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文化
岐山县概况

岐山县概况岐山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属宝鸡市所辖,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耕地53.3万亩,全县辖10镇,总人口48万。
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普工作示范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示范县、民政工作先进县、文化先进县、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白内障无障碍县和国家卫生县城。
农业基础稳固。
岐山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和陕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县之一,具有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特色果菜三大产业,发展龙头企业75户,各类专业协会50个,形成“灿然”辣椒、“天缘”香醋、“周原”乳品、“喜春”食用油、“秦风”挂面、“文王”西瓜等一批名牌产品。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岐星、太子、北郭等一批示范村。
工业基础雄厚。
境内有陕汽(集团)公司、西北机器厂、渭河工具厂等部、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汽车工业园、建材工业园、中小企业园等工业园区,是西北地区生产载重汽车、微型车、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化纤棉布的主要基地。
全县工业形成了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大县和全省水泥生产大县。
文化底蕴深厚。
岐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全县有仰韶、龙山、商周等文化遗存817处。
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周文化体系,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旅游资源丰富。
县境内有周公庙、诸葛亮庙、周原遗址、崛山森林公园、西岐民俗村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民俗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底蕴深厚,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
臊子面、锅盔、挂面、面皮等民间小吃花样繁多,工艺精湛,闻名遐迩。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
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西侯度猿人文化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
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丁村古人文化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细石器文化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
岐山文化

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
三绝碑
诸葛亮庙正殿
周公庙
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 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 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占地面积900亩,庙内古 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 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 周公庙,庙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 1380多年,是专门为纪念祭祀周公而建的。庙区现存古建 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 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 明古木多株。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于,武王的弟弟,成王 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 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 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 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 卓越贡献。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 乐道,周公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崛山森林公园大门
崛山红叶
风光秀丽的洞沟水库
文物古迹有 五丈塬诸葛亮庙、 周太子庙、 太平寺塔、 仓颉庙遗址、 周原遗址等。
陕菜之乡
岐山县不仅是西周文化的故乡,而且他创造的 民风民俗,饮食文化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公元 2005年7月14日,从素有传统美食之乡的岐山县 传来喜讯,该县被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 陕西岐山--陕菜之乡"称号,获此殊荣在全省尚属 首家。
县城西大门位于西关,设计为巨大弧形影 壁——双凤喜岐,高13.6米、宽28.4米。 2009年3月动工建设,4月初建设完工,投资 68万元,大门造型简洁有力、朴素大方、典 雅优美、意味深长,象征旭日东升,是凤鸣 岐山、文化大县的再现。
凤鸣岐山

凤,是指凤凰。
鸣,当然是鸣叫。
岐山,也叫西岐,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岐山指的是周文王在岐山,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鸣叫,现在就叫凤凰山,由于凤凰曾在山上鸣叫,所在的镇叫凤鸣镇。
现在的地方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如上所说,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
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
也叫西岐。
看过《封神榜》应该知道。
这便是凤鸣岐山的来历。
本意:凤凰在岐山上鸣叫。
引申义:就是天降祥瑞的意思。
