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XX镇村庄规划方案

XX镇村庄规划方案第一章规划背景近年来,我镇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打下扎实的基础,我镇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这势必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
因此,为提升我镇村庄的整体形象,促进农村居民共享村庄文明,我镇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开展村庄计划建设。
第二章村庄概述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我镇现有XX个行政村,面积XX万余亩,人口3XX多人。
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
XX国道南北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全镇以种植业和家具加工业为主,具有十足的发展优势。
二、社会经济情况及村庄现状建设状况。
全镇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葡萄、核桃等,养殖主要发展猪、牛、兔、桑蚕等。
由于历史原因,镇内村庄村域内现有住宅建筑大都沿道路而建,错落无序,大多数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村内功能设施不全,绿化不成体系,环境卫生较差。
除个别住宅外观别致、造型新颖,达到小康型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房屋多为二、三层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建造的砖混结构楼房,房型老化、单一、陈旧,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
目前镇内存庄村域内道路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已基本形成体系,但部分道路质量较差。
通村公路基本已达到村级公路标准,部分通组道路也已达到标准,大部分为碎石路。
四、目前主要存在问题1、镇内村庄分散建设,土地浪费严重由于历史原因,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村庄中住宅布局较为凌乱,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难度,不利于节约土地,不利于生产力的协调和发展,给机械化耕作带来难度。
镇村庄规划方案例文(3篇)

镇村庄规划方案例文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方案为了搞好行政村的___新农村建设,加快我村小康社会进程,本着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特制定以下规划方案:一、基本情况村位于镇北___公里处,辖区内有___个自然村、___个村民组,___户人家,总人口___人,耕地面积___亩,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及梨、苹果等水果。
近些年来,我村村民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大搞秋延辣椒种植等大棚蔬菜,已经形成初步规模,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能繁母猪、肉鸡、波尔山羊等养殖户也逐渐增多,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二、村庄现状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大瓦房,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但长度不够,村内道路硬化率较低。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
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逐年增多。
三、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1、今年来,因多种原因,我村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
房屋建筑逐渐向村外衍射,并且房屋杂乱无章,较分散。
村内一些老建筑长期闲置,不仅影响了我村的整体形象,而且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
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四、我村建设性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
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
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款项,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
3、沼气池建造。
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新建沼气池,使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家禽粪便等。
4、村环境保护方面。
从绿化、村庄整治上下功夫,着力搞好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村中粪便乱堆、污水乱泼、家禽乱跑、柴草乱放、广告乱画等现状,改善村容村貌。
小镇建设方案范文

小镇建设方案范文
一、建设背景
1.1目前,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正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在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
振兴和乡村开发形成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2.1建设小镇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为了解决当前乡村的经济开发问题,促进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乡村社会环境。
3.1同时,建设小镇也需要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小镇,提升本镇的整体形象,引进更多的投资,
促进本镇的经济发展。
二、建设主题
1.1小镇建设的主题将是以旅游、文化为主,以农业、产业为辅的经
济发展模式。
主要侧重挖掘小镇的文化资源,构建小镇文化的特色,优化
小镇的社会环境。
2.1挖掘当地小镇的文化资源,并优化小镇的社会环境,提升小镇的
旅游文化服务水平,构建小镇文化的特色,丰富小镇的文化活动,促进小
镇的文化发展。
3.1加强小镇农业,发展小镇科技产业,拥抱新技术,采用信息化等
新技术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
4.1发展小镇的基础设施。
镇村庄规划方案模版(三篇)

镇村庄规划方案模版____镇村庄规划方案一、概述本规划方案旨在实现____年镇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通过统筹利用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潜力。
二、整体目标1. 经济目标: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打造经济繁荣的农村社区。
2. 社会目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3. 环境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庄园。
4. 文化目标:保护和传承传统农村文化,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区。
三、重点任务1. 产业发展(1)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农民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经营。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2)发展乡村工业:鼓励土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鼓励乡村企业创新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网络优化:完善镇村庄内部和与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便利性。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力度,改善交通状况。
(2)电力和通信网络提升:加强供电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和畅通的通信网络。
(3)水、气、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供水和燃气供应能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居民取暖效率。
3. 乡村旅游发展(1)资源开发和整合: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周边景点、农家乐、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公共厕所、旅游服务中心等,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3)培训和推广: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推广乡村旅游产品,拓展市场份额。
4. 资源环境保护(1)推广绿色农业:加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减少农业污染和资源浪费。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样本(三篇)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样本____年村庄建设规划方案精选一、目标与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制定____年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有效利用农村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吸引力和发展活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1. 道路交通建设(1)完善乡村公路网络,确保通村通户。
主要建设公路、乡间道路及农村小道,提升交通便利性。
(2)加强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增加农村线路和公交车辆数量,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2. 水资源建设(1)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确保农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2)提升农村排水系统建设水平,改善农村排水条件,防止水浸涝和下水道堵塞等问题。
3. 基础设施设备升级(1)改善农村电力设施,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确保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2)加强农村通讯设施建设,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
三、产业升级1. 农业农村产业升级(1)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农业产出效益。
(2)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等农村经济发展。
2. 农村就业创业扶持(1)加大农村就业培训力度,提供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业。
(2)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四、农村文化建设1.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学校数量,完善教育资源配置。
2.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农民业余生活,组织农村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3. 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和知识普及场所。
五、生态环境保护1.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农药使用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2. 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农村居民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024年镇村庄规划方案模板(四篇)

