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学院:风景园林院学号:131001226 姓名:张晟菓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鉴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培养基的配置的程序有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

此次配制400mL MS培养基。

三、实验材料1.药品:激素:BA 1.0L(200mg/L)NAA 0.2L(200mg/L)母液:MS1(大量元素)20mL——浓缩20倍MS2(微量元素)2mL——浓缩200倍MS3(铁盐)2mL——浓缩200倍;MS4(维生素和氨基酸)2mL——浓缩200倍琼脂:2.2g蔗糖:12g(3%)无菌水2.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皿3.仪器设备:电子天平4.其他物品:药匙、滤纸、称量纸、pH计、记号笔、棉花等四、实验步骤1.玻璃器皿清洗:将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晾干后备用。

2.量取母液:MS1(20mL),MS2(2mL),MS3(2mL),MS4(2mL);加激素:BA(1.0mL),NAA(0.2mL);加蔗糖:12g。

3.加水定容至400mL。

4.搅匀后用pH计、烧碱溶液及硫酸溶液调pH值至5.8。

5.加琼脂2.2g,用电磁炉加热溶解并搅拌5-6分钟,冒泡即可拿出。

6.趁热分装,包扎,贴标签。

五、实验结果培养基配置完成。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实现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无性繁殖园林植物中有一些优良品种,但是通过自然繁殖很难获得足够的数量,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大量的优良品种。

例如,利用芽分化技术可以从植物的分生组织中分离出大量的愈伤组织和芽发生组织,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获得适量的高质量无性繁殖苗。

2、基因转化基因转化技术是指将外源DNA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从而在植物体内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增强其抗病性、抗旱性、耐盐性等性状,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性和高附加值的育种材料。

这种技术主要利用细胞壁耐受性良好的愈伤组织和胚性组织进行基因转化,从而获得高效的转化结果。

在园林植物育种中,基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获得更适应环境的植物品种和更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

3、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从植物已有的基因库中筛选出新的变异体,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变异体进行育种的一种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植物体内人为诱导基因突变,形成新体型、形态、花色等各种性状的变异体,从而通过筛选和选育,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4、快速繁殖和扩大材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和扩大育种材料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因天气、病虫害等问题引起的生长停滞和死亡,保障育种进程的顺利进行。

例如,愈伤组织培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愈伤组织,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出大量的育苗,提高育种效率。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可以大大提高园林植物的品质和数量,进一步促进园林事业的发展。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培养植物的各种器官组织,包括种子、茎、叶和根的细胞和组织,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分化,从而产生新的植株。

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林业和植物学研究中。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 材料准备:首先,选择适合的植物作为材料,常用的包括水果、蔬菜和花卉植物。

收集新鲜的种子、茎、叶或根,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真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污染。

2. 植物组织的分离:将植物材料切成小块或将细胞分离开来。

对于植物的种子,可以直接将种子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后,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于茎、叶和根等组织,则需要进行切割处理。

3. 培养基的准备:制备适当的培养基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步骤。

培养基通常由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组成,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据组织的不同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

4. 培养基的调整:将分离的组织放入培养基上,可以将培养基涂覆在组织表面上,或者将组织植入培养基中。

然后,在无细菌的条件下,将组织培养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

5. 激素的添加:植物生长激素是控制植物生长和分化的关键因素。

在组织培养中,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添加适量的激素来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常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愈伤组织生成素等。

6. 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的一种可分化细胞。

通过搅拌、震荡或辐射等途径,诱导组织分化成愈伤组织,然后将其继续培养。

7. 植株的再生:通过培养基中激素的平衡调节,可以使愈伤组织再生为整个植株。

在培养基中,植株的幼苗养分丰富,需要的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可能与之前的不同。

8. 培养环境的控制:为了使植物组织正常生长和分化,需要控制培养环境的参数。

例如,可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9. 组织转化:经过培养,植物组织中可以引入外源基因,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性状,这被称为转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放入营养培养基中,通过控制培养条件,使其在无菌状态下生长和分化的一种生物技术。

这项技术在农业、林业、园艺、药物、生物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杂交与孵化、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基因转化等。

