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思考题复习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1、曹操诗歌可以分为哪几类?2、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什么?3、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4、诗歌被称为“汉末实录”的诗人是谁?5、宋熬器之《诗评》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其中的“魏武帝”指的是谁?这句话揭示了这位诗人诗歌的什么风格?6、曹操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7、曹丕的诗歌主要分为哪几类?8、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什么?9、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10、曹植创作前期和后期有何不同?11、曹植后期的诗歌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几类?12、曹植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13、“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哪位评论家对曹植的评价?这句话揭示了曹植诗歌的什么艺术特色?14、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变的诗人是谁?15、“陈思”指的是谁?为何叫“陈思”?16、“才高八斗”是如何来的?17、曹植诗歌受到后人推崇的原因是什么?18、建安“七子”的称呼源自哪本书?分别指哪七位作家?19、“七子之冠冕”是哪位评论家对哪位诗人的评价?20、王粲诗歌的代表作是什么?21、建安诗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诗人是谁?她的代表作是什么?2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3、“建安风骨”的内涵是什么?24、“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人?25、阮籍的诗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26、“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是哪位评论家对哪位作家的评论?这两句话揭示了这位作家诗歌的什么风格?27、“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哪位诗人理想人格的写照?28、掌握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七哀》;王粲《七哀诗》;阮籍《咏怀诗》其一;嵇康《赠秀才入军》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一、先秦文学1、为什么说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开端?2、简述原始诗歌的特点。
3、上古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4、以《女娲补天》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意义。
5、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和编定。
6、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7、举例说明《诗经》中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诗经》中政治讽刺诗主要指哪两类作品?其意义如何?9、略述《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
10、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11、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2、从《诗经》看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
13、《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14、从文学角度看,《左传》比《春秋》有哪些进步?15、简述《左传》人物描写的成就。
16、以《邵公谏弭谤》为例,说明《国语》的文学价值。
17、简述《战国策》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18、《冯谖客孟尝君》在描写人物上有哪些独到之处?19、概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20、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
21、略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演进概况。
22、略述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语》的文学价值。
23、《墨子》文章的特点。
24、《孟子》文章的风格。
25、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2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书中“寓言”、“重言”、“卮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7、如何评寓言《庖丁解牛》?28、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9、以《劝学》为例,说明《荀子》的文学价值。
30、简述韩非文章的风格。
31、试述楚辞的来源。
32、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33、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4、概述《离骚》的思想内容。
35、《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36、《九歌》中神话题材的诗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37、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8、宋玉的《九辨》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开拓?二、汉代文学1、简述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及其发展衍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秦汉文学绪论一、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论贵粟疏》二、了解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桓宽、刘向、王充、王符的散文代表作。
三、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2.结合作品,分析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二章汉代辞赋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二、了解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赵壹的汉赋代表作品。
三、名词解释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劝百讽一”、汉赋四大家四、简答题1. 简析《七发》的艺术成就。
2. 简析《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3. 简述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
4. 简述汉赋的发展阶段、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
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二、名词解释“史汉”、本纪、世家、列传、互见法、李陵之祸三、简答题1. 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产生了重要影响?2. 简述《史记》的风格特征?3. 《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4. 简述《汉书》的成书和体例。
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2.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战城南》、《长歌行》、《十五从军征》,熟读《东门行》、《孤儿行》、《饮马长城窟行》、《焦仲卿妻》、《上山采靡芜》。
二、名词解释:乐府、两汉乐府诗、《乐府诗集》三、简答题1.《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哪几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哪几类中?2.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1. 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2.《汉书·艺文志》评述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体物大赋2、汉赋四大家3、纪传体4、《史记》的互见法5、《汉书》6、《古诗十九首》7、建安七子8、建安风骨9、左思风力10、潘陆11、玄言诗12、颜谢13、田园诗14、《文心雕龙》15、《水经注》16、《诗品》17、徐庾体18、《玉台新咏》19、永明体20、《世说新语》21、宫体诗22、骈文23、志怪小说24、志人小说二、简答题1、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2、枚乘《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史记》与《汉书》的不同。