这与【麒麟现世】是同一组词。
古人认为,凤凰与麒麟都是神兽,他们的出现是祥瑞的象征,预示着圣主降临,或者是有吉祥的事情将要发生。
岐山又称凤凰山。
为何称之为凤鸣岐山?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栖息于此,起飞时鸣叫一声形成这座凤凰山,岐山县县政府所在地凤鸣镇正是由此而名。
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
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所包含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是中华文明、现代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源头。
凤翔府《美哉,〈凤鸣岐山〉》(1981年10月7日《光明日报》)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神话舞剧《凤鸣岐山》,描写的是我国奴隶社会后期商王朝覆灭到周王朝兴起这一段历史故事,戏中歌颂了“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上著名的奴隶解放战争。
本剧是依据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的有关情节和人物改编的,1982年赴香港演出。
1986年赴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等国访问演出。
1.文王姬昌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
在商纣王时为西伯,是三公之一,姓姬,名昌,又称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为其死后迫尊之号。
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7岁,任周族首领50年。
2.武王姬发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次子。
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故得以继位。
武是他死后的谥号。
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3岁。
3.周公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於鲁。
黄帝的御医——岐伯:陕西岐山人

黄帝的御医——岐伯:陕西岐山人在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出问题原由,他就是岐伯。
岐伯,相传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御医,奉黄帝之命在周原大地(今陕西省宝鸡地区)尝味各种草木,与雷公研讨经脉,炮炙中药,立典中医学说,为天下众生疗病。
《黄帝内经》就是黄帝与岐伯等贤君讨论中医药对话之理作品。
岐伯,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
岐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岐伯”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中:“岐伯,黄帝太医。
”岐伯是陕西岐山人氏,“岐”,古姓,出自周人始祖——姬弃,意为两鬓饱满,且聪明睿智。
岐伯之“岐”,当从“山”旁作“岐”,伯为人名(宝鸡地区至今称为大伯),亦作古爵位及官名……南宋学者罗泌撰写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路史》,意思是说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史”之意。
《路史》记载:“古有岐伯,原居于岐山之下。
”《路史·国名纪丙》记载:“高辛氏后列有岐氏,为黄帝同族。
”这个高辛氏比黄帝族较早一些。
就是说,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黄帝时期,距今约4600年左右(公元前26世纪),在古老的宝鸡西岐大地上,有一支岐氏部族,其首领名叫岐伯。
南宋学者叫郑樵,撰写了一部人物为中心的记传体中国通史《通志》记载:“岐氏周故郡也,今凤翔岐山是也。
太王居之,至文主始迁于丰,其支庶留岐,故为岐氏。
”岐氏指周人故地,就是凤翔府岐山,即今宝鸡市岐山县,太王居住在那里,到周文王时开始迁都到丰,并在岐山留下分支(一部分周族人),所以称作“岐氏”,就是以“岐”为姓。
《通志》还说:“古有岐伯,为黄帝之师。
”北宋张君房编撰《云笈七签·纪·轩辕本纪》记载:“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之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性,为太医,帝(黄帝)请主药方。
”岐伯之“岐”,最早来源于岐水,今宝鸡岐山地区。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6世纪,就记载有后稷协助大夏“治梁及岐”的记载,说明岐山之“岐”早在夏代以前就已有之。
我的家乡——岐山

• 县境内有周公庙、诸葛亮 庙、周原遗址、 岐山山水 西岐民俗村等文物古迹和 风景名胜民俗区,人文资 源与自然资源景观交相辉 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底蕴深厚。臊子面、锅盔、 挂面、面皮等民间小吃花 样繁多,工艺精湛,闻名 遐迩。民间工艺光彩夺目, 剪纸、版画、编织、刺绣 源远流长,社火、锣鼓、 曲艺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
我的美丽家乡——岐山
——刘钰杨
一、岐山县简介
•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
• 是炎帝生息、周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 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 中国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 "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 "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 最具特色魅力旅游 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 殊荣。
岐山的其他名吃举不胜数,有御京粉(擀面皮的近亲,制 作工艺与口感不同)、甑糕、酒麸(用煮熟的小麦佐以酒曲发 酵而成的风味小吃)、蜂蜜粽子、豆花、烧饼夹面皮等。
• 我的家乡——岐山,不仅是一座文 化城、旅游城、更是美食城,欢迎 大家来我的家乡旅游、享受美食!地周公庙
•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 6.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唐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为 纪念西周著名政治家、曾 帮助武王灭商立国和辅佐 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 在此修建了周公祠。后经 历代的修葺、扩建,形成 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 公)殿为主体,姜塬、后稷 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 映的古建筑群。
