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操作步骤全

合集下载

spss常用分析方法操作步骤

spss常用分析方法操作步骤

SPSS常用分析方法操作步骤一、单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例题:某个年级有三个班,现在对他们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随机抽(见下表),试在显著性水平0.005下检验各班级的平均分数有无显著差异(数据文件:数学考试成绩.sav)。

(1)建立数学成绩数据文件。

(2)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方差”,打开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将“数学成绩”移入因变量列表框,将“班级”移入因子列表框。

(3)单击“两两比较”按钮,打开“单因素ANOV A两两比较”窗口。

(4)在假定方差齐性选项栏中选择常用的LSD检验法,在未假定方差齐性选项栏中选择Tamhane’s检验法。

在显著性水平框中输入0.05,点击继续,回到方差分析窗口。

(5)单击“选项”按钮,打开“单因素ANOV A选项”窗口,在统计量选项框中勾选“描述性”和“方差同质性检验”。

并勾选均值图复选框,点击“继续”,回到“单因素ANOV A选项”窗口,点击确定,就会在输出窗口中输出分析结果。

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与不同湿度对粘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得试验数据如表5-7。

分析不同温度和湿度对粘虫发育历期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数据文件:粘虫.sav)。

(1)建立数据文件“粘虫.sav”。

(2)选择“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打开单变量设置窗口。

(3)分析模型选择:此处我们选用默认;(4)比较方法选择:在窗口中单击“对比”按钮,打开“单变量:对比”窗口进行设置,单击“继续”返回;(5)均值轮廓图选择:单击“绘制”按钮,设置比较模型中的边际均值轮廓图,单击“继续”返回;(6)“两两比较”选择,用于设置两两比较检验,本例中设置为“温度”和“湿度”。

三、相关分析调查了29人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的数据见下表,试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建立数据文件“学生生理数据.sav”。

(2)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打开双变量相关分析对话框。

(3)选择分析变量:将“身高”、“体重”和“肺活量”分别移入分析变量框中。

常用统计学方法--SPSS操作步骤

常用统计学方法--SPSS操作步骤

4.1 一般资料对比
4.1 一般资料对比
4.1 一般资料对比
4.1 一般资料对比
4.1 一般资料对比
4.1 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表中数据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4.2 终点指标对比
4.2 终点指标对比
4.2 终点指标对比
4.2 终点指标对比-组内比较
2.2 计数与等级资料的描述
2.3 统计描述:spss
定量资料的正态性检验:小样本选S-W,本例中,P大于0.05,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2.3 统计描述:spss
均值、标准差
2.3 统计描述:spss
中位数、四分位数
03 统 计 学 推 断
3.1 统计学方法选择思路
研究目的
资料类型
计量资料
等级资料
计数资料
统计描述 离集统 散中计 程趋图 度势表
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
no 条件
t方
检差

分 析
秩 和 检 验
统计描述 相构率 对成 比比
统计推断
2
检 验
3.2 t检验
单样本t检验:已知样本均数与 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
满足以下条件 1. 计量资料 2. 单因素 3. 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 4. 服从正态分布
3.5 计数资料:X2检验
行X列表资料的X2检验
3.5 计数资料:X2检验
1、所有理论频数≥5,看Pearson ChiSquare的结果; 2、超过20%的理论频数<5或至少1个理论频 数<1,看Fisher’s Exact Test结果
04 简 单 案 例
4.1 一般资料对比
1、建立三线表; 2、注意不同的统计量值; 3、注明数据的单位

spss简单操作步骤

spss简单操作步骤
9 回归:“分析”--“回归”--“线性回归”--拉入自变量、因变量,更改要考察的结果,选择自变量进出方程的方法--“确定”
相应结果解释参考统计数或相关文献
7 一般线性模型:可以考察多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先看交互作用是否显著,不显著就只考察各自变量的主效应
“分析”--“一般线性模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把自变量、因变量拉进去后选择要考察的结果后“确定”
8 相关:“分析”--“相关”--选择要做的相关--拉入要考察的变量--选取合适的相关法--“确定”
(4也是反向计分时需要的操作,如1-7计分时,把1-7这些旧值重新编码成7-1这些新值)
5 描述性结果:“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或“描述”--源自相应变量点入右侧框内--“确定”
6 比较均值(t检验、F检验):“分析”--“比较均值”--如果分两组选t检验,如果是多于两组选单因素方差分析(F),进入对话框后把分组变量拉入“分组变量”或“因子”下,因变量拉入相应框内,更改需要考察的结果后“确定”
1 数据排序:“数据”--“排序个案”--把需排序的变量排序框(貌似一次只能一个变量)--“确定”
2 删除个案:排序后,拉到排序后的变量,删除缺失值项
3 替换缺失值:“转换”--“替换缺失值”--把要替换的变量拉入右侧框内--“确定”
(2、3均是处理缺失值的方法)
4 分组或重新编码变量:“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把相应变量拉入中间大框--在“输出变量”下的“名称”框内输入新名字--点击“更改”--“旧值与新值”赋予相应值