首先,通过杂交将两个具有不同有益特性的植物品种进行交配,得到杂交种子。

然后将种子离体培养于含有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发芽和生长。

接下来,控制培养条件,使杂交种子分化为新的植株。

最后,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基因转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植物基因型的改良和优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培育耐盐碱、抗虫害、抗病害等优势农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在林业方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解决木材供应紧张的问题。

通过培养技术,可以将速生树种快速繁殖,提高木材产量,缓解林木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培育抗虫害、抗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树种,提高林木的生长能力和生存能力。

在园艺方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植物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产生无性繁殖植株,提高植物繁殖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转化技术,使植物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等优势特性,提高植物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药物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药材。

通过培养技术,可以繁殖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大幅度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转化技术,使植物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能力,实现人工合成药物的生产。

在生物科学方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细胞、组织进行生物学实验,研究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等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
somatic embryo stem sterilant sterilization subculture vitrification
ABA р-CPA
CH DMSO
IAA KT NAA PEG
琼脂糖 种质 半纤维素 异核体 激素 体外 培养基 微繁 茎段培养 小植株,苗 原球茎 吡哆醇 再分化 茎尖
项目教学法、现场指导法 项目教学法、现场指导法 项目教学法、现场指导法 项目教学法、现场指导法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项目教学法、现场指导法
(三)考核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 核方法,由此建立了平时测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并举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评 价体系。本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组成:理论考试 50%+实践考试 50% (1) 理论考试包括平时表现考核 10%、作业和提问 40%、期末考试 50%等四 部分。 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 (2)实践考试包括实验表现 10%,实验实训报告 50%,实践技能考试 40% 。 实验实训报告和随堂进行数据记录,课后整理完成。实践技能操作选择几个常规 的实验实训方法(如培养基制做、灭菌、接种、培养检查等),分数评定主要依据 操作规范程度和污染率及成活结果等来决定.

(5)花梗、花粉及花药、细胞的

通过对蝴蝶兰组培过程
培养方法;

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
(6)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方法
2组
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进
(7)污染产生的原因 8 及解决方

一步的提升。
法;

(8)褐化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

法;
植物组培工厂的经营与管理
(9)蝴蝶兰组培中遗传稳定性的 4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一、引言园林植物的繁殖繁忙是园林植物繁殖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的繁殖效率。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植物繁殖方法,它可以快速繁殖大量健康的植株,为园林绿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实验材料准备1. 组培基质: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MS培养基。

2. 植物材料:选择具有繁殖潜力的园林植物,如常见的月季、紫薇等。

3. 器具和试剂:培养瓶、无菌操作台、无菌器皿、无菌手套、无菌剪刀、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等。

三、实验步骤1. 植物的材料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母株,将其进行无菌处理,以保证实验的无菌性。

2. 组织培养基的制备:按照MS培养基的配方,将培养基溶解于无菌蒸馏水中,调整pH值,并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等。

3. 材料切割和处理:将母株的茎尖、叶片等进行切割和处理,去除边缘部分,取中间健康部分,进行无菌处理。

4. 培养瓶组装和接种:将切割好的材料放置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封口并进行无菌处理。

5. 培养条件和观察:将培养瓶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设置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

6. 转移和扩繁:当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扩繁,以快速繁殖大量健康的植株。

四、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2. 培养基的配制要准确,pH值的调整要合适,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培养箱的光照和温度条件要适宜,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分化。

4. 实验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 实验完成后,要对培养瓶进行无菌处理,避免植物的二次感染。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的结果将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生长情况、茎叶的生长情况等,以评估实验的成功程度。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细胞全能性:2、外植体:3、植物组织培养:4、脱分化:5、再分化:6、愈伤组织:7、玻璃化”现象8、初代培养基:9、继代培养:10、液体培养:11、母液:12、热处理脱毒:13、指示植物:14、器官培养:15、原生质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1、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2、用次氯酸钠灭菌时应用无菌水冲洗_____次,用氯化汞灭菌应冲洗______次以上。

3、固体培养基熬制的主要目的是让溶解。

4、外植体的消毒流程一般是先用消毒10--30秒,再用__________消毒5—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或用__________消毒5--3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5、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培养基为MS+BA2mg/l+NAA0.2mg/l,问:如果做2升,应加激素的毫升数为BA__________,NAA__________。

(BA母液为0.5mg/ml,NAA为0.5mg/ml)。

7、生根培养基常用的生长素为,,8、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9、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10、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11、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12、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

