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基本规律练习题(2)
【高优指导】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微题组2 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微题组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特别造成的。
A和a是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特别是其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特别造成的。
(2)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
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征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现出基因b的性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填“父亲”或“母亲”)。
(3)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简洁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4)就血友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来说,假如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有可能患,不行能患。
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都属于单基因遗传。
答案:(1)数目母亲(2)父亲(3)多(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友病隐性解析:(1)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一条导致个体消灭相应症状。
假如患者的基因型为Aaa,其父母基因型为AA和aa,说明该患者中的两个a基因来自其母方,说明是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特别造成的。
(2)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猫叫综合征的患儿,且这个孩子表现出b的性状,说明该患儿无B基因,因此发生缺失的染色体来自父亲。
(3)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
(4)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假如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可能生出患病的男孩,而女儿的表现型肯定正常。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如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其子女均可能患病。
2.下表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家庭成员的状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表中统计的状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右边供应的图例绘制)。
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正常基因中第45位打算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了转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经典习题

B
5.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 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D.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
24.豌豆的籽粒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籽粒甜对非甜为显性,两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现有纯合籽粒饱满非甜和纯合籽粒皱缩甜豌豆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试验,统计测交所得F2中籽粒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饱满甜:饱满非甜:皱缩甜:皱缩非甜=1:4:4:1。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控制豌豆籽粒饱满与皱缩、甜与非甜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分离定律 B. F1产生配子时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C. F2的籽粒饱满甜豌豆自交后代中有1/4能稳定遗传 D. 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籽粒饱满甜碗豆最好采用单倍体育种
B
10.双链DNA分子,只有一条链被15N标记。该DNA分子有1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500个,该DNA分子在不含15N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A.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腺嘌呤共有1500个 B.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 C. 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个 D. DNA分子复制是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
C
2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遗传学习题

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一) 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单位性状: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3、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4、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5、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6、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7、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8、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9、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10、一因多效(pleiotropism):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11、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
12、基因位点(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3、交换: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
14、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17.相引相:在遗传学中,把两个显性基因或两个隐性基因的连锁称为是相引相。
18.相斥相:在遗传学中,把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连锁称为相斥相。
15、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16、符合系数:表示干扰程度的大小,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
17、干扰(interference):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
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遗传的基本规律非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基因: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的性状,这两个互作的基因叫做互补基因。
(1)鸡冠形状的遗传P 玫瑰冠×豌豆冠RRpp ↓rrPPF1 胡桃冠RrPr↓F2 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9R-P- ︰3R-pp ︰3rrP- ︰lrrpp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的类型。
②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四种类型,其比例为9︰3︰3︰1,子二代出现两种的类型。
(两个性状之比为9︰1)(2)香豌豆花色的遗传P 白花×白花CCrr ↓ccRRF1 红花CcRrF2 红花白花白花白花9C-R- ︰3C-rr ︰3ccR- ︰1ccrr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类型。
②子二代有两种表型、其比例为9︰7(即性状与亲本性状比为9︰7)。
2.修饰基因:P 显性白茧×黄茧Iiyy ↓iiYYF1 白茧IiYy↓F2 白茧白茧黄茧白茧9I-Y- ︰3I-yy ︰3iiY- ︰1iiyy有些基因可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这些基因称修饰基因。
据其作用,有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强化基因;有减弱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限制基因;有完全抑制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抑制基因。
下面以抑制基因为例——家蚕茧色遗传。
其遗传特点是:子一代表现为一个亲本的性状,子二代出现两种表型,其比例为13︰3。
3.上位效:某对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上位效。
(1)隐性上位(家兔的毛色遗传)P 灰色×白色CCGG ↓ccggF1 灰色CcGg↓F2 灰色黑色白色白色9C-G- ︰3C-gg ︰3ccG- 1ccgg其遗传特点是:一对位基因(Cc)中隐性基因(c)可掩盖另一对非位基因的显性(G)和隐性基因(g)的表现。
F2有三种表型,其分离比为:9 3 4。
