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光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的现象。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光学原理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偏振方向下透射光强度的变化,探究光偏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1. 光偏振概念当一束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时,称为偏振光。
如果此时所选平面与传播方向垂直,则称为线性偏振光。
2. 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或制造出特定偏振方向的器件。
常见的有各种材料制成的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和半波片等。
3.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指出:当线性偏振光通过另一个线性偏振片时,透射光强度与两者间夹角θ满足cos2θ关系。
4. 假设条件本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器件,忽略了实际器件的各种不完美因素。
三、实验装置1. He-Ne激光器2. 偏振片(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半波片)3. 透镜4. 探测器四、实验步骤1. 将He-Ne激光器放置于台架上,开启电源,调节激光束方向,使其垂直于偏振片的传播方向。
2. 将线性偏振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3. 将四分之一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4. 将半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半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5. 通过探测器测量不同角度下透射光强度,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偏振片当线性偏振片与激光束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强度为0。
随着偏振片旋转,透射光强度呈现出cos2θ的变化规律,符合马吕斯定律。
2. 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3. 半波片半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相反方向的线性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半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光的偏振实验方法光的偏振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它涉及到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
为了研究和观察光的偏振现象,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交叉法马吕斯交叉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所需装置包括一个偏振镜和一对交叉的光栅。
实验步骤:1. 将光栅放置在光路中,使光通过光栅后形成一对交叉的图案。
2. 调整偏振镜的角度,观察图案的变化。
3. 当偏振镜与光栅之间的角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图案将呈现出清晰的波纹状。
通过观察图案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光的偏振性质以及偏振方向。
二、尼古拉斯法尼古拉斯法是一种利用偏振片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光的振动方向。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对偏振片,将它们的传递轴垂直放置。
2. 将待测光线通过第一个偏振片,使其只能通过一个方向的振动。
3. 调整第二个偏振片的角度,观察透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的强度变化。
4. 当第二个偏振片的传递轴与第一个偏振片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光的强度将最小。
通过调整第二个偏振片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光的振动方向。
三、双折射和波片法双折射和波片法是一种通过使用双折射晶体和波片来产生和分析偏振光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1. 使用双折射晶体(如方解石)产生偏振光。
2. 将产生的偏振光通过波片(如四分之一波片或半波片)进行调整。
3. 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变化,使用适当的检测器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对偏振光的产生、调整和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和性质。
总结:光的偏振实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马吕斯交叉法、尼古拉斯法和双折射和波片法是常用的实验手段。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研究光的偏振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对于光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而言,光的偏振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介绍的实验方法仅为举例,实际实验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的定义。
通常,光的波动是沿着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所有方向均匀地振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光的振动方向可以被约束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光的偏振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来观察和研究光的偏振行为。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法马吕斯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光的偏振的实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组合,可以将线偏振光转换成圆偏振光或者反之。
通过调节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相对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转换前后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二、振动起偏器法振动起偏器法是通过使用起偏器和分析器来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起偏器是一个偏振镜,可以限制光只能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当通过起偏器的偏振光再经过分析器时,根据分析器的角度调节,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探究光的偏振特性。
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是光线通过一些特殊的材料时产生的光的偏振现象。
常见的双折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和冰晶石等。
通过将光线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被分成两束具有不同振动方向的光线,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双折射。
通过测量这两束光线的振动方向,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四、干涉法干涉法是一种通过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偏振特性的方法。
