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妊娠恶阻

合集下载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不 和两 型 。
状 , 呕 吐频 繁者 应 卧床休 息 。暂 禁食 , 对 每天给 予静 脉 补液 , 同时 , 可行针 刺 内关 、 谷 、 合 中脘等 穴 的治 疗 , 若 脾 胃虚 弱者 可加艾 灸 , 每次 呕 吐 后 , 予 清 水漱 口 , 应 清 除 口腔 内之 秽物 , 这样 可 避 免 因 口臭 而 诱发 呕 吐及 口

பைடு நூலகம்
2 6。 9
光 明中医2 1 00年 2月第 2 5卷 第 2期
C G M F bur 2 1 Vo 5. J MC eray 0 0 l2 2

妊娠 恶 阻 的 中医治疗 与 护理
王 彩 丽 甘 肃 省 会 宁 县 会 师 镇 卫 生 院 ( 宁 7 0 0 ) 会 3 7 0
关键词: 妊娠恶阻;中医药疗法;中医护理学; 中医妇产科学
d i1 . 9 9 j i n 1 0 —9 4 2 1 . 2 0 8 o :0 3 6 /.s . 0 3 8 1 . 0 0 0 . 7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 -2 60 1 0 .9 4 2 1 )0 0 9 -1 2
2 2 呕 吐调护 妊 娠恶 阻以其 呕吐 为特点 , . 呕吐 则是
者 , 多给 予蜂 蜜调服及 含 纤维素 较 多韵 绿 叶蔬 菜 , 可 忌 食辛辣 、 冷及 腥臊之 品 。对剧 吐者可 给予 随意饮食 , 生 但饮食 生 冷应适 当限制 , 脾 肖再 伤 , 她们进 餐不 能 恐 对 定时 , 应尽 量投其 所 好 。对 呕 恶 纳呆 者 可 给予 砂 仁鲫 鱼汤 。但是 , 如何 才 能 使 患 者顺 利 进食 呢?一 是 要 分 散患 者 因呕吐而 恐惧 进食 的 紧张 心 里 , 弛绷 紧 的 神 松 经 , 到意 向转 移 的 目的 。如 带她 们 到 空 气新 鲜 的 花 达 园 、 坪散 步 , 播放 一 些 曲 调优 美 的 音乐 , 情 轻 者 草 并 病 可适 当练太极 拳 等 。二 是 要根 据 患 者对 饮 食 的喜 恶 , 给予恰 当的饮 食诱 导 , 当着 病人 的面 要 尽量 避 免谈 及 她所讨 厌 的食 品。据 临床 观察 , 阻 病 人大 多厌 恶 荤 恶 腥、 油腻 及有 特殊 气 味之 食 物 , 鱼 虾 、 肉 、 如 猪 牛羊 肉 、 大蒜 、 韭菜等 。所 以 , 给病 人 配 餐 时就 要 注 意这 一 点 。 另 外 , 服药方 面 , 在 对脾 胃虚 寒 者汤 药 应 热 服 , 胃不 肝 和者汤药 应温 服或 凉服 。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妊娠病概述---中医妇科学

妊娠病概述---中医妇科学
健脾,目的在于益血之源,用药以益气养 血为主;白术、党参、淮山、黄芪
疏肝,目的在于通调气机,用药以理气清 热为主。柴胡、白芍、木香、枳壳
若胎元异常,胎殒难留,或胎死不下者, 则安之无益,宜从速下胎以益母。
治疗原则-治疗宜忌
选方用药顾护胎元,凡峻下、滑利、祛 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 品,都宜慎用或禁用。
子肿: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 子晕、子眩:若头目晕眩,状若眩冒,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眩晕欲厥者。 子痫:若在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
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 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 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
中晚期妊娠病
子满:妊娠五、六个月后,胎水过多,腹大 异常,胸膈胀满,甚或遍身俱肿,喘不得卧 者。


