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现行
GB/T 19349-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
5
5
国标
现行
GB/T 19350-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
6
6
国标
现行
GB/T 23606-2009
铜氢脆检验方法
7
7
国标
现行
GB/T 24185-2009
逐级加力法测定钢中氢脆临界值试验方法
75
7
国标
制定中
*
加氢站氢气阀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76
8
地标
制定中
*
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
3. 2加氢装备
77
1
国标
现行
GB/T 30718-2014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78
2
国标
现行
GB/T 30719-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79
3
国标
现行
GB/T 31138-2014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3部分:质子交换膜测试方法
92
4
国标
现行
GB/T 20042. 4-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
93
5
国标
现行
GB/T 20042. 5-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5部分:/T 20042. 6-2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6部分:双极板特性测试方法
58
6
国标
现行
GB/T 40060-2021
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
59
7

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2011《汽车与配件》-平安证券新能源汽车研讨会系列报告(二)何云堂:教授级高工,全国标委会电动车分委会委员、灯光分委会主任委员、全国燃料电池标分委委员、联合国《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HFCV-GTR)专家组中方负责人、联合国灯光专家组(UN/ECE/WP29/GRE)中方负责人、ISO标准《电动摩托车术语》负责人、起草人。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整车标准,有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电动摩托车;二是电动汽车部件标准主要是储能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还有电机及控制器;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标准,有能源动力、站车通信及接口、能源补给(见图1)。

在制定我国电动汽车标准时应做一下分析:·电动汽车标准是汽车标准体系新的组成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及部件标准也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类电动汽车。

·以现有的国际标准法规(ECE、ISO、IEC)和应用较广泛国外先进标准(如SAE、EN、JEVS)为参照,结合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研发情况制定。

·针对燃油汽车标准不适用电动汽车的结构、部件特点,除提出基础标准、结构安全要求及部分部件性能要求,大部分为测试方法标准,避免对产品设计和技术发展的限制。

·标准仍有待完善和提高,依赖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积极跟踪,参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制定,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在国际上非常少,很多是国家自行制定的。

因此,制定电动汽车标准是环境保护及能源安全需要,是节约能源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需要。

国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进行燃气汽车、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初步建立了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并进行了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的研究,“十一五”期间重点进行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燃料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及基础标准的完善。

我国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时得到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国家标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多项政策制定,促进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工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概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规范。

本文将对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2.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我国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如下: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驱动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这一定义涵盖了直接使用电能、通过外部充电补充电能以及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的车辆,是对新能源汽车范围的明确界定。

3.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我国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方式和使用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3.1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是指完全依靠蓄电池供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并以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零排放、零噪音和无需燃油,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纯电动汽车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是指既可以利用内部燃油发动机驱动,又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同时搭载电池和电动机的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动模式下具有零排放和静音的特点,而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又能够克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兼具节能环保和续航能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大众Passat GTE、宝马5系插电混动等。

3.3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是指利用氢气作为燃料,并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的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快速加注、续航里程远等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在汽油和石油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电动汽车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混合动力车的推广势在必行,而我们电动汽车未来的主要战略取向将是纯电动汽车,当前重点推进的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电动汽车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和产业相互结合的产物。

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传统汽车存在的优越性,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且在推广中遭遇到一些问题。

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

“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

“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今还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并逐步建立完善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使之法制化、体系化、标准化,促进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从国家的一系列积极扶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非常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

首先我将介绍国内近些年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

就我所了解的最近国家的政策有如下:2012年12月3日,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

从名单上看,本次25个项目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涉及江淮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多个汽车上市公司。

2012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从目前的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

