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降水的分布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降水的基本特征,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分析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天气和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降水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

2.使学生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天气、气候现象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形成的过程。

2.降水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降水案例,使学生理解降水分布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降水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干旱和一张洪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降水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降水的定义、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让学生对降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降水形成的原因。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假设你是农业专家,如何根据降水情况安排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降水分布的规律。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延伸
拓展 降雨量等级表
种类 小雨
24 小时降 雨量/毫米
0.1~9.9
中雨
10.0~ 24.9
大雨
25.0~ 49.9
暴雨
50.0 及以上
一二三
3.降水量的测量 (1)测量仪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雨量器是由铁筒、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组成的,另外还配有与 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如下图所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1234567
关闭
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我们一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
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关闭
D
解析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材料三 由于天气预报明天将有强降水,原定于明天进行的运动会
顺延。
这说明降水对
有影响。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
材料四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传统民居为斜顶屋;西北地区的新
疆降水少,传统民居为平顶屋,而且是用泥土夯筑而成。
这说明降水对
有影响。
交通运输 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 民居形式
关闭
答案
一二三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 水的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 (1)划分依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 (2)划分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3.降水量的测量 (1)基本仪器:雨量器。 (2)单位:毫米。 4.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区一 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1. 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3.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降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1.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1. 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 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 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

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二、新课教学1. 降水的概念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么回事?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0张PPT)

•有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怀里揣着过去而放弃 了现在的努力。有些痛苦也是自找的,因为无所事 事而一直活在未来的憧憬里。决定一个人成就的, 不是靠天,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是不 停地做,重复的做,用心去做,当你真的努力了付 出了,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再大的事,到了明 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 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 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 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不安于现状,不甘 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 的乐间。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一步;
千条线、万条线 落到水里看不见 ( 自然现象)
猜谜语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
雨 主要形式

冰雹
降水量的测量
我会观测
降水量等级表
日降水量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烟台开发区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活动--绘制降水柱状图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100 50
0
妙笔生花
根据数据,把某城市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
思考
降水是怎样形成的?
水汽
降温
降水
我来推测
雨极:乞拉朋齐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我来推测极地东风源自盛行西风
东 北信

东 南 信风
盛行 西

极地东风
雨极:乞拉朋齐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我来推测
知识梳理 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学以致用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课后实践活动
自制一个简易的雨量器(雪量器)对 下一月的降雨(雪)进行测量,并做好记 录。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案一、新课导航自主学习,确立学习目标,检测预习效果目标⑴降水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练习 1:测量降水的主要工具是 ;降水的计量单位是 ______。

练习 2:以下不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雾 练习 3:降水分为小中大和暴雨,其分类根据是 目标⑵降水的季节变化: (提示: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全年多雨或干旱;有的地方季节差别较大,有的夏季多雨,有的冬季多雨。

) 练习 4 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一个地方的: A、某年的降水量 B、今年的降水量 C、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D、12 个月的降水量 目标⑶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练习 5:定义等降水量线提示:①影响降水的因素:维度,海陆,地形;②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将会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迎风破降水 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区;最贫乏的是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 “干极”是阿塔卡玛沙漠。

二、典例探讨:典例精析,名师点拨解疑,重在授之以渔例 1.小明、小强、小鹏、小力在一块儿讨论降水的有关说法;你认为 说的最正确? A.小明说:只要空气中含有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B.小强说: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小鹏说: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必定有雨;D.小力说: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各种形式。

【解析】解题过程中容易选择 B,主要是因为对降水的概念理解不清晰。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雨)和固态水(如:雪、冰雹等) ,叫做降水;云和雾也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悬浮在空中,没有降落到地面,它们不是降水。

【选题角度】本题考查学生对降水概念的理解【答案】D例 2.根据下图中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力量分布图,分析后回答问题:(1)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是 图,降水的特点是 。

原创2: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原创2: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显身手
夏 季多雨
冬 季多雨
大显身手
全年 少雨Βιβλιοθήκη 全年 多雨全年 湿润少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3 2 乞乞拉拉朋朋齐齐
卡维金尼山
1
地形雨
暖湿气流
迎 风 坡
背 风
干燥气流

收获平台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形式


冰雹

土地干裂
降 水 庄稼绝产 过 少
河流干涸
生活缺水
交通受阻
房屋倒塌
降水 过多
庄稼被淹
牧区受灾
降水量柱状图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1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地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沿海

中纬度地区
内陆

东侧

回归线附近
西侧、内陆

暖湿气流迎风坡

山脉两侧
暖湿气流背风坡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北半球某地降水资料
时间(月) 1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新加坡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月)
罗马
降 水 量 / 毫米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月)

350
水 300 量 250
/ 200 毫米 150
开罗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迎风坡
乞拉朋齐
背风坡
4. 世界的“雨极”和“干极”是哪里?
雨极
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其年降水量20447mm
干极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小于0.1毫米
同学们知道中国降水最 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哪里吗?
降水最多:火烧寮 降水最少:托克逊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总结
降水的形式、测量 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读图,完成60页活动题第2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2、12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大约74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全年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冬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夏季多雨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洋气温。
猜一猜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成、降水的量与质、降水的地理分布以及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是地理学科中关于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表、案例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降水的基本概念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降水现象并不陌生。

但要将这种直观的感受转化为科学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降水量”、“降水类型”等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术语进行解释和澄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掌握降水的量与质,了解降水的地理分布规律,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形成的过程2.降水量的测量与表示3.降水分布的地理规律4.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降水的基本概念、降水形成的原因等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降水案例,让学生了解降水现象的真实情况。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降水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观察降水量、制作降水分布图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降水相关知识的PPT,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降水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关于降水现象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针对降水相关问题的讨论题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4.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降水量测量工具、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遇到的降水情况,激发他们对降水知识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 水。
想一想
雾与霜属不属降水?
精品课件
降水的形成
精品课件
水份的循环
精品课件
降水量的测定
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 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 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 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 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 固态(经融化后)降 水,未经蒸发、渗透、 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 聚的深度。降水量以 毫米为单位。
赤道附近 南北Leabharlann 归线附近中纬地区两极附近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 常年 分布 多雨
常年 夏季 冬季多雨 降水 夏季多 降水
少雨 多雨 夏季干燥 少 雨

原因 气温 副高控 夏季 受西 分析 高, 制时气 风从 风影
空气 流下沉; 东部 响多
上升 信风控 海洋 雨,
降温, 制时, 吹向 受副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精品课件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 柱状图
精品课件
活动: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
单位:毫米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100
50
01
2 精品3 课件 4
5
6
78
9 10 11 12 月
降水的分布
精品课件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
较少。 •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
较多 。
精品课件
各组讨论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易成 风从陆 陆地 高控
云致 地吹向
制少
雨 海洋

精品课件
距海 远, 水汽 难以 到达
夏季 风从 东部 海洋 吹向 陆地
温度 低, 冷空 气下 沉, 不易 降雨
降水的季节变化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