4、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和手段。
5、汉乐府诗有哪些艺术成就。
6、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7、《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8、简述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的不同特点9、简析《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说明陶渊明诗的风格特色。
10、简述陶渊明的词赋、散文创作。
11、鲍照乐府诗在文学史上有着哪些特殊的贡献?12、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13、以江淹《别赋》为例具体分析骈赋的形式特点。
14、简析《搜神记·干将莫邪》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15、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
三、举例论述题1、举例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2、班固评述司马迁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试加诠释与简要评价,并举例说明此种写作原则在《史记》中的体现。
3、举例论述《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二人在反抗封建礼教时的异同之处。
4、试比较三曹诗歌创作的不同。
5、举例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6、说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7、南朝民歌语言运用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之。
8、举例论述谢眺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9、举例论述《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四、作品《项羽本纪》《上邪》《孔雀东南飞》《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归去来兮辞》《蒿里行》《短歌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郁郁涧底松》《少无适俗韵》《结庐在人境》《种豆南山下》《野外罕人事》《精卫衔微木》《登池上楼》《对案不能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西洲曲》《敕勒歌》一、名词解释1、体物大赋又称大赋、汉大赋、散体大赋。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思考题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思考题复习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练习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战乱和分裂(长期频繁悲剧性情感基调以悲为美)(2)饥馑、疾疫夺去无数人性命(3)文人命运,文人卷入政治斗争(魏晋名士少有全者)(4)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游仙诗的流行感伤的生命意识笼罩着整个时代。
影响:(1)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人性觉醒,开始追求诗文艺术形式美,而不强调“寓教训”。
(2)文学从广义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其独立地位确立。
(3)对文学各种体裁有比较明确细致的区分,对各类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比较明确的区别;(4)对文学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⑴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曹植《送应氏》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蔡琰《悲愤诗》(五言)⑵表现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植《白马篇》《薤露行》《杂诗》(其五、六)刘桢《赠从弟》⑶强烈的生命忧患和悲剧色彩曹操《短歌行》《龟虽寿》徐干《室思诗》阮瑀《七哀诗》曹植《赠白马王彪》《赠徐干》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⑷鲜明的个性特征曹操《蒿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3、建安风骨的内涵是什么?试加以阐述。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内涵。
4、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成就。
⑴五言诗繁荣并走向成熟——“五言腾踊”曹植大力写作五言诗,存诗90多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一、文学常识题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史记》“五体”: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N词解释:班马、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班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是历史名著,又是杰出的散文作品。
他们两人既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故常并称。
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至魏文帝黄初时期,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诗人为代家所写的优秀诗歌,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抒发了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
大抵情辞慷慨,格调刚劲遒健,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鲜明特色,后人称这种特色为“建安风骨”。
“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
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二、佳句赏析《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作者在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的境与意会的无限情趣。
一个“见”字将南山胜景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传情的表达出来,“见”用神妙。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描写春天的景色,对仗工稳,生动笔调写出了生机春天,选取最代表春天景物,是其具有永久魅力的重要原因。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三、问答题1.汉乐府中主要作品的把握与分析。
(《上邪》、《江南》)2.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举例予以分析。
3.赏析陶渊明《饮洒》(其五),并回答:为什么说“心远”是这首诗的纲领?“心远”即“心志高远”,思想远离尘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双专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二.名词解释《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前239年左右。
在砸去败家学说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造,从而构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为十二纪(5),八览(8),六论(6)和序文。
《吕氏春秋》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包括诸多短小精炼,文风平实畅达,是十分优秀的散文。
如《重己》。
另一个突出的文学成就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四.论述题1.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答案: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1)是善于用比喻。
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
如文中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
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