2024年镇村庄规划方案模板____年镇村庄规划方案模板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庄规划方案。
1.2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与内容2.1 规划原则2.1.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1.2 适应性原则: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农民实际的规划方案,注重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1.3 可行性原则: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注重实际可行性,充分考虑投资和资源的限制,确保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2.2 规划内容2.2.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2.2.2 农村产业发展:依托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2.3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2.4 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2.5 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的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
三、实施方案与措施3.1 实施方案3.1.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根据规划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3.1.2 确保资金支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3.1.3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方案的组织和协调,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三篇)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渐实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____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年份,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二、总体目标在____年,通过村庄建设的规划方案,实现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具体目标如下:1. 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4.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三、具体措施1. 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1)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治理农村乱堆乱放、污染问题,提高农村环境质量;(2)改善农村道路状况,提升乡村交通便利度;(3)修缮传统建筑,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升乡村文化氛围;(4)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5)建设乡村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绿地,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提升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确保农民充分享受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2)推进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3)改善农村卫生设施,提高农民的基本卫生条件;(4)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融资难题;(3)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综合经济效益;(4)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提高农民创业和就业能力。
4.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2)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农民的晚年生活质量;(3)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场所;(4)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稳定、互助共享的农村社会关系。
四、实施方案1. 成立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村庄建设纳入村委会工作重点;3. 引入专业人员,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村庄建设;5. 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6.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精选15篇)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精选1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篇1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标准,广泛动员,全面发展,逐步把周坑村建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新村,把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式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力争把村建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规化原则1、坚持要充分开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
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规化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
因此,乡村发展的各个项目都必须根据本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
遵循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期限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即20xx-20xx年。
2、规划范围周坑行政村所属的8个自然村。
三、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时序引导
序 类型 号
1
新建
2
3
公共设施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整治
21
22
23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建设规模
住宅 道路
便民服务中心 文化站(农民书屋)
文化宣传栏 卫生站、计生站
小学(7班) 幼儿园
老年活动室 邮政代办点
小吃店 超市
室内活动场地(乒乓球等) 公园
%
停车位
个
数量 23.9
14.79
9.11 375 202 173
4 1500 88740 86260 2480
0.6
35.1 24.6 130
规划平面图
规划鸟瞰图