13、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培养基可以分为和14、配制培养基时,常用和调节pH。

大多数植物要求的pH范围在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16、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与,其灭菌方法一般采用17、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低于5.0时,琼脂1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基于细胞和组织的体外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农业、园艺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主要用途:
1. 植物繁殖与繁育: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植株再生和植株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繁殖速度和繁殖量,以获得大量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植株。

2. 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导入外源基因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中,实现基因转化。

这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包括抗病虫害、耐逆性和提高产量等方面的改良。

3. 药物和化学物质生产: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以生产药物、天然产物和化学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可控和可重复的优点,为药物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可持续的生产途径。

4. 培育优良品种和育种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于筛选和培育优良的植物品种,包括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和高产性等特点的育种。

这为农业生产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5. 保存和恢复濒危植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保存和恢复濒危植物种质资源。

通过体外培养,可以保存和繁殖濒危植物,以防止物种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6. 研究植物生理和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生理和生物学提供了实验材料和平台。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处理方式,可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代谢和响应环境的机制。

总的来说,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科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为植物繁殖、遗传改良、药物生
产、品种培育、濒危物种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为什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能够除去植物病毒? 3. 影响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 离体繁殖(4 学时) 1. 离体繁殖的特点及其应用 2. 外植体的类型与方法途径 3. 离体繁殖的技术与方法 4. 几种观赏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月季、菊花、唐菖蒲、香石竹等 重点:外植体的类型与方法途径;离体繁殖的技术与方法 难点:外植体的类型;离体繁殖的技术与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1. 离体繁殖的特点是什么?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2. 离体繁殖的方法有几种? 3. 离体繁殖的外植体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月季离体繁殖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 器官培养(4 学时) 1. 花药培养意义和方法 2. 花粉培养意义和方法 3. 胚培养意义和方法 4. 胚乳培养意义和方法 重点:花药、花粉、胚和胚乳培养的意义及方法。 难点:花药、花粉、胚和胚乳培养要求及操作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1. 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有何异同? 2. 花药培养过程中花药为什么要经过低温处理? 3. 花粉培养时怎样使用微室培养和看护培养。 4. 花药培养时为什么要用较高浓度蔗糖和较低浓度激素?
小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实验一 MS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 实验目的:学习用母液法配制 MS 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及操作过程。
2. 实验原理: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含有植物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各种细菌、
真菌滋生繁殖的极好场所。因此必需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当前的花卉业生产上有何价值?为什么? 第一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与基本设备(2 学时) 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 2.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重点:掌握实验室设计方法和设备要求 难点:实验室设计要求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与实验室参观相结合 思考题: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 培养基(2 学时) 1.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 2. 培养基的主要类型 3. 常见培养基的特点、适用范围和用途 重点:掌握培养基的成分:无机盐、有机盐及激素的作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优缺点。MS 培养基的成分组成 难点: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离体培养的基本操作方法(4 学时) 1. 器皿和用具的洗涤方法 2. 培养基母液制备及培养基配制 3. 实验室灭菌方法 4. 无菌室使用规则和操作要求 5. 培养室环境条件的控制 6. 无菌操作技术 重点:掌握培养基制备、母液制备及培养基配制;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难点:培养基制备、无菌操作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1. 在使用高压灭菌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实验教学部分
一、说明
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Nhomakorabea要求学生
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掌握外
植体选择、愈伤组织诱导、茎尖培养的基本技术。
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
冰箱、灭菌锅、蔗糖、琼脂、1N HCl、1N NaOH;2,4­D 母液及 MS 基本培养基各母液。
4. 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 (2)培养基的灭菌 5.问题讨论 母液法配制 MS 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及操作过程
实验二 外植体的消毒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外植体植物材料消毒、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外植体愈伤组织 诱导的方法。
5. 为什么幼胚培养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更为严格? 6. 胚乳培养有何意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课堂提问、考勤以及课后作业,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为闭卷,主要考核学生所学过的理 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的掌握。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考勤以及课后作业)占总评的 10%,实验占 20%,期末考试占 70%。
3. 实验用具和药品:电子天平、扭力天平、烧杯(50 ml,100ml,500m1,1000 ml)、量筒(1000 ml,
500 ml,25ml)、药勺、称量纸、玻璃棒、移液管(10ml,5ml,2 ml,1ml,0.5 ml,0.2ml)、电炉 (1000W)、
石棉网、吸耳球、酸度计或 pH 试纸(5.0~7.0)、三角瓶(50m1,100ml)、耐高温高压的专用封口膜、线绳、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教学中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以课堂提问、讨论和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 文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绪论(2 学时) 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概况 3.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用途 重点: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用途、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与园林植物学的 关系 难点: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1. 植物组织的概念。