SPSS基本操作步骤详解

SPSS基本操作步骤详解

SPSS基本操作步骤详解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其它版本操作步骤大体相同一、基本步骤(一)检查数据在进行项目分析或统计分析之前,要检核输入的数据文件有无错误,即检核missing。

例,“XX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式填答,每个题项的数据只有五个水平:1,2,3,4,5。

1.执行次数分布表的程序Analyze(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统计)→将题项变量【例,a1—a10】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Frequencies(频率)→Statistics(统计量)→Minimum (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Continue(继续)→OK(确定)2.执行描述统计量的程序Analyze(分析)→(描述统计)→将题项变量【例,a1—a10】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Descriptives(描述)→Options(选项)→Minimum(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此处一般为默认状态即可】→Continue(继续)→OK(确定)(二)反项计分若是分析的预试量表中没有反向题,则此操作步骤可以省略;量表或问卷题中如果有反向题,则在进行题项加总之前将反向题反向计分,否则测量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刚好相反。

例,“XX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式填答,反向题重向编码计分:1→5,2→4,3→3【可不写】,4→2,5→1。

Transform(转换)→Recode into same Variables(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将要反向的题目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例,a1,a3,a5】→Old and new values(旧值和新值)→在左边Old value—value中键入1,在右边New value—value中键入5,Add (添加)→……依次进行此步骤……在左边Old value—value中键入5,在右边New value —value中键入1,Add(添加)→Continue(继续)→OK(确定)【注意不同量表计分方式不同,因而反向编码计分也不同,常见的有四点量表、五点量表和六点量表等】(三)题项加总量表题项加总的目的在于便于进行观察值得高低分组。

SPSS操作步骤及解析

SPSS操作步骤及解析

SPSS操作步骤及解析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的统计软件包。

它可以进行数据整理、描述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各种统计分析。

下面是SPSS的操作步骤及解析。

1.数据导入:在SPSS中,数据可以以多种格式导入,如Excel文件、CSV文件、数据库导入等等。

点击“文件”按钮,然后选择“导入数据”选项。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文件,然后按照指示逐步完成导入过程。

3.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描述,包括计数、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等。

点击“统计”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描述统计”选项。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要统计的变量,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统计描述。

4.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指通过运算或者函数对数据进行转换,以得到更有意义的变量或者指标。

点击“转换”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计算变量”选项。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要进行的运算或者函数,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新的变量。

5.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点击“分析”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统计推断”选项。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等。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变量,并进行相应的设置,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推断性分析结果。

6.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指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点击“分析”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回归”选项。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回归分析的变量,然后进行相应的设置,如回归方法、模型选择等等,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回归分析结果。

7.图表制作:总结:。

SPSS教程(完整)

SPSS教程(完整)

SPSS教程(完整)第⼆章 SPSS统计应⽤第⼀节 SPSS基础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流⾏、最强⼤的三⼤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和BMDP)之⼀。

SPSS从10.0版本开始就基于Microsoft Windows 95操作系统上运⾏,具有Windows软件的共同特征。

由于SPSS具有统计、绘图功能强、使⽤简单⽅便等优点。

受到⼴⼤科研⼯作者的青睐。

在这⾥主要以12.0版为基础,介绍SPSS的基本使⽤⽅法。

⼀、SPSS安装和运⾏1 SPSS v12.0 安装打开计算机,启动Windows XP操作系统。

1) 将课程配备的光碟放⼊光盘驱动器中。

2) 启动Windows资源管理器,双击光盘驱动器图标,在⽬录窗⼝中找到“SPSS12 install”⽂件夹,双击进⼊该⽂件夹;找到“setup”应⽤程序,双击后就启动安装。

显⽰欢迎安装SPSS 12.0版以及版权声明(图2-1),浏览后单击“Next”按钮进⼊下⼀个画⾯。

图2-1 SPSS12.0欢迎窗⼝3)同意SPSS12.0软件协议⽤户阅读“协议”,同意协议,单击“I accept the terms in license agreement”选项。

