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精品)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

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

(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
说课标题: 《谁画的鱼最大》
吉林油田松江小学 李春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具和学具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认识常 用的色彩及形状。本课属“造型· 表现” 领域,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鱼的形象, 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引导学 生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鱼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见 本课在本册中的重要位置。
学生范画欣赏
欣赏学生作品,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感受。
5、教师范画、学 生创作 小朋友一定想 给小鱼找到许多这 样的朋友,我们也 学一下魔法步骤, 变出大鱼:1、画 鱼的轮廓,2、加 花纹,3、涂颜色, 就可以成功的为小 鱼找到朋友啦。出 示课件步骤。请学 生说一说你想为小 鱼找一个什么样的 朋友?什么形状、 花纹、颜色? 播放音乐,教 师巡视指导。
6、 评价作业 交流收获 分析范作 展示作品,采用自评与互评方式 说说你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什么花纹 的?什么形状的,请同学们给予评价, 说说谁画的鱼最大?谁画的与众不同? 你喜欢谁的?为什么?

7、教师总结拓展。 同学们帮助小鱼找 到这么多的朋友,他 很高兴带着朋友回到 大海,出示课件,被 污染了的大海,大海 怎么啦?怎么这么脏? 小鱼在这样的环境里 生活会开心么?我们 要怎么做?引导学生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 圾。
3、比较大小,合理画面 分别出示挂图大鱼、小鱼,老师通过变 魔术的方式把小鱼变大,添加潜水艇、更小 的鱼,提示学生老师用的是“对比”的魔法。
4、 作品赏析, 启发创造 这一环节我利 用中国民间画《戏 鱼》和学生作品为 例,让学生感受艺 术家和小朋友们也 会利用对比方式变 魔术把鱼画大。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突出表现特点。通过对艺 术作品鱼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总结 艺术作品中鱼的形体表现手法,鱼身体与周 围背景用什么花纹物体来装饰。

第17课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17课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17课谁画的鱼最大1.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鱼的特点,通过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形;•能够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形状进行涂色,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参加互动游戏,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欣赏、评价。

2. 教学重点•观察和画出简单的鱼形;•选择合适的颜色涂色。

3. 教学准备•画板、颜料、画笔、水杯、抹布等;•布置好的课堂环境。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时间(3分钟)•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们喜欢什么颜色的鱼,并让他们用手指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鱼,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2. 观察和画出简单的鱼形(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鱼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鳞片、尾巴等特点;•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一条简单的鱼形,并让学生模仿画出来;•学生在画板上画出自己的鱼形,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3. 选择颜色涂色(10分钟)•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线条涂色,并加以美化;•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4.4. 互动游戏(10分钟)•将画板上的所有鱼作品贴在墙上,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欣赏、评价;•老师提供评价要点,帮助学生进行评价,如线条、颜色、形状、美化等;•学生对其他组的鱼进行评价,并且投票评选出最大的鱼。

4.5. 温故知新(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绘画和印象派绘画的鱼的形态与风格。

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活泼的热身时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了绘画任务。

特别是在互动游戏环节,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评价和分享的感受,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对颜色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灵活,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谁画的与最大》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训练学生自由表现和大胆作画的基本能力,学习和掌握充满画面的绘画方法。

认识和了解鱼的外形特点,初步感受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训练学生大胆作画的习惯,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画面丰满的美术作品。

农民画《戏鱼》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

这幅作品采用了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画面清晰醒目,惹人喜爱。

选择农民画《戏鱼》目的是根据画面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学习用不同方式表现鱼的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爱大自然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认识鱼的外形特点,感受和了解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和掌握使画面丰满的绘画方法,运用多种形状、变化的花纹和漂亮的色彩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二、说“学情”对于各种各样的鱼来说很容易引起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新鲜事物很好奇,相信学习起来一定很容易掌握,一年级学生对绘画已经具有简单的了解和学习,对于点、线、面的学习他们掌握的很好,对绘画中的形与色也能大胆运用,但是画面布置还是比较欠缺的,在装饰鱼躯干的花纹设计上可能是个难点,我相信通过讲解和学习,他们一定能设计出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鱼。

美术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七课《谁画的鱼最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表现,画出自己心中最大的鱼;学习使用色彩和形状进行创意表达,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了解鱼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课程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鱼的形态、颜色和特点,并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鱼的绘画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4.团队与合作: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评价与反思: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观察与表现:学生能通过观察,掌握鱼的基本形态、颜色和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鱼的绘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观察、讨论和绘画过程中,积极投入,乐于探索,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首先,学生在绘画鱼的形态时,对于鱼的身体结构和特点把握得还不够准确。这说明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和进行示范时,需要更加细致、具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运用更多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鱼的形态特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鱼的形态、颜色和特点。鱼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和色彩。掌握这些特点对于绘画鱼非常重要。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精品)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精品)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精品)和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直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分析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和颜色,了解鱼的特点和构造。