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2.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答案:思想内容:《过秦论》(上)重点分析了秦朝从兴盛迅速转为衰败进而灭亡的原因,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论述秦“过”,而一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2)文章的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史实的分析中揭示其论点与结论。
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先秦文学思考题: 1、简述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简述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2、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文学艺术是怎样起源的?、文学艺术是怎样起源的?4、原始歌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原始歌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什么叫神话?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神话?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6、举例说明古代神话的内容、举例说明古代神话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性质和意义。
7、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8、背诵:《弹歌》、《归妹》;熟读课堂讲过的几个著名神话。
的几个著名神话。
9、何谓“风”、“雅”、“颂”、它们是怎样划分的?的? 10、《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诗经》是怎样编订成书的?《诗经》是怎样编订成书的?11、举例说明《诗经》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方面的现实生活? 12、《诗经》中的“史诗”如何记述了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祥、创业、建国史?13、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14、《诗经》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及影响?《诗经》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及影响? 15、分析《东山》、《君子于役》、《氓》、《采薇》等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背诵《硕鼠》、《何草不黄》、《伯兮》、《君子于役》、《关睢》、《柏舟》、《无衣》、《芣苢》、《十亩之间》等作品。
作品。
16、试述我国古代书面文学是怎样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展起来的? 17、《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的文章有何特点。
特点。
18、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原因。
、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原因。
19、《春秋》是怎样一部书?“《春秋》三传”是指哪三部书?是指哪三部书? 20、《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左传》在记述战争和描写人物时表现了哪些思想、艺术特色?想、艺术特色? 21、《国语》是怎样一部书?以《召公谏弭谤》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特点。
谤》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练习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战乱和分裂(长期频繁悲剧性情感基调以悲为美)(2)饥馑、疾疫夺去无数人性命(3)文人命运,文人卷入政治斗争(魏晋名士少有全者)(4)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游仙诗的流行感伤的生命意识笼罩着整个时代。
影响:(1)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人性觉醒,开始追求诗文艺术形式美,而不强调“寓教训”。
(2)文学从广义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其独立地位确立。
(3)对文学各种体裁有比较明确细致的区分,对各类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比较明确的区别;(4)对文学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⑴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曹植《送应氏》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蔡琰《悲愤诗》(五言)⑵表现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植《白马篇》《薤露行》《杂诗》(其五、六)刘桢《赠从弟》⑶强烈的生命忧患和悲剧色彩曹操《短歌行》《龟虽寿》徐干《室思诗》阮瑀《七哀诗》曹植《赠白马王彪》《赠徐干》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⑷鲜明的个性特征曹操《蒿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野田黄雀行》、《吁嗟行》3、建安风骨的内涵是什么?试加以阐述。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内涵。
4、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成就。
⑴五言诗繁荣并走向成熟——“五言腾踊”曹植大力写作五言诗,存诗90多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
曹丕许多五言诗干脆称为“杂诗”,而不用乐府古题,无复依傍地创作。
三曹曹植“建安之杰” 七子王粲“七子之冠冕”⑵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曹操全部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存诗20多首曹植诗歌完成了从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通过曹植才获得完成。
⑶艺术形式美的创造:曹丕诗歌:感情缠绵悱恻,笔调细腻婉转;善于创造意境,情韵极浓。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⑷语言纤丽工巧,音韵和谐。
五言诗繁荣成熟,四言体再创佳篇,出现了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为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学发展中的贡献。
是建安文学全面的开创者,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1)曹操自觉地向乐府民歌学习,其诗全部是乐府诗。
由此开创了建安文学象乐府民歌学习的风气,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2)曹操多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或反映社会动乱人民苦难,或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写雄伟抱负,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3)他的乐府诗突破乐府音律的限制,根据不同的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新形式,具有创新精神。
6、试分析曹丕对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第一首七言诗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全诗基本是七言,但其中四句带有“兮”字,缺乏艺术性,语言质朴,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七言诗;而《燕歌行》全部采用七言,感情缠绵动人,语言清新流利,更加成熟优美,是七言史上的一个新的标志。
7、试分析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内容:曹植诗歌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歌主要歌唱理想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
后期诗歌主要表达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起的悲愤,内容分四类:①对自己、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
代表作《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②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
运用“美人”的比兴手法寄物抒情。
以游子、思妇的关系来写君臣的关系,来表达臣不能受到君的重用。
代表作《七哀》;③述志诗。
直接表达了曹植的用事之心。
代表作《杂诗》;④游仙诗。