遗传的基本规律习题带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习题带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高三生物学案遗传的基本规律1.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薄,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2.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紫花植株中有4/9的个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B.子代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16C.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3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1:2:1:2:0 B.1:2:0 C.4:4:1 D.l:2:14.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A.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B. 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C. F1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D.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精子和4种卵细胞自由结合5.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 B.5∶2∶1 C.3∶2∶1 D.1∶2∶16.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实验过程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B.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C.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D.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AA Aa 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图一图二A.图中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①②④⑤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图一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一D.图二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8.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湖南省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练—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考真题练之—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后代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B.圆粒和皱粒这对相对性状中皱粒是显性C.F2中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是重组性状D.F2中的绿色皱粒占1/16。
2.图4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43.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夫妇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色觉正常,他们所生女儿患色盲的概率是A 1B 1/2C 1/4D 04.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B.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C.等位基因——基因A和a D.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5.蝴蝶的性状中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
现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蝴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为A.紫翅绿眼、黄翅白眼B.紫翅绿眼、黄翅绿眼 C.紫翅白眼、紫翅绿眼D.黄翅绿眼、黄翅白眼6.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着丝点分裂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7.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Ff,这两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①、②位置上的基因分别是A.F、EB.E、fC.e、fD.e、F8.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为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用基因型WwDd 的个体与wwDD的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 B.1:1:1:1 C. 1:1 D. 3:19.图3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①B. ② C.③ D. ④10.下列不属于人类伴性遗传的是A.红绿色盲症B.抗维生素D佝偻病C.血友病D.白化病11.下列各项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和短毛C.猫的白毛与绿眼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1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9:3:3:1 B.1:1:1:1 C.3:1:3:1 D.3:113.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A.一倍B.1/2 C.两倍D.1/414.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时期,该细胞的名称是A.初级卵母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15、(2009年)44.(8分)孟德尔最早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

h
17
基因 型
1/4 RR 2/4 Rr 1/4 rr
1/4 YY 2/4 Yy 1/4 yy 1/4 YY 2/4 Yy 1/4 yy 1/4 YY 2/4 Yy 1/4 yy
1/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2/16 RrYY 4/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h
24
四、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孟德尔分析的扩展
一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一个性状并不一定由一个基因所决定。事实上,很多性状由一系列基因所 决定。当考察性状的遗传方式时,是以在其它基因相同的条件下,仅仅列出了差别的基因。
h
25
(一)、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1、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用一对相对性状不同的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h
8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
棋盘方格(punnett square )
h
9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 2、 自交法
h
11
1、 测交法
F1 黄圆 (YyRr) X (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绿皱配子 测交子代合子
YyRr
yr
Yyrr
yyRr
yyrr
h
12
F1与双隐性亲本回交测出F1代共产生四种类型配子
h
14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设计试验证明F2 代中有9种基因型。
h
15
二、分支法分析遗传比率
1.分枝法:首先分别算出每对基因的基因型和表型概率,然后把这些概率相乘。由此,可以推算出许多 独立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后代中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概率。
合格考复习习题6(遗传的基本规律)

合格考复习6:遗传的基本规律()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紫花和高茎 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 D.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2.隐性性状是指A.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3.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遗传规律()4.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5.将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个体的数量比应是:A.3∶1 B.1∶3 C.2∶1 D.1∶1()6.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与它交配的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7.两高果南瓜杂交,后代高果和矮果的比例为3∶1,则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GG×gg B.GG×Gg C.Gg×Gg D.gg×gg()8.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羊。
