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若干问题
尿素总氮含量干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胡云 华 张求 真 胡慧 珠)
1 测量方法
按照GB/T 2441- 2000《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准确称取约5g试样, 经消解
后,将消解液稀释定容于500ml容量瓶。从中吸取 50ml移入蒸馏装置中,加碱加热蒸馏,蒸至的氨
m×( 1- W) ×V 4×1 0
X——尿素总氮含量以干基计的百分数,%;
V1——试样滴定耗用的氢氧化钠标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耗用的氢氧化钠标液的体积,ml; V3——消解稀释液的总体积,ml; V4——为蒸馏而吸取的消解稀释液体积,ml ; C——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mol/L;
M——氮的摩尔质量,g/mol;
0.22
3 4.9485 0.5027
9.63
42.23
0.20
4 4.9246 0.5027
9.76
42.23
0.20
5 4.9306 0.5027
9.73
42.23
0.21
6 4.9346 0.5027
9.72
42.23
0.21
7 4.9656 0.5027
9.54
42.23
0.20
8 4.9822 0.5027
校准 重复性
线性
m皮 重
校准
重复性
线性 m毛重
终点
偏差
V1
MN
重复 性 重复性 校准 校准 温度 温度
CN aOH
V3
V4
X
V1
M
V2 V3
滴定终点
V4
总氮测量重复性
因果图(CNaOH因果图见附录,W因果图见“尿素水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文。) 4 不确定度分量的估算
车用尿素快速分析方法——甲醛法

第37卷第4期2021年4月文章编号:1671-8909 ( 2021 ) 4-0032-003车用尿素快速分析方法——甲醛法常大顺,李云(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海南东方 572600)试验娜■究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摘要:早在2013年国家环保部规定柴油车必须使用车用尿素来降低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以避免汽车 尾气长期排放加重环境污染。
海洋石油富岛公司从2020年5月份开始生产车用尿素,年产能达到5万t 。
车用 尿素的主要成分是尿素溶液与纯水混合的32.5%(±0.7%)的尿素溶液。
国家标准(GB 29518—2013)中对于车 用尿素中尿素含量的分析使用总氮法,总氮法存在样品消解时间长,分析时间长的问题,且样品在蒸馏过程中使 用了浓度达到350 g /L 的浓碱,对安全和环保的危害大。
因此,笔者将分析尿液中总氮的分析方法-甲醛法应用 于车用尿素总氮的分析,不需要浓碱且分析时间短,通过对其分析过程大量实验数据总结以及与总氮法的比对、 回收率测试,发现其准确度及精密度完全可以满足中控分析的需要。
关键词:车用尿素;曱醛法;总氮法;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中图分类号:X 831 文献标识码:A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与试剂300 m L 三角瓶;25 m L 酸碱两用滴定管;5 mL 、 10 m L 移液管;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 )=0.5 mol /L ; 分析纯浓硫酸(p = 1.84 g /mL );氢氧化钠溶液(200 g /L ); 甲醛溶液,25% (V /V );甲基红指示剂,1 g /L ;混合 指不剂。
1.2溶液配制(1)氢氧化钠溶液,(200 g /L ):秤取20 g 固体 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 m L 即可用。
(2) 甲醛溶液,25% (V /V ):取36%甲醛70 mL 加去离子水稀释至100 mL ,加数滴混合指示剂混匀, 用0.5 mol /LN aO H 中和现微红色备用。
尿素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河南农业2020年第11期(上)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46.6246.3346.0746.2046.6946.3346.7346.6646.9546.8346.5946.8146.4946.1246.8046.8646.8046.6846.8146.7146.9046.8546.6046.5946.3946.3546.1746.4546.5046.5846.9446.1946.4746.3646.3346.4046.2746.7846.0946.5346.8246.4246.3846.2646.2946.4346.0946.0046.2646.2646.8946.8146.8146.812345678910表2 尿素中氮含量分析结果统计待时间结束取下冷却,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蒸馏滴定。
(三)试验过程解析1.将样品溶解后分取消解,可减少消化过程的反应程度,以减少此阶段的误差。