发病机理


气机升降失调
子肿

气滞湿郁

痰湿内停
子满
诊断
首先要明确妊娠诊断。 再根据妊娠月份,胎儿情况,孕妇的全
身症状及舌苔、脉象等,运用四诊八纲 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诊断。
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分清母病、胎病。
安胎大法:
补肾,目的在于固胎之本,用药以补肾填 精为主;菟丝子、熟地、杜仲、桑寄生
妊娠病
目的要求
掌握妊娠病的定义、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 熟悉主要发病机理。
定义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 妊娠病。亦称胎前病。
临床常见的妊娠病(早期)
妊娠恶阻 胎漏 胎动不安 堕胎
小产 胎死不下 滑胎 异位妊娠 葡萄胎
早期妊娠病
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 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

中医妇科学综合测试卷三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综合测试卷三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综合测试卷三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妊娠恶阻【答案】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闭经【答案】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初潮,或以行经又终端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妊娠痫证【答案】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眩晕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片刻自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

脏躁【答案】妇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无故悲伤,哭笑无常,呵欠频作者,称为脏躁。

痛经【答案】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

称为痛经。

二、填空1.___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答案】月经来潮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___、___。

【答案】睡忍痛、慢临盆3.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___。

【答案】崩漏4.正常的带下对阴道有___的作用。

【答案】润泽5.___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答案】天癸6.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___。

【答案】分娩7.妇科常用的内治法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滋肾温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解毒杀虫8.闭经分为___和___。

【答案】原发性、继发性9.痛经的机理主要是“___”、“___”。

【答案】不通则痛、不荣则痛10.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_与___并举。

【答案】治病、安胎11.子宫脱垂的主要机理是___、___。

【答案】冲任不调、提摄无力三、简答题1.月经的产生机理。

【答案】月经产生的主要环节是:肾气―天癸―任通冲盛―血溢胞宫,月经来潮。

女性14岁左右,随着肾中经气的充盛,天癸逐渐成熟,并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来潮,而天癸是随着肾气的盛衰而变化的,所以肾气盛在月经产生的机制中起主导作用。

天癸是促使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天癸自肾中化生泌至冲、任、并对冲任发挥重要生理作用。

任脉通,是指任脉在天癸的作用下,所司精、津、血、液充沛流畅。

妊娠剧吐中医护理

妊娠剧吐中医护理

妊娠剧吐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多见于年轻孕妇,属中医的“妊娠恶阻”。

【临床表现】1、停经:一般在停经40天前后出现。

2、恶心呕吐:初为早孕反应,逐渐加重,甚至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或食入即吐,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渣样物。

3、脱水症状:如口感、尿少。

4、严重者血压下降,明显消瘦,极度疲乏,言语无力,甚至可出现黄疸、尿闭、意识模糊、昏睡。

5、妇科检查:阴道和子宫颈着色、质软、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

【临证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量、色、质、呕吐次数,尿色、尿量,进食情况及全身症状,若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呕吐物带血、尿酮体阳性者,提示酸中毒,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2、一般护理:①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呕吐频繁者卧床休息,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避免异味刺激。

③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呕吐后用淡盐水漱口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④遵医嘱及时送尿检。

⑤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消除不良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心静养。

3、辨证施护①肝胃不和者可采用转移注意法、情志疏导法调理情志。

②脾胃虚弱者可指压双侧内关、轻揉足三里穴,或轻轻按摩脾、肾俞穴。

亦可生姜陈皮煎水代水饮。

③气阴两虚者:不能进食的遵医嘱补充液体,或以参须、麦冬泡水代茶饮。

【饮食护理】1、以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促进食欲。

3、忌食辛辣、味厚、油炸之品。

4、重症者须禁食。

【用药护理】1、对服药呕吐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并少量多次顿服。

2、服药前或进食前,可用数滴鲜姜汁擦于舌面,以减轻呕吐。

3、按医嘱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必要时用镇静剂,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及全身症状,若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呕吐物带血、尿酮体阳性者,提示酸中毒,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健康指导】1、注意休息,慎房事,适起居,预防感冒发热,定期孕期检查。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妊娠恶阻 morning sickness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