否则单击“Cancel”退出安装,如图2-2。

图2-2 软件协议窗⼝4)阅读SPSS 12.0 ⾃述⽂件后,单击“Next”按钮,进⼊下⼀个界⾯。

5)填写⽤户信息。

例如:在⽤户名“Name:”栏填写: Student在单位名称“Organization:”栏填写: SWU如图2-3。

单击“Next”按钮,进⼊下⼀个界⾯。

图2-3填写⽤户信息5)指定SPSS12.0系统的安装⽬录(图2-4)图2-4 指定安装⽬录同意安装程序⾃动安装到“C:\Program file\spss”,单击“Next”后进⼊下⼀个画⾯继续安装。

spss软件使用教程

spss软件使用教程

spss软件使用教程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用于统计分析的软件,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呈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PSS软件使用教程,帮助您快速上手:1. 打开SPSS软件:点击桌面上的SPSS图标或通过开始菜单打开软件。

2. 创建新的数据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 + N,然后选择“数据集”。

3. 导入数据:在数据文件中导入数据,可以从Excel、CSV文件等导入。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 + O,然后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

4. 数据清理与变量设置:导入数据后,您可以对数据进行清理和变量设置。

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变量查看器”选项,可以查看已导入数据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若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可以使用“数据”菜单中的“数据清理”选项进行处理。

5. 数据分析: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主要功能是“统计”菜单。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如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后,设定变量和分析选项,然后点击“确定”进行分析。

6. 数据可视化:SPSS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通过图表、统计图、散点图等方式呈现数据。

选择“图表”菜单中的“创建”选项,选择所需的图表类型,然后指定变量和数据类型。

7. 输出结果:分析完成后,您可以查看并保存分析结果。

选择“窗口”菜单中的“输出”选项,可以查看结果,也可以导出为PDF、Excel等格式。

8. 存储与使用分析模板:您可以保存自己常用的分析和设置为模板,以便日后使用。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存储”选项,保存当前工作为模板文件。

以上是SPSS软件的基本使用教程,希望能帮助您快速上手该软件。

记住,熟能生巧,多实践和尝试,您将掌握更多的数据分析技能。

spss基本操作完整版

spss基本操作完整版

spss基本操作完整版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的软件。

它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并支持决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SPSS的基本操作,并分享一些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

一、数据导入与编辑在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导入要分析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编辑和整理。

下面介绍SPSS中的数据导入与编辑的基本操作。

1. 导入数据打开SPSS软件后,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再选择"打开",然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一般为Excel、CSV等格式)。

点击"打开"后,系统将自动将数据导入到SPSS的数据视图中。

2. 数据编辑在数据视图中,我们可以对导入的数据进行编辑,例如添加变量、删除无效数据、更改数据类型等操作。

双击变量名或者右键点击变量名,可以对变量属性进行修改。

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变量视图"按钮,可以进入变量视图进行更复杂的编辑。

二、数据清洗与处理数据清洗和处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它们能够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介绍SPSS中的数据清洗与处理的基本操作。

