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小说备考的针对性.pdf

合集下载

高考研讨会教师发言稿

高考研讨会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高考研讨会,并就高考备考工作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明确高考备考目标高考备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考备考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的导向作用,即高考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高考压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1. 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

教师要通过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了解命题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要关注教材与高考题目的衔接,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2. 强化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应试技巧。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能力。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4. 加强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减轻心理压力。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教师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同时,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高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2.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教师要及时将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总结与展望总之,高考备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真题训练(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真题训练(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真题训练(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

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高考真题则是备考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考的命题规律、考试重点和题型特点,从而提高备考效率和考试成绩。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呢?首先,要明确高考真题的重要性。

高考真题是由专业的命题人员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而成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它们反映了高考的命题趋势和难度水平,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

与模拟题相比,高考真题更加严谨、科学,能够有效地检验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在开始利用高考真题进行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要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

高考真题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难正确解答真题。

因此,要对照高考大纲,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确保没有遗漏。

第二步,要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确定每天或每周进行真题训练的时间和数量。

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不同学科和不同题型的训练时间,做到全面兼顾、重点突出。

在进行真题训练时,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真题。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氛围,提高答题速度和时间管理能力。

在答题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抓住关键信息。

对于选择题,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对比法等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对于主观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其次,做完真题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

对于做错的题目,要仔细研究答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同时,要总结答题的经验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除了进行单独的真题训练,还可以对真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

将同一学科、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的真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规律。

2020年说题比赛: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篇

2020年说题比赛: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篇

二、考题特点:
1、问题设计侧重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表达技巧、 作用效果和语言描写等高频知识点的考查。
2、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五、如何备考
(一)回归课本
高考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是有衔接的。 如:2019年鲁迅的《理水》,第8题考查小
说人物的塑造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把《祝
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方法迁移到考题中
那么这俩道题有没有体现了高考的核心功能呢?我
认为是有的。
一、立德树人
《越野滑雪》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海明
威的硬汉形象会给考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考生,起
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服务选材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让大家感到很陌生课本中从来没
有教过。这让很多考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然而阅读面
广、分析能力强的考生却能够很好地把握该题,在得分
二、考什么
8.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 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本题考查知识点:故事情节、语言描写。)
9.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 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 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 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 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行推测探究以提高理解能力。
(七)关注学生解答小说时存在的问题
1、收集学生在回答小说题的答案,认真研究之 后,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出来并告诉学生,然后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特别关注一些练了很久却无法突破小说题瓶 颈的同学,对于他们要给予信心上的鼓励与方法 上的指导。
六、变式延升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 约的对话。请分析这段对话的含义。
(本题考查知识点: 情节手法和作用效果。)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研究近五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备考的针对性

研究近五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备考的针对性

研究近五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备考的针对性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会理第一中学谌洪政 615100从近五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小说仍然是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重点,五年15套全国卷中,13套考查了小说阅读.小说阅读在选文上以中国小说为主。

考查侧重对文本的综合分析和鉴赏,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分析小说的标题、语言、手法,探究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及文本意蕴等。

一、2015年全国一卷《马兰花》(李德霞)中国小说1482字,通过叙述马兰花的六百块借款的故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无言大爱。

全国二卷《塾师老汪》(刘震公)中国小说1576字,通过描述塾师老汪在课堂和生活中的表现反映了精神上的孤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2016年全国一卷《锄》(李锐)中国小说1642字,考查综合选择题、主题标题、语言艺术、探究。

全国二卷《战争》([美]迈尔尼)外国小说1365字,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形象与作用、探究。

全国三卷《玻璃》(贾平凹)中国小说1365字,考查综合选择题、形象与作用、探究。

2017年全国一卷《天嚣》(赵长天)中国小说1301字,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艺术手法.全国三卷《我们的裁缝店》(李娟)中国小说1628字,通过叙述新疆喀吾图的裁逢店的故事,赞扬了质朴善良、平凡珍贵的美好人性,引发对买卖关系以及劳作意义的思考。