同时,分取蒸馏也减缓了酸碱反应的程度和氨气的释放速度,增加了试验的准确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量氨气产生、硼酸来不及吸收或冷却效果不好造成的试验结果偏低的情况。
2.降低滴定酸浓度。
由原来规定的0.5 mol/L 的滴定酸,变成0.05 mol/L,改变了单滴酸对颜色变化的响应,使滴定终点更易于掌控,提高了数据的重现性。
3.由自建蒸馏装置改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减少了试验的烦琐程度,同时降低了人为的滴定误差。
(四)试验结果通过用上述改进方法对尿素化学纯试剂的氮含量进行60次平行分析,结果(见表2)。
河南农业2020年第11期(上)接还田还会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间接增加农民负担和对环境的再次污染。
三是利用高温腐熟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可以将秸秆上的致病菌和有害虫卵杀死,快速腐熟;可以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加强土壤的透气性。
4公司,其前身是长葛地13.33 hm 2,装机容量发电厂,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济锅专利)的往复式炉排生物质锅炉使用者。
实验四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

2、氨基氮计算:
( V V ) 1 . 4008 对 未 氨基氮含量( mg / mL ) 2
公式中: V 未 为滴定待测液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毫升数。 V 对 为滴定对照液(3号瓶)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平 均毫升数。
※1.4008
为1mL 0.1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氮的毫克数。
四、结果计算
1、回收率计算:
实际测得量 甘氨酸氨基氮回收率 % 100 理论加入量
公式中: 实际测得量(mg)为滴定1和2号瓶耗用的标准氢氧化 钠溶液毫升数的平均值与3号瓶耗用的标准氢氧化 钠溶液毫升数之差乘以1.4008。 理论加入量(mg)等于2 乘以1.4008。
※1.4008
为1mL 0.1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氮的毫克数。
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0.1mol/L 标准甘氨酸溶液 准确称取750mg甘氨酸,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0.1mol/L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3)0.5%酚酞指示剂 称0.5g酚酞溶于100mL50%乙醇。 (4)中性甲醛溶液 甲醛溶液(36~37%,分析纯) 50mL,加入0.5% 酚酞指示剂1 mL ,用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 微红,贮于密闭的玻璃瓶中。此试剂在临用前配制。
如样品中只含有某一种已知氨基酸,由甲醛滴定的结果即可算出氨基氮的含 量。如果样品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质水解物),则滴定结果不能作 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甲醛滴定法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随着水解程 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当水解完全后,滴定值保持恒定。
三、操作
1、 取3个100 mL的锥形瓶,编号。于1、2号瓶内各 加入0.1 mol/L的标准甘氨酸溶液2 mL和水5 mL,混 匀。于3号瓶内加入水7mL 。然后向3个瓶中各加酚酞 指示剂5滴,混匀后各加中性甲醛溶液2mL ,再混匀, 分别用0.1 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 色。重复以上实验两次,记录每次每瓶消耗标准氢氧 化钠溶液的毫升数。取平均值,计算甘氨酸氨基氮的 回收率。 2、取未知浓度的甘氨酸溶液2mL,依上述方法进行 测定,平行做3份,取平均值。计算每毫升甘氨酸溶 液中含有氨基氮的毫克数。
尿素中痕量甲醛的测定

尿素中痕量甲醛的测定提要:通过加热可提高测定尿素中痕量甲醛的方法灵敏度,实现了对尿素中痕量甲醛的测定,满足了日常原料检验任务。
关键词:甲醛;痕量;尿素尿素生产厂家为提高尿素颗粒强度在尿素生产中添加甲醛,但甲醛的存在严重影响公司氰酸钠成品的收率。
本公司的认为即使尿素产品中痕量的甲醛也会使催化剂活性衰减,要求对尿素中的痕量甲醛进行测定,而现有的甲醛测定方法GB2440-2001对痕量的甲醛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方面都不适合。
