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意大利台地园是一座集自然景观、文化艺术、考古遗迹及建筑古迹于一体的跨时空景观园林,它位于佛罗伦萨市郊,是意大利最大的文化景观景区之一。
一、自然景观
意大利台地园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最突出的就是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葡萄园,将上下层清晰分类,形成独特的景观;在葡萄园外围,还有广袤的草坪,组成了一道漫长的绿色腰带;此外,台地园内还有罗马时期的湖泊,是许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更丰富了其特有的自然景观;此外,台地园还有许多的植物种类,其中包括木兰、樱花、橡树、榆树等,构成了一幅泼墨风景画。
二、建筑古迹
台地园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古迹,包括罗马时期的古城墙、殿堂、水渠等;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教堂和墓地,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此外,台地园还有许多古老的宗教文物,如圣母玛利亚的圣像、圣保罗的雕像等,都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艺术
台地园不仅有众多的历史文物,还有对自然景观进行雕塑的艺术作品,如雕塑家萨维内利的著名作品“静物”,和著名画家保
罗·佩贝里的油画作品“圣费罗的家”,都是台地园的重要文化艺术遗迹。
09 意大利台地园

思考题
• 1、意大利园林的代表形式是? • 2、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 3、意大利园林的特征是?
• 文艺复兴运动:指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 以后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 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300多年。是希 腊、罗马古典主义的再生,更是促使欧洲从中世 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伟 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想。对希腊、 罗马古典文化的推崇和追求,以及对罗马天主教 神学的批判。认为人本身是最高价值的体现,也 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个人主义世界观)。 摆脱教会神权的束缚。这一时期,欧洲伟大的发 明如雨后春笋。
•
府邸四周还设有壕沟,上架两座小桥。
从底层平台望主体建筑
•
两座弧形台阶环抱着椭圆形小广场,中央是贝壳形水盘,上方有巨大的 石杯,珠帘式瀑布从中流出,溅落在水盘中。
花园后部
水盘
•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6个台层,高
差50米)
• 埃斯特官邸高据台地的顶端,庭院沿建筑 的中轴线,依形就势的展开于层级分明、 井然有序的台地之上。 • 庄园充分利用台地优势,规划了大小喷泉 500个,式样繁复、缤纷绚烂的泉水全部由 水位落差自然形成。 • 李斯特与俄罗斯皇妃的恋情。
• 兰特庄园:(4个台层,高差5米) • 是一座堪称巴洛克典范的意大利台地花园。
• 特点:1、风格统一。
• 2、台地完整。
• 3、水系新巧。
• 4、高架渠送水。
• 5、围有大片树林。
4层台地
Ⅰ Ⅱ Ⅲ Ⅳ
前庭
餐园
龙虾形状的水阶梯
中庭
后院
第三节 意大利式园林特征
• 1、相地选址:意大利台地园的设计,从一 开始就要求将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结合起 来,统筹兼顾。 • 2、庄园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显示 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尺度和谐。 • 3、造园要素:植物、水体和石作堪称意大 利园林的三大要素。
意大利台地园林解析

明暗对比实际上是巴洛克艺术的重要手法之一,巴洛克画家们用光线的对比来烘托画面的艺 术中心,增加表现力。 植物与阳光:意大利台式园林到了巴洛克时期经常用两侧栽植常绿树的林荫路通向一个明亮 的花园空间,浓密的树冠形成的廊道有时甚至有些阴森,与意大利灿烂阳光照射下的开放空 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水的光影:文艺复兴后期,理水技巧已十分娴熟,不仅强调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上的对 比,而且注重水的光影的明暗效果,形成丰富多彩的水景。
3、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4、建筑有时作为全景位于最高处。 5、理水技术成熟,如水景在明暗与色彩的对比,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 水剧场),跌水,喷水,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 6、植物造景日趋复杂。
2
二、意大利台地园林的要素
欧洲园林中的主要元素大都来源于古老 的意大利台地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 更新进步。意大利台式园林的多个组成 要素对欧洲园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影响。
(二)恰当的比例
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美在于其所有要素 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 图的明晰及匀称,例如修剪过的树木、 砌筑的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位臵和相互关系 都推敲得十分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 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 的长短宽窄都讲究恰当的比例。
(三)明暗的对比
埃斯特庄园
由于庄园设在台地上,所以台阶的布臵尤为重要。台阶不仅仅是用于连接每 层台地,另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游人走向园中最美的景色中。 全园分为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
埃斯特庄园
