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超实用)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 夏无冬-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
(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如台湾山 脉东坡3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平原及福建沿海 处于雨影区只有1000毫米左右,)台湾东北部 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最高记录达8409毫 米,为我国“雨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利于洪水下泄
(2)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①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 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时候。
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 贵、川、渝、湘、琼等省区,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 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3)生活:食—大米为主食, 住——注意通风散热,重庆、武汉、
南京有“三大火炉”之称,
行——水陆运输发达, 玩——游泳、龙舟竞赛
2.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③横断山区气候 垂直变化大
云贵高原为源于 太平洋和源于印 度洋的两类季风 交汇处,冬季昆 明静止锋以东阴 雨冷湿,以西晴 朗温暖。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 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 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 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 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 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火 炉)。
4.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
本区已经形成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
I.长江沿江工业地带:

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文化遗产
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化遗产,如古镇、 古建筑、古村落等,为游客提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的好机会。
气候条件
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适合 全年旅游。
著名景点
杭州西湖
01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
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桂林山水
02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被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南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加 快,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布局
工业基础雄厚
南方地区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工业基 础。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南方地区的传统产业也在逐步转型升 级,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 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高端 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目录
• 中国南方地区概述 • 中国南方地区经济 • 中国南方地区文化 • 中国南方地区旅游
01
中国南方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东海、南濒南 海,西至青藏高原,北接秦岭-淮河一 线。
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 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03
中国南方地区文化
历史背景
1 2
长江流域文明
中国南方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长江流域文明是 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文明形态之一,包括河姆渡 文化、良渚文化等。
越文化
越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越 国的历史和越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南方地区知识点1.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能源资源
南方地区的能源资源也较为丰富,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农业资源
南方地区的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如水稻、茶叶、柑橘等农产品。
03
南方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现状
总体经济实力
南方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 区之一,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 产业体系。
经济增长速度
南方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主要 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 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南方地区的气候与环境
气候特点
01
02
03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主要受到季风气 候的影响,四季分明,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温 暖湿润。
湿润气候
南方地区的气候湿润,年 降水量较高,主要集中在 夏季。
气候差异
南方地区内部的气候也存 在差异,如江南地区和华 南地区的气候就有一定的 不同。
人口分布与流动
人口密集区
南方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等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流动与迁移
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变化,南方地区的人口流 动频繁,许多人从内陆地区迁移到沿海城市。
人口老龄化
南方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和社会各 界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养老问题。
05
南方地区的旅游与文化
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高
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 高,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 区,植被茂盛。
水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 源,如长江、珠江等大江 大河,以及众多的湖泊和 池塘。
生态多众多珍稀和濒危 物种,如大熊猫、长臂猿 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钨、锡、锑、稀土等。

八年级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南方地区指的是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华南、华中、华南海岛、西南四个地区。

这些地区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以下将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自然地理1. 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平原和盆地地带、岛屿地带。

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66.5%,平原和盆地地带占总面积的15.4%,岛屿地带占总面积的7.2%。

2. 气候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

具体地,南方地区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

3. 植被南方地区植被多样,主要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三种。

其中,热带雨林是南方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密集南方地区人口密集,这与南方地区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南方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区。

2. 民族多样南方地区地域辽阔,民族多样。

除了汉族外,南方地区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壮族、藏族、苗族等,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3. 经济发达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这使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南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方面的经济优势。

三、环境问题南方地区环境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空气和水质污染。

随着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之,南方地区具有多样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ppt课件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ppt课件

