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2017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2017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酒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给社
会治安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为了严厉打击酒驾行为,维护交通秩序,我国对酒驾处罚标准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2017年最新的酒驾处罚标准也有了一些调整,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驾是指驾驶员血液中
酒精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行为。
2017年最新的酒驾处罚标准为,一是酒后驾驶机
动车的,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扣留机动车,并可以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处以罚款。
同时,对于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对驾驶员处以罚款,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此外,对于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对其
进行强制措施,并可以对其进行强制医学检查。
如果被检查出酒精含量超过规定标准,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2017年最新的酒驾处罚标准更加严格,对于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的行为将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驾驶员朋友们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驾行为,做文明守法的好司机,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共建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酒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处罚标准2017(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醉驾的处罚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酒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处罚标准2017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那2017年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2017年最新酒驾处罚标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017年最新酒驾处罚标准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条文: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分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2017年醉驾处罚标准是什么

2017年醉驾处罚标准是什么醉酒驾驶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同时也极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对待醉酒驾驶,法律一直是严厉惩罚。
那么,醉驾的处罚标准是什么?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醉驾处罚标准,欢迎阅读。
2017年醉驾处罚标准1、《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1)、酒后驾驶机动车,记6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1--3个月;(2)、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3)、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3--6个月,拘留15天以下;(4)、酒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拘留15天以下;(5)一年内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法律规定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酒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处罚标准2017酒驾处罚标准2017酒驾处罚标准2017(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醉驾的处罚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酒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处罚标准2017(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醉驾的处罚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酒驾醉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醉驾处罚标准2017
酒驾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安全,更可能给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为了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国自2017年起对酒驾醉驾处罚标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完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的驾驶人员将被认定为酒驾,处以罚款并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对于初次酒驾的驾驶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驶证6个月;对于累犯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驶证6个月;对于醉驾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驶证6个月。
其次,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酒驾醉驾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酒驾醉驾行为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或者重伤,驾驶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此外,对于酒驾醉驾的乘车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酒后乘车的乘车人员将被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总的来说,2017年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更加严格,不仅提高了罚款金额,还增加了吊销驾驶证的期限,对于严重后果的酒驾醉驾行为更是将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举措有效地震慑了酒驾醉驾行为,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驾驶人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驾醉驾行为,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道路变得更加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醉驾处罚标准2017 2017醉驾处罚新规定

《醉驾处罚标准2017 2017醉驾处罚新规定》摘要:曾因酒驾驶机动车受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又构成妨害公罪等其他犯罪依照数罪并罚规定处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相信很多朋友外出应酬难免少不了喝酒旦醉驾违了都很关心将接受什么处罚下面让编告诉07醉驾处罚新规定什么是醉驾、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相关规定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或者等80g00l属醉酒驾驶因只要是机动车驾驶人体酒精含量或者等80g00l并且开车上路那么就能够依法判刑07醉驾怎样处罚刑事处罚()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00毫升以上属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三十三条款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依照刑法三十三条款规定从重处罚、造成交通事故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逃逸尚构成其他犯罪;、血液酒精含量达到00毫克00毫升以上;3、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驾驶有乘客营运机动车;5、有严重超员、超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尚构成其他犯罪;7、曾因酒驾驶机动车受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情形(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又构成妨害公罪等其他犯罪依照数罪并罚规定处罚(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醉酒程、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罚金数额(五)公安机关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嫌疑人对获、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抽取血样程应当制作记录;有条件应当拍照、录音或者录像;有证人应当收集证人证言(六)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依据犯罪嫌疑人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见条规定醉酒标准抽取血样前脱逃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作认定其醉酒依据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依法检逃避法律追究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见条规定醉酒标准应当认定醉酒(七)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法定诉讼期限及侦、起诉、审判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可以予以逮捕行政处罚醉酒驾驶还要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根据《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9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看07醉驾处罚新规定人还看了07新酒驾处罚标准07醉酒驾驶怎么处罚307新交规醉酒驾驶怎样处罚07刑法关醉法驾车至人死新处罚规定507年喝酒开车怎么处罚607年醉酒驾驶机动车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那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201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知识关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 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 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 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五、公安机关在查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时,对查获经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抽取血样过程应当制作记录;有条件的,应当拍照、录音或者录像;有证人的,应当收集证人证言。
六、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七、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小区通行道路适用醉驾
据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认定问题;二是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从重处罚的具体情形;三是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数罪并罚、适用罚金刑等有关定罪量刑的规定;四是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收集证据、采取强制措施等有关程序的规定。
《意见》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有关负责人强调:“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校园、住宅小区等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若相关单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亦属于"道路"范围,在此醉驾也构成危险驾驶罪。
”
呼气前饮酒难逃认定
《意见》规定,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有关负责人说,《意见》对逃避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的行为作了特殊规定。
一是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已达到《意见》规定的醉酒标准,却在抽取血样前脱逃的,可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二是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据。
醉驾可以取保候审
《意见》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此外,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八种从重处罚情形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 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 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