通过使用光路调节器和干涉仪,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在干涉仪中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分析和测量这些干涉条纹,可以获得有关光的偏振性质的有用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这些实验方法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光的振动方式,还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学通信、显微镜下的观察等。
总结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对光的偏振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马吕斯法、振动起偏器法、双折射现象和干涉法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自然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等的概念;以及产生、鉴别这几种偏振光的方法;介绍了1/2,1/4玻片的定义和1/2,1/4玻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研究1/2,1/4玻片光学特性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分析。
然后由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以及测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时的入射角,即测量布儒斯特角。
关键词:波片;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角;分析引言偏振是横波的重要标志,光波属于横波。
在光学学习过程中,干涉、衍射、偏振都是波动光学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光偏振问题做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用实验来研究波片的光学性质,对马吕斯定律的验证以及布儒斯特角的测量。
以光偏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理解,拓宽对光学领域的认识。
1光偏振现象的基本理论1.1偏振的基本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
光波是电磁波,因此,光波的传播方向就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光波中的电振动矢量E和磁振动矢量H都与传播速度v垂直,因此光波是横波,它具有偏振性。
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其他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具有偏振性的光则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是指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不变,或具有某种规则地变化的光波。
按照其性质,偏振光又可分为平面偏振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几种。
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只局限在一确定的平面内,则这种偏振光称为平面偏振光,若轨迹在传播过程中为一直线,故又称线偏振光。
如果光波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则地改变,即电矢量末端轨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则称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占有相对优势,这种偏振光就称为部分偏振光。
光的偏振现象的解释与实验

光的偏振现象的解释与实验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它关注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的变化。
具体而言,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的方向,在特定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上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光的偏振现象的解释以及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一现象。
一、光的偏振现象的解释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光的电磁性质来解释。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光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
而在偏振现象中,我们主要关注光波的电场矢量的方向变化。
光波会沿着一定的传播方向传播,而其电场矢量可以振动的方向却不是随意的,在某些情况下会有特定的取向。
这种特定的电场矢量振动方向就是偏振态。
根据光波的振动方向,可以将光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无偏振光等。
线偏振光是指电场矢量沿着一条直线方向振动的光。
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例如偏振片,来筛选出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是指电场矢量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旋转的方式。
无偏振光则是电场矢量在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
二、实验观察光的偏振现象要观察和验证光的偏振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光的偏振实验。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1. 马吕斯交叉实验马吕斯交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观察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方法。
它利用了两个偏振片的相对方向和角度来筛选线偏振光。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两个偏振片(偏振片A和偏振片B)相互垂直放置。
然后,将偏振片A对准光源,使光通过偏振片A后成为线偏振光。
接着,将偏振片B放置在观察屏幕上方。
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相同时,即平行放置,可以观察到明亮的光斑。
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即交叉放置,可以观察到暗淡的光斑。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一致时,光可以通过;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无法通过。
从而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存在。
2. 旋转偏振片实验旋转偏振片实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观察和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这种方法通过改变偏振片的旋转角度,来观察光的透过程度的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个光源和一个偏振片。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质的认识。
2. 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方法和原理。
3. 学习使用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了解其工作原理。
4. 验证马吕斯定律,研究偏振光透过两个偏振器后的光强与夹角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E的振动方向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自然光中的电场矢量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振动方向是随机的,而偏振光则具有特定的振动方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产生:1. 利用起偏器(如偏振片)将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