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接着,引导学生用刮画的方式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美术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刮画这种美术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困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和演示。

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需要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元素,以保持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需要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尝试,而不仅仅是追求作品的成品率和技巧水平。

本节课采用欣赏观察法、分组讨论法和分析实践法等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在准备好实物、图片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评价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例如,在观赏实物鱼游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掌控课堂节奏,相互配合着模仿鱼游动来体验其带来的乐趣。

并从中自主寻找本课教学重点——鱼的结构。

之后再以拼图游戏来巩固学生对鱼的结构的认识。

在评价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创作思想,并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从而加强美术认识。

本节课共设计了六个环节。

首先,采用猜谜游戏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通过展示真鱼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鱼的外形结构及游动时的状态。

然后,展示各种鱼的照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鱼的形状和种类。

最后,总结鱼的组成部分,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惯,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中来。

小学美术《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范文

小学美术《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范文

小学美术《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范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面的内容。

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鱼的特点,掌握突出表现本课的重点是后续美术课的主要方法之一。

所以学好这一课的知识是学习以后课程的基础。

依据课标和教材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和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能力目标: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身上富有美丽的花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开关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而《谁画的鱼最大》一课,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

因此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

学生准备:油画棒、彩笔、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㈠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

”课的一开始,我以问题:“我们都见过、吃过什么鱼?”并和小鱼一起参观水族馆的方法引出本课主题。

通过看、说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鱼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使学生感受体验鱼的形象中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教师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没有鱼的水族馆。

)㈡观察感受,探究新知。

⒈学习鱼的特征学生观察教师出示自然界中鱼的图片,教师讲解鱼的身体结构:头、躯干、尾、背鳍(讲解:鳍字)、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1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1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谁画的鱼最大》是人美版小学一年级教材上册第十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鱼的结构形状和特点,通过欣赏农民画《戏鱼》,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鱼的异同,在对比中理解大小,能够大胆作画,感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点做了一些延伸,将教学难点从单纯的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延伸到谁的构图更为饱满漂亮这一绘画基础上,使学生绘画水平从简单的画一条大鱼向画出美丽的大鱼转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间的关系,了解大小是相对的,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在观察体验中指导学生认识鱼的结构﹑色彩﹑形状及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饱满漂亮的绘画方法,能够大胆画出一幅漂亮的大鱼。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心海洋环境、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鱼的外形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了解自然界的鱼和艺术作品中的鱼的关系,了解鱼的结构﹑外形和特征,学习和掌握使画面饱满漂亮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体,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表现,突出鱼的特征,画出一幅漂亮的大鱼。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普遍有着较强的学习热情,但是存在活泼好动﹑纪律性相对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问题,由于我校是农村乡镇小学,美术基础薄弱,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绘画上最容易出现构图问题,对于除铅笔水彩笔为主的绘画以外的美术创作方式接触较少,因此这节课我会主要强调构图问题,以绘画方式为主,多利用视频和漂亮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鼓励孩子们大胆创作,培养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同时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教学我会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

我会用一段海洋鱼类的视频作为这节课的开场,引出今天的课题,并且通过利用大量的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索讨论鱼的结构﹑形态概括﹑花纹特征,利用《戏鱼》这幅农民画指导学生观察衬托物在凸显主体事物大小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画的鱼最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谁画的鱼最大》是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上册的第十七课。

本课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鱼的异同,在对比中理解认识鱼的大小,能够大胆作画。

一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构图问题,因此,在课标的范围内我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积极体验和实践创作。

并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点做了延伸处理,将教学难点从单纯的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延伸到谁的构图更为饱满漂亮这一绘画基础知识上,使学生绘画水平从简单的画一条大鱼向画出美丽的大鱼转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普遍有较浓的学习热情,但活泼好动、兴趣易发生转移。

而我校学生家境普遍情况较好,入学前都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因此他们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彩笔也是学生幼儿阶段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

如果一如既往的停留在绘画层面,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面对这样的学习群体,本节课学生的作业设计环节,我在绘画工具上突破了教材中学生常用的水彩笔绘画表现材料,选择用刮蜡画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本课的主体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扩展了学生对美术新材料的认识,动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水平的综合考虑,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观察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初步感知构图比例对于作品美的作用。

通过刮画方式,扩展学生对美术新材料的认识,培养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直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实践法。

(3)情感目标: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能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树立保护珍爱动物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用所学知识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把鱼画大画漂亮
五、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同时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观察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实践、评价和总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如:在观赏实物鱼游动过程中,学生自主掌控课堂节奏,相互配合着模仿鱼游动来体验其带来的乐趣。

并从中自主寻找本课教学重点—鱼的结构。

之后再以拼图游戏来巩固学生对与结构的认识。

在评价环节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创作思想,并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从而加强美术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这节课我安排了六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
开课我用了猜谜这种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说出谜语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没手也没脚,能在水中行。

