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降水的观点,掌握降水的类型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

3. 了解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特点,培养举世观念。

4. 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降水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降水差别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案例等。

2. 准备地图和地球仪,用于展示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情况。

3. 准备相关视频和图片,用于诠释不同地区的降水特点。

4. 设计教室讨论题目和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稳固提高和教室小结。

底下我会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

1. 导入新课:引入一些实际的天气情况,如降雨和降雪,引导学生思考降水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 新课教学:(1)起首,我们将介绍降水的观点和类型,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基本知识。

(2)然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图表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包括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分布等。

通过这些图表和数据,学生将能够理解降水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洋流等。

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4)最后,我们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模拟实验。

学生将分组,模拟一个地区的降水变化,并诠释原因。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稳固提高:为了进一步稳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

降水量旳测量
测量降水量旳仪器: 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 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统计 一次,这两次统计旳降水量之 和就是这一天旳日降水量。
P59
降水量旳单位:毫米。
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数年平均降水量
把一月内每日旳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 把一年内每月旳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 一般所说旳年降水量,是指数年平均降水量。
• 降雨是降水旳主要形式
降雨旳等级
在气象上一般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旳多少来划分降水 强度。最常用旳对降雨旳分类措施是按降水量旳多少来划 分降雨旳等级。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 二十
四小
时降
日降水水量量<10.0 (
10.0 ~24.9
25.0 ~49.9
50 100.0 ~99.9 ~249.9
根据北半球某地数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毕该地各 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P59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100
75
世界雨极:
位于太平洋东岸旳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是世界上降水量至少旳地域,平均年
降水量不大于0.1毫米,从1845年~1936
年旳91年间未下雨,被称为“世界干极
”。
P60
世界、中国降水旳极值
世界 中国
• 降水最多旳地方 • 降水至少旳地方
• 印度旳乞拉朋齐
• 智利旳阿塔卡马 沙漠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3.年降水量是平均降水量 指点迷津 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 降水量。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降水多少不同,这种变化叫降水的年际 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降水的变化 1.有人说“今年秋季降水比夏季多”,这种说法是指 (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空间分布 D.降水的日变化 答案 A 题中涉及“秋季”和“夏季”,指降水的季节变化。
栏目索引
例2 关于世界的降水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上 解析 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中纬度地 区沿海降水多,大陆的内部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 水少;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下。 答案 A
5.降水的季节变化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 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6.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人工降雨 人工防雹
降水
人类活动
(2)生活:雨天出行带雨具,暴雨天易出交通事故,等。
(3)农业生产:我国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西北畜牧业,等。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4.(2018江苏姜堰溱潼二中期末)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 靠灌溉,该地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由降水量可知,甲地夏季降水少。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不同地区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特征的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降水现象、记录降水数据、绘制降水柱状图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和测量方法。

掌握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

能够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图,说出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

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和分析。

难点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不同降水形式的视频或展示一些降水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降水形式吗?降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降水的主要形式和测量方法讲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如雨、雪、冰雹等。

介绍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讲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即不同季节降水的多少和分配情况。

组织学生观察某地一年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绘制降水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降水的年际变化:介绍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即不同年份降水的多少差异。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降水年际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讲解等降水量线图的概念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弯曲等表示的降水变化情况。

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世界等降水量线图,分析降水的分布规律,即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如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等。

通过实例和图片进行说明,如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山地迎风坡由于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地理 七年级上 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地理 七年级上 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_较__少_____,沿海
地区降水___较___多______。(海陆因素)
4.山地的迎风坡通常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
暖湿的空气顺着山地的迎风坡上升,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逐渐下降, 而空气中的水汽因为降温开始凝结形成水珠,由此导致降水。而山地的背 风坡,空气会随着地势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仅不能凝结形成降水,还 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导致干旱现象的发生。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6、7、8三个月份降水较少。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该地降水量夏半年少,冬半
年多。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B
cD
A
A 全年多雨型 (赤道附近)
B 全年湿润性 (40°-60°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
C 冬季多雨型 (南北纬30°-40°大 陆西岸,地中海沿岸) D 夏季多雨型 (南北纬30°-40°大 陆东岸)
中雨:雨量在10至25毫米,雨滴下降连续成线, 雨滴四溅,
可听到雨声,洼地有少量积水现象。
大雨:雨量在25至50毫米,雨滴下降模糊 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 方积水不消,水沟流水很快。
暴雨:指在短时期内出现大量降水。雨量 大于50毫米的即称暴雨。雨如倾盆,马路立见 积水,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一.降水及其影响
(一)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包括两部分: 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及低空的凝
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
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 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 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以及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天气、气候的基本概念,对气象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的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降水知识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降水的概念,掌握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降水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