(完整版)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汇总表

(完整版)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汇总表
ISO 6469-1:2009电动道路车辆 安 全性规范 第1部 分:车载储能装置
ISO/TR11955:2008混合动力电动道 路车辆——电荷 平衡检测方法指 南
ISO/TR11954:2008燃料电池道路车 辆 最高速度检 测方法
ISO 13984:1999液态氢——地面车 辆加氢口
29
ISO 6469-2:2009电动道路车辆 安 全性规范 第2部 分:功能安全方式 和故障防护
IEC 61851-2-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 系统 第2-1部分: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 求
IEC60349-2:2010电力牵引.铁路 与道路车辆用旋 转电机.第2部 分:电子变流器 供电的交流电动 机
37
IEC 69786:1984电动道路车辆用 控制器
IEC 60254-2:2008牵引用铅酸蓄电 池.第2部分:电 池的尺寸、接线 柱及电池的两极 标记
序 号
标准 组织
电动汽车基础标 准
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燃气汽车
蓄电池
基础设施
其它
1
中国 新能 源汽 车标 准
GB/T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 指示器及信号装 置的标志
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术语
GB/T18437.1-2009燃气汽车改装技术 要求 第1部分: 压 缩天然气汽车
GB/T 20735-2006汽车用压缩天然 气减压调节器
8
GB/T 18388-2005电动汽车 定型试 验规程
QC/T 837-2010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类型
GB/T 25986-2010汽车用液化天然气 加注装置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1规.现3.状1 1标我.3准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政的策政与策法、法规和
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配套设施领域, 北京市还计划对充电桩等建设提供补贴, 补贴额度最高为建设投资的30%。同时, 北京市还将集中建成充电站100座,换电 站1座,充电桩3.6万台(套),建设新能 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此外, 北京还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鼓励企事业 单位和个人使用电动汽车,扩大应用规模;
大众途锐混合动力汽车
1.4.2 德国新能源汽车
(4)奥1迪.4Q5国混内合动、力外汽新车能源汽车一览
奥迪Q5 hybrid全混合 动 力 车 的 2.0TFSI 发 动 机 和 电动机采用直列排列、并联 连接的方式安装,形成了强 劲的混合式动力总成,能够 实 现 180KW ( 245 马 力 ) 的总系统输出功率和 480N·m的扭矩,它的百公 里油耗为7L。Q5 hybrid的 0-100km/h 加 速 时 间 为 7.1s , 而 80-120 KM/h 的 中 段 加 速 表 现 为 5 档 5.9s 。 强大的动力使其最高时速达 到225 km/h。Q5 hybrid
1.3.2 我1.3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标的准政策、法规和 标电准动车辆相关的国家表准和行业表准
类型
实施项 目
标准属性
纯电动汽车
8项
GB/T
整车 混合动力汽车
6项
燃料电池汽车 4项
GB/T GB/T+QC/T(3+1)
电动摩托车
6项 GB +GB/T+QC/T(1+3+2)
基础、通用表准
4项
1规.现3.状1 1标我.3准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政的策政与策法、法规和

美、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美、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该文列出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新能源汽车标准(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日本电动车辆协会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蓄电池和电机)JEVS标准和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应该安全、可靠、易用且成本低,而满足这些要求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它的标准化。

新能源汽车标准是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其规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制造等环节;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促进了产业延伸和拓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正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标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的选择、研制、商品化及产业化的巨大影响力,各国都在原有燃油车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如日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标准体系,美国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针对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已发布了十九项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整车系统(Vehicle Systems)、蓄电池(Batteries)、充电接口(Interface)及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四大类,内容具体包括各类电动车的术语和安全技术要求;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电磁场强度等的试验、测量方法;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各种试验规程及对电动车辆用的高压电线、线束与元器件、连接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SAE也在不断完善其标准体系,特别是在加快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整车及通信协议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如SAE J2894 Power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Plug-In Vehicle Chargers等等(见表1)。

2001年美国成立了“SAE燃料电池标准委员会”,目前有6个工作组在工作。

他们分别负责排放和能耗、接口、性能、安全、可回收、术语这些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发布了氢燃料的质量要求、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试验和回收、氢燃料加注连接装置方面的15项标准(见表2),已形成世界上最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动力电池等
8项
关键 部件表
电动机及控制器
2项

充电机(站)
4项
GB/T+QC/T(4+4) GB/T GB/T
待批表 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 3项

