
C6H6 + HNO3(浓) →C6H5NO2 + H2O
9、苯的燃烧反应
C6H6 + 7O2 →6CO2 + 3H2O
10、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
CH2=CH2 + H2SO4(浓) →CH3CH2SO3H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有机反应,如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加氢还原反应等等。

学习高中有机化学时,建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程式。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

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甲烷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O→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 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CaCO3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 CO+H2高温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苯和氢气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乙醇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实验室制法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②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③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④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⑤工业制取乙醇: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⑥乙醛的制取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烯氧化法: 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⑦乙酸的制取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加聚反应:乙烯聚合nCH2=CH2→CH2 CH2(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 CH2-CHCl(条件为催化剂)氧化反应: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Ca催化催催化催化催催催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1. CH 4 + Cl 2 CH 3Cl + HCl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4. CHCl 3 + Cl 2 CCl 4+ HCl5. CH 4 C +2H 2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催化催催化14. 2CH2 = CH2 + O2 2CH3CHO15. CH≡CH + Br2 CHBr = CHBr16. CHBr = CHBr+ Br2 CHBr2-CHBr217. CH≡CH + HCl H2C = CHCl18. nCH2 = CH [ CH2-CH ] nCl Cl19. CH≡CH + H2O CH3CHO20. CaC2 + 2H2O CH≡CH↑+ Ca(OH)2-2 +H2O-SO33H+H2O225. +3HO-NO22ONaOH醇催化浓硫浓硫BrOH催化催化26. 3CH≡27. 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28.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29. CH3CH2Br+ NaOH CH2 = CH2 + NaBr +H2O30. 2CH3CH2OH+2Na 2CH3CH2ONa + H2↑31. 2CH3CH2OH+O2 2CH3CHO + 2H2O32. CH3CH2OH CH2 = CH2↑+ H2O+C2H5OH C2H5OC2H5+H2O34. OH+NaOH ONa+H2O2O O-+H3O+233738. CH3CHO + H2 CH3CH2OH△△催催催39. 2CH 3CHO + O 2 2CH 3COOH40. 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46. 2CH 33COO)2Cu + 2H 2O+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H 2O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CH 3CH 2OH 49. nOHCH 2CH 2COOH → [ OCH 2CH 2C ] n +H 2O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催催化催化+浓硫+ 2H OOC —O OCH-53. C12H22O11 + H2O2C6H12O6麦芽唐葡萄糖54.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淀粉葡萄糖55.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C17H35COO-CH2C17H33COO-CH +3H2 C17H35COO-CH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57.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3NaOH 3C17H35COONa+ CH-OHC17H35COO-CH2 CH2-OH 58. CH2OH COOHCH2OH COOH1.HClClCHClCH+−→−+324光HClClCHClClCH+−→−+2223光2.4.5.6.7.8.222Br CH CH CH CH +=-=9.11.12. 13.14.15.16.17.OH NH Ag CHO CHOH HOCH 2342)(2)(+ O H NH Ag COONH CHOH HOCH 2344232)(++↓+−→−∆18.19.20.21.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默写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1) 氧化反应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 -。

CO2 + 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2) 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2.乙烯烯烃通式:乙烯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4 + 3O2 -。

2CO2 + 2H2O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4 + Br2 -。

C2H4Br2 与氢气加成:C2H4 + H2 -。

C2H6与氯化氢加成:C2H4 + HCl -。

C2H5Cl 与水加成:C2H4 + H2O -。

C2H5OH 3) 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3.乙炔乙炔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2 + 5/2O2 -。

2CO2 + H2O乙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2 + Br2 -。

C2H2Br2与氢气加成:C2H2 + H2 -。

C2H4与氯化氢加成:C2H2 + HCl -。

C2H3Cl3) 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 氧化反应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C6H6 + 15O2 -。

12CO2 + 6H2O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 加成反应5.甲苯1) 氧化反应甲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7H8 + 9O2 -。

7CO2 + 4H2O甲苯能使溴水褪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TNT)。

二、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代表性物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 R—X 溴乙烷 C-X键有极性,易断裂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醇 R—OH 乙醇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 2.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3.脱水反应:乙醚、乙烯 4.酯化反应酚 -OH 苯酚 -OH直接与苯环相连取代反应醛 O || CH3-C-H C=O双键有极性,具有不饱和性氧化反应:生成酮羧酸 COOH 乙酸有C=O双键和C-OH单键,有极性 1.与碱反应,生成盐 2.酯化反应酯 R-COOR' 乙酸乙酯 C=O双键和O-C单键,有极性 1.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 2.酸催化下的加成反应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二氯甲烷:CH 3Cl+Cl 2CH 2Cl 2+HCl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2.乙烯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n 3.乙炔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CH ↑+Ca(OH)2 (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2HC=CH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3)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 n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点燃光光光光浓硫酸170℃ 高温催化剂 △2-CH 2点燃图2 乙炔的制取催化剂△Br 2—CHClCH=CH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CO+H2-----高温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 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HO+2Cu(OH)2→Cu2O(沉淀)+CH3COOH+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

属于不饱和烃。

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

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

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 聚合反应: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加热制气体”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

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

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可以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乙炔又称电石气。

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

化学式C2H2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可燃性:2C2H2+5O2 → 4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与H2的加成CH≡CH+H2 → CH2=CH2与H2的加成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C2H2+HCl→C2H3Cl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3)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金属取代反应: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

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2、醇:官能团,醇羟基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3、醛:官能团,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能被氧化成羧酸能被加氢还原成醇4、酚,官能团,酚羟基具有酸性能钠反应得到氢气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5、羧酸,官能团,羧基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6、酯,官能团,酯基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物质的制取: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工业制取乙醇: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制取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酸的制取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加聚反应: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氧化反应: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催化氧化: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

如:酚与浓溴水的取代。

如: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

如:酯化反应。

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

如:水解反应。

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

如:②酯水解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

如: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加成反应。

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消去反应。

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 不是很完全,但是基本可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