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分训练2(真题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真题·精彩回放1.(2018某某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 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2.(2018全国Ⅲ卷,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

3.(2018某某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答案】D【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下列关于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杂交,一胎产仔四只,一定是3黑1白。

( × )(2)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 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 × ) (3)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 (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重组类型个体在F 2中一定占3/8。

( × )(6)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 (7)一对等位基因(B 、b)如果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

( × )(8)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实验误差。

( × )[解析] (1)一对杂合黑色豚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3∶1,出现这种比例的前提是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并且交配后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而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所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符合3∶1。

(2)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 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AA 或Aa,比例为1∶2,故其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

(3)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若AaBb 、Aabb 、aaBb 的表现型相同,则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若Aabb 、aaBb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4)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如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前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3/8,后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5/8。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杂合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下列对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中,正确的是()A.单瓣与重进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4.某植物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若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可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若F2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双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和aaBBC.若F2性状分离比为66∶9∶9∶16,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选择Aabb和aaBb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5.兔子的灰色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的基因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新高考新教材)专题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新高考新教材)专题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专题四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1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2023·湖南郴州一中模拟)野生型水稻叶片的绿色由B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在培育过程中,发现了叶片为黄色的突变体,由基因B突变为B1导致,将突变体自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绿色∶黄色=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的绿色与黄色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水稻叶片为黄色突变体的基因型有两种C.将F1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BB、1/3BB1D.F1表型及比例出现的原因是B1B1纯合致死2.(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玉米籽粒饱满和凹陷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饱满对凹陷为显性。

让纯合籽粒饱满和籽粒凹陷植株杂交得F1,F1植株自交得F2,又让F2植株继续自交产生F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B.F2籽粒饱满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C.F3籽粒饱满植株中3/5能稳定遗传D.F3植株中的籽粒饱满与凹陷的比值为7∶33.(2023·重庆模拟)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R基因决定雄株,r+基因决定两性植株,r基因决定雌株,R对r+、r是显性,r+对r是显性(如:Rr+是雄株,r+r是两性植株,rr是雌株)。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R_的植株不能通过自交判断其基因型B.通过自交或与雌株杂交可判断两性植株的基因型C.在Rr和rr各占一半的群体内随机传粉,子代中雄株比例小于雌株D.在r+r+和r+r各占一半的群体内随机传粉,子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4.(2023·湖南三模)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将纯合的白花品系甲和纯合的红花品系乙杂交得F1,F1开红花,让F1与甲杂交得F2,F2中红花∶白花=1∶7。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2019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单选题1.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 Aa 、Bb 、 Ee 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且每种显性基因 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 aabbee 重量是 100g ,基因型为 AaBbee 的南瓜重 130 克.今有基因 型 AaBbEe 和AaBBEe 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基因型有 16种 ② 表现型有 6种 ③ 果实最轻者约 115 克 ④ 最重者出现的几率是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2. 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 有( )A.6 种 B.4种 C.2 种 D.8种3. 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 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 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 ( )A. 1/2B.1/4C.1/6D. 1/124. 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 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② 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抗病是显性性状,不抗病是隐性性状) ③ 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A. 杂交、自交、测交B. 测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杂交5.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验证其假说正确与否的方法是()A. 测交B. 杂交C.自交D. 正交和反交 6.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 图中Ⅱ-3和Ⅱ-4 所生子女是A.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C.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7.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D.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第 1 页C.基因型AaBb 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8.有甲、乙、两、丁、戊5 只猫。

【强化训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强化训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强化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卷)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0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0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2.(2016・湖南省十校联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组二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B.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C.组二和组五的片基因型可能相同D.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母鸡只能表现为母羽,公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

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F1公鸡中母羽:雄羽=3:1。

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为()A.1/8B.1/12C.1/16D.1/244.(2016・江西省模拟考试)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只彩背红腹雄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A.彩背红腹雄蝇占1/4B.黑背黑腹雌蝇占1/4C.雄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1/2D.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1/25.(2016・河南省洛阳市统考)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高二生物遗传规律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遗传规律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遗传规律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第一节:单选题1. 以下哪个是生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A. DNA复制B. 子代与双亲相似C. 基因的分离D. 配子的交配答案:B. 子代与双亲相似2.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显性遗传?A. 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都表现出来B. 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只有一部分表现出来C. 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完全没有表现D. 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有中间状态答案:A. 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都表现出来3. 纯合子是指:A.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B.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C. 一个基因型中只有一个等位基因D. 一个基因型中拥有两个等位基因答案:A.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4. 非纯合子是指:A.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B.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C. 一个基因型中只有一个等位基因D. 一个基因型中拥有两个等位基因答案:B.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5.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杂合子?A.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B. 只有两对等位基因C. 拥有相同等位基因D. 拥有不同等位基因答案:D. 拥有不同等位基因第二节:填空题1. 鉴别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其__基因型__。

2. 在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中,和型为纯合子,父本和母本都属于该和型。

3. 在显性遗传中,显性基因的表现不受__隐性__基因的影响。

4. 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的表现与__纯合子__相同。

第三节:简答题1. 解释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基因的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的自交或杂交后代中,两个相对分离的等位基因会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不因互相影响而共存于一个配子中。

2. 解释显性和隐性的概念。

答案:显性和隐性是指基因在个体表型上的表现形式。

显性基因表现为个体的显性特征,只需一个等位基因即可表现,而隐性基因只有在两个等位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能在个体表型上显示出来。