而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过加热可使原来因甲醛含量很低并不显色的样品出现明显的颜色,为此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分析方法,满足了对原料检测要求。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岛津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硫酸:分析纯。
变色酸:1%。
尿素:工业品甲醛工作液:取1mg/mL甲醛溶液1.5mL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3g/mL的甲醛工作液。
此工作液不稳定,须现用现配。
1.2实验方法:取一定量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g不含甲醛的尿素,补加蒸馏水至5mL,摇动使尿素溶解。
另取100mL容量瓶,加入5mL蒸馏水,以此作为空白溶液。
在空白溶液和待测试样中依次加入1mL1%变色酸、10mL浓硫酸,在电炉上加热,开始冒泡时计时,继续加热2min取下。
放置10min后稀释至近刻度,冷却至室温再稀释至刻度,摇匀,在580nm波长处用10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
1.3样品测定称取2.0g尿素,加入5mL蒸馏水使其溶解,其它步骤如实验方法。
通过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对样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计算。
2.实验条件选择2.1加热时间加热以开始冒泡记时,2~5min后吸光度达到最大值且较稳定,故选加热时间为2min。
2.2稳定时间实验表明,溶液加热后放置10min吸光度值达到最大,且在10~15min较稳定,因此选择稳定时间10min进行测定。
2.3硫酸用量实验表明,硫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值也增加,当加入量达17~18mL时开始出现黑色的混浊(碳化所致,而非络合物的颜色)。
实验四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

实验四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一.目的初步掌握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二.原理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NH3是弱酸,完全解离时PH为11-12或更高,若用碱滴定-NH3所释放的H+来测定氨基酸,一般指示剂变色域小于10,很难准确指示滴定终点。
常温下,甲醛能迅速与氨基酸的氨基结合,生成羟甲基化合物,使上述平衡右移,促使-NH3释放H+,使溶液的酸度增加,滴定中和终点移至酚酞的变色域内(PH9.0左右)。
因此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如样品为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滴定的结果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
如样品为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质水解液,则滴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
但此法简便快速,常用来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随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也增加,滴定值不再增加时,表明水解作用已完全。
三.仪器、试剂、材料1.仪器25ml锥形瓶;3ml微量滴定管;吸管;研钵。
2.试剂(1)300ml 0.05mol/L标准甘氨酸溶液准确称取375mg 甘氨酸,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500ml 0.02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3)20ml酚酞指示剂0.5 %酚酞的50 %乙醇溶液(4)400 ml中性甲醛溶液在50ml 36-37 %分析纯甲醛溶液中加入1ml 0.5%酚酞乙醇水溶液,用0.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微红,贮于密闭的玻璃瓶中。
四.操作方法1.取3个25 ml的锥形瓶,编号。
向1、2号瓶内各加入0.05mol/L标准甘氨酸溶液2ml和水5ml,混匀。
向3号瓶内加入7 ml水。
然后向三个瓶中各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混匀后各加2 ml甲醛溶液再混匀,分别用0.02mol/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
重复以上实验两次,记录每次每瓶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取平均值,计算甘氨酸氨基氮的回收率。
2.取未知浓度的甘氨酸溶液2ml,依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平行做几份,取平均值。
尿素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几点改进

