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宋词鉴赏ppt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 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婉约词 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 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 解,这就走到创作的穷途了。
定风波 菩萨蛮 临江仙 江城子 青玉案
常见二十种词牌
鹧鸪天 蝶恋花 渔家傲 虞美人 满江红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卜算子 天仙子 浪淘沙 雨霖铃 八声甘州 清平乐 浣溪纱 念奴娇
大晟词:宋徽宗崇宁中,创立了大晟府,制作新乐,名 曰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 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 的曲调。作者多依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 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 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 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 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 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 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 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 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唐诗宋词鉴赏 PPT课件

• 南宋初,曾慥编《乐府雅词》,在当时,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经典宋词赏析诵读ppt课件

苏轼词
2014-12-03
1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chán娟。
6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jǐn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强虏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9
• 卜bǔ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shū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 往来,缥缈piāo miǎo孤鸿hóng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 栖qī ,寂寞沙洲冷。
10
哨遍
苏轼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qiǎn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xī , (干)
征夫指予归路,
2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老夫聊liáo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 • 锦帽貂裘diāo qiú ,千骑jì卷平冈 gāng 。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hān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江城子.乙卯mǎo正zhēng月二十日记梦
16
减字木兰花 苏轼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suō。白首相看拟奈何。
2014-12-03
1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chán娟。
6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jǐn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强虏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9
• 卜bǔ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shū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 往来,缥缈piāo miǎo孤鸿hóng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 栖qī ,寂寞沙洲冷。
10
哨遍
苏轼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qiǎn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xī , (干)
征夫指予归路,
2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老夫聊liáo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 • 锦帽貂裘diāo qiú ,千骑jì卷平冈 gāng 。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hān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江城子.乙卯mǎo正zhēng月二十日记梦
16
减字木兰花 苏轼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suō。白首相看拟奈何。
宋词赏析ppt课件