B、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包括江南丘 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东南沿海丘陵)三部 分组成。这些丘陵多红壤和黄壤分布(即地带性 土壤)。南岳衡山,革命纪念地井冈山,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庐山、黄山、武夷山以及闻名天下 的桂林山水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成为重要旅游 资源。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 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
B、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 貌(溶岩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 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农业. 区)。
③山地
横断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武夷山脉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 东南沿海最高峰。此外,大巴山、大别山、巫山、 戴云山脉等,多红壤和黄壤(具有呈酸性、有机 质含量少、粘重的特点,适宜植树,尤其适合种 植茶叶)。
(七)云贵高原和滇南谷地
四川盆地以南(约北纬28度以南) 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以东(约东经100度以东)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滇南谷地:动植物宝库、热带作物基地
.
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
(1)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台 湾岛、海南岛等;
(2)气候特点: 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均温在0℃以上(南北差异大), 积温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热带) 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
②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 南岭以北)每年6-7月出现梅雨,7-8月伏旱。 (夏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 三大火炉)。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 害性天气
陵和云贵高原。
.
一、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气候与水文
气候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广大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四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 南岛、南海诸岛等地,全 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 明显的干湿季。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高原和 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降水随海拔升高而 增加。
海岸线及岛屿
海岸线
南方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近2万 公里。
岛屿
南方地区沿海分布着众多岛屿,包括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等。其中台湾岛 是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这些岛屿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 生态环境,还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CATALOGUE
05
CATALOGUE
南方地区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南方地区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 区。其中,四川、广东、江苏、浙江 等省份人口数量较多。
民族构成
南方地区民族众多,汉族占主导地位 ,同时有壮、苗、瑶、布依、侗、水 、仡佬等少数民族分布。各民族在服 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 俗习惯。
04
CATALOGUE
南方地区植被与土壤
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
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南方广大地区,以 常绿阔叶树为主,种类丰 富,群落结构复杂。
落叶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南北过渡地带 ,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具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阔混交林
分布于南方山地,由常绿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组成 ,呈现针阔混交的特点。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04
南方地区植被与土壤
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
01
02
03
常绿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以樟树 、茶树、柑橘等为代表。
落叶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温 带季风气候区,以杨树、 柳树、槐树等为代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热 带季风气候区,以龙脑香 科、番荔枝科、肉豆蔻科 等为代表。
自然景观: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
桂林山水
黄山
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著称 ,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 身,是大自然的杰作。
武夷山
三清山
典型的丹霞地貌,山水相依,景色秀美, 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 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被 誉为“江南第一仙峰”。
主要城市介绍
南方地区拥有众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这 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是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进程
人口迁移
南方地区人口迁移频繁,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普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 开家乡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人口数量
南方地区人口众多,占全 国总人口的近一半。
人口密度
南方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尤其是沿海和沿江地区, 人口集聚现象明显。
民族构成
南方地区民族多样,汉族 占绝大多数,同时还有壮 、苗、彝、布依、侗等众 多少数民族。
城市体系及主要城市介绍
城市体系
南方地区城市体系完善,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等多个层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学案【考纲解读】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南方地区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学习目标】1.利用南方地区图,掌握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南方地区为例,学会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3. 激情投入,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与北方地区的比较,正确认识我国区域的差异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区域地理读本和地图册,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收获做好标记3.完成课后的读图训练。

【重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探究主题展示】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展方向和措施第一课时【目标一】区域位置和范围:(结合教材图3-12-1)【读图指导】1、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和范围。

2、找出主要经纬线:北回归线、30°N,100°E、110°E、120°E归纳一、位置和范围1、范围:主要包括地区、地区和地区。

2、地理位置:(1)相对位置:位于以南,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海和海。

位于东部季风区部。

邻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

(2)绝对位置:纬度范围:北纬度;重要纬线:北回归线、30°N(大部分地区)经度范围:东经度;重要经线:100°E、110°E、120°E 3、面积:约占全国。

人口:占全国的%,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技巧点拨: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1、30°N和长江附近地理事物2、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目标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请结合地图册210页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读图指导】1、找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2、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三个)、云贵高原,南岭、武夷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黄山、峨眉山、台湾山脉、五指山。

3、描述该区的地势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地势:地形:2、主要地形区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二)、气候:读下图1、找出:南方地区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注意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界线)2、读左图,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3、读上海、武汉、重庆、广州四城市的气温、降水图,描述四城市气候特征的共同点。

3、读下列城市的气温降水图,描述上海、武汉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并说明原因。

4、结合海口、广州、武汉的位置,分析南方地区雨季的长短的分布规律。

从以上各图分析可以知道:●知识归纳1、气候类型:以和为主2、气候特点:热量条件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夏,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量大于毫米,主要集中在,雨季由南向北。