)学生很快猜出答案,教师及时鼓励。

(板书《鱼》)【设计意图:谜语游戏的趣味性和获得表扬的成功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顺利实施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学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师:谜语后两句,老师有些不明白,“鱼儿没手也没脚,它靠什么在水中行呢”?有谁能告诉老师呢?(先让学生回答,接着教师出示真鱼引导学生观察,检验刚才同学们回答是否正确)
师总:谢谢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认真观察,帮助老师找到了答案,原来鱼是靠摆动鱼鳍和鱼尾在水中游动前行的,鱼尾还有掌控方向的作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有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真鱼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鱼的外形结构及游动时的状态。


2、课件展示各种鱼的照片,进一步认识鱼。

师:我们知道了鱼是靠鱼鳍和鱼尾在水中自由的行走的。

那你们知道吗?有的鱼有三个鱼鳍!也有两个的,真神奇!你们想认识这些真实的鱼儿吗?师小结:鱼的形状千奇百怪,颜色也是丰富多彩,而且种类非常繁多,大约有2万多种呢!世界上最大的鱼是鲸鲨,它体积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最大可达20米左右,将近八层楼那么高呢!而最小的鱼叫胖婴鱼,体长近8毫米,如同一个小瓜子那么长。

(课件展示鲸鲨和胖婴鱼图片,学生感知鱼的大小)
3、总结鱼的组成部分,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师提问:听了这么多的故事,看了美丽的图片,谁能说一说鱼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同桌之间交流讨论,并请学生做总结)
板书:鱼头、鱼身、鱼鳍、鱼尾(图文并茂)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鱼类欣赏,开阔了学生视野,为后面创作铺路。

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以同桌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鱼身体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索答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鱼。

(课件播放鱼作品)
在播放图片过程中教师介绍:鱼的形状不一,颜色也丰富多彩,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来拓展学生视野,认识更多关于鱼的表现形式,提高审美能力。


三:实践活动
1、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比赛画鱼。

(此处设最佳绘画奖和最佳评论员奖)
要求其他学生当好评论员,教师先出示思考问题:仔细观察我们作画分别用的是什么工具材料?你认为哪一幅作品更漂亮,为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材料作画要注意什么?
谁的作画习惯更好?
【设计意图:此处我运用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小评论员,选择新材料作画,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有意将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构图问提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对比感知问题的原因,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如何让鱼变得更大,画面变得更美,加强孩子对构图的认识;采用学生自主评价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构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评述能力,突破本课的难点。

教师可及时补充】
2、学生介绍作画步骤:
【设计意图:此处请刚才那位学生自己介绍作画步骤,不仅让全班同学对知识得到掌握,更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可补充强调并板书作画步骤和要求:①定位(大小适中)②勾形(线条清晰)③装饰(线条多样)
师:感谢这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经验。

那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就来做个比赛,比一比,看看谁画的鱼最大,相信大家一定会超越很多同学。

——板书全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四:课堂练习
播放音乐“鱼儿水中游”。

学生画鱼,(实物投影展示真实的鱼在水中游,)老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轻快的音乐中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不同材料带给大家的全新体验。


五:展示评价
1、老师将学生作品展示在装饰成海底世界的黑板上面,老师按展示作品先后顺序依次编号。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切身体验到浓厚的美术氛围,感受美术学习带来得乐趣。


2、根据作画要求,学生选择最喜爱的作品投票,票数最多的前三名为胜出者。

(此处仍设最佳绘画和最佳评论员两项奖。


投票标准:小画家奖:构图饱满☆造型奇特◇线条变化
小评论员奖:发言大胆积极,语言清晰流畅。

3、获奖学生谈获奖感言。

【设计意图:锻炼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全班同学的肯定,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还能激发别的孩子求成的欲望。


六:拓展延伸
模仿体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依据低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个环节采用“愉快教学法”,教师
播放菲尔普斯游泳视频,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一起模仿他的姿势,感受游动的快乐,想象鱼儿在水中自由快乐的生活。


课堂小结:
我们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做热带鱼并给它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

许多同学做得很好,很聪明。

相信大家以后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

七、教学反思:
我充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运用各种鱼的图片、优美的范画、板书,海底世界背景图、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互动、玩中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课堂教学做到张弛结合、气氛活跃,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及动手能力和谐并进。

同时重视课堂知识的延伸,体现新课程发展性、生活性的理念。

但是我感觉还有许多的不足,值得今后改进:
1、教师的课堂用语,一定要准确,要清楚地知道,语言所产生的行为。

我感觉,
我在上课指导,说多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少了点。

2、对画不好的学生的鼓励可以
多些,再多些,鼓励的方式要改进。

3、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对一年级学生“即画大鱼,又画美鱼”的要求可能稍微
高了一些。

由于学生作画慢,难以当堂完成任务,心里急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