庄园因其丰富的水景和水声著称于世,有人说艾斯 特庄园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水花园。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一)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一)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意大利台地园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式庭园,其特征如下:建筑风格意大利台地园通常使用具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建筑物建造在较高的位置,可以俯瞰庭园全貌。
建筑物采用浅色石材建造,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
水景特点意大利台地园的水景又称为“喷泉”,其特点包括:•奔放:水流的动感强烈,流动的姿态非常优美。
•花式繁多:意大利台地园的喷泉形式多样,可以是人物、动物等形象,也可以是花纹和几何形状等。
•细致:意大利台地园的喷泉制作十分细致,相当注重造型和细节。
完成后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植物种植意大利台地园注重绿化,常见的植物包括:•草坪:一般采用挂墙式灌溉,草坪显得更加整洁、美观。
•绿植:种类繁多,包括常青树、花卉等。
•果树:意大利台地园中会种植一些果树,如柠檬树、橘子树等。
这些果树可以为庭园带来活力和生机。
布局特点意大利台地园的布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称:整个庭园以对称布局为主,让人感觉整洁、秩序性强。
•层次分明:意大利台地园会设计多个台阶,使整个庭园呈现出立体感,同时也能增加观赏性。
•强调中心:意大利台地园强调园中心为整个庭园的重心,通常会设置一个中心水景或者雕塑等。
以上是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它通过巧妙的布局、丰富多彩的水景和精心的绿化设计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好的,接下来是其他几个特征:材料使用意大利台地园采用的材料也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石材:庭园中会使用大量石材,如老虎皮石、花岗石等,让庭园看上去更加古朴、稳重。
•瓷砖:瓷砖的运用可以为庭园增添颜色,营造出更有活力的氛围。
•铁艺:铁艺常常用来制作园中雕塑、栏杆等,它既可以弥补庭园的空旷感,又可以增加艺术感和装饰性。
灯光照明意大利台地园通常会在夜晚打造独特的氛围,其中灯光照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庭园中的灯光设计非常考究,既可以用来照亮庭园,又可以制造出神秘、浪漫的氛围。
同时,灯光也可以让庭园更加安全,防止夜间的跌倒和碰撞。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及其历史背景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园林艺术也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特征。
特别是在意大利台地地区,园林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有:坡地利用、地形模拟、建筑结合、水文特点等。
首先,坡地利用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重要特征。
由于意大利台地地势较为复杂,大多数园林都是建在山坡上的。
园林设计师通过巧妙地利用坡地,将园林分成不同的层级和区域,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
同时,坡地利用也使得园林在视觉上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感。
其次,地形模拟也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一大特点。
设计师们利用景观地形的自然特点,模拟出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河流、湖泊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地形模拟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同时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
再次,建筑结合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独特特征之一、在意大利台地的园林中,建筑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相互辉映。
设计师们在园林中修建了许多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使得园林更加充满气息和魅力。
这些建筑物通常被放置在园林的重要位置,以突出其重要性和美感。
最后,水文特点也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一大特色。
意大利台地区域雨水丰富,有许多湖泊、河流和泉水。
设计师们善于利用这些水资源,将其融入园林设计中,以增加园林的水文景观。
有些园林中修建了人工湖泊和喷泉,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还有一些园林通过河流的设置,使得整个园林犹如一幅画卷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意大利台地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在古代就有着丰富的建筑和园林传统。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的文化中心,艺术家、文人纷纷来到意大利台地学习和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设计师们汲取了古罗马园林的精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美学观念,创造出了属于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独特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特点及其作用[①]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特点及其作用[①]](https://img.taocdn.com/s3/m/9fd2c30ba300a6c30c229fd7.png)