1. 缺失值处理在实际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数据缺失的情况。

SPSS 提供了处理缺失值的功能,例如可以使用平均值或众数填补缺失值,也可以剔除含有缺失值的样本。

2. 数据筛选与排序当数据量较大时,我们通常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分析。

SPSS提供了数据筛选和排序的功能,可以按照指定的条件筛选数据,并可以按照某个或多个变量进行数据排序。

三、统计分析SPSS作为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下面介绍部分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概述的统计方法,包括计数、求和、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月)
无淋巴细胞转移
有淋巴细胞转移
时间 秩次
时间 秩次
12
4.5
5
1
25
10
8
2
27
11
12
4.5
29 12.5
12
4.5
38
17
12
4.5
42
19
17
7
46 20.5
21
8
46 20.5
24
9
56
23
29 12.5
60
24
30
14
34
15
36
16
40
18
48
22
n1=10 T1=162
9 ok
10 统计结果
11 结果解释
卡方检验SPSS操作
二 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配对设计)
1 输入数据
指定频数变量
2 选择Analyze菜单
3 描述统计过程
4 crosstabs过程
5 选行变量 列变量
6 statistics按钮
甲法 乙法
7 选择mcnemar
10 统计结果
抗体滴度 气雾组(亿/ml) 皮下注 合 平均
80
100
射组 计 秩次 80
1:10
2
4
2
8 4.5
9
1:20
15
7
1 31 20 300
1:40
10
12
13 66 49 490
1:80
5
7
9 87 77 385
1:160
1
2
5 95 91.5 91.5
1:320
-
-
1 96 96
-
合计
33
32
31 - - 1275.5
15.21,
S2 1
16.1735
n2
1 3 ,X2
10.85,S2 2
17.8084
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SPSS操作演示
F检验的SPSS软件操作 --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F检验的SPSS软件操作
F检验SPSS软件操作 --随机区组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F检验的SPSS软件操作
• 对频数数据进行加权后,选择“非参数检验”-“旧对话框”“K个独立样本”检验。
多组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的SPSS操作
• 将“抗体滴度”放入待检验的变量,“组别”放入分组变量,定 义组为最小1、最大3。
多组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的SPSS操作 • 确定后得出结果
秩和检验多重比较的SPSS操作
编号
甲组血糖值
编号
乙组血糖值
1
8.4
1
5.4
2
10.5
2
6.4
3
12.0
3
6.4
4
12.0
4
7.5
5
13.9
5
7.6
6
15.3
6
8.1
7
16.7
7
11.6
8
18.0
8
12.0
9
18.7
9
13.4
10
20.7
10
13.5
11
21.1
11
14.8
12
15.2
12
15.6
13
18.7
n1
1 2 ,方案一—求d值
配对样本t检验方案二—直接运 算
例5-3:
• 2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单纯用 药物治疗,乙组采用药物治疗合并饮食疗法, 2个月后测空腹血糖(mmol/L)如下表所示, 问二组患者血糖值是否相同?
表5-3 25名糖尿病患者两种疗法治疗后2个月血糖值(mmol/L)
分析-非参 数检验-独 立样本,得 出结果后双 击结果,在 如左图中选 择成对比较
例5 多重比较的SPSS检验结果
11 结果解释
卡方检验SPSS操作
三 行*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1 输入数据
秩和检验SPSS操作步骤
配对样本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例1 临床某医生研究白癜风病人的白介素IL-6水平 (u/ml)在白斑部位与正常部位有无差异,调查的资 料如下表
白癜风病人不同部位白介素IL-6指标(u/ml)
• 差值作为单组样本录入,频数资料时需要加权
• 不选择旧对话框,否则默认进行的是正态性检验
• 字段中选择差值变量为检验字段
• 设置中选择“比较中位数”,假设中位数为0
• 得出检验结果
秩和检验SPSS操作步骤
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例3 对无淋巴细胞转移与有淋巴细胞转移的胃癌患者,观察其生 存时间,问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不同?
秩和 100 18 140 588 539 183
1468
皮下 9 20
637 693 457.5 96 1912.5
多组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的SPSS操作
• 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多组计数资料的录入方式录入三个变量,一是 “组别”,二是待检验的变量,三是频数。
多组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的SPSS操作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合计
白斑部位
40.03 97.13 80.32 25.32 19.61 14.50 49.63 44.56
正常部位
88.57 80.00 123.72 39.03 24.37 92.75 121.57 89.76
d=正常-白斑
48.54 -17.13 43.40 13.71
用旧对话框进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 检验变量和分组变量的设置与独立样本t检验 相似
秩和检验SPSS操作步骤
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H检验
例5 多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为研究霍乱菌苗不同途径的免疫效果,对不同途径免疫21天 后血清抗体滴度水平进行了测定,问各组间的血清抗体滴度水平 是否存在差异?
表5 不同途径免疫21天后血清抗体滴度的分布与秩和计算
卡方检验SPSS操作
一 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完全随机设计)
1 输入数据
指定频数变量(加权个案)
2 选择Analyze菜单
3 描述统计过程
4 “交叉表”过程
5 选行变量 列变量
6 statistics按钮
7 选择chi-square
8选择行百分比理论频数
s x2 x2 n 5.8(次 / 分) n 1
单个样本t检验的SPSS分析示意
例5-2:
• 有12名接种卡介苗的儿童,8周后用两批不同 的结核菌素,一批是标准结核菌素,一批是 新制结核菌素,分别注射在儿童的前臂,两 种结核菌素的皮肤浸润反应平均直径(cm) 如下表所示,问两种结核菌素的反应性有无 差别。
4.76 78.25 71.94 45.20
T+=33
秩次
6 -3 4 2 1 8 7 5
T-=3
配对秩和检验SPSS操作
• 配对资料录数据的方法不变
• 求出两组差值,进行正态性检验
• 差值不满足正态性,则进行非参数检验-2相关 样本
• 对两个配对变量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单样本秩和检验SPSS操作
n2=14 T2=138
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秩和检验的SPSS操作
录数据的方式与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一致
• 正态性检验后如不满足正态性,则进行非参数 检验
不用SPSS旧对话框时
• 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时,分组变量不能是“度量”型 变量
不用旧对话框时SPSS结果
用旧对话框进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 也可以选择旧对话框
SPSS操作步骤
单变量统计推断
曹卉娟
T检验的SPSS软件操作
例1:
• 已知中学一般男生的心率平均值为74 次/分钟。为了研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的男生16名,测量了他们的心率,结 果如下。
55 72 58 57 70 65 61 69 61 67 65 64 59 71 53 63
x x1 x2 x16 63.1(次 / 分)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