横断山区气候变化大。

云贵高原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以西。

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

3、气候成因:受海洋来的季风、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受干冷的偏北风影响降水较少。

4、主要的气象灾害:(结合第3页武汉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1)伏旱:时间:月;地点:;成因:受控制,盛行气流;特点:炎热干燥,多晴天,降水少影响: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对水稻生长不利。

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措施:增加抗旱水源;大力修建水源工程和集雨工程;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适时加大人工增雨;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适当灌溉,补充蒸发蒸腾;周边种树,降低环境温度,减少蒸发(2)寒潮:冬季、深秋、早春——低温、霜冻、大风、暴雪。

(3)台风:沿海地区,夏秋季——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4)其他;倒春寒、冰雹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

材料三昆明与贵阳气温年、日较差比较,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及成因。

(2)据材料三,比较昆明和贵阳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及季节分布差异。

(3)说明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各有哪些?并说明判断依据。

(三)、水文:(结合地图册210页南方地区的地形图)读图指导:1、找出图中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2、说明本区地形特点及对气候、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的影响。

(四)、植被:、。

(五)、土壤:地带性土壤为,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和季风水田农业区的。

学生讨论:试评价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三、人文地理特征(一)、农业1、农业发展的条件(1)、有利条件:(2)、不利条件:2、农业活动特点(1)、农业地域类型: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

占有重要地位。

(2)、耕作制度: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4、主要农产品5、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治理1)严重的洪涝灾害:地点: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产生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治理措施:中上游,下游地区等;中上游,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退耕还湖。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2)红壤的治理:分布:广大的地区成因: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叫红壤。

特点:它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

改善红壤:可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如酸性:施加熟石灰;发展适宜酸性土壤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粘:掺沙子;瘦:施加有机肥,种绿肥。

在云南南部热带雨林区,则分布着砖红壤(与红壤类似)。

3)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南方山区由于能源短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具体表现为:①这里人多地少,单位土地的产值高,因此,单位面积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②这里地表疏松,土层较薄,一旦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形成石质裸露,要想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使河流变得更不稳定,加重水旱灾害。

水土保持工程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开发价值评价:南方低山丘陵在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工业(结合教材图3-12-3和地图册210页的矿产和交通图)1、工业发展条件:2、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知识拓展:武汉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前景: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水平最高,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人才最优”的发展方针,“十五”期间初步建成50Km 2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1000亿元的规模,培植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光电子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光电子技术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武汉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武汉地处长江中游,辐射南北东西。

在华中经济发展中独具地位。

②交通条件优越: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京广铁路与长江在武汉交汇,京九铁路也在武汉与京广铁路相联结,形成沟通华北、西南、中南、华东地区的铁路网络。

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沿长江的高速铁路即将建成,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正在施工中,4小时可抵达广州。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长江水运"柔性联运"的出现,将使武汉作为中国内陆市场枢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③武汉市的科技优势。

④市场的优势。

⑤产业基础优势。

⑥能源十分丰富,适宜布局高耗电、高耗能的产业。

3、南方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思考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三)、南方人民的生活1、食——以为主2、住——传统民居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3、体育项目——代表民居: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以下表格仅供阅读,不作要求)民居竹楼土楼围龙屋吊脚楼云南一颗印图片地点西双版纳福建、广东一带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县(赣、粤、闽交界山区)广西云南高原地区民族傣族汉(客家)客家壮族彝族特点有利排水、防潮、通风、防虫兽,就地取材合族聚居性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夏凉冬暖)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住房干爽、透气节省用地,挡风沙和防火,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杆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俗称高架屋城堡式建筑住宅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杆栏式”建筑因墙厚、瓦重、地盘和外观方整,形如“一颗印”,故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坝区地形,降水丰富,多山洪,天气湿热,竹、木丰富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用当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筑山区,降水丰富,多山洪,天气湿热,竹、木丰富湿热多雨的地方,多山洪,天气湿热,竹、木丰富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