摘要: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时代特征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为现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艺复兴;意大利;园林;特点;作用世界园林共分为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西欧园林体系。
就西欧而言,其园林景观主要经历了古希腊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及混合式几个阶段。
意大利台地园林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
该时期上承黑暗的中世纪,下启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其园林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特点。
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要素、空间布局及其社会性作用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现当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台地园林随着“世界的发现、人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席卷了整个西欧。
作为当时的教皇所在地,意大利最先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的文人、画家、雕塑家、建筑家纷纷摒弃中世纪的“呆板”约束,开始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
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园林既继承了中世纪园林的规则、几何式设计样式,又有所突破,将规则化设计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西欧园林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台地园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富豪权贵建于丘陵山坡上的庄园[1]。
文艺复兴初期,此类园林一般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每个台层相对独立,还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建筑多保有中世纪建筑的特点;到16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的庄园多建在城市叫郊外的山坡之上,有若干台层,并有明显的中轴线贯穿整个园林,真正意义上的台地庄园出现(如图1)。
16世纪末,巴洛克艺术兴起,园林布局有了明显改变,园林空间延伸度拉长,中轴线由人工向自然过渡,园林末端出现了自然景观[2]。
图1 梵蒂冈望景楼庭院台地在台地园林中,空间要素诸多,主要有挡土墙、台阶、栏杆、雕像等建筑性要素;动水景观(如喷泉、流水阶梯、瀑布等)、静水景观(如水池、运河等)等水体要素;合欢、杏、无花、月桂、雪松、白西番莲、西番莲、桂竹香、石蒜、雏菊类、金盏菊及葡萄、紫藤等组成的植物要素。
意大利台地园

代表作品
❖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 ❖卡法吉奥罗庄园 ❖卡雷吉奥庄园
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Villa Medici at Fiesole)
卡雷吉奥庄园
新颖别致的水景设计 水剧场:用风力造成各种喜剧效果的一种设施 水风琴:利用水力造成风琴之声,安装在洞窟之内。 惊愕喷泉:平常滴水不漏,当有客人来访时便从各个方向喷水 秘密喷泉:喷水口藏而不露
滥用整形树木,形态越来越不自然。利用整形树木做成的迷园,也是 当时流行的繁杂无益的游戏之物
文艺复兴末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伊索拉.贝拉庄园
• 伊索拉贝拉庄园建造在波罗米安群岛中 的第二大岛,离马杰奥湖(Lake Maszlore)西岸有600多米,距西岸的 斯特莱萨镇15千米,是现存惟一一座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
16 17 (VIⅡA ALDOBRANDINI)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间融在远一艺 的为园,时复 、 补一林而期兴 充体空且的时 世 ,,间园园期 纪 以甚处林林巴 之 形至理景不洛 交 成将上物仅克 , 完外,也在式 阿 整部力日空园 尔 而环求益间林 多 美境将丰上萌 的布 观也庄富伸芽 兴兰 的作园细展的 建迪 构为与腻得标 ,尼 图内其。越志 成庄 。部环另来: 为园
空境外越这文 ,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在罗马东南郊的 弗拉斯卡蒂。主建筑物在中层台地,面 宽达100米,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 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 经链式叠落水渠和水台阶奔泻而下, 中途压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顶沿 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流入一 座装有大量机关水法的水剧场。
【西安世园会】经典的意大利台地园林

【西安世园会】经典的意大利台地园林
意大利台地园是我最喜欢的欧洲园林,所谓的“台地园”就是建在山坡上有高高台阶的园林。
世园会中的“台地园”则是以罗马三大庄园之一的法尔奈斯庄园的部分为主要骨架建成的。
意大利台地园采用中轴对称的构图形式。
中间轴线是一条宽大的缓坡,从平台到观景廊。
海豚叠水分列两侧,中间是蜈蚣形的石砌水槽,构成系列跌水景观。
第二层是椭圆形广场,两侧弧形台阶环绕着透光的喷水球,向中间水盘喷水。
正中有巨大的水钵,珠帘式瀑布从中流下,落在水盘中。
水钵左右各有一座河神雕像,手握号角,倚靠水钵,守护着水景与观景廊。
缓坡的两侧是在维兰迪城堡的“爱园”,表达了四个爱情主题。
“悲情之爱”以匕首或剑的锋刃为图案,中间种植着红色的花,象征着决斗中四溅的血液;
“温柔之爱”像星星点点的火焰一样分割出许多象征温柔之爱的心形图案;
“炽热之爱”虽然是心形图案,但却是一颗颗破碎的心
“轻浮的爱”位于四角的扇子象征着轻薄,扇子之间摆放着代表虚假爱情的牛角。
黄杨篱组成的植物花坛,两座马匹塑像用来活跃气氛。
花园的两面均有矮墙,既限定了空间,又用作坐凳。
墙上有16根神像柱。