2.难点: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降水形成、分布的动态过程。

3.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降水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则降水引发的自然灾害新闻引入,激发学生对降水知识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和分布。

3.课堂讲解:讲解降水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4.案例分析:分析降水变化对农业、城市排水等方面的影响。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变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降水知识的理解。

7.布置作业: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和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节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想一想
1.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2.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 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
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 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 体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 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年少雨
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想一 想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 等降水量线。
D B C A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P60
活动: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观察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有的 超过2000mm;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2.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 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是哪里? 乞拉朋齐 阿塔卡玛沙漠
75 50 25
0 1 4 7 10 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 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 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 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 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 月降水量柱画状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主要介绍了降水的概念、形成原因、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测量以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降水的相关知识,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特点,为后续学习水循环、气候变化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气候有所了解。

但降水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此外,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规律及成因涉及诸多地理现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降水的概念、形成原因、降水类型;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降水实例和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降水类型及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

2.难点:降水形成的原因、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规律及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降水现象。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降水知识。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降水形成的原因和分布规律。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地图、降水分布图、实例图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地图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降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降水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降水的概念、形成原因、降水类型,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规律及成因,让学生通过实例和图表加深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降水分布的规律,分享学习心得。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降水分布规律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0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降水量/毫米 200
1.各月降水分配均 匀吗? 2.哪几个月降水比 较多?主要集中在 什么季节?
150

100
3.哪几个月降水比
50
较少?主要集中在 什么季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少0

2、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等不 把 降雨划分为 ____、 ___、 ___ 、 ____ 同等级。并在等级下配上对应的符号。 雨量器 ,用的单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
位是______ 毫米 。 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 多 ,大陆西岸降 少。 水____
25mm
说说降水给人类带 来的影响。
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连续24小时的暴雨 某城市下了大雪
降水影响: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旅游、 娱乐、建筑、健康、生活等方面.
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差异
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降水的年际变化)



北纬30度
3、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暖湿气流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受纬度位置影响




降水分配不均匀。 降水季节变化: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你找到规律了吗?
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A
B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你找到规律了吗?
比较C、D两地,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夏季多雨
C
冬季多雨
D
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谢谢指导!
再见!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10mm
10-25mm
25-50mm
>50mm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什么是降水?




冰雹
降水:大气中降落的
冰雹


雪、Biblioteka 等,统称为降水。降雨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雪都没过膝盖了, 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 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 错了吧?
基本仪器: 雨量器
降水量测定
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mm,一次降 雪为5mm,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多少?
由赤道向两极逐 渐减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受地形的影响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课堂练习
雨 、 ____ 雪 、冰雹 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 ____等,统称为 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 降雨。
世界年降水量 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趋势是( A )
A逐渐减少 C先增多,后减少 B逐渐增多 D先减少,后增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 两极地区降水多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作业:1.完成课本活动题。 2.总结本课重点,写在作业本上。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某市某年月降水量统计
月份 降水 1 10 2 5 3 22 4 47 5 71 6 81 7 135 8 169 9 112 10 57
单位:毫米
11 24 12 12 年降水量
745
降水量/毫米
200
月份应找准 定量须准确 填涂要均匀 最后要起名
150
100
50
某 市 降 水 量 柱 状 图
北极圈
赤道附近降水多
北回归线
赤道
极地降水少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读图思考
1、赤道附近各地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2000毫米以上 500毫米以下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的有什么差别?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北纬60度
全 年 多 雨 型
夏 季 多 雨 型
全 年 少 雨 型
冬 季 多 雨 型
400 400 400 400 500 600 700 500 600 500
400 500 600 600 700 700
600
700
等降水量线
读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哪些地方降水多?
哪些地方降水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