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PT(50张)

合集下载

九年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

九年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
8
•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 • 答案:天津市首个民用5G测试基站启用; • 2.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①5G网络非常智能,将会改变行业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或:
5G网络非常智能,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 ②传统文化可以借助5G弘扬和发展: • ③5G是一种各方面都优于传统4G的新技术。
3
1.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①“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揭晓; •②网络热词反映出了生活的热度; •③网络热词最终能否融入到词汇中去,要看它是否 有生命力。
4
2.材料二中画横线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将“看到”删去,或者在“看到”前面加上 “我们”(或“人们”)。
5
11
12
• 【给家长的温馨提示】
• (一)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
• 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很多家长喜欢用训斥和居高临下的态度,这 会让孩子心里对父母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父母应该用平等交 流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
• (二)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相
22
• 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 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 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 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od或手机,他们需 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 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 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 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就像 从C到D。

第三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47张PPT)

第三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47张PPT)

点拨
答案
考点二 依据文本信息判断、选择 仔细阅读整个文本内容,然后将所要判定或选择的内容与原文内容进
行比照,特别要注意题目中“改换说法”的表述,往往会在“改换”过程中变动关 键信息的内容,如“大约”的说法变成“肯定”的说法,“在一定范围内”被有意漏掉,
这些都会成为考查我们准确把握信息能力的命题点。
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 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 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 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 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 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它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对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阅读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式与其他阅读内容的考查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 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试验二】在强制标识“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94.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2019年多于2019年。 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可运用提取中心法得出答案。 【试验一】在标识“非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38. ~8周岁儿童家长,大部分有陪读行为。 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 第三部分 非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 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比高低,寻规律,通过抓最高值或最低值可以快速把握图表重心,明确试题的指向和要点。 一、(2019·绍兴、义乌)阅读《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完成文后各题。 找到相关内容后,还应注意“用原文回答”或“分点归纳”这样的形式要求。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教学PPT课件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教学PPT课件

③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 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 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④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 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结果或结论
小文同学搜集到一组关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方面的材料。阅读后完成后 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②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 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③【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2023年2月28日发表《中国隐秘的技术 革命》】中国在建设超高压输电线路、高铁和5G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方 面领先世界。
④【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023年4月18日报道】中国仅用两年时 间就完成了全面建成和部署天宫空间站的壮举。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 面取得进展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最近在航天发射次数方面成为全球 领先国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图文转述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地区或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
几乎无一例外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有研 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七 大核心素养之首。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 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 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 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详见下图)。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 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江西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

江西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

[考情总结] 202X年首次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单一的说明性文体,包 含2道小题,1选择+1简答,选择题包括内容理解与概括和说明方法两 个考点,简答题为信息提取与概括,虽然在考查情势上产生了变化,但 从考点来看还是往年说明文的考点。全国多个省份也考查了非连续性文 本阅读,多为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情势虽然变了,但考点依然是 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的考点。
7月21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应急通 讯系统,决定利用“翼龙”无人机空中应急通讯平台搭载的移动公网基 站,为灾区恢复通讯讯号。
执行本次任务的是驻扎在贵州安顺机场的“翼龙”应急救灾型无人 机。当天14时许,无人机从安顺机场起飞,经过跨区域长途飞派历时 4.5个小时抵达巩义市。18时21分进入来河镇通讯中断区后,为约50平 方公里范围的灾区实现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

C.材料二主要写202X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 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践行了奥运共筑梦想、超出自身、激励世 界的精神。 D.材料三报道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 馆共同举行的“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盛况,展现出中国茶文 化的魅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丹麦乐高集团已经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 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可知,这不是乐高集团第一 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
(摘编自毛新愿《中国航天十大高光时刻》)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上述材料介绍了202X年中国航天的三个重大事件,体现了中国对人 类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 B.材料一介绍嫦娥五号实现中国航天五大技术突破时,运用了列数字、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材料二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建设历程、策略,以及三号系统的构成、 设计特点及服务水平。 D.材料三介绍了神舟飞船的构型、现有载人飞船的不足和新一代载人 飞船实验船的特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课件
(选自《辽宁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学人荐书
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一一这便
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推荐阅读:《少年读中国简史》《新中国极简史》《学者的人间情怀》
——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
读书养静气,读书有底气,读书生勇气。
【答案】D(数字技术”与“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阅读”并列不当,原文【 材料四】的相关表述是“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 式发展迅速,让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考点6、图文转换 考点4、信息提取与内容理解概括
【2021年】 1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内容,从两方面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并说说我国在资金利 用上的举措。(3分) 【2020年】 13.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呈现出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回答。(3分)
【答案】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20年扩大至10倍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 增加了9倍)(1分),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年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比2016年 提高了约2.3%)(1分),[或我国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在世界经济占比中都不断增长(2分);
考点4、信息提取与内容理解概括
考点3、文意理解辨析选择
第一步:审题干,圈关键词。 第二步:选项切片,标关键词。 第三步:回归原文,找对应点。 第四步:仔细比对,确定正误。
【2020年】 12.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2020年,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 B.据调查,全国人均图书拥有量2017年是6.49册,2018年是6.85册。 C.梁晓声认为,好书能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能成为人的良师益友。 D.数字技术、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让读书更生动。