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

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3,4,5]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3.1.2 症状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6,7,8,9]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挟血丝,厌食,头晕 ,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3.1.3 体征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0,11]妇科检查 为妊娠子宫。

3.1.4 辅助检查3.1.4.1 血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1,2,7,12,13,14,15,16]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化验以确定有无肝肾受损。

3.1.4.2 尿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7,12,13,15,17,18]记24小时尿量,以调整输液量。

同时查尿酮体、尿比重、尿蛋白及管型尿。

尿酮体呈阳性。

3.1.4.3 心电图检查 (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 [19,20]病情严重者,可有低血钾的表现。

3.1.4.4 盆腔超声检查(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2,7,12,13,15,17,18,21]提示宫内妊娠,排除其他病变。

3.2 鉴别诊断3.2.1 葡萄胎(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17]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根据B型超声及血β-HCG可明确诊断。

治妊娠恶阻秘方中医治疗药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治妊娠恶阻秘方中医治疗药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治妊娠恶阻秘方(方7首)治妊娠恶阻秘方11.1健脾和胃饮【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组成】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3克,淡竹茹、法半复各9克,苏梗2.4克,砂仁3克(冲)、炙枇杷叶9克,煅石决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健脾和胃化痰、平肝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多系肝气上逆犯胃,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所致。

故方用党参、白术补气,气充则脾健而胃强;竹茹、枇杷叶能清肺和胃,肺金清则肝气易平;砂仁、苏梗行滞利气;陈皮、半夏、茯苓化痰止呕;石决明之重以平肝降逆。

如此则肝逆得降、肺得清肃,恶阻自可除矣。

【主治】早孕恶阻。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捷。

11.2安胃饮【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组成】藿香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克,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生姜计20滴兑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一般多因胃气虚弱、胃气不能下行反而随逆气上冲所致。

方中不用苦寒之品,而以辛香和胃兼用降逆止呕之药,使胃气平和,逆气下降,则吐止胎安。

本方系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以藿香正气散,橘皮竹茹汤加减变化而成。

方用藿香、苏梗辛温芳香,理气和胃而除湿;厚朴宽中、降气、和胃止呕;茯苓渗湿益胃;砂仁、橘皮辛香理气和胃;竹茹辛凉和胃、降逆止呕;生姜汁味辛理气和胃而止吐;半夏辛苦微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方中诸药多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其中尤以生姜汁及半夏之效果最为显著。

生姜为止呕圣药,味辛主开主润,不寒不热,不入煎剂而兑服、其药性具存。

盖辛以散之,呕乃逆气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故能止呕。

捣汁用主治呕逆不能下食,散烦闷、开胃气,其效更速。

半夏降逆止呕之功显著,可用于多种呕吐,但《本草纲目》中记载半夏堕胎,孕妇禁忌,因此妊娠恶阻应当慎用。

但刘氏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方入半夏从未发现有堕胎者,而且疗效甚好。

半夏虽为妊娠慎用药,因为“有病则病挡之”,所以方中用半夏,既能降逆止呕,又不影响胎气,所以用药在个人之妙用。

中医妇科学试卷含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卷含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天癸: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2.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3.脏躁:脏躁是妇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无故悲伤,苦笑无常,呵欠频做,不能自控者称为脏躁。

4.崩漏: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

5.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伴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3.冲任为病往往是通过—来体现调理冲任的。

4.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5.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主要是—、―、6.月经过多是指―、―。

7.崩漏的病机是、8.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9.月经不调主要是指、的改变。

10.痛经的治疗原则是。

1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与一并举。

12.缺乳的病机为、。

三.简答(每题5分,共10分)简述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哪三审?崩漏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崩漏常用的方法。

四.病例分析(共15分)仲某,女,20岁,学生。

行经腹痛5年。

患者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经前1周即出现胸胁乳房胀痛。

刻诊正值行经第一天, 量不多,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急躁易怒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