尿素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几点改进
尿素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几点改进
作者:刘文锋
作者机构: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来源:磷肥与复肥
ISSN:1007-6220
年:2005
卷:020
期:002
页码:20-20,25
页数:2
中图分类:TQ44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总氮含量;尿素;中试;锥形;蒸馏;制备步骤;硫酸铜;测定方法;温度;通风摘要:根据《尿素及其测定方法》GB2440—2001之规定.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包括试液制备、蒸馏、滴定、空白实验4个步骤。
其中试液制备步骤具体规定如下:称量约5g样品(精确至0.001g),移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
25ml水、50ml硫酸、0.5g硫酸铜,插上梨形玻璃漏斗,在通风橱内缓慢加热,使CO2逸尽,然后逐步提高温度,直至冒白烟,再继续加热20min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中试液充分冷却后,小心加入300ml水,冷却。
实验五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

实验一 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甲醛法测定氮含量,掌握间接滴定的原理。
2.学会NH 4+的强化,掌握试样消化操作。
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操作。
4.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常用的含氮化肥有NH 4Cl 、(NH 4)2SO 4、NH 4NO 3、NH 4HCO 3和尿素等,其中NH 4Cl 、(NH 4)2SO 4和NH 4NO 3是强酸弱碱盐。
由于NH 4+的酸性太弱(Ka=5.6×10-10),因此不能直接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但用甲醛法可以间接测定其含量。
尿素通过处理也可以用甲醛法测定其含氮量。
甲醛与NH 4+作用,生成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Ka=7.1×10-6)和H +,其反应如下:4NH 4+ + 6HCHO = (CH 2)6N 4H + + 3H + + 6H2 所生成的H +和(CH 2)6N 4H +可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为邻苯二甲酸氢钾,其反应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pH=9.20),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仪器与试剂 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碱式滴定管(50mL)、洗耳球、分析天平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氢钾、硫酸铵、甲基红指示剂(0.2%水溶液)、酚酞(0.2%乙醇溶液)、甲醛溶液(1:1)四、实验步骤1.0.1mol·L -1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COOH COOK +NaOH COOK COONa+H 2O用台秤迅速称取1g NaOH固体于100mL小烧杯中,加约30mL无CO2的去离子水溶解,然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0mL,摇匀后,用橡皮塞塞紧。
洗净碱式滴定管,检查不漏水后,用所配制的NaOH溶液润洗2~3次,每次用量5~10mL,然后将碱液装入滴定管中至“0”刻度线上,排除管尖的气泡,调整液面至0.00刻度或零点稍下处,静置1min后,精确读取滴定管内液面位置,并记录在报告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
2002 年 12 月
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若干问题
王美兰 贺萍 许卉 吕建刚
(烟台大学应用化学系 烟台 264005)
摘要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实验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为提高尿 素总氮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供了参考 。
