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是四川农业大学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主要由四川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组织编写。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指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分支。
它也是生物、医学、环境、冶金、电子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手段。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检验实践来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在认识实验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一般实验技术,加深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解,为其他化学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通过实验检验对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教材共有九章,分别为:第一章:无机化学的结构和性质第二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试剂和分析方法第三章:结构化学第四章:无机电化学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第六章:无机物质的分类第七章:物质的分析第八章:质量测定第九章:生产实验针对以上九章内容,该课程教材设计丰富多彩,涉及相关内容包括:1.针对无机化学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者可以应用相应的实验技术,研究无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其结构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掌握正常无机反应物的质量分析方法。
2.学习者能够运用活性碳、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钡等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剂,掌握复杂分析元素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分析实用技术,如分析溶剂、溶质等的操作方法。
3.学习者可以理解结构化学的基本概念,如介电因数、分子键类型、构型等,掌握无机物分子结构的构型、结构式的写法及短语编写的工具方法,掌握分子构型的变化规律。
4.学习者可以掌握无机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技术,了解电极反应过程、极化过程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规律,能够运用常见实验仪器,如滴定仪、电位计、红外光电调制器等,实现实验控制和结果获取。
5.学习者可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氢氧化物、还原剂、氧化剂,以及滴定分析配平方程、计算比例分析的实验技术,熟悉实验仪器的运用,如示差计、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引言概述: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是大学化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分析和概述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的五个主要方面。
正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无机化合物基本合成步骤。
2. 熟悉常用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
3. 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培养实验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器材:量筒、烧杯、瓶口和胶塞,热水浴装置,恒温恒湿箱等。
2. 试剂:无机盐、溶剂、指示剂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器材、秤量试剂、配制溶液等。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试样制备、反应过程控制、反应物质量测定等实验操作。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观察现象和相关结果。
4.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5. 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和报告撰写。
四、实验内容1. 合成无机化合物:通过反应合成不同类型的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铜、硫酸铁等。
2. 确定物质性质:通过测定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如溶解度、酸碱性等。
3. 实验控制:探究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变化。
4. 数据记录与处理:使用适当的仪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5. 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五、实验难点与解决办法1. 合成反应的选择和条件控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等。
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合理选择统计方法和计算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结果判断。
3. 安全意识与团队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减少实验操作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总结: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是大学化学专业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目录绪论实验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实验2 灯的使用玻璃管的简单加工实验3 称量练习——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4 CO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实验5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实验6 溶液的配制实验7 酸碱滴定实验8 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实验9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10 PbI2溶度积的测定实验11 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实验12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数据的表达和处理实验13 转化法制备KNO3——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实验14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实验17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实验18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实验19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20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实验2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实验2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实验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24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实验25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实验26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27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实验28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实验29 醋酸铬(II)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实验30 从烂版液回收硫酸铜——设计实验(本科)实验31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专科)实验3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设计实验绪论一、为什么要学习无机实验课?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传授知识和技术;2、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3、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二、怎样学好无机实验?1、预习——P2;2、实验;3、实验报告。
三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注意实验室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关于预习报告:正规笔记本,不定期检查,评定平时成绩。
两次没有者本学期成绩评为不及格;2)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穿好实验服;3)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作业,及时如实地记录,凡有实验测定数据的都必须填好原始数据表,我签字并贴在实验报告上。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 ppt课件