(要求:写出:诊断、证型、辨证分析、病位、病机、治法、方药) 五.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妇科第一首方剂是:大补元煎2.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6.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10.经行先期,量少,色红,质稠,伴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代表方剂1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月经先期:A 启宫丸B 寿胎丸C 四乌贼骨—-芦茹丸D 固冲汤 EA 《黄帝内经》B 《千金要方》C 《胎产书》D 《傅青主女科》E 《经效产宝》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将妇产科独立分科的: 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元代4.“一源三歧”,同起于胞宫的奇脉是:A 冲任带B 督冲任C 督冲带D 任督带5.妊娠期间,机体表现为——的生理特点E 清代E 任冲带A 肾阴不足,心火上炎 C 阴衰阳盛,阴阳失调E 以上都不是B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D 血感不足,气易偏盛A 肾气盛B 天癸至C 任脉通D 冲脉盛E 血溢胞宫7. 新产后机体的生理特点是:A 阴血不足,气易偏盛 C 肝失调达,气机逆乱 E 肾阴不足,心火上炎 8.正常恶露干净的时间为; A 产后2周内 C 产后6周内B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D 阴血骤虚,阳气易浮B 产后3周 D 产后1周内9.下列哪项不是血瘀所致的月经病: A 月经过少 B 月经先期 C 痛经 D 崩漏E 经间期出血是:A 补中益气汤 B 固阴煎 C 两地汤 D 清经散E 丹栀逍遥散C 偶尔一次月经提前7天D 月经周期提前10天E 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A 月经周期提前10天 常,经量明显增多C 经期少于2天或超过8天D 月经每2个月来潮一次而机体无其他不适 E 以上都不是 13.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胃气素虚-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冲气挟胃 气上逆
实用文档
(一)胃虚型 主要证侯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 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 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实用文档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入即吐 ----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
②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 尿酮体[+]
……
实用文档
(二)鉴别诊断 ⒈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鉴别 ⒉与急性胆囊炎的鉴别 ⒊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鉴别 ⒋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鉴别
实用文档
三、辩证论治 ⒈了解呕吐物的性状(色、质、气味)结合全 身证侯、舌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寒热虚实。 ⒉治疗大法: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⒊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用药宜忌升散之品 ⒋分型:胃虚型、肝热型、痰滞型
肝血愈虚
实用文档
肝火愈旺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 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 廉,循股阴,八毛中,环 阴器,抵小腹,挟胃,属 肝,络胆,上贯膈,布胁 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 颡。
经脉》
《灵枢·
实用文档
夫冲脉者,其下者, 并于少阴之经,渗三 阴;伏于出跗属,下 循跗,入大指间。 《灵枢·逆顺肥 瘦》
实用文档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 ---孕后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
胸胁满闷,嗳气叹息--肝郁气滞,气机不利 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肝火上逆 渴喜冷饮,便秘溲赤--热盛伤津
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实用文档
治疗法则 方药举例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加味温胆汤《医宗金鉴》
陈皮 制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黄芩 麦冬 芦根 生姜
义》 实用文档
《难经释
胃经“从缺盆下乳内 廉,下挟脐,入气街 中”
经脉》
《灵枢·
实用文档
冲脉和胃经的关系 走行方向相反 在腹部伴行 交汇于气街
实用文档
冲脉气盛+胃气素虚
胃气素虚,胃失和 降,冲气挟胃气上 逆,
胃 经冲 脉Leabharlann 实用文档冲脉气盛 肝热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孕后经血停闭 血聚冲任养胎