尿素是中性化学氮肥 ,其中的氮以酰胺结合态存在 。为了测定酰胺态氮 ,通常采用的方法 有蒸馏法[1 ] 、尿素酶法[2 ]和甲醛法[3 ] 。蒸馏法准确度较高 ,但需要专门的装置 ,过程复杂 、费 时 。尿素酶法需要新鲜的尿素酶液 ,如果采用指示剂法确定终点 ,CO2 影响显著 ,使测定结果 的准确度降低 ;如果用 p H 计确定终点 ,则操作繁琐 。相比之下 ,甲醛法不仅准确度高 ,而且简 便快速 ,不需要特殊试剂和仪器 ,是尿素总氮含量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业分 析实验教学经验 ,对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实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以供同 行参考 。 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基本原理是 : 在过量硫酸存在下 , 尿素先受热水解生成 (N H4) 2SO4 ,N H4+ 与甲醛作用生成等摩尔可与碱定量反应的 ( CH2) 6N4 H + 和游离的 H + ,以酚 酞2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指示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滴定体积和称样量计算尿素含氮总 量 。尽管甲醛法的原理简单 ,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 ,要得到重复性好 、准确度高的分析结果 (平 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 15 %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 2 %[3 ]) 并非易事 。作 者认为 ,在测定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
3 甲醛强化转化 NH4+
市售甲醛常含有少量甲酸 ,会影响后续的滴定 ,并影响尿素含氮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为 此使用前必须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碱中和至微红色终点 ,使甲酸生成甲酸钠而消除其影响 。试 样溶液在加入甲醛后 ,应放置 1~2min ,使溶液中的 N H4+ 完全定量转化为 ( CH2) 6N4 H + 再进 行滴定 。 以上是甲醛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 ,只有按 照上述要求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规范操作 ,才能获得精密度和准确度都令人满意的结果 。
表 1 不同水解方法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实验结果
编号
第1组
第2组
短颈漏斗作回流装置 未用短颈漏斗作回流装置
第3组 用电热板加热水解
第4组 用电炉加热水解
1
45. 98 %
45. 91 %
46. 11 %
2
46. 01 %
45. 22 %
46. 02 %
3
46. 08 %
45. 63 %
46. 10 %
比较表 1 中第 3 组和第 4 组总氮含量的测定结果不难看出 ,采用电热板加热水解 (第 3 组) 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精密度 (标准偏差 0. 06 %) 和准确度都较高 (绝对差值 - 0. 11 %) ,方 法可靠 ,而大功率电炉加热水解 (第 4 组) 的测定结果精密度 (标准偏差 10. 81 %) 和准确度 (绝 对差值 - 19. 40 %) 都很差 ,不宜使用 。
参 考 文 献
1 GB2441281. 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蒸馏法) 2 GB3598283. 肥料中尿素态氮含量的测定 (尿素酶法) 3 GB2442281. 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 (甲醛法) 4 薛华 ,李隆弟 ,郁源 ,等. 分析化学. 第 2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5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实验. 第 3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绝对差值 = 平均值 - 标称值 。
33. 60 % 37. 25 % 31. 41 % 20. 81 % 10. 83 % 26. 78 % 10. 81 % - 19. 40 %
2 游离酸的中和
水解后的样品溶液中同时含有转化生成的 N H4+ 和大量过量的游离 H2 SO4 ,在用甲醛转 化 N H4+ 之前 ,必须除去游离的酸 ,以消除其对后续滴定的影响 。这一步操作的关键是保证加 入的碱正好完全中和游离酸且不过量 ,同时保证中和过程中不会产生 N H3 逸失 。因此 ,在进 行中和操作前 ,应先在水解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 (约 30mL ) ,并令其冷却至室温 ,防 止由于溶液过热和体积过小而在中和时出现碱的局部过浓 ,生成气体 N H3 并从溶液中逸失 。 由于水解后的溶液中 H2 SO4 的浓度相当高 ,在中和时 ,宜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先滴加较浓的 NaOH 溶液 (5mol/ L) 。注意滴加 NaOH 不能过量 ,且边滴边摇 。如果过量一滴 (以 0. 04mL 计) NaOH ,在总体积为 50mL 的溶液中 , c ( NaOH) = 0. 