表达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反衬现实世界的黑暗生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借游仙来抒情,使中描绘的神仙境界,皆明净、高洁,实际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
艺术成就:曹植是建安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作家,钟嵘《诗品》中称他为建安之杰。
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文人,共存诗90余首,其中五言诗有60余首他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但在学习汉乐府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创新与发展,完成了汉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1)曹植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曹植吸取了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的传统和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的优点,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绘复杂的事态变化,且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
如《赠白马王彪》;(2)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而又加以创新,常常以全篇为比。
如《野田黄雀行》,《美女篇》等;(3)工于起调,善为警句。
工于起调:其诗歌开篇运用如比兴手法传达某种情绪,以居高临下之势笼罩全篇,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善为警句:指曹植诗歌语言精炼。
(4)语言方面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8、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是怎样评价建安文学的?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刘勰评价其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9、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是怎样评价正始文学的?“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10、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实质是什么?他们故意破坏礼教,违反世俗观念的行为正说明了他们内心是相信礼教的。
因为他们有自己内心对礼教的定义,所以无法接受当权者在破坏礼教之后又以所谓的礼教来约束世人。
他们以极端的方式反抗当权者,实质是对名教虚伪的礼教进行对抗,讽刺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并维护自己内心承认的礼教。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内容:阮籍的诗歌充满苦闷、孤独情绪和强烈的忧生之嗟。
A、强烈的忧生之嗟;B、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C、对现实虚伪、腐败的揭露和抨击;D、游仙和隐逸。
艺术成就:1、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香草美人寓写怀抱。
2、风格隐晦曲折。
12、简述嵇康诗歌内容及艺术特点。
内容:表现其追求自然,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污浊官场和虚伪礼教的抨击。
艺术特点:诗歌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风格清俊,锋芒毕露。
艺术特点:(百度的,仅供参考)①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雄辞彩语,错互其间。
②超尘脱俗,冲怀旷远;其五言诗,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有好的作品。
③多写其鄙弃世俗、回归自然、高蹈隐逸之志。
嵇康与曹操并驾齐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四言诗人。
④“嵇志清峻” 。
“简约严明,文约易广”的四言诗歌特点正好与这种“清峻”的艺术风格相吻合。
⑤四言注重“音律和谐”,“和谐”则显“圆润”。
⑥嵇康诗歌笔试飞动、蕴藉流转、飞动自如、文法高妙、气势昂扬、清丽深刻。
14、魏晋风度的种种表现是觉醒?是沉沦?试加以评说。
15、太康诗风特点是什么?⑴内容较单调,主要有:①拟古;②表现士人在政治道路上进退出处的矛盾和苦闷;③表现对生命的感伤和忧患;④官场应酬之作。
⑵追求艺术形式美,以繁缛为特点的诗风:16、刘勰《文心雕龙》中怎样评价晋代文学?简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创作成就。
“晋世群才,稍尚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糜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西晋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这七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
潘、陆发展了曹植“词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艺术形式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17、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怎样评价永嘉东晋的玄言诗?钟嵘《诗品》曰:“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曰:“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为文体。
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18、试述左思代表作《咏史》八首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内容: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对贵族的蔑视和抗争;对寒士自身价值的肯定及其坎坷遭遇的怨愤和不平。
艺术成就: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①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②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和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和咏怀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③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19、刘琨爱国诗篇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内容: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抒发诗人伤时感乱的爱国情怀和对晋室腐败的忧愤。
意义:诗人以其深厚的爱国思想和清峻悲壮的文风给枯寂的晋代诗坛增添了生气。
20、你是怎样认识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请举例加以说明。
郭璞《游仙诗》继承了《诗》《骚》比兴寄托传统,其写隐居高蹈及神仙世界,是仕途失意的反映,是壮志难酬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特殊方式。
如《游仙诗》其一,写仕宦之求不如高蹈隐逸,以保持品德完好和自身自由;《游仙诗》其三,含有讽刺权贵势要之意。
钟嵘《诗品》称其诗“辞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21、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创作是独树一帜的?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陶渊明的诗歌侧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题材的作品。
22、试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
思想意义:①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②淳朴的村居劳动生活和体验。
③描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④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其中也包含着对丑恶官场、黑暗的世俗社会和虚伪名教礼法的厌恶和摒弃。
艺术特色:(1)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陶渊明的诗歌侧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2)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当中见绮丽。
23、鲁迅先生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他对自然的热爱,乡居生活的惬意;但陶渊明本有济世之志,但不得实现,其对隐逸的追求是一种出仕,而陶不是完全的忘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