其他
4项
GB/T GB/T+QC/T(1+3)
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1.3.2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电动汽车标准制定的原则 1)电动汽车属于汽车,与传统汽车标准一致的不再重新规定,执行现 有传统汽车标准。 2)与传统汽车标准没有抵触只是需要针对电动汽车特殊方面增加少量 内容的,修订原有标准,补充相关内容,对电动汽车特有、不能与传统 汽车标准兼用的,要单独制定。 3)为了不限制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考虑制定为推荐性标准,且主要 为性能测试评价标准,不涉及产品使用材料、结构(安全要求除外)等。 4)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国内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成果制定我们 自己的标准,不照搬国外标准。 5)积极参与国际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制定,将我国的电动汽车成果充 分体现到国际表准、法规中。
大众途锐混合动力汽车
1.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一览
1.4.2 德国新能源汽车
(4)奥迪Q5混合动力汽车
奥迪Q5 hybrid全混合动力车的 2.0TFSI发动机和电动机采用直列排列 、并联连接的方式安装,形成了强劲 的混合式动力总成,能够实现180KW ( 245 马 力 ) 的 总 系 统 输 出 功 率 和 480N·m的扭矩,它的百公里油耗为 7L。Q5 hybrid的0-100km/h加速时 间为7.1s,而80-120 KM/h的中段加 速 表 现 为 5 档 5.9s 。 强 大 的 动 力 使 其 最高时速达到225 km/h。Q5 hybrid 靠电力驱动时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110km,如此性能在混合动力车领域 十分罕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
一、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的建立
我国在“十五”初期进行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研究。

作为标准制定的指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表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制定工作的规范。

体系表中不仅可以体现产品的结构、技术内涵和发展方向,而且对于科技开发和标准制定计划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有以下方面。

1.确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位置。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本身是汽车的一类,并不能独立于传统汽车之外。

因此,它必须满足传统汽车的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所需的特有标准要求。

2.确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特有的构造、系统,以此确定标准体系中的项目。

3.确定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共性和特性。

具有共性要求的可以考虑共用一个标准;具有独特性的,标准项目在体系表中单独列出。

这样,即保证标准项目的齐全,又可减少标准数量、标准制定过程中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4.参照国外现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项目,结合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开发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标准项目尽量齐全。

体系表中的一些项目是考虑与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政策相配套的支撑标准和我国特有的标准,例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5.标准体系表是动态的,现在编制的体系考虑了近期急需和长远的标准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项目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表与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品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标准体系包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品本身的术语、试验方法、技术条件,以及保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正常、方便、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的相关标准,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车载氢系统、氢燃料、加氢站、加氢机、燃料电池系统等。

同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中还涉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管理标准、产品认证、企业认证、从业人员资格等诸多方面。

二、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
1.概况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委会从整车性能、安全、接口部件的互换性等方面考虑。

目前正在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通用基础类标准研究。

如术语标准,主要内容涉及到整车、配套件、其他关键部件、基础设
施接口。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类项目研究。

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一般安全要求,主要内容:车载能源装置的安全要求
、运行操作安全要求、漏电和人员防触电要求等。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系统安全要求为储存或处理燃料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系统提供标准规范,主要针对燃料储存装置,燃料处理过程,燃料电池堆等提出要求。

(3)互换性标准研究。

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主要内容为加氢口互换性、安全性、通信、型式、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鉴于国内暂时没有液氢,因此,只考虑了使用气态氢气为工作介质、工作压力为35MPa、工作环境温度为-40。

C~60。

C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耗等的研究。

动力性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等。

能量消耗试验方法
,将根据国内现状考虑以下方面:电流法,通过测量燃料电池堆的输出电流来计算氢的消耗量,因为燃料电池是通过氢离子的流动而形成电流的,所以,可以用电流值来确定氢消耗量;压力法,通过测量试验前后高压储氢罐中气体压
力和温度算出氢消耗量。

把测得的压力和温度值通过计算储藏罐中气体分子数量的改变,确定氢的消耗量;重量分析法,通过测量试验前后高压燃料罐重量得到氢消耗量。

试验用燃料罐应适于测量重量;流量法,用流量计测量供给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氢和被消耗掉的氢。