三、五丈清风——诸葛亮庙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景区位 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巨星 陨落的古战场--岐山县 五丈原,南依秦岭,北 俯渭水,三面临空,两 边环水,地势险要。景 区内布局严谨,碑石林 立,匾额板对盈门,全 出于历代名家之手,岳 飞书诸葛亮《出师表》 石刻,笔法雄健,大气 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珍 品。
岐山文化

岐山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又称凤凰 山。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栖息于此,起飞时鸣叫 一声形成这座凤凰山,岐山县属于陕西省宝鸡 市。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 中部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 长东西较窄,境 内山、川、塬皆 有,渭河、韦水 河穿境而过,形 成了“两山夹一 川,两水分三塬” 的地貌形式特征。
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双 凤 喜 岐 县 城 西 大 门
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岐山腾飞——南大门广场
怀 邠 望 岐 县 城 东 大 门
——
——
文物古迹
五丈原诸葛亮庙
景区位于三国时期诸葛 亮巨星陨落的的古战场景区 内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古 朴典雅,碑石林立,匾额板 对盈门,全出于历代名家之 手,岳飞书诸葛亮《出师表》 石刻,笔法雄健,大气磅礴, 堪称书法艺术珍品,九龙山、 壑落城、古道十三盘、诸葛 泉、司马懿拜将台等三国古 遗迹及其故事妇孺皆知,千 年古槐、古柏与古建群、诸 葛亮衣冠冢、落星石、明代 大钟、大鼓等人文古迹交相 辉映。
周文化的发祥地
——岐山
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岐山简介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 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 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 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 地,是民族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古代哲 学宏著《周易》诞生之 地。岐山是中华民族的 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 息、周室肇基之地,历 史悠久,文化灿烂。
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Nhomakorabea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陕菜之乡
岐山香锅盔 岐山醋醩粉
岐山臊子面 岐山擀面皮
岐山县不仅是西周文化的故乡,而且他创造的 民风民俗,饮食文化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2005 年7月14日,从素有传统美食之乡的岐山县传来喜 讯,该县被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陕西岐" 称号,获此殊荣在全省尚属首家。
岐山概括

岐山概况岐山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属宝鸡市所辖,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耕地53.3万亩,全县辖10镇,总人口48万。
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普工作示范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示范县、民政工作先进县、文化先进县、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白内障无障碍县和国家卫生县城。
农业基础稳固。
岐山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和陕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县之一,具有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特色果菜三大产业,发展龙头企业75户,各类专业协会50个,形成“灿然”辣椒、“天缘”香醋、“周原”乳品、“喜春”食用油、“秦风”挂面、“文王”西瓜等一批名牌产品。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岐星、太子、北郭等一批示范村。
工业基础雄厚。
境内有陕汽(集团)公司、西北机器厂、渭河工具厂等部、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汽车工业园、建材工业园、中小企业园等工业园区,是西北地区生产载重汽车、微型车、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化纤棉布的主要基地。
全县工业形成了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大县和全省水泥生产大县。
文化底蕴深厚。
岐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全县有仰韶、龙山、商周等文化遗存817处。
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周文化体系,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旅游资源丰富。
县境内有周公庙、诸葛亮庙、周原遗址、崛山森林公园、西岐民俗村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民俗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底蕴深厚,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
臊子面、锅盔、挂面、面皮等民间小吃花样繁多,工艺精湛,闻名遐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崛山森林公园大门
崛山红叶
风光秀丽的洞沟水库
文物古迹有 五丈塬诸葛亮庙、 周太子庙、 太平寺塔、 仓颉庙遗址、 周原遗址等。
陕菜之乡