肝热
实用文档
§1 妊娠恶阻
概述: ⒈概念: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
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又称“妊娠呕吐”、 “子病”、“病儿”、“阻病”。
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恶阻是妊娠早期常 见的病证之一。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多数患者可迅 速康复,预后大多良好。
实用文档
“恶阻”之名首见于隋《诸病源候论》:“恶阻者心中愦 闷,头眩,四肢烦痛,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
胃失和降 妊娠剧吐(恶心呕吐)
实用文档
孕后经血停闭 血聚冲任养胎
冲脉气盛
实用文档
主要机理
冲脉气盛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一、病因病机 肝火
冲脉气盛 + 胃气素虚 痰饮
冲气挟胃 气上逆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冲脉气盛 胃气素虚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冲脉者,起(出)于 气街
《素问·骨空 论》
冲脉者,起(出)于 气街,并足阳明之经 ,挟脐上行,治胸中 而散也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记有:“妊娠呕吐恶食,体倦嗜卧, 此胃气虚而恶阻也”。指出了胃气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景岳全书》:“凡恶阻多由脾虚气滞,然亦有素本不虚, 而忽受妊娠,则冲任上壅,气下不行,故致呕逆等证”。 阐述了冲任上逆或肝胃不和则呕恶吐逆的机理。
实用文档
主要机理 冲气上逆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1
王xx,女,29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30日 主诉:停经74天,近日来恶心呕吐剧烈。 现病史:停经74天,近日来恶心,呕吐,厌食。
食入即吐,纳少,厌油腻。以前月经错后,量少, 伴有腹痛。经中药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近日尿 妊娠试验阳性。 舌像:苔白腻:脉象:缓。
实用文档
为什么该病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 如何进行该病的诊断? 哪些妇女易患该病,为什么? 该病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血聚冲 任养胎
冲脉气盛 +
肝火 胃气素虚
痰饮
冲气挟胃 气上逆
胃失和降
实用文档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⒈病史:停经史、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孕三个月内。 ⒉症状:呕吐频繁,厌食,甚则导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明显消瘦,全身皮肤和粘膜干燥,眼球凹陷,体重下降, 严重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黄疸,嗜睡和昏迷 ⒊检查:①妇科 检查
甘草 黄连
方歌: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馈闷温胆汤。
橘半苓甘与枳竹,更加芩连芦麦姜。
实用文档
半夏--君药,降逆和胃燥湿化痰 竹茹,黄芩,黄连--清肝热,除烦止呕
“黄芩为少阳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 二药相合胆气清肃,胃气顺降。
枳实、陈皮—宽胸和胃,调气降逆 茯苓--健脾渗湿,生姜-诸君臣祛痰止呕 麦冬、芦根—养阴清热,除烦止呕, 甘草调和诸药
实用文档
冲脉和肝经的关系 在腹部走行方向 同 冲脉渗三阴
胃经和和肝经的关系 肝足厥阴之脉 , 挟胃,属肝,
实用文档
冲脉气盛+肝火
肝血愈虚,肝炎愈 旺 冲气挟肝火上逆犯 胃,
肝经
胃 经
冲 脉
实用文档
冲脉气盛+痰滞
脾阳素虚,痰饮内 停 冲气挟痰饮上逆
胃 经
冲 脉
痰滞
实用文档
一、病因病机
孕后经 血停闭

脘腹胀闷不思饮食---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头晕体倦,怠惰思睡--中阳不振,清阳不升 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实用文档
治疗法则 方药举例
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木香 生姜 大枣
甘草 砂仁
方歌:香砂六君夏陈和,参术苓草姜枣多。
实用文档
方解:参、术、草、大枣—健脾养胃,益气和中 生姜、半夏—降逆止呕 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
实用文档
加减:
呕甚伤津,五心烦热,舌红口干—
养阴清热
加石斛、玉竹、麦门冬
便秘—加胡麻仁润肠通便
实用文档
(三)痰滞型
脾虚痰饮内停-冲脉气盛-冲气挟痰饮上逆
实用文档
加减:
脾胃虚寒—加丁香、白豆蔻以温中降逆
吐甚伤阴,症见口干便秘—

去木香、砂仁、茯苓温燥淡
仁养阴
加玉竹、麦冬、石斛、胡麻
和胃
脾冷流涎—加益智仁、白豆蔻温脾化饮,摄
涎止唾
实用文档
(二)肝热型
平素性躁多怒-肝郁化热-冲脉气盛-冲气肝火 上逆犯胃
实用文档
(二)肝热型 主要证侯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 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 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