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退避社会, 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态度,反对矫揉 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高到某种透 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12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13
二、传统美学的典型意义 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 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 的先驱作用。
许多文献都提到茯苓与菟丝共生 .生有茯苓的松树基部地面 上往往有白色菌丝,早晨松树上也可见有从地面缠系到树干上的 毛状长丝,或是周围泥土长出一层淡白色云雾状的菌丝,这其实
是Poria cocos的菌丝体,这些情况至今仍是药农寻找野生茯苓
的标志。至《本草纲目》乃有正确结论,李时珍云:“下有茯苓, 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兔丝子之兔丝也。注 《淮南子》者以兔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
宋词
1
“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 之人文,故尚人物;关中之人 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 故尚贵戚。”
《新唐书》
2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径,荫此百尺条。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
3
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 《沧浪诗话》
“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 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 “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 沉潜者近宋。” “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 虑深沉,乃染宋调。”
采收时还要注意茯苓会沿草根,树根跑到另一个穴或邻 近土层里结苓,所以当发现穴内不见苓个时,要注意菌 丝走向,争取个个归仓。
16
《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曰:“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 状似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兔丝去之,即以 留烛此地,烛之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明即掘 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得矣,过七尺不可得。伏灵者,千岁松根 也,食之不死。”
12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13
二、传统美学的典型意义 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 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 的先驱作用。
许多文献都提到茯苓与菟丝共生 .生有茯苓的松树基部地面 上往往有白色菌丝,早晨松树上也可见有从地面缠系到树干上的 毛状长丝,或是周围泥土长出一层淡白色云雾状的菌丝,这其实
是Poria cocos的菌丝体,这些情况至今仍是药农寻找野生茯苓
的标志。至《本草纲目》乃有正确结论,李时珍云:“下有茯苓, 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兔丝子之兔丝也。注 《淮南子》者以兔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
宋词
1
“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 之人文,故尚人物;关中之人 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 故尚贵戚。”
《新唐书》
2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径,荫此百尺条。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
3
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 《沧浪诗话》
“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 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 “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 沉潜者近宋。” “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 虑深沉,乃染宋调。”
采收时还要注意茯苓会沿草根,树根跑到另一个穴或邻 近土层里结苓,所以当发现穴内不见苓个时,要注意菌 丝走向,争取个个归仓。
16
《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曰:“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 状似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兔丝去之,即以 留烛此地,烛之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明即掘 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得矣,过七尺不可得。伏灵者,千岁松根 也,食之不死。”
宋词讲解完美版PPT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骤雨过后,暮色苍茫,诗人 面对送别的长亭,周围响起一片凄切的蝉声,在这凄凉冷寂的 景物之中,寄寓了诗人离别的凄苦,情景交融,动人愁思。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诗是想象中的虚景。诗人想象着自己离开之后,烟波 浩渺千里,暮色深沉,天空广袤。诗人用想象中水天一色的 空阔,茫无边际,烘托出诗人独自远行的落寞悲伤,表达出 对恋人的万分不舍。
北宋慢词第一人——柳永
词的分类: 清代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
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填词名解》)。王力在 《汉语诗律学》中则认为:62字以下的为小令,以上的为慢词。
慢词丰富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表现力。词至柳永,体 制始备。
“柳词总以平叙见长”善于层层铺陈描绘,曲尽其妙
中国宋词讲解(一)
词的起源:
在隋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 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 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 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 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 种新体歌辞,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3.《雨霖铃》整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 句赏析其表达效果。(虚实结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虚写: 想象或回忆之景,抽象的只可感不可见之情)
诗人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开篇实写送别时的 情景:急雨初停,暮色苍茫,蝉声凄切,船就要出发了,诗人 和佳人执手凝望,难分难舍,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 “念去去”“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这些诗句则是诗 人在想象别后的情景:自己独自一人漂泊的凄凉怅惘,以及满 腹情怀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哀伤。整首诗虚实结合,将离别的 哀愁渲染到十分,感人深挚。
这句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骤雨过后,暮色苍茫,诗人 面对送别的长亭,周围响起一片凄切的蝉声,在这凄凉冷寂的 景物之中,寄寓了诗人离别的凄苦,情景交融,动人愁思。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诗是想象中的虚景。诗人想象着自己离开之后,烟波 浩渺千里,暮色深沉,天空广袤。诗人用想象中水天一色的 空阔,茫无边际,烘托出诗人独自远行的落寞悲伤,表达出 对恋人的万分不舍。
北宋慢词第一人——柳永
词的分类: 清代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
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填词名解》)。王力在 《汉语诗律学》中则认为:62字以下的为小令,以上的为慢词。
慢词丰富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表现力。词至柳永,体 制始备。
“柳词总以平叙见长”善于层层铺陈描绘,曲尽其妙
中国宋词讲解(一)
词的起源:
在隋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 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 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 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 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 种新体歌辞,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3.《雨霖铃》整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 句赏析其表达效果。(虚实结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虚写: 想象或回忆之景,抽象的只可感不可见之情)
诗人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开篇实写送别时的 情景:急雨初停,暮色苍茫,蝉声凄切,船就要出发了,诗人 和佳人执手凝望,难分难舍,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 “念去去”“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这些诗句则是诗 人在想象别后的情景:自己独自一人漂泊的凄凉怅惘,以及满 腹情怀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哀伤。整首诗虚实结合,将离别的 哀愁渲染到十分,感人深挚。
宋词课件ppt

艺术环境
宋朝时期,艺术环境也十分活跃,各种艺术形式和流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宋词 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03
宋词的主题和内容
爱情和离别
总结词
爱情和离别是宋词中常见的主题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 情的甜蜜与痛苦,离别的无奈与
不舍。
爱情
宋词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如 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 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对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宋词作为高雅艺术的一种形式,对于 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 的影响。通过欣赏和学习宋词,可以 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宋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如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 物的追求等,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 境界和人生品位。
06
宋词的鉴赏与品读
如秦观的《浣溪沙》中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 丝雨细如愁”,描绘了风 景的美丽与哀愁。
历史和怀古
总结词
怀古
宋词中有很多涉及历史和怀古的作品 ,词人通过追忆历史来抒发对现实的 不满或感慨。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 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对 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历史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寓意历史 的变迁。
人生和哲理
总结词
宋词中有很多蕴含人生和哲理的 作品,词人通过深入思考来探寻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
如柳永的《蝶恋花》中的“伫倚 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与
思考。
哲理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寄蜉 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 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理
宋朝时期,艺术环境也十分活跃,各种艺术形式和流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宋词 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03
宋词的主题和内容
爱情和离别
总结词
爱情和离别是宋词中常见的主题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 情的甜蜜与痛苦,离别的无奈与
不舍。
爱情
宋词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如 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 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对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宋词作为高雅艺术的一种形式,对于 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 的影响。通过欣赏和学习宋词,可以 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宋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如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 物的追求等,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 境界和人生品位。
06
宋词的鉴赏与品读
如秦观的《浣溪沙》中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 丝雨细如愁”,描绘了风 景的美丽与哀愁。
历史和怀古
总结词
怀古
宋词中有很多涉及历史和怀古的作品 ,词人通过追忆历史来抒发对现实的 不满或感慨。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 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对 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历史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寓意历史 的变迁。
人生和哲理
总结词
宋词中有很多蕴含人生和哲理的 作品,词人通过深入思考来探寻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
如柳永的《蝶恋花》中的“伫倚 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与
思考。
哲理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寄蜉 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 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理
宋词欣赏PPT