中考作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42张PPT)

中考作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42张PPT)
眠足够的人数比例最低。 • D. 我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与繁重的学业负担、家长带来的不良情绪这
两个因素的影响有关。 • 课标指向:“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分
析内容要点,能从图表中找出相关信息,有效进行图文转换。 • 试题特点:本试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整合、比较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
7
中考原题
• 8.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四】的主要内容。(4分) • 课标指向:“搜集、筛选、提取并整合各类材料的信息”“归纳内容
要点”。 • 试题特色: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单则材料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学生
能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材料要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涉及的这两则材料也客观上增进了学生对睡眠的科学理解,了解各类 社会关系对自身睡眠质量的巨大影响。 • 预估难度系数:0.65 • 参考答案:(1)睡眠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2)社会关系对青少 年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
23
中考真题1 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 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 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2012南充)
24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
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提取 图表的主要信息时,首先观察纵轴“人数比 例”、横轴“不同学历段学生”情况,这样我 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然后 根据柱状图标注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有效地 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中考真题2 仔细观察漫画《啃 老》,说说漫画的含义。(2012 牡丹江)
28
[思路点拨] 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 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 力于图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和生活,体 现了语文实用性的特点。考生应该通过对漫画 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 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观察。将漫画中 表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 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这幅漫 画的标题是《啃老》,画面上的子女将老人的 积蓄挤了出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 漫画讽刺的就是社会上的啃老现象。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pt(共178张PPT)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pt(共178张PPT)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 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 APP……实体书 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 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 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 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 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 年,天津 市已经宣布未来 3 年,每年投入 2 500 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 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 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 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示例:①李女士包办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养孩 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②李女士放弃 了事业和追求,没有工作成绩,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 ③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没有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 ④李女士没有读懂孩子,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 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动力。⑤李女士把重心放在约束孩子、 管教孩子上,不相信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⑥ 李女士陪读没有讲究方法和艺术。
C.电视剧因为题材的严肃思考和说教,而不被年轻 观众所喜欢。
D.文章正文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老人跌倒扶不 扶”问题产生的特殊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从文章的三个 小标题,可知文章选取了三个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乐观展望 2016 中国文化,故 A 项是正确的。认真阅读正文的第一部 分,结合语句“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我们可 以推断出 B 项正确。从第 4 段中的“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 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 ‘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可推断出电视剧因为题材 的严肃思考和说教,而不被年轻观众所喜欢,故 C 项正确。D 项中有 明显的错误,正文第三部分论述的重点应是在 2016 年帮扶跌倒老人 的人会越来越多。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ppt(共33张PPT)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ppt(共33张PPT)
运用要学会利用文本解决问题。
息处。你是这样指路的:______________ 内容: __________
1、入园大门的服务区,请自行领取免费的园区地图,游览时请先仔细阅读地图,选好游玩路线,并且注意观察园内指示标识。 如果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结论,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判断。 【品评清明标识】 在一层“珍宝馆”你遇到参观者B,他向你询问哪里可以休息,你为他指路,帮助他找到了就近的休息处。
• 下雨下雪天您进馆参观请在入口处将雨具套进塑料袋,以免弄湿地 面。 • 馆里上下两层都设有洗手间,给您提供方便。您若参观累了,可到 楼上的会客室或者楼下的沁园里休息。
• 在大厅里设有服务台,热情的为您提供咨询服务。 每天免费发 放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有关展品和特展的介绍。
【材料三】民俗文化介绍——风筝篇 风筝是一种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 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 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 ,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 达,人们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于是风筝在民间普及开来。到了 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开始融入到了中国 传统文化中,与民间习俗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宋人周密的《武林 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 的生动景象。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劳动人民发挥着聪明才 智,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风筝样式:“龙凤呈祥”、“百蝶闹春 ”、“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 鱼”、“四季平安”,造型图案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 祈福之意,构思巧妙,趣味盎然。
1、入园大门的服务区,请自行领取免费的园区地图,游览时请先仔细阅读地图,选 好游玩路线,并且注意观察园内指示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3. 拟写标题
仔细欣赏 右边这幅漫画, 为漫画拟定一 个标题。(不 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 “无题”为题。
参考标题
爱与碍 间 给我一点空间 沉重的爱 还“我”生存空 溺爱是害; 扭曲的爱
方法指导
1.如果是讽刺性漫画,可用反语的修辞方 法,《如此XX》格式。
2.根据漫画的内容取标题。
3.根据漫画所揭示的寓意取标题。
参考答案: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 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 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 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 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 同阅读这本书。
题型2.揭示寓意题
例1:揭示这幅漫 画的寓意,25字左 右。(3分) 注意: 由画面联想到生 活、社会,由一个人 联想到一类人。
了解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 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 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 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
标题: (可以没有)即
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 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进行提 示与注解的文字。 主体:是画面各事物 按照一定的序列构成 的情景。
“砍”
题型2.揭示寓意题
画面:
人砍树,脑袋不翼而飞. 由画面到生活:
人类破坏森林、生态、 环境,自然惩罚人类.
寓意
这暗寓了人类耗尽自 然资源的结果必然是自 取灭亡,所以我们要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
“砍”
答案示例:
例1.寓意:砍掉树木,就是在砍倒自己。 (没有联系生活,字数不够) (1分)
例2.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对他来说,失去了树冠, 就等于失去了他自己的生命。 (2分)
例1【2012· 广东广州】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
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4分)
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年份 2010年 2011年 纸质图书阅读 网络(电子)阅读 80.2% 19.8% 76.3% 23.7%
漫画题
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 表述的一种考题。中考题中考查的 实际上是传统漫画。它往往从当前 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
题型
1.描述画面题
请说明右边漫 画的题面内容。