精细的做工,流动的水系以及,几何的植物,展示了园林的所有经典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台地园林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其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加尔佐尼庄园等均为人们所熟知。
意大利台地园林在继承西方古典园林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台层、形成中轴、加深进深自然过渡等方法形成了欧洲园林发展的基础布局,其利用的景观元素也是欧洲园林发展的源头,由此奠定了意大利台地园林在欧洲园林鼻祖的地位[1]。
所谓的台地园林,即主要建筑物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势开辟一层层的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植物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过渡。
意大利台地园林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2]。
1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形成及发展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左右,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各地平原十分闷热,相对在山丘上,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会令人感到迥然不同,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林。
除了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外,文艺复兴使西方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的束缚,生产力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人文主义者渴望罗马人的生活方式,这促使了富豪权贵们养尊处优,想方设法把别墅建在山上,以获得极好的视线效果,使宅院沐浴在高爽的和风中,同时也可躲避山谷中疟疾的侵害。
他们依据地形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也是形成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的渊源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意大利台地园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特色,但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演变[3]。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地址选择十分注重周围的环境,一般要求有可以远眺的前景。
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
建筑物往往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建筑风格尚保留有一些中世纪的痕迹,如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
到了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庄园多选择建在郊外的山坡上,依山就势辟成若干台层,园林布局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联系各个台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台地园。
中轴线上则以水池、喷泉、雕像以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等来加强远视线的效果。
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的两侧。
建筑有时也作为全园主景而置于最高处,如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卡斯特罗庄园。
16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进入巴洛克时期,园林艺术也出现追求新奇、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在布局上也完全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在空间上延伸地越来越远。
轴线从人工向自然过渡,其末端渐渐融合在大自然之中,如加尔佐尼别墅、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
2意大利台地园林的要素
欧洲园林中的主要元素大都来源于古老的意大利台地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进步。
意大利台式园林的多个组成要素对欧洲园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
其要素包括如下方面:
2.1建筑性要素
在意大利台地园林中,挡土墙、台阶、栏杆、雕像等多种建筑性要素用来形成和限定空间,同时,作为台地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建筑向花园的延伸,它们本身也是台地园林艺术的表现载体,园内存在的高差使它们呈现出丰富而变化多端的构图。
挡土墙内会设有神龛,常与水体结合,墙上也常常布置有不同材料、图案各异、色彩对比强烈的栏杆。
除此之外,栏杆也用干园中的台层边、台阶旁、池边、供眺望的广场边,常常与雕塑、瓶颈等相结合。
台阶的设计在台地园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台阶的式样变化丰富,一般根据高差和场地面积的不同,以及上下台层构图上的需要而定,也有根据不同主题的要求来设置。
雕塑作为重要的修饰硬景,几乎是每个台地园林中都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造型上,多以“人”为蓝本,塑造宗教、神话传说中的雕像,以点缀庭院烘托园林气氛,是古代意大利人朴实敦
厚的自然观以及宗教背景的体现。
2.2水体
意大利台地花园比较紧凑,高差大,很容易利用地形来建造各种跌水和喷泉,从而形成气氛活跃的动水景观。
在台地园林的顶层常设贮水池,有时以洞府的形式作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像或布置成岩石溪泉而具有真实感,并增添些许的山野情趣。
沿斜坡可以形成水阶梯,在地势陡峭、落差较大的地方则形成汹涌澎湃的瀑布。
在不同的台层交界处有溢流、壁泉等多种形式。
