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治国)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法律的名人名言1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尚书·大禹谟》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3、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汉书》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5、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三国演义》6、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8、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9、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10、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金缨《格言联壁·从政》11、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刘安《说苑·政理》)1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王符《潜夫论·考绩》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欧阳修《魏梁解》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15、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16、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国语·晋语七》17、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慎到1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沈家本19、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管子·明法》20、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2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符言》22、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2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24、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25、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董仲舒2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饰邪》27、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人名言三篇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人名言三篇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3、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拥有爱国情怀的名人名言。
李XX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X为国戌轮台。
陆游5、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
朱XX6、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7、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XX8、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9、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法)大仲马10、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11、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拥有爱国情怀的名人名言。
(法)拿破仑1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13、爱国如命,见义勇为。
蔡X1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XX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16、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X17、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XX18、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19、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20__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前苏X)苏XX21、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2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24、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XX2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关于国家的名言名句

关于国家的名言名句
2017-05-02●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席勒)●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唐·武则天)●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国家实际上放大了的家庭(蒲柏)●爱家的人才人爱国(柯尔律治)●保障家庭安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埃利奥特)●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列宁)●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机器,是使人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关(列宁)●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恩格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恩格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有关爱国的名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国家名人名言名句为国家奉献的名言保卫国家的名言为国家奉献的名言
名句关于保卫国家的名言有关国家的名言关心国家大事的名言关于国家的名言文章。
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

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自古以来,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士都留下了一些感人肺腑的名言名句,反映了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
以下是一些我最喜欢的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一、爱国篇: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啊,我的祖国》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4.“天下为公。
”——铁肩李自成5.“贫不检点,富不傲视,累不辞劳,旅不择路,困不失志,达不骄傲,君子爱人以德。
”——孔子二、家国篇:1.“家和万事兴。
”——书名2.“家贫如洗,志不减。
天涯何处无芳草?”——陆游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们家!——辛弃疾4.“呜呼,楼上楼,人为群动,心为独行。
”——李清照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三、时事篇: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廉颇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汉武帝4.“今日大海,何其涛也;山高水长,知行为先。
”——王董5.“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但志不改,方能激荡青春。
”——毕克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代表了历史名人士的思想和智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家国情怀,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老一辈留下来的优秀思想和精神发扬光大。
政治名人名言

政治名人名言政治名人名言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政治名人名言篇1人必先富而后教,必先厚生而后王德。
——康有为《政论集·中华救国论》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亡者,农战也。
——《商君书》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
——《金史》卷四六《食货一》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
——[汉]马融《忠经·守宰章》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左传》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管子·揆度》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孙中山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
亲疏则害,失众则败。
——[汉]刘向《说苑·说丛》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譮》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尽心章句下》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桑乔列传》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政治名人名言篇2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管仲名人名言

管仲名人名言管仲名人名言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5、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6、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7、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8、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9、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10、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11、粟者,王之本领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12、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13、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那么知侈俭,知岱侈俭那么百用节矣。
14、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15、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16、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1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8、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9、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20、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21、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2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2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4、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25、衣冠不正,那么宾者不肃。
26、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27、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假设诗,去忧莫假设乐,节乐莫假设礼,守礼莫假设敬,守敬莫假设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管仲名人名言21、不务天时那么财不生,不务地利那么仓廪不盈。
2、天道之数,至那么反,盛那么衰。
3、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4、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5、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6、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7、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9、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10、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1.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关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刘备: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4. 岳飞:精忠报国。
5. 秦始皇:兵者,诡道也。
6.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7.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 王安石:变法求治,治家宜从俭,治国宜从宽。
9. 苏东坡: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1. 唐玄宗:盈缩之间,不可胜算。
12. 唐太宗:养犬千日,用之一时。
13. 朱元璋:我而后人,人而后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典的名人名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论广为流传。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只有与朋友相互欣赏、扶持、共同进步,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2.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坚守对于个人和事业的重要性。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困境中显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他说:“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著称。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人忠诚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指南。
这句简短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
孙中山的名言50句_名人名言

孙中山的名言50句1、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
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孙中山2、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
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
——孙中山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4、看花容易绣花难——孙中山5、政治是运用国家的;国家是实行政治的。
——孙中山6、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孙中山7、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8、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孙中山9、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孙中山10、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
——孙中山11、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孙中山12、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孙中山13、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孙中山14、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孙中山1/ 41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16、以天下为己任。
——孙中山17、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18、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19、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专家们。
——孙中山20、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
——孙中山21、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孙中山22、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孙中山23、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孙中山24、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孙中山25、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
——孙中山26、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孙中山27、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28、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29、政就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2/ 430、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6、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
7、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贤君》
8、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
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
----清唐甄《潜书考功》
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含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
10、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1、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
----宋欧阳修《原弊》
12、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南齐书武十七王传》
13、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孙中山全集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
14、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0《桑乔列传》
15、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
16、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唐白居易《策林不夺人利》
17、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8、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
19、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0、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
----清唐甄《潜书考功》
21、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
----《隋巢子》
22、积贮者,天下之大命。
----《汉书食货志》
23、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武候集便宜十六策治人》
24、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上非是不以行赏,下非是不以效治。
----清唐甄《潜书考功》
25、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唐吴兢《贞观致要》
26、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27、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列传》
28、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29、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3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3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32、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3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34、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