假如一胎能生3只,则3只小羊都是黑色的几率是A.0B.1/512C.1/64D.1/128()9.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中的全部花粉,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花粉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1/2变蓝D.3/4变蓝()10.若两个杂合子(涉及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11.现有矮杆(基因用d表示)抗锈病(基因用T表示)小麦若干,其中纯种ddTT占1/3,让这些矮杆抗锈病小麦自交,则子代中纯种(ddTT)占子代总数的:A.1/4 B.1/3 C.1/2 D.7/12()12.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与该比例的出现直接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的 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D.F1自交时各种类型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3.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DDTt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推测子代的基因型应有A.2种 B.4种 C.6种 D.8种()14.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已知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其后代的表现型有A、2 种 B、3种 C、4种 D、8种( )15.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16.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基本规律同步训练(2)2013年3月25日班级姓名总分1、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2、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3、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 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B. 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D. 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F性状分离比是3∶1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C.F2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6、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3:1符合遗传的分离规律 B.成对的遗传因子不能分开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遗传因子,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 .控制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遗传因子发生的改变7、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 CddEe 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 、321B 、161C 、81D 、418、在某类动物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 ),白色为隐性(e )。
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 、B 、P 、Q 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
下列那两组动物对比能说明外界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的性状?A .C 和RB .C 和D C .D 和S D .R 和S9、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l 头小牛。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 .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C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D .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10、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 )A . 1 : 1 B. 1 : 2 C. 2 : 1 D. 3 : 111、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 是红色。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
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 .雄性或雌性,a a B.雄性,aa 或Aa C .雄性,A a D .雌性,Aa12、现有两试管果蝇,它们呈亲子代关系,甲管中全部都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 )果蝇又有残翅(v )果蝇。
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A .甲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全部是VvB .甲管中的长翅果蝇一定是VV 和Vv 两种基因型C .乙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全部是VvD .乙管中的长翅果蝇一定是VV 和Vv13、基因型为Dd 的水稻,所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是( )A .1∶1B .1∶2C .1∶4D .无比例关系14、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的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
据此可知何种颜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 )A.黑色 B .枣红 C.黑色或枣红 D.无法确定1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a, B 和b )所控制;显性基因A 和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 .3种,3:1B .3种,1:2:1C .9种,9:3:3:1D .9种,1:4:6:4:116、现有AaBb 和Aabb 二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21 B. 31C .83 D.4317、科学工作者在玉米的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一粒粉红色玉米粒,把该玉米粒种植后进行自花授粉,结出了两种玉米粒,黄色的玉米粒25粒。
粉红色的玉米粒可能是多少呢?A .25粒B .35粒C .100粒D .80粒1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球状南瓜,F2中白色盘状南瓜杂合体有3360株,则F2中纯合的黄色球状南瓜大约有A .840株B .1120株C .1680株D .3360株19、小麦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病(T )对易感病(t )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F 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A .161B .163C .32D .3120、南瓜中白色果W 对黄色果w 为显性,扁形果D 对圆形果d 为显性。
纯合白色圆形果和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例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 .WwddB .wwDDC .WwDdD .wwDd21、基因型为YyRr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A .164B .165C .167D .16922、如果已经知道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 :1YYrr :1YyRR :1Yyrr :2YYRr :2YyRr 。
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 )A .Y yRR×YyRrB .YyRr×YyRrC .YYRR ×YYRrD .YYRr × YyRr23、下列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杂交组合中,能产生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A .AaBb×aabbB .Aabb×AaBbC .AaBb×AABbD .Aabb×aaBb24、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 .AaB .AabbC .AbD .AaBb25、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3:3:1: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是A .EeFf×eeFfB .EeFf×EeFfC .Eeff×eeFfD .EeFf×EeFF26、能够产生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 .YYRR×yyrrB .YyRr×yyRrC .YyRr×yyrrD .YyRr×Yyrr二、非选择题27、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
其生化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
基因A 控制合成酶1,基因B 控制合成酶2,基因b 控制合成酶3。
基因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活性,基因a 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
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若控制明蟹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
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______________,若让后代的青蟹随机交配,则子代幼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青色壳明蟹的概率_____________。
(3)AaBb×AaBb 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大豆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分析表1中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是(填组合序号)。
(2)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且B对b为显性):①;②;③。
表1(3)表示测交实验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表示性状分离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
(4)组合③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约为_________。
29、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实验分析回答:(1)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
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粒。
(3)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说明该过程。
__________。
(要求写出配子类型)30、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 表现深绿;Bb 表现浅绿;bb 呈黄色,(1)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 ,由组合二可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基因在遗传时遵循 定律。
(2)用表中F 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 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比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