2018年全国一卷《赵一曼女士》(阿成)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艺术手法、形象与作用。

全国一卷《有声电影》(老舍)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艺术手法、形象与作用。

全国三卷《微纪元(节选)》(刘慈欣)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探究。

2019年全国一卷《理水》(鲁迅)全国二卷《小舞步》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均为中国小说。

二、高考小说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三、考场读文的四个步骤。

考场阅读不同于闲适性浏览,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快速、精准阅读。

如何利用历年真题提高备考针对性

如何利用历年真题提高备考针对性

如何利用历年真题提高备考针对性在备考的道路上,历年真题无疑是一座宝贵的资源宝库。

它犹如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命题规律,为我们的备考指明方向。

然而,要想真正发挥历年真题的最大价值,提高备考的针对性,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要明确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真题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通过研究真题,我们能够了解考试的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等基本信息,从而对考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同时,真题还能够反映出考试的难度水平和命题趋势,让我们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要求。

那么,如何获取历年真题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官方渠道,如考试主办机构的网站、指定教材配套的练习题等;二是图书馆或书店,购买相关的真题集或辅导资料;三是网络资源,在一些教育类网站或论坛上,可能会有考生分享的真题及答案。

在拿到历年真题后,不要急于做题,而是要先对真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们可以按照考试科目和章节对真题进行分类整理,统计每个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和题型。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次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时间和精力。

接下来,就是有计划地做题。

做题时,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

做完一套题后,不要仅仅关注答案的对错,更要深入分析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反思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解题方法不当。

如果是知识点的问题,就要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如果是解题方法的问题,就要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更有效的解题技巧。

除了单独分析每一道题,我们还要对整套真题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观察不同题型之间的关联和转换,研究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角度。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考试的命题规律,从而在考试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各种题型。

在利用历年真题进行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建立错题本。

将做错的题目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整理到错题本上,定期进行回顾和复习。

2020高考:从鲁迅《理水》,看高考小说备考技巧

2020高考:从鲁迅《理水》,看高考小说备考技巧

2020高考:从鲁迅《理水》,看高考小说备考技巧高考小说如何备考?高考小说命题规律是什么?小说做题应注意哪些问题?从2019年高考真题鲁迅《理水》中寻找答案。

高考命题规律规律一侧重立德树人,选择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反映时代大潮。

规律二侧重整本书阅读、比较阅读,重视教材迁移,重视宏观把握规律三重视思维与审美,重视因文设题,习题个性化。

真题展示以及小说做题技巧(文章略)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答案. D解析A前半句概述第一段内容,后半句分析小说艺术手法与主旨。

B群文阅读,联系教材有关祥林嫂的人物描写,比较《理水》中胖官员人物描写手法与效果的相同点。

C细节描写“大人”,在小说中的作用。

D梳理小说语言,总结概括小说特征,鲁迅小说以严肃认真著称,尊重历史,追求反映客观现实,救国救民,并没有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失误:不选D。

原因:没有把握小说主旨。

对策:联系教材鲁迅生平以及艺术特征,联系小说主旨准确判断客观选择题。

命题规律:从人物刻画、细节作用、小说主题角度命题,侧重于整本书阅读角度比较手法命题。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参考答案(1)外貌描写。

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 2019 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 2020 备考的针对性小说阅读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什么?小说阅读复习的重点是什么?向高考真题问命题原则复习策略。

高考真题:全国一卷《理水》,全国二卷《小步舞》,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命题原则:选材多样,体现社会热点,主题培养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关心思考国家变化时代,理解时代洪流,体现了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关注社会以德树人的标准;注重知识系统性,高考考点与教材知识点衔接。

如:鲁迅的《理水》,可以通过初高中学过的鲁迅作品,理解这篇小说的主旨以及风格;联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项链》,解读《小舞步》。