第四节:计算题1. 假设黑色座位为显性基因(B),白色座位为隐性基因(b),一个黑色座位的个体婚配了一个黑色座位的个体,两者皆为杂合子。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分训练(真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分训练(真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分训练(真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0·全国卷Ⅱ·T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1︰1 B.1︰2 C.2︰1 D.3︰1【命题立意】本题以遗传学为基础,借助随机交配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

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的掌握及灵活应用情况。

【思路点拨】本题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AA(1/3)×♂AA(1/3)→AA(1/9);♀ AA(1/3)×♂Aa(2/3)→AA(1/9)、Aa(1/9);♀ Aa(2/3)×♂AA(1/3)→AA(1/9)、Aa(1/9);♀ Aa(2/3)×♂Aa(2/3)→AA(1/9)、Aa(2/9)、aa(1/9)。

【规范解答】选A。

由题意知,在该群体中基因型AA占1/3,Aa占2/3,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的组合方式及子代基因型有如下几种情况:♀ AA(1/3)×♂AA(1/3)→AA(1/9);♀ AA(1/3)×♂Aa(2/3)→AA(1/9)、Aa(1/9);♀ Aa(2/3)×♂AA(1/3)→AA(1/9)、Aa(1/9);♀ Aa(2/3)×♂Aa(2/3)→AA(1/9)、Aa(2/9)、aa(1/9)。

随机交配一次后群体中的AA占4/9,Aa占4/9,两者比例为1︰1,选项A正确。

该题用基因频率更简单:A的基因频率是2/3,a的基因频率是1/3,AA的基因型频率是4/9,Aa的基因型频率是4/9,AA︰Aa=1︰1二、非选择题2.(2010·全国卷Ⅰ·T3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2011·广东高考)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解析】选B 。

A项,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

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项,无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

D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女孩也可能患病。

2.(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16 C.1/8 D.1/4【解析】选B。

AaBBCcDDEe×AaBbCCddEe得到的子代中一定含有Dd,因此只要计算出其他四对等位基因为纯合的概率即可:Aa×Aa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BB×Bb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Cc×CC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Ee×Ee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因此子代中,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为1/2×1/2×1/2×1/2=1/16。

3.(2011·海南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解析】选C。

A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子代全为红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B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子代全为粉红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C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出现了性状的分离,不能用融合遗传来解释;D项,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

4.(2011·天津高考)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解析】选D。

A项,分析图1可知H、h被酶切后的结果不同,前者被分为两段,而后者只有一段,且碱基数目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出后者中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项,图2中Ⅱ-1为患者,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他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为h,他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项,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 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他有H、h两种基因;D 项,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Ⅱ-3表现型正常,她的父亲正常,母亲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她的基因型为X H X h的概率为1/2,则他们的儿子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即为患者的概率为1/2×1/2=1/4。

二、非选择题5.(2011·安徽高考)Ⅰ.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

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t,G对g为显性。

(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 T Z T×GGZ t 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

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 t W、GgZ t W、ggZ t W、GGZ T W、GGZ T Z t、ggZ T Z t、ggZ t Z t、GgZ t Z 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Ⅱ.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

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和之间。

(3)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

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和。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

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以及基因工程、PCR技术、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知识。

Ⅰ.(1)P:ggZ T Z T×GGZ t W→F1:1/2GgZ T Z t、1/2GgZ T W,则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GgZ T Z t)占1/2。

F1:GgZ T Z t×GgZ T W→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G_Z t W)所占比例为:3/4×1/4= 3/16 (2)若亲本为Z T W×Z t Z t,则F1中雄性均为体色正常,雌性均为体色油质透明,因此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可以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幼蚕,保留体色正常的幼蚕,即为雄蚕。

又由于需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根据所给材料,因此雌性亲本应为GGZ T W,雄性亲本可以是ggZ t Z t或GgZ t Z t。

Ⅱ. (1)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会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2)启动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终止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它相当于一盏红色信号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

(3)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才能进行,同时还需提供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耐热的DNA聚合酶、引物。

(4)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有利于空气交换,同时增大细胞培养的表面积,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

答案:Ⅰ. (1)1/2 3/16(2)P GGZ T W×ggZ t Z t 两亲本杂交↓F1 1/2GgZ T Z t 1/2GgZ t W 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幼蚕,保留体色正常的幼蚕用于生产(说明:P也可为GGZ T W×GgZ t Z t,F1中同样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幼蚕,保留体色正常的幼蚕用于生产) Ⅱ. (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2)启动子终止子(3)耐热的DNA聚合酶引物(4)增大培养(或细胞贴壁生长)的表面积6.(2011·北京高考)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

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

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以及减数分裂过程,同时考查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和b是隐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基因型aa)果蝇的基因型包括aaBB 和aaBb两种。

(2)双隐性纯合体雌蝇基因型为aabb,因为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该母本果蝇复眼为白色;双杂合体雄蝇(K)基因型为AaBb,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基因型为aabb)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类似于孟德尔分离定律,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因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测交的正反交结果应该相同。

但本题“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雌蝇产生的卵细胞应该是正常的,出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雄蝇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基因型为ab的正常精子。

(4)要检验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并比较雄蝇K 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进行推测判断。

答案:(1)隐 aaBb、aaBB(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3)父本次级精母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7.(2011·北京高考)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

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因为后者产生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生长。

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代)。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