2. 利用双折射现象将一束光分解为两束具有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
3. 利用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使自然光部分偏振。
检验偏振光的方法有:1. 利用检偏器(如偏振片)观察光强变化。
2. 利用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光电探测器检测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指出,当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时,光强I与入射光强I0、检偏器透光轴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θ的关系为:I = I0 cos²θ。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中央调节平台和两臂调节机构2. 半导体激光器和电源3. 偏振片(两块)4. 1/4波片(两块)5. 光电倍增管探头及电源6. 光电流放大器7. 光具座8. 白屏9. 刻度盘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和光电倍增管探头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路,使激光束通过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
2. 将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3. 将1/4波片旋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4. 将线偏振光通过第二个偏振片,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5. 将第二个偏振片旋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6. 根据记录的数据,验证马吕斯定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光强发生变化,说明1/4波片具有改变光偏振状态的作用。
2. 当1/4波片旋转一定角度时,光强也随之变化,说明光强与偏振片透光轴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θ有关。
光的偏振现象研究及应用实验

偏振器件的工作原理
偏振片
偏振片通过选择性吸收特 定振动方向的光线实现偏 振
偏振镜
偏振镜通过反射或吸收特 定振动方向的光线实现偏 振
马吕斯定律
描述了光波在通过偏振片 后发生的偏振现象
91%
马吕斯定律的应用
应用于光学器件设计和光 学通信领域
光的偏振现象的数学描述Leabharlann 偏振度描述光线的偏振 程度
数学模型关 系
光的偏振现象与 数学模型的关联
91%
光学旋光度
描述光线的旋光 性质
涉及光的偏振现象的方程
01 马克斯韦方程组
包含了描述光波传播的基本方程
02 光波的偏振方程
描述光波的偏振状态
03
总结
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深 入研究光的偏振性质,可以应用于光学通信、光 学器件设计、材料表征等领域。对光的偏振现象 有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推动光学科学的发展。
光的偏振现象研究及应用实 验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光的偏振现象简介 第2章 光的偏振现象的物理原理 第3章 光的偏振现象在通信中的应用
● 01
第一章 光的偏振现象简介
光的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 在空间中传播。光波 的振动方向称为偏振, 偏振光是指光波中振 动方向的特性。
光的偏振现象
光通信中的光的偏振现象研究 现状
01 研究热点
光的偏振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02 技术创新
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
03 应用前景
展望光的偏振现象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
感谢观看
THANKS
● 02
第2章 光的偏振现象的物理 原理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在某些情况下,光波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在19世纪初由法国物理学家马尔斯-亚培尔(Etienne-Louis Malus)首次发现。
他发现,当光通过一个偏振镜时,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镜允许的方向相同的光才能通过,其他方向的光则被阻挡。
这一现象被称为马尔斯定律。
马尔斯定律的解释是,光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构成的,而偏振镜通过选择性地吸收电场或磁场的振动方向来实现光的偏振。
这意味着光波的电矢量在通过偏振镜之前可以沿着任意方向振动,但在通过偏振镜后,只有与偏振镜允许的方向相一致的电矢量才能通过。
光的偏振现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
例如,当光通过一个有序的分子结构或晶体时,光的振动方向会受到限制,这被称为自然偏振。
自然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来观察和分析。
光的偏振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光学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测量和分析光的性质。
在通信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增加信息传输的容量和速度。
在材料科学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光的偏振现象还与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密切相关。
例如,光的偏振可以解释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蓝天的颜色是由于大气中的分子散射光的偏振。
偏振光还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地球上的大气和水体的性质。
光的偏振现象还在生物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生物组织对光的偏振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癌症。
通过分析光的偏振特性,可以获得关于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镜、偏振片等方法实现。
光的偏振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光学、通信、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
通过研究光的偏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二向色性起偏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实验名称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姓 名学 号 班 级桌 号 教 室 基础教学楼1406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
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
4.1/4波片,1/2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导轨和机座, 氦氖激光器(功率约5mW ),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5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两个),1/4波片(波长632.8nm ),1/2波片(波长632.8nm ),透明蔗糖溶液,螺丝刀三. 实验原理(请携带并参阅大学物理课本)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C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
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评 分教师签字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
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