所以小说选材要多样化:主题体现社会正能量,以中国小说为主;以知名作家为主,通过阅读小说拓展深化教材,提高小说鉴赏能力;以社会政治热点和文化热点为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能力。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2019 全国Ⅰ 卷)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 水乡沿途的风景” 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 流出着一层油汗” ,与写祥林嫂“ 眼珠间或一轮” 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 孝” 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 水利局” “ 时装表演” “ 摩登” 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 大禹治水” 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2019 全国Ⅱ 卷)A.“ 我” 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 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 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 我” 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 国王路易十五时代” ,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2019全国Ⅲ卷)A.小说中的“ 包队” “ 定产到组” 等词语,以及关于“ 安徽” 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 肩膀硬” ,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 肩膀最硬” ,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小说多次写到路,“ 拐弯” “ 爬坡” “ 重新展现” “ 越来越平坦” 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愿景。

设计习题标准。

内容与艺术为重点,根据小说人物小说主旨理解小说细节,理解手法与效果。

全国一卷鲁迅赞美大禹以及随从,讽刺不调查研究坐而论道因循守旧追求享受的官员,既联系了历史,又讽刺了现实,可判断不可能是历史虚无。

全国二卷我与老舞蹈师相谈甚欢,可判断对方不是一个性格高傲的人。

全国三卷阅读重点是改革初期的人生百态,官员对自己的反思,作者对百姓的赞美,中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由此判断无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所以阅读能力是重点,重视由整体把握局部,由主旨理解细节。

脱离主旨,纠结细节,必然误解白出。

(2019 全国Ⅰ卷)8.鲁迅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 的。

(6 分)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 与“新编” 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8.① 形象描写。

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 乞丐似的大汉” ,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 言行描写。

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③ 对比手法。

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 中国的脊梁” 形象。

9.① 大禹治水的“ 故事” 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 “ 新编” 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 对“ 故事” 进行“ 新编” ,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019 全国Ⅱ卷)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 6分)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8.① 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 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 我” 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 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9.① 故事切入自然,“ 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 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 使故事有余味。

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2019 全国Ⅲ卷)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 分)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 6分)8.① 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 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 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 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 小说在开头提示“ 回过头来看一看” ,结尾又说“ 不知为什么” ,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峻、科学与幻想定点角度鉴赏, 到 2019 年从“ 故事”与“新编” 的角度简析,这体现了命题技巧的连贯性;2018 年重视微观宏观并 命题原则重视知识点轮流考查。

2018 年重视心理描写与小说语言,2019 年重视环境描写作用,重视人物描写方法。

注重教材,重视迁移能力。

全国一、二卷第 8 题,考查小说人物的塑造方法。

这来源于教材,也来源阅读。

如《祝福》,鲁迅对 祥林嫂的描写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高考中。

通过相似比较,寻找 描写人物手法的规律,也体现思维品质。

刷题,易千篇一律,难以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

小说复习方法锻炼学生阅读方法。

试卷文章学会和教材联系比较,发现小说 的闪光点。

最忌讳就题论题,没有思维含量。

试卷文章学会和生活 联系,激发情感智慧共鸣。

最忌念答案,只搞套路。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挖掘教材课文与高考真题的思维点,,如 《赵一曼女士》最后加上给儿子遗书细节,可以不可以删去,让学 生参与课堂,思考讨论。

阅读小说要有读者意识作者意识评论家意识。

拥有读者意识, 换为思考,深入小说,与主人公情感共鸣,提升思想素养。

拥有作者意识,如果我写这样的人物,该怎么写,想象中丰富小说理解小说。

拥有评论家意识,联系教材与课外阅读,问题引导,比较分析, 提高小说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以阅读锻炼思维为主。

揉入知识点,全面提升阅读小说 能力。

一、【2019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理 水(节选) 鲁 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 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了什么,我是作者应该怎么写。

怎么写;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而是从读书角度思考我从小说中收获 读小说不能只重视情节,更要侧重 考查读书方法,思维品质。

重,到 2019 年侧重宏观角度赏析。

2018 年从文人气质与军人的冷 重视考查角度的连贯性与创新。

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

“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

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

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

“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

”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

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