值,即可计算出醋酸的电离常数。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
二、pHS-3C 型数字 pH 计的使用
1.前面板 2.显示屏 3.电极梗插座 4.温度补偿调节旋钮 5.斜率补偿调节旋钮 6.定位调节旋钮 7.选择旋钮(pH 或 mv
实验三 弱酸pK值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pH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3.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练习
配制溶液。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
一、实验原理
• 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电离平衡:
• HAc = H+ + Ac-
• 其电离常数表达式为:(为简洁起见,表达式中略去cΘ)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现象解释及方程式三问题与讨论实验中一些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及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探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非化学专业无机化学部分)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
• (五)测量电极电位(mv 值) • 1.把适当的离子选择电极或金属电极和甘汞电极夹在
电极架上; • 2.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滤纸吸干; • 3.把电极转换器的插头(20A)插入仪器后部的测量
• (四)测量 pH 值 • 1.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 ① 定位调节旋钮不变; • ②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滤纸吸干; • ③ 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
在显示屏上读取溶液的 pH 值。 • 2.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 ① 定位调节旋钮不变; • ②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滤纸吸干; • ③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 ④ 调节温度调节旋钮(4),使白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 在显⑤示把屏电上极读浸取入溶被液测的溶大学p液基H础中化值,学。实用验无玻机化璃学棒实验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
【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案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

一、《无机化学实验》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相当长时间内,存在着“思政教育”完全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情况,专业教育仅注重知识传授,脱离行业发展,脱离职业操守,远离社会需求,沦为孤立的“学业教育”。
2016年,“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明确了思政教育是专业教育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无机化学实验》是为化学类大一学生开设的64学时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学生踏进大学校门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深入挖掘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中的“思政”要素,对培养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基础实践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安全操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阐明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掌握化合物制备和提纯操作;运用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分析元素化学实验现象;掌握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牢记实验室安全知识,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处理实验数据、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面对实验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思维方式的过渡,建立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素养目标: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并热爱化学,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化学问题;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之具备独立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
三、《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设计图1. 《无机化学》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设计流程图。
梳理无机化学实验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筛选思政案例,注重案例逻辑性和科学性;对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进行有效设计,根据学情及教学内容特点找准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确保课程思政教育的合理性、启发性、典型性和价值性;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恰当地结合思政元素,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方法,将显性专业知识传授与隐性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向同行,实现知识和素养的整合及升华;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特色和普适性,促进资源共享,按照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案例主题将其分类并按照规范编写入库。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竞赛单选题总结

1.浓硫酸灼伤皮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大量水冲洗后,用1%硼酸溶液冲洗B、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再用水冲洗C、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稀NaHCO3溶液冲洗D、涂上红花油,然后擦烫伤膏答案:B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2. 下列火灾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溶剂着火可用沙扑灭B、电器着火应首先切断电源C、钾钠着火可用灭火毯扑灭D、电器着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答案:D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3.被加热物质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要求达到200℃时,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A、砂浴B、电热套C、油浴D、砂浴、电热套、油浴均可答案:D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4.实验时,不小心打破了水银温度计,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立即清扫入垃圾桶B、用生石灰处理后倒入垃圾桶C、用硫磺处理D、用洗液处理答案:C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5.储存试剂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银溶液装在细口棕色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装细口橡皮塞瓶中C、氯化钠溶液装在广口白色玻璃瓶中D、碳酸钙固体装在广口塑料瓶中答案:C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6.洗液洗涤器皿后颜色是褐红色,此时应()。
A、将洗液倒入水池B、将洗液倒入废液桶C、将洗液倒回原来的盛装瓶D、将洗液处理后倒掉答案:C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7.不能使用装有硅胶的干燥器干燥的是()。
A、无水碳酸钠B、水合硫酸亚铁铵C、碳酸钙D、邻苯二甲酸氢钾答案:B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8.试纸检测溶液pH值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试纸剪成小片B、试纸放在表面皿中C、用玻璃棒取样D、将试纸浸入待测溶液答案:D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9.称量一定质量NaOH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置于烧杯中在台秤上称量B、置于称量纸上于台秤上称量C、置于烧杯中在分析天平上称量D、置于称量纸上于分析天平上称量答案:A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10.下列仪器中,可在烘箱中干燥的是()。
A、分液漏斗B、酸式滴定管C、容量瓶D、量筒答案:A难易程度:中题型:单选题11.固液分离中,若固体颗粒较大,简洁常用的方法一般是()。