在下层台地上,往往利用水位差形成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形成各种优美的喷水图案和花纹;又可在喷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印象效果的水景;此外,还有种种取悦游人的魔术喷泉。
低层台地也可以汇集众水形成平静的水池,或成为宽广的运河。
通过良好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水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相互融合,喷泉与背景的色彩、明暗方面的对比也都恰到好处。
2.3植物
砖石结构的意大利建筑封闭、沉重,与自然的树木、山坡、溪流等难以协调,这与欧洲人协调统一、和谐整体的审美理想背道而弛,为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过渡使意大利台式园林里有了植物。
而台式园林中的植物作为过渡就应当兼有建筑和自然双方的特点,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自然元素建筑化,即把植物图案化、模型化,服从于规整的几何图形,从而产生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如把常绿植物修剪成方形、圆锥形、葫芦形等各种形状的“绿色雕刻”,剪成拱门、廊道、拱券的“绿色建筑物”,修剪成矮篱,在方型、长方形的园地上组成种种方案、花纹或家族徽章、主人姓名的“绿丛植坛”,将树木修剪成有着天幕、侧幕和观众席的“绿色剧场”,以及利用一些攀缘植物构成的优美动人的“绿色长廊”,修剪出壁龛,内设雕像的高大的绿色围墙等。
意大利台地园林将植物材料的运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同时,也充分运用植物来组织、围合空间。
如用修剪整齐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甚至将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对待,植物代替了砖、石、金属等,起着墙垣、栏杆的作用。
意大利台地园林中主要的植物种类有合欢、杏、无花果、月桂、雪松、白西番莲、西番莲、桂竹香、石蒜、雏菊类、金盏菊、风铃草、香石竹、洋常春藤、萱草、冬青、德国鸢尾、百合、油橄榄等木本、草本花卉,及葡萄、扁豆、金银花、紫藤、凌霄等攀附植物。
3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空间布局
3.1空间的平面结构
从平面结构来看,意大利台地园林中,轴线部分算得上是精彩的集中,因此其空间结构的主体是由轴线串联起的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5]。
每个园林由于用地形状不同、地形差异,轴线位置和数量也有所不同。
主轴是园林中最壮观的部分,也是透视最深远的轴线。
一般来说,主轴垂直于建筑,是纵轴;还有1~2条横轴与主轴垂直相交,有时还会有平行于主轴的次轴线。
台地园林中的轴线系统构成了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几何网络。
所有的主要空间都要围绕轴线展开,每一条轴线都是一个空间序列。
3.2空间的竖向变化
从竖向空间来分析,台地园是依山势而开辟的几层方正平坦的台地,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到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建筑常设在庄园的最高处,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十分雄伟壮观,给人以崇高敬畏之感,随主轴而下,在各平台布置规整的刺绣花园、圆形喷泉广场、雕塑、观景台等景观要素中,恰到好处地设计了景观兴奋点,以及不断变化、新奇、精美的景色。
在主轴的控制下,布局细部随地起伏,完美地体现了台地园林的空间层次美感4意大利台地园林的造园手法
4.1透视的应用
17世纪,巴洛克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师,都把科学透视法当作一种新鲜、时兴的方法广泛应用,制造特别深远的假象,或者制造视觉上的和谐比例。
在意大利台地园中也不免地看到
了透视法的影子,为突出主线感,中轴线上多对称布置水池、喷泉、雕塑以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等要素来加强透视线的效果[6]。
同时,也利用透视法的水景形成灵动具有空间进深感的景色,如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和伊索拉拉别墅就以其水景而富有声名。
意大利台式园林的透视现象也有不同类型,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比较符合规范透视原则,是在一个固定的点创造的一种静态的二维形象,而在巴洛克时期就逐渐创造一种流动的透视景象,这种景象的特点是在“混乱”中切割出轴线。
4.2恰当的比例
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美在于其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及匀称,例如修剪过的树木、砌筑的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推敲得十分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恰当的比例。
4.3明暗的对比
明暗对比实际上是巴洛克艺术的重要手法之一,巴洛克画家们用光线的对比来烘托画面的艺术中心,增加表现力。
意大利台式园林到了巴洛克时期经常用两侧栽植常绿树的林荫路通向一个明亮的花园空间,浓密的树冠形成的廊道有时甚至有些阴森,与意大利灿烂阳光照射下的开放空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文艺复兴后期,理水技巧已十分娴熟,不仅强调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上的对比,而且注重水的光影的明暗效果,形成丰富多彩的水景。
5小结
从文艺复兴早期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台式园林经历了政治、经济、艺术、思想的重大变化,园林的艺术也随之由只是单纯几何对称线,到突出的中轴,渐渐到对图案变化的夸张强调。
意大利台式园林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其构成要素、空间布局、造园手法在不同的地域,根据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展现出不同风格,如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都起源于此,从而奠定了其欧洲园林鼻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