(5)示范运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研究。

我国目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经进入示范运行阶段,这个期间可
以对示范运行出台一些过渡性规范和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便能够使车辆上路行驶,从而对已经存在的规范进行验证和积累经验,达到示范运行的目的。

依据现有的标准,对于氢车辆整车认证,排放、能耗、发动机功率暂时不进行试验,因为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试验标准、试验程序、标准油(气)。

另外,现存的标准或法规没有相关车载氢系统安全标准。

为了达到氢车辆认证的要求,可以对传统汽车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满足车辆示范运行的要求。

2.已经完成的报批稿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该标准报批稿考虑了我国已有的GB/T 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与故障防护》GB/T
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的要求》,同时借鉴了日本法规(附件100)和SAE的相关标准草案条款。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的安全要求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氢系统上,所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针对已有的标准或法规中有关氢系统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该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燃料系统安全要求、燃料电池系统安全要求、动力电路系统安全要求、功能安全要求、故障防护要求(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等,同时提出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使用和保养要求。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国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标准方面,比较成熟的有SAE J257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SAEJ2574标准于2002年3月13日发布,它主要包含7部分:一般术语――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通用部件和特性术语,燃料电池种类,燃料――燃料电池的燃料和燃料储存,燃料电池部件,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基础构件的术语及定义。

我国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标准编制时,采用了国外燃料电池部件、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系统这几个部分的一些术语。

此外,该标准报批稿还参照了GB/T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GB/T20042.1-200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SAEJ2574:200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的相关内容。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标准主要涉及了通用术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车载供氢系统、燃
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性能及试验方法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

(3)《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一个重大特征是燃料电池发动机提供动力源,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作为第一批推出的标准,以满足现实急需。

该标准规定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起动特性、稳态特性、动态响应特性、气密性检测、绝缘电阻检测等试验方法。

在性能试验方法中,该标准提供了冷机方法和热机方法。

此外,分别就起动特性试验、额定功率试验、峰值功率试验、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稳态特性试验、紧急停机功能测试、燃料电池发动机气密性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燃料电池堆和辅助系统[包括氢气供应系统(不包括高压氢气瓶)、空气供应系统、控制系统、水热管理系统(不包括散热器总成)等,以及冷却液及加湿用水]的质量提供了测试方法。

该标准还提供了试验数据的计算方法,如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效率、燃料电池堆的功率、燃料电池堆效率等参数。

(4)《加氢车技术条件》
为了弥补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我国已经研制出了移动加氢车。

如何保证它的安全运行,还制定了加氢车
技术条件。

该标准是一个专用汽车标准,规定了用于装运和加注高压氢气的车辆的术语、定义、要求、标志和随车文件。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加氢车的要求,如整车基本要求、电气及导静电装置、防泄漏及消防装置、储氢装置、增压装置、加注装置、氢气管道及附件。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车外标志;加氢车装运氢气、加氢车长短期停放的要求。

鉴于加氢车使用的特殊性,该标准还规定了随车文件的要求,如加氢车应配备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车辆的安全操作要求、应急措施与防险对策、加氢车维修保养及停放的特殊规定等内容。

三、未来将出台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至此,我国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除了上述4项标准外,近期还会推出车载储氢系统标准
、加氢口、加氢枪、FCEV动力性、FCEV氢气消耗量测量方法标准。

这些标准的完成,加上对于FCEV同样适用的传统汽车标准,可以初步满足国内的需求。

目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国内外仍然处于产业化初期准备阶段,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与产品还依赖于配套供应商的支持,尚未形成新的工业体系。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新兴产业,从技术上讲,我国的产品开发能力、试验手段同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同传统汽车与国外的差距相比,这种差距不大。

尽快制定出我国自己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能够促进我国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加强同国际的交流,直接参与国际上一些标准或法规的制定工作,有利于加快我国标准的制定进程,减少国际协调中的理解偏差和困难,同样有利于把我国的观点意见在国际标准中反映出来。

目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全球数量很少,我国也不多,还是处在示范运行阶段。

积累数据、验证方法,对于未来标准制定工作至关重要。

原文地址:/tech/675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