岐山县不仅是西周文化的故乡,而且他创造的 民风民俗,饮食文化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公元 2005年7月14日,从素有传统美食之乡的岐山县 传来喜讯,该县被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 陕西岐山--陕菜之乡"称号,获此殊荣在全省尚属 首家。
高档次、仿古式的“周礼坊” 农家乐旅游接待小区
因起步早、发展快而被誉为“陕西 民俗第一村”的西岐民俗村
农家醋
醋是岐山众多食品中的一支瑰宝。 关于醋的起源,历史记载很早。 相传周文王灭商时为笼络人心,当 时的王室就以醋、臊子等为原料做 成臊子面犒劳三军将士。武王灭商 后,姜子牙拜相封神时,出于对醋 的偏爱,将醋坛神这个神位留给自 已,在西岐民间成为美谈。 岐山醋成就了岐山臊子面的美 丽神话,也丰富了西岐大地的饮食 文化。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以 “酸、辣、香”的味道走遍神州大 地,尤以“酸出头”作为基本特点, 追根溯源都与醋有关。在《岐山臊 子肉、臊子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范》 中,规定所使用食醋来源是岐山当 地醋。
谢谢观赏
诸葛亮庙
五丈原诸葛亮庙景区位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巨星 陨落的的古战场——岐山县五丈原,南依秦岭,北 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景区内 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古朴典雅,碑石林立,匾额 板对盈门,全出于历代名家之手,岳飞书诸葛亮 《出师表》石刻,笔法雄健,大气磅礴,堪称书法 艺术珍品,九龙山、壑落城、古道十三盘、诸葛泉、 司马懿拜将台等三国古遗迹及其故事妇孺皆知,千 年古槐、古柏与古建群、诸葛亮衣冠冢、落星石、 明代大钟、大鼓等人文古迹交相辉映。
周公庙山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润德泉
周公庙乐楼
周公像及八卦亭
俗有巧雕玄 称抚夺像武 玉摸天浑像 石可工然, 爷治,一山 百传体石 病说,与 ,
凤鸣岐山
雄 伟 壮 观 的 “ 天 下 归 心 ” 牌 坊 和 元 圣 殿
依历位冲 然史于凌 保悠岐霄 存久山汉 完,县的 好历城宋 。经太太 风平平 雨路塔 ,。,
仓颉庙内石碑多座,皆是书法史上名贵宝物。今 存碑16通,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该 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 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立石于清乾隆 十九年(1754年)冬,共28字,重现了象形文字 的原貌,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 形。字形若图若画,不易辨认。好在上海书店 1984年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已经破译为: 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 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其中《广武将军 碑》曾失落千年。于右任先生于1920年得见其碑 拓,喜曰:“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 复明”,挥毫大书《文化祖庙》四字并让刻成大 匾,悬于庙中
岐山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 “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晚清四大国宝中,大 盂鼎、毛公鼎均出自岐山。2004年5月,国家AAA 级风景名胜区周公庙景区发现周代高等级墓葬22 座、贵族墓葬192座、甲骨700多片,成为“新中 国成立以来第一考古发现”。岐山有光彩夺目的 民间艺术,皮影、剪纸、版画、编织、刺绣源远 流长,锣鼓、社火、曲艺经久不衰。位于三国古 战场五丈原上的诸葛武候祠,是全国四大武候祠 之一,其仅存的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被世 人誉为书法、文章“双绝”。陕西名吃岐山臊子 面被誉为“神来之食”,去年8月,岐山又被专业 机构首家命名为“陕菜之乡”。
——岐山
岐山简介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 宝鸡市境东北部。是炎帝 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 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 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 生之地。属大陆性季风半 湿润气候,年降水量631.5 毫米,年均气温11.9℃。 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矿藏 有铁、磷、镁、石英石、 大理石、石灰石等。
岐山又称凤凰山。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栖息于 此,起飞时鸣叫一声形成这座凤凰山,岐山县 县政府所在地凤鸣镇正是由此而名。岐山县属 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南接秦 岭,北枕千山,中部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 南倾斜,南北狭 长东西较窄,境 内山、川、塬皆 有,渭河、韦水 河穿境而过,形 成了“两山夹一川 ,两水分三塬”的 地形地貌特征。
岐 山 出 土 的 陶 片 和 青 铜 器
岐山风貌
双凤喜岐——西大门 岐山腾飞——南大门广场 凤载尊钟——礼乐门 怀邠望岐——县城东大门
鸾凤和鸣——凤鸣广场 人文荟萃——周原广场
崛山森林公园位于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辖区中心,西距岐 山县城25公里、宝鸡市80公里,东距法门寺20公里。公园 面积37.5平方公里,有九龙坪、东崛山、西崛山、冢子河、 千佛寺、苜蓿河6个景区。是一个集森林景观、佛教文化 为一体的山岳型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依托历史渊源极深的“崛山名刹”建园。东 晋时期,崛山因佛教而闻名,唐时兴盛,后经历朝历代多 次修茸,久盛不衰。旧时寺院星罗棋布,人文景观随处可 见,绵延四十余里,闻名遐尔的“崛山名刹图”碑呈现了 昔日的盛景。园区内有东晋后秦主姚兴与西域高僧鸠摩罗 什避暑阁和讲经台及大法师译注《金刚经》的佛堂。崛山 寺、千佛寺等闻名遐尔,是我国西部地区佛教发源光大的 重要场所。
社火会
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开 展文化娱乐活动的群众团体。有 的以同宗族为单位,也有的以自 然村或片村为单位的,其规模较 大者,由各小一点的单位分别推 举头面人物为小会长,组成社火 会,推举出大会长,负责办理每 一个村庄或方位的文娱活动。大 会长逐年轮流担任。社火会还牵 扯头组织祀神、赛会等活动。会 内多有田地、家什器物等公有财 产。