04 ×5/ 50 = 0. 004mol/ L ,p H = 11. 60 , 溶液中 N H3 和 N H4+ 的分布系数分别为 : δ (N H3) = Ka/ ( Ka + [ H+ ]) = 1. 75 ×10 - 5/ (1. 75 ×10 - 5 + 10 - 11. 60) = 1. 00 δ (N H4+ ) = [ H+ ]/ ( Ka + [ H+ ]) = 10 - 11. 6/ (1 . 75 ×10 - 5 + 10 - 11. 6) = 1. 43 ×10 - 7 由此可见 ,此时溶液中的氨几乎完全以 N H3 的形式存在 ,很易挥发损失 。因此滴加浓碱 只能至近终点 ,然后改滴稀 NaOH 溶液 (如 0. 1mol/ L) ,直至溶液呈现橙黄色 ,即 p H≈5. 0 。此 时 ,溶液中游离酸中和完全 ,且碱不过量 。对于这一点 ,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来说明 。以称取
1 样品的水解
尿素在热酸性条件下水解 ,能否完全定量转化为 N H4+ ,是保证样品分析准确度的关键所 在 ,为此应做到 : (1) 用短颈漏斗作回流装置 。 样品在锥型瓶中受热水解时 ,瓶口放一短颈漏斗进行回流 ,以防止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H2O 、CO2 等气体逸出带走少量含氮化合物造成氮的损失 。表 1 中第 1 组实验数据是用短颈 漏斗作回流装置测定尿素总氮含量的实验结果 。第 2 组是未用短颈漏斗作回流装置的实验结 果 。用 F2检验法[4 ]对两组数据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两组数据精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且第 2 组实验结果与标称值的绝对差值 > 0. 15 %。因此 ,用短颈漏斗作回流装置可消除水解过程 产生的系统误差 。 (2) 缓慢加热水解 。 水解时最好使用调温电热板 (800W) 缓慢加热升温 。反应开始时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霞 ,郭力. Internet 上的化学化工资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 房喻 ,王姗 ,胡道道. 化学教育 ,1999 , (7~8) :55
37
35
继续加热使 CO2 逸出 ,至出现白色 H2SO4 蒸气为止 ,注意不能蒸干 。在此条件下不仅可以观 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同时也保证尿素样品中的氮完全定量地转化为 N H4+ ,总氮含量测定结 果准确度较高 ,见表 1 第 3 组数据 。如果采用大功率电炉 ( > 1000W) 加热 ,溶液温度将在短时 间内急剧上升 ,使锥型瓶底部温度过高 ,水分迅速蒸发 ,因而尿素尚未水解完全便逸出 H2 SO4 白烟 ,使操作者误以为已达到水解终点而停止加热 ,使测定结果偏低 。另外 ,高温条件下水解 , 大量水分蒸发 ,中间产物 N H4 HSO4 会部分分解 ,特别是在温度激剧升高 ,样品溶液被蒸至近 干时 ,会产生 N H3 而造成氮损失 ,使总氮含量测定结果严重偏低 ,见表 1 第 4 组 4 号和 5 号数 据。
(上接第 32 页) Internet 上的化学资源导航系统从诞生伊始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年头 ,但已经形成 了自身特有的优势 :检索途径清晰 、主题分类明确 、查询结果质量高 、检索方式容易掌握 。但是 不可否认与搜索引擎相比 ,资源导航系统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 。如发展速度还远远跟不上 网上信息资源的增长 ,维护也不像大型搜索引擎那么及时 ,信息资源数量相对较少 ,很多信息 资源来源于用户的递交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资源导航系统服务对象专一 ,商业价值 较低 ,缺乏大型公司赞助支持 ,事实上现有的多数化学资源导航系统多由化学专业机构或私人 开办和维护 。尽管如此 ,与普通搜索引擎相比较 ,化学资源导航系统仍是一类适合于化学工作 者使用的切实 、崭新的 Internet 化学专业资源查询方式 。我们相信化学资源导航系统以其独 有的化学专业的针对性 、学术上的可靠性和创办 、维护单位的权威性 ,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化 学工作者的欢迎 。
4
46. 10 %
45. 88 %
46. 14 %
5 平均值 标准偏差 绝对差值
46. 06 % 46. 05 % 0. 05 % - 0. 1 30 % - 0. 57 %
45. 99 % 46. 07 % 0. 06 % - 0. 11 %
供试样品为市售分析纯尿素 (上海恒通化学品公司) ,总氮含量标称值为 46. 18 %。
36
0. 5g 尿素样品进行水解 ,中和后溶液总体积 50mL 为例 ,在不存在游离酸碱条件下 ,中和后溶 液中的 H + 主要来自 (N H4) 2SO4 的水解 ,则 : c (N H4) = 0. 5 ×2/ (60 ×0. 05) = 0. 33 Ka = Kw/ Kb = 5. 6 ×10 - 10 [ H+ ] = ( c × Ka) 1/ 2 = 1. 36 ×10 - 5 mol/ L p H = - lg[ H + ] =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