三、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 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 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声声慢》《虞美人》
四、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辛弃疾是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
南宋著名的爱 国词人,一生
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 坚持抗金复国,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一部分,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 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 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 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 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 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 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凄凉……
离愁别绪的意象:柳枝、月亮、长亭 、春水、草
柳枝: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月亮: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长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昼雨初歇”(柳永《雨霖 铃》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
“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 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 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 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 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 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诗歌的训练模式
可以按高考的命题方式归纳为三种格式—— “写的什 么”,“怎么写的”,“语言怎样”,来训练答题步骤。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 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 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声声慢》《虞美人》
四、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辛弃疾是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
南宋著名的爱 国词人,一生
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 坚持抗金复国,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一部分,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 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 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 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 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 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 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凄凉……
离愁别绪的意象:柳枝、月亮、长亭 、春水、草
柳枝: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月亮: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长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昼雨初歇”(柳永《雨霖 铃》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
“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 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 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 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 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 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诗歌的训练模式
可以按高考的命题方式归纳为三种格式—— “写的什 么”,“怎么写的”,“语言怎样”,来训练答题步骤。
十大经典宋词鉴赏 PPT课件

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 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自由朗诵,说说满江红上阕、下 阕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阙!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十一岁随陈广学 武,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
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二十岁,首次从军,带 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杀 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级一百七十五颗,在 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 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绍兴三年春,岳家军 巳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 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 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 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 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结
• 本词是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火洗劫后的扬州一 派破败、萧条景象,全词追忆昔日的繁华,悲叹今日 的荒凉,寄托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 山河残破的哀思。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主要内 容、创作缘起和主旨,并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 调。
下片小结
自由朗诵,说说满江红上阕、下 阕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阙!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十一岁随陈广学 武,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
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二十岁,首次从军,带 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杀 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级一百七十五颗,在 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 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绍兴三年春,岳家军 巳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 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 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 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 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结
• 本词是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火洗劫后的扬州一 派破败、萧条景象,全词追忆昔日的繁华,悲叹今日 的荒凉,寄托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 山河残破的哀思。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主要内 容、创作缘起和主旨,并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 调。
下片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 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 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 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 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 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 “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 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 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 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 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 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 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 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 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 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定风波 菩萨蛮 临江仙 江城子 青玉案
常见二十种词牌
鹧鸪天 蝶恋花 渔家傲 虞美人 满江红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卜算子 天仙子 浪淘沙 雨霖铃 八声甘州 清平乐 浣溪纱 念奴娇
大晟词:宋徽宗崇宁中,创立了大晟府,制作新乐,名 曰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 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 的曲调。作者多依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
吟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地、晚来
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宋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说明 流派
格律 退出
卜算子 陆游
吟咏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卜算子 咏 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吟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 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 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 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 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 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 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 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 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 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 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 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 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 所值提注意的。
吟咏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
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宋词简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 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 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 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 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 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 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 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 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 “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 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 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 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 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 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 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 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 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 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定风波 菩萨蛮 临江仙 江城子 青玉案
常见二十种词牌
鹧鸪天 蝶恋花 渔家傲 虞美人 满江红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卜算子 天仙子 浪淘沙 雨霖铃 八声甘州 清平乐 浣溪纱 念奴娇
大晟词:宋徽宗崇宁中,创立了大晟府,制作新乐,名 曰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 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 的曲调。作者多依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
吟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地、晚来
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宋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说明 流派
格律 退出
卜算子 陆游
吟咏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卜算子 咏 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吟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 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 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 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 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 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 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吟咏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 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 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 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 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 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 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 所值提注意的。
吟咏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
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宋词简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 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 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 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 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 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