县城西大门位于西关,设计为巨大弧形影 壁——双凤喜岐,高13.6米、宽28.4米。 2009年3月动工建设,4月初建设完工,投资 68万元,大门造型简洁有力、朴素大方、典 雅优美、意味深长,象征旭日东升,是凤鸣 岐山、文化大县的再现。
岐山腾飞——南大门广场
凤载尊钟——礼乐门
怀邠望岐——县城东大门
文王姬昌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在商纣王时 为西伯,是三公之一,姓姬,名昌,又称 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为其死后 迫尊之号。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7 岁,任周族首领50年。
李淳风 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陕西岐山人。公 元602年生,670年卒。 622年,任秘阁郎中,奏请编新历,644年编成 《甲子元历》,对后世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 展贡献很大。他还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论 “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641年负担了编写《梁书》、《陈书》、《北齐 书》、《周书》、《隋书》的总指导责任,为 《晋书》亲自撰写了《天文志》、《律历志》、 《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变化及自然灾害史 料。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 在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已占》中,把风分 为8级。1000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已占》的 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12级。
周原遗址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跨扶风、岐山两 县为周王朝早期建都之地,也是我国青铜器出土 最多的地方,有“青铜器之乡”的称誉 周原遗址中心区面积30余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因常有惊人的文物发现而被世人 所关注。自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发 现笫一件青铜器以来,累计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 其中晚清宝鸡出土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 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有两件就出土于此。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周原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 出土了千余件青铜器珍宝、万余件(片)陶器、 原始瓷器、玉器和卜骨等珍贵文物。周原西周宫 室建筑基址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其瓦、砖、陶水管的使用和建筑格局等,都是中 国之“最”,在我国考古史和古代建筑史上有极 高的科学价值。
鸾凤和鸣——凤鸣广场
人文荟萃——周原广场
岐山转鼓
“岐山转鼓”源于周秦。周代的“大武”就用鼓伴奏, 周公在晚年制礼作乐,从那时起就有鼓谱流行于西岐民间。 从古到今,诸凡祭祀、盛典、商号开业、事件宣传、文艺 活动。尤其春节、元宵节必以敲锣打鼓为快事,击鼓鸣金, 视为吉祥,世代相传,形成风俗。经历几千年的洗礼和锤 炼,岐山转鼓更显得激昂雄壮,阵势恢宏,已成为岐山人 生活的情操“真”的昭示、“美”的流溢和“力”的张 扬。 “转鼓”民间称之为“跑鼓”或“跑转鼓”,是岐山 锣鼓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和改进,融合舞蹈艺术,逐步演变 的一种打法,鼓手、钹手在表演中不断变换位臵,配合舞 蹈动作,风格粗旷豪放、气势磅礴。其“转”法为二人、 四人、八人、十六人,甚至全场皆可转动,打法有跑、跳、 扫、抹、抽、马步、转身、绕鼓转击、双槌轮击、单槌挽 花、空绕花子、双槌齐下等,点点缜密、声震千里、余音 绕梁、连绵不绝,给人以听觉、视觉上的振奋,极富表现 力。
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天 然保健调味品—岐山醋
岐山挂面
岐山地区,过去凡逢年过节, 走亲访友,人们都喜欢用挂面 作为礼品。岐山挂面在三十年 代曾参加过美国旧金山举办的 “万国博览会”并获奖。清朝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慈禧逃亡 西安后,岐山地方官员为了献 媚取宠,将挂面作为贡品,敬 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品尝后, 赞不绝口,随赐龙凤旗一面, 悬挂在岐山县衙。看来,岐山 人把挂面作为一种珍贵的礼品, 有着一定的讲究和来源,是周 部族礼仪的延续和发展。 2001年1月7日,时任国务院副 总理的温家宝来到小营村考察, 现场观看了挂面加工的制作过 程后,温家宝称赞说:“这是 一项能够使群众脱贫致富的好 产业”。
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
三绝碑
诸葛亮庙正殿
周公庙
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 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 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占地面积900亩,庙内古 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 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 周公庙,庙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 1380多年,是专门为纪念祭祀周公而建的。庙区现存古建 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 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 明古木多株。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于,武王的弟弟,成王 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 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 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 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 卓越贡献。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 乐道,周公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