规划形成 村庄主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 宅间道路 三个等级。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三 心两轴、多节
点多渗透 ” 的绿地景观系 统结构。
休闲场地与景观 节点建设
7
卫生设施提升
8
环境整修
9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0
机动资金
计划总投资
81.6
50 20 100
166.6
24.6 27 103.4 30 569.4
投资估算
为便于后期实施,规划对X中心村建设项目进行统计,并进行了投资估算,合计X中心村(除 村民自建住宅外)需投资约569.4万元 。
组团小游园 公交招呼站
公共厕所 垃圾桶(垃圾收集点)
垃圾集中收集点 建筑 道路 水塘 庭院
户
202 建筑面积40400平方米
条
7 合计长1220米
个
1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个
1 长6米
个
1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2、村民集会、交流的场所较 少,也缺乏小尺度的公共开敞空间。
3、现有绿化覆盖率较低,绿 化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4、现有道路未全部硬化,无 路灯设施,村内无停车设施,且道 路两侧绿化较少。
4、电力通信均已到每家每户, 但架空的线路杂乱无序,影响村容 村貌。
5、自然排放的污水对村民居 住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农村新建住宅
建设内容 新建住宅并配套基础设施
户数 202
建筑面 积
40400平 方米
建设时序 2012—2020年
资金来源
村民自筹与村里补 助
汇报结束,谢谢!!!
某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汇报提纲
➢ 认知 ➢ 规划基准 ➢ 案例借鉴 ➢ 总体描绘 ➢ 整治提升规划 ➢ 重点地块设计 ➢ 支撑体系规划 ➢ 行动计划
认知篇
区位
张山乡位于来安县城 北郊,距离县城仅10分钟 车程,312省道是张山乡主 要对外联系道路。
X村位于张山乡西南面, 位于县城与乡集镇中间位 置,有通村公路与省道进 行直接联系,交通条件良 好,对外出行便捷。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X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序
配置项目
用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长度(米)
号
位置
1
便民服务中心
——
500
——
村南综合服务楼内
2
文化站(农民书屋)
——
3
文化宣传栏
——
200
——
村南综合服务楼内
6
村南综合服务楼
4
卫生站、计生站
5
小学(7班)
6
幼儿园
7
老年活动室
人口与经济
张山乡在来安县区位
X在张山乡的区位
X中心村现有731人,共计188户。 到2010年底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2500亩,张山乡蔬 菜面积已达1.5万亩,收入逾亿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750元。
建筑质量分析
建筑层数分析
现状景观风貌分析
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 风貌不协调。
个
1 建筑面积3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50平方米
个
1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个
2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个
4 用地面积1.6公顷
个
5 占地3720平方米
个
1 长3米
个
4 每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
个
20 ——
个
1 占地面积25平方米
户
173 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
条
8 合计长2540米
个
3 占地1.5公顷
8
邮政代办点
9
商业设施
10 室内活动场地(乒乓球等)
11
室外活动场地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交招呼站
—— —— —— —— —— —— —— 12000 ——
100
——
村北果蔬交易市场南
900
——
村中部
300
——
位于小学内
200
——
公共活动中心内
30
——
公共活动中心内
150
——
公共活动中心内
100
——
公共活动中心内
——
个
120
占地4200平方米
X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清单表
投资估算
为便于后期实施,规划对X中心村建设项目进行统计,并进行了投资估算,合计X中心村(除 村民自建住宅外)需投资约569.4万元 。
序号
整治类别
计划投资 (万元)
1
建筑美化
31.2
2
道路及辅助 设施建设施
3
绿化建设
4
污水治理
5
溪流整治
6
重点地块一区位图 重点地块一设计平面图
重点地块一设计意向效果图
重点地块二区位图 重点地块二设计平面图
重点地块二设计意向效果图
支撑体系规划
X中心村规划远 期用水量为300 立方米/日。布置 DN150~DN300 给水管
给水工程规划
X中心村的最高 日污水量240立 方米。
规划设置3处生 态污水处理池。
规划基准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X村中心村居民 点,规划面积为23.9公顷。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共分两期建设,其中2012—2015年为近期启动 期,2016—2020年为中远期完善期。
规划技术路线
案例借鉴
一、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
1、建筑整治规划 2、道路整治规划 3、溪流整治规划 4、绿化规划措施 5、基础设施配套
污水工程规划
本次雨水排放使 用排水明沟/暗 沟,村内的雨水 按照就近排放原 则,经各级排水 明沟/暗沟收集 后,分片排入周 边溪流、水塘。
排水暗沟设计示意图
雨水工程规划
电源为长山变电站, 由10Kv电力线路供 送。远期X中心村 总用电负荷约为 1687.5kw/年。 新建配电房供电半 径不大于400米, 配电房用地40平方 米左右。
规划形成 “三心一
轴五区 ” 的布局结 构。
规划布局
项目 规划总用地面积
1、规划净用地面 积
2、其他用地面积 居住户数 1、新建户数 2、保留户数 户均人口 总居住人口 总建筑面积
1、住宅建筑面积 2、公共建筑面积
单位 公顷
公顷
公顷 户 户 户
人/户 人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容积率
绿地率
%
建筑密度
——
滨水公园绿地、组团绿地
——
3米
村中部
住宅设计
A型农居效果图
住宅设计
A型农居设计图
南立面 东立面
住宅设计
北立面
西立面
A型农居立面设计图
住宅设计
B型农居效果图
住宅设计
B型农居平面设计图
南立面 东立面
住宅设计
北立面
西立面
B型农居立面设计图
规划主要对道 路交叉点,新 建建筑进行定 位。
平面定位规划
道路设计最小纵 坡不小于0.3%, 最大纵坡不大于 8%。内部各地块 地面标高,宜比 周边标高高出 0.15米,室内地 坪标高宜比周边 场地标高高出 0.45米。
竖向规划
整治提升规划
道路整治设计图
后院围墙整治设计图
环境整治设计图
重点地块设计
设计理念
最小干预 人文原生态 乡土风情 经济性、可实施性
规划共设置2个配 电房。
电力工程规划
村内共布置2处电信交接箱。
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共设置4座 水冲式公共厕 所。
垃圾收集点规 划按服务半径 不超过70米配 置。
垃圾集中收集 点1个。
环卫工程规划
消防规划 农村防火规划 防洪规划 防震规划
综合防灾规划
行动计划
近期启动区块:近 期主要启动南面新 建住宅、村委综合 楼、入口广场、南 面公园的建设,同 时启动南面老村区 块整治。 中远期完善区块: 中远期进一步完善 北部以及中部老村 区块的整治,启动
二、浙江奉化滕头村
三、欧盟地区乡村社区
总体描绘
定位与发展目标
根据X村所处区位以及现有资源禀赋条件,规划将X村定位为:来安县城北郊的蔬菜特 色村,X中心村是村域范围内具有一定公共服务功能的生态宜居居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