无机化学实验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食盐的提纯):1、洗涤仪器:先用试管刷蘸洗衣粉洗,再用自来水洗,最后用蒸馏水润洗;2、称量: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小烧杯重量,再在原来重量上用游码加上5.0g,用药匙加入粗食盐使天平平衡,即得到5.0g粗食盐。
3、溶解: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加入装食盐的小烧杯,用玻棒搅拌溶解。
4、过滤:如下图折好滤纸安装好过滤装置,将小烧杯中食盐用玻棒转移到漏斗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玻棒和小烧杯,并将溶液转移到漏斗中。
过滤。
5、蒸发: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环上,用酒精灯蒸发浓缩。
当蒸发皿底部出现食盐结晶时,用玻棒不断搅拌溶液。
如果有食盐结晶受热外蹦时,可将火源暂时移开,并不断用玻棒搅拌,稍后再继续加热。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水分完全蒸发(以食盐不结块为准),即得纯白色的精制食盐。
6、冷却后称量(先称精食盐和蒸发皿的总重,将蒸发皿洗净擦干后再称蒸发皿的重量),计算食盐提纯率。
实验步骤:溶液的配制:配制9g/L的氯化钠溶液100ml(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m B=ρB×V=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质量,放入50ml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4)转移: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引流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5)定容:向容量瓶中继续加入蒸馏水,当加到离标线约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标线平视相切。
盖好瓶塞,将溶液混匀。
(6)回收: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回收瓶中。
溶液的稀释:1.将1mol/L乳酸钠溶液稀释为0.167mol/L乳酸钠溶液50ml(1)计算:所需1mol/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V1=C B2×V2/ C B1=_________ml。
(2)移取:用10ml吸量管吸取所需1mol/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后,移至50ml烧杯中(3)稀释: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的溶液,测量不 同波长下溶液对光的吸光度,Flash
~3.0 ×108m/s
-波长,单位:m, cm, mm, m, nm, Å
1m=10-6m, 1nm=10-9m, 1Å=10-10m
-频率,单位:赫芝(周)Hz 次/秒
n -折射率,真空中为1
波动性 λν 粒子性 E
光的折射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光电效应
电场 向量
Y
Z
Xx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
T ↗,溶液对光的吸收 ↘ ; T ↘,溶液对光的吸收 ↗ 。
吸光度A:
A lg Io lg 1
It
T
若光全部透过溶液,Io= It , A = 0 。 若光几乎全被吸收,It ≈ 0, A = ∞。
吸光度A也可以用来衡量溶液中吸光物质 对波长为λ的单色光 的吸收程度,值越大,其 吸收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x 射射 线线
紫红 外外 光光
微
无
波
线
电
波
可见光
微粒性
光量子,具有能量。 E h
h-普朗克(Planck)常数 6.626×10-34J·s
-频率
E-光量子具有的能量 单位:J(焦耳),eV(电子伏特) 1 eV = 1.602×10-19 J
波粒二象性
E = h c = hV = h n
真空中:E h c
• 电子跃迁时必须伴有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所以分子光 谱不是线光谱而是带状光谱。若用红外光照射,不能引起电子的 跃迁,只能引起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这样引起的吸收光谱称 为振动-转动光谱或红外光谱。它的吸收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用于研究分子结构。
电磁波 X-射线
波长范围 跃迁类型 10-1-10nm K、L层电子
线状光谱
带状光谱
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
单色光
单一波长的光
复合光 光的互补
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
若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 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光 为互补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互补。
复合光 单色器
单色光
单色光1 + 单色光2
互补色光
白光
光的互补
蓝绿
绿 黄绿 黄
• 自然界许多物质是有颜色的
Al3+
Cu2+ KMnO4 Ni2+
Fe2+
• 通过比较溶液颜色深浅而求得其浓度的分析方法称为比
色分析法
比色分析的基本依据是有色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光的基本性质 (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光的传播速度:
V = c =
n
c -真空中光速 2.99792458×108m/s
重量法 容量法 光度法
m(Fe2O3)≈0.14 mg, 称不准 V(K2Cr2O7)≈0.02 mL, 测不准 结果0.048%~0.052%, 满足要求
• (2)、准确度较高
– 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 2~5 %.
• (3)、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 • (4)、应用广泛
二、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吸收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
长(频率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混合光:具有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
一起. 例如白光.
吸收光谱 Absorption Spectrum
S3
h
S2
S1
E3 A E2
E1
S0
E0
纯电子能态间跃迁
S2
h
A
S1
S0 分子内电子跃迁
绿蓝
橙
蓝 紫 紫红
红
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nm 400 ~ 450
450 ~ 480 480 ~ 490 490 ~ 500 500 ~ 560 560 ~ 580 580 ~ 610 610 ~ 650 650 ~ 76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o之比称为透光度 或透光率。用 T 表示:
T It Io
或T% I t 100% Io
从上式可以看出: 溶液的透光度愈大,说明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小,浓度低; 相反,透光度愈小,说明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大,浓度高。
入射光 I0
透射光 It
[定义]: T It I0
T 取值为0.0 % ~ 100.0 % 全部吸收 T = 0.0 % 全部透射 T = 100.0 %
吸收绿光。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白光
KMnO4
• 包括: – 比色分析法, – 可见光度法,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一、吸光光度法特点:
• (1)、灵敏度高
– 测定的最低浓度可达10-5~10-6 mol/L,相当于含量 0.001~0.0001 %的微量组分.
例: 含Fe约0.05%的样品, 称0.2 g, 则m(Fe)≈0.1 mg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 吸收光谱有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 •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原子(而不是分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
些波长的电磁波而引起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原子的 这种性质建立起来的。
• 分子吸收光谱是分子轨道中外层电子吸收某一波长范围的能量而 引起的,通常吸收的是紫外及可见光部分。这种价电子跃迁而产 生的分子光谱又称为电子光谱。
远紫外光 10-200nm 中层电子
近紫外光
200400nm
价电子
பைடு நூலகம்可见光
400750nm
近红外光 0.75-2.5m 分子振动
分析方法 X射线光谱法 真空紫外光度法 紫外光度法
比色及可见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光 2.5-50m
第一节、吸光光度法概述
• 定义: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 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Io’ = Ia + It + Ir
I’0
It
Ir
Ia
样品池
I’0 = Ir + Ia + It
I’0
I0
I’0 = Ir + Io
Ir
参比池
I’0 – Ir = Io = Ia + It
真正进入溶液部分的入射光
在吸光光度法中,测定时都是采用同样质量的 比色皿,反射光的强度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影响可以 相互抵消-------空白调零
完全吸收
复合光
光谱示意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光颜W作色hy用,?于 这?物 一质 过? 时 程,与物物质质吸的收性了质可及见光光的,性而质显有示关出。特征的
第三节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Ir
Ia
I’o
It
比色皿
设入射光,吸收光,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强度依次为I’o, I a, I t, I r,
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