学必
实验名称

时开
MS 培养基配制
1 及灭菌
2√
外植体的消毒及
2 其愈伤组织的诱 4 √ 导
选 开验

实验类型
基本 操作
综合性 设计性


内容提要
MS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方法。
外植体的灭菌方法和观 察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
植物茎尖快速繁
3殖
4√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
通过对植物茎尖的解剖

和观察,了解茎尖剥离大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22 面向专业:园林 先开课程:树木学 园林花卉学 执笔人: 郭绍霞
学 分:2.0 实验学时:10 课程代码:B430015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审定人:王奎玲 王富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园林植物组织培养》 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离体组织、器官、细胞及原生体培养的原理与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了解组织培养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3. 材料与仪器设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外植体;0.1%Hgcl2(剧毒!小心使用)、75%乙醇、无菌水及 2% 新洁尔灭;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MS +2,4­D 1mg/L +30g/L 蔗糖+0.8 g /L 琼脂 (pH5.8) (由实验 2 配制);无菌吸水纸、一次性手套、脱脂棉花、标签纸、记号笔、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烧杯、镊子、剪 刀、解剖刀等。
2.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应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甚至单个细胞的过 程。如果组织培养使用的植物材料是带菌的,在接种前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植物外植体进行表面 消毒,获得无菌材料去进行组织培养,这是取得组织培养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重要保证。由于植物细 胞具有全能性,外植体在合适的培养基上,通过脱分化,形成一种能迅速增殖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 胞团——愈伤组织。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 2,4­D 等是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
4. 实验步骤:(1)外植体的灭菌 (2)器具灭菌 (3)接种
5.问题讨论: (1)为什么常在消毒溶液中加入 1~2 滴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2)为什么外植体用消毒剂消毒后,要用无菌水洗涤干净? (3)在接种过程中,通过哪些措施来防止杂菌对接种工具、接种材料的污染?
实验三 植物快速繁殖
1. 实验目的:通过连翘茎尖培养,掌握植物茎尖快速繁殖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 实验原理:植物离体快繁又叫微型繁殖,就是把植物材料(茎尖,腋芽或侧芽)放在培养容器内,给 予人工培养基和合适的无菌培养条件,达到短时间内高速增殖植株的无性生殖技术。 3. 材料与仪器设备:连翘茎尖或腋芽;NAA、6­BA、琼脂、蔗糖等;连翘茎尖快繁的培养基;镊子、 剪刀、无菌纸等接种用品、超净工作台、双筒解剖镜、酒精灯等。 4. 实验步骤
(1)连翘茎尖快繁培养基的配制 (2)连翘茎尖的消毒和接种 (3)茎尖的培养和继代 (4)生根培养 (5)瓶外移栽 5. 问题讨论:为什么用连翘茎尖快繁培养时,常需采用大小为 0.2~0.3mm 的茎尖进行快繁培育?
三、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要求
每次实验学生进行详细观察记载,实验结束后形成完整实验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作为 实验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每次实验由指导教师对操作环节进行等级评定。最后的实验成绩按照操作成 绩和报告成绩综合评分。
操作成绩占总评的 20%,报告成绩占 80%。
第三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 使用的教材
《植物组织培养》,潘瑞枳主编, 2000,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1]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俊明主编,1992,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2]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主编,199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植物组织培养》,王蒂主编,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外植体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简述外植体灭菌的一般过程。 4. 试述 MS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5. 试比较灭菌剂次氯酸钠和氯化汞的优缺点。 第四章 茎尖培养(4 学时) 1. 茎尖培养的目的和应用 2. 茎尖培养的方法
3. 脱毒苗的培育和病毒检测 重点:茎尖培养的意义、原理和方法 难点:植物脱毒方法及植物病毒的鉴定与检测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思考题:1. 常用的植物脱毒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