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当自然光射到偏振片上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被吸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透过偏振片,从而获得偏振光。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见图2所示)。
若在偏振片P 1后面再放一偏振片P 2,P 2就可以用作检验经P 1后的光是否为偏振光,即P 2起了检偏器的作用。
当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的偏振化方向间有一夹角,则通过检偏器P 2的偏振光强度满足马呂斯定律:(1)当θ= 时,I=I 0, 光强最大;当θ= 时,I =0,出现消光现象;当θ为其它值时,透射光强介于0~I 0之间。
(1)双折射起偏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双折射现象。
当一束自然光射到这些晶体上时,在界面射入晶体内部的折射光常为传播方向不同的两束折射光线,这两束折射光是光矢量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
其中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束折射光 ,其振动在 内,称为非常光(或e 光),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这类晶体存在这样一个方向,沿该方向传播的光 ,该方向称为光轴。
主平面:主截面:(2)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自然光在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能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而且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振动较强,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
实验发现,当改变入射角i 时,反射光的偏振程度也随之改变,当i 等于特定角0i 时,反射光只有垂直于入图4用反射和折射起偏图5 用玻璃堆产生平面偏振光射面的振动,变成了完全偏振光,如图4所示。
此时入射角0i 满足 (1n 和2n 为两种媒质的折射率),这个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0i 称为起偏角或布儒斯特角。
可以证明:当入射角为起偏角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的。
图5是利用玻璃堆产生平面偏振光。
3. 1/2波片、1/4波片,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当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厚度为d ,表面平行于自身光轴的单轴晶片时,o 光和e 光沿同一方向前进,但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位相差,在方解石(负晶体)中,e 光速度比o 光快,而在石英(正晶体)中,o 光速度比e 光快。
因此通过晶片后两束光的光程差和位相差分别为:d n ne o )(-=δ d n n e o )(2-⋅=∆λπ (2)式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o n 和e n 分别为晶片对o 光和e 光的折射率。
由dn n e o )(2-⋅=∆λπ可知经晶片射出后,o 光和e 光合成的振动随位相差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偏振方式。
(在偏振技术中,常将这种能使互相垂直的光振动产生一定位相差的晶体片叫做波片)。
因此晶片厚度不同,对应不同的相位差和光程差,当光程差满足:()o e n n d δ=-= (k =0,1,2…)时, 为1/2波片; (3) 当光程差满足:()o e n n d δ=-= (k =0,1,2…)时, 为1/4波片。
(4) 平面偏振光通过λ/4片后 ,一般变为椭圆偏振光;但当θ= 或 时,出射的仍为平面偏振光,而当θ= 时,出射的为圆偏振光。
所以可以用λ/4波片获得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4. 旋光现象偏振光通过某些晶体或物质的溶液时, , 称为旋光现象。
具有旋光性的晶体或溶液称为旋光物质。
最早是发现石英晶体有这种现象,后来继续发现在糖溶液、松节油、硫化汞、氯化钠等液体中和其他一些晶体中都有此现象。
有的旋光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面顺时针方向旋转(逆光观察),称为右旋物质,反之称为左旋物质。
振动面的旋转角度不仅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还与光在该物质中通过的 有关。
对于有旋光性的溶液,旋转角还与溶液中旋光物质的浓度成 。
四. 实验内容注意:实验前请用手或书本遮住光电流传感器,光功率测试仪选用20mW 档位,然后用调零旋钮进行调零!1.部分偏振光及平面偏振光的检验(1)将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直接射到偏振片上,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动偏振片一周,用光功率测试仪观测透射光强度的变化并记录。
(2)在第一个偏振片的后面放上第二个偏振片,分别转动第一个偏振片和第二个偏振片各一周,用光功率测试仪观测透射光强度变化情况。
将两次观测结果记入表1进行比较,并作出解释。
表1 观察光强变化表(转动偏振片一周)偏振片 透射光强是否变化?消光次数说明消光次数的原因放一个,旋转一周放两个,旋转靠 近激光器那个放两个,旋转靠近 光电流传感器那个2. 验证马呂斯定律让激光束(线偏振光)垂直通过偏振片,偏振片透振方向与激光光矢量振动方向夹角θ在90°~00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用光功率测试仪(20mW 档位)测量透射光强的相对值I ,每10°读取一次数据,记录数据,然后画出(I-I min ,θ)及(I-I min ,2cos θ)关系曲线(I-I min 为纵轴,θ或2cos θ为横轴)表2 检验马呂斯定律的实验数据表0max I (0=夹角)max I (90=夹角)θ 908070605040302010I(mW) Cos 2θ I-I min为什么I 要减掉I min ? 答:图6.1(I-I min ,θ)关系曲线 图6.2(I-I min ,2cos θ)关系曲线3. 1/2波片的作用(1)让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依次穿过偏振片P 1、P 2、光传感器;转动P 2,使光功率最小(这时P 1和P 2透振方向垂直)。
(2)保持P 1和P 2不动,在P 1和P 2间插入1/2波片。
转动波片,再使光功率最小; (3)以此时波片光轴位置为起点,转动1/2波片,使其光轴与起始位置的夹角依次为0°、15°、30°、45°、60°、75°、90°时;分别将P 2转动一周,记录光功率变化情况,并对入射到P 2的光偏振态分别作出判断。
表3.1 用1/2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表 1/2波片转角 P 2转一周,入射到P 2的光偏振态 透射光强是否变化? 光强变化次数完全or 不完全消光0°30°45°60°75°90°(4)在(2)步骤的基础上,将波片以起始位置为零点分别转动15°、30°、45°、60°、75°、90°,相应地将P2 沿相同方向逐次转到消光位置,记录每次P2需要转动的角度。
并对实验结果予以解释。
表3.2 P2随1/2波片转角的变化1/2波片转角(以起始位置为0点)P2转过的角度(以起始位置为0点)结果解释15°30°45°60°75°90°4. 1/4波片与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实验步骤与1/2波片相同,记录数据并判断现象。
表4 用1/4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表1/4波片转角P2转一周,入射到P2的光偏振态透射光强是否变化? 光强变化次数完全or不完全消光0°15°30°60° 75° 90°5.观测线偏振光通过蔗糖溶液后的旋光现象,并测定蔗糖溶液的浓度(蔗糖溶液为右旋光溶液)a.自己设计并画出光路简图,标明各器件位置即可(提示:旋转激光管可以改变入射激光的电矢量振动方向);b.计算蔗糖溶液浓度。
已知:c LaΦ=, Φ:旋光角度,0=0.5Φ∆; L=25.00cm ,为旋光溶液长度(单次测量),L =0.1mm ∆;a=6.640ml/g.cm ,为蔗糖溶液旋光率表5 旋光角测量记录表次数 1 2 3 4 5 6 7 8Ф1(度)Ф2(度) Ф=|Ф2-Ф1|(度)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计算:①L u = ②u A Φ=B u Φ=u Φ=③c = ④c E =c u =⑤c c c U =±=c E = %五、思考及讨论1.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什么?2. 产生线偏振光的方法有那些? 将线偏振光变成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要用何种器件?在什么状态下产生?实验中如何判断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