例1.描述画面题
[注意:]
1. 标题. 2. 主体、背景。 3.细节:人物动作、 语言和表情等. 4. 不要主观想象有联系生活)
例3.这暗寓了人类耗尽自然资源的结果必然是自 取灭亡,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分)
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与保护森林、生 态、环境联系,是可以的。还可以更深刻地 理解为: “讽刺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某些没有 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无知妄为、鲁 莽、霸道,做了错事却不知悔过。”
2014中考复习
另一扇窗 非连续性文本
——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 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 材料,大多是由多种材料组合,除 了文字之外,还有图片、表格、数 据、号码等其他元素。
聚焦课标
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应 学会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 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 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聚焦课标
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应 学会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 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 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图表题的要点
常见的图表有: 漫画(宣传画)、图标、表格 考查要求:
说明内容、分析道理、点明寓意、发表看法、 抒写感受等。
题型 1.描述画面题 方法归纳: 看对象 抓细节 讲顺序
“砍”

例2: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介绍画面内容。
参考答案:
这是一幅题为《“ 食”面埋伏》的漫画, 画面正中是一位惊惶的家庭主妇,她的四 围环绕着各种食品,在这上方是“吊白块? 苏丹红?防腐剂?农药?漂白粉?”的字 样。
例3: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
不规范答案示例:
例1: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有一个 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一脚踏在中 间的那个树墩上。 (2分) (忽略标题)
例2: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 墩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1分)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规范答案示例:
参考答案:这幅名 为《砍》的漫画中, 有许多树桩,一个 人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他一手拿 着一把大斧,一手 放在抬起的腿上。 他砍光了树,脑袋 也不翼而飞。
方法归纳:
1、联系生活 2、挖掘道理 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挖掘 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 3、揭露讽刺 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 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 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 中心词。
例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画面: 椅子上的人 看不见视力表上 最大的“人格” 两字,眼里只看 见“孔方兄”. 参考答案:这幅漫画讽刺了某 由画面到生活: 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3 社会只重金钱 分。)只答“眼中只看见钱” 不重人格的人. 给1分;只答“忽视(丢掉) 人格”,得2分。
如此跨栏
跨栏高手
2014年中考总复习
统计图表类专项复习
统计图表类
统计图表类包括表格、柱形图、饼图、 坐标曲线图等,它们都是用数据的形式, 反映某一话题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内 的客观情况。 此类题,一般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概 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或者谈看法建议 等。
解题思路 :
(1)仔细审题。(审题目要求、审图 表标题和内容) (2)抓图表主要信息。(比较的变化 特点) (3)准确归纳表述。
“砍”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 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看对象)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 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 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 的东西。(抓细节)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 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 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 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 分明、条理清晰。(讲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