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笛子演奏的音色
浅谈竹笛演奏中音色的特点及把握

致漏气 ,从而影 响竹笛 的音色 。还 有很 多要注 意的地 方 ,笔
者会 在下面的章节 中逐一说 明 ,接下来我们看合奏 。 ( 二 ) 竹 笛在合奏 中音色 的把握 。合奏 ,这是 乐器 演奏
了传统 的 G调 小笛外 ,还 有 A调、E调 、F调小笛 都是梆 笛 类的竹笛。梆笛类的竹笛 , 也被称 为小笛 , 笛 子的管径较小 、
的默契配合 。
=,竹 笛独奏和合奏中音色的把握
( 一 )竹笛在独奏中音色的把握。竹笛 。 因其声音 明亮 、 清新 、动听而被很 多人所喜 爱 ,作 为一个音律 很广 的中国 民
乐 团是有指挥 的 , 每个声部 的旋律 、节奏 、声音 的强 弱 , 都是 由指挥 来决定 的。竹笛在 合奏 中经常 以主旋律 的形 式出
现 ,但 有 时也 会 以伴 奏的形 式 出现 。所 以在合 奏 中竹笛 的音 色要 比独奏难 把握一点 。主要还是看指挥 怎么让你 去表现 。
族乐器 ,既能独奏 又能配合 乐 队合 奏 ,是一个 非常有代 表性
1 4 4l Yi n Y u ew u D a o
l Y i n Y u e W u D a o ・ 音 乐 舞 蹈l _
笛 的演奏技 巧 、演奏风 格与作 品创作 进行 了全 面 的探索 和研
我们 先来看 曲笛 类。传统意 义上 的曲笛 ,特指第 三孔所 发最低 音高 为小字 二组 d的 D调笛子 ,因其 常为 昆曲伴奏而
得名, 而笔者所介绍的曲笛类 ,即以传统意义上 的曲笛 为界 ,
究 ,从 而将 中国竹笛独 奏艺术 的发展 推 向高峰 ,下 面我就 来 说说竹笛在独 奏中的音 色感觉。
这是相 当有难度 的。《 幽兰逢春 》是 曲笛最 有代表 性的乐曲之
探析长笛演奏中影响其音色的因素

探析长笛演奏中影响其音色的因素长笛是一种管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长笛的音色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以下是影响长笛音色的几个重要因素:1. 身体结构:长笛的身体结构对其音色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笛由笛身、吹孔、气孔、音孔和按键等组成。
笛身的材质和形状会影响声音的共鸣和谐波的分布。
吹孔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笛音的强度和音色的清晰度。
气孔和音孔的位置和大小会影响音色的亮度和音色的稳定性。
按键的设计和调整会影响音色的表现力和可控性。
2. 唇腔和呼吸控制:长笛演奏需要通过嘴唇和呼吸来产生气流,并通过吹孔使气流振动产生声音。
唇腔的形状和张力会对气流的速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音色的亮度和柔和度。
呼吸的控制和气流的饱满度也会对音色的表现力和持久度产生影响。
3. 唇舌技巧:长笛演奏需要用舌尖来控制吹孔的开合,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舌尖的位置、力度和快慢会影响音色的攻击和衰减,进而影响音色的饱满度和音色的清晰度。
4. 艺术演奏技巧:长笛演奏中的演奏技巧也对音色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颤音技巧、滑音技巧、和音技巧等可以使音色更丰富、变化更多样。
各种不同的音色效果和表现方式也会通过演奏技巧来实现。
5. 音频设备和效果器:在现代长笛演奏中,音频设备和效果器也被广泛应用,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均衡、增益和混响等参数来改变长笛的音色。
这些设备和效果器可以使长笛产生更多种类的音色效果,丰富演奏的表达力。
长笛音色的形成是由于身体结构、呼吸控制、唇舌技巧、演奏技巧和音频设备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演奏者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认知和掌握,来实现对长笛音色的自由操控和表达。
浅谈长笛演奏中的音色技巧

浅谈长笛演奏中的音色技巧
长笛是一种美妙的乐器,音色清澈而明亮,可表达出很多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正确地运用音色技巧可以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音色技巧。
第一,颤音。
颤音分为装饰性颤音和连续性颤音两种。
装饰性颤音是为了增加乐曲的华丽感和变化的曲调,需要通过手指的运动来实现。
连续性颤音是在同一音符上的不同装饰,直接影响音色的稳定。
颤音时要注意音高和音长的控制,以确保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第二,呼吸和断气。
演奏长笛需要靠气息和呼吸来产生音响,因此呼吸和断气技巧对音色和音乐性非常重要。
呼吸技巧包括均匀、深吸口气和使用大肺容积;断气技巧包括短暂的停顿和正确的气息支配,以使音乐的各种要素与感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掌管。
在切换音符和调节音符节奏时,通过持续掌管呼吸,可以帮助长笛手使音符之间的过渡更平滑、更自然。
长笛手可以通过掌握各种掌管重点和状态来进行更好的音乐表达。
第四,颜色变化。
在长笛的音色中,通过变化颜色可以使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传达不同的信息。
常用的颜色变化包括发声时的咬气、没气和吹气量的控制,以及手指压力和不同的指法。
第五,吹口方向。
吹口的方向可以影响长笛的音色,吹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对于长笛手来说,掌握不同管口方向的技巧也非常重要,以取得不同的音色。
总之,长笛演奏中的音色技巧是长笛技能的必要部分。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和感受力,并带给听众更加丰富的音乐体验。
浅谈竹笛演奏中音色的特点及把握

浅谈竹笛演奏中音色的特点及把握摘要: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竹笛演奏的“气、口、舌”和正确的演奏姿势,才能把握好竹笛的音色,使吹奏出的竹笛音色明亮清脆、婉转动人。
另外,演奏者在演奏过程时的心理状态和演奏情绪、身心素质、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对把握竹笛音色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加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运用演奏技巧,才能演奏出动人心魄的竹笛音色,才能让独具民族特色和魅力的中国竹笛艺术大放光彩,发挥其优秀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竹笛演奏;中音色;特点把握1竹笛音色特点音色的纯正是衡量一个笛子好与不好的关键。
竹笛有两种,一个是曲笛,另一个是梆笛。
一个出色的演奏家,不仅仅要会演奏其中一种,而且还要两者都要会演奏下面把它们归纳为两大类来进行分析其特点。
我们先来看曲笛类。
传统意义上的曲笛,特指第三孔所发最低音高为小字二组d的D调笛子,因其常为昆曲伴奏而得名,而笔者所介绍的曲笛类,即以传统意义上的曲笛为界,向下扩展至比D调笛子低大二度的C调、小三度的降B调、纯四度的A调以及纯五度的G调大笛。
曲笛类的笛子,演奏者喜欢称之低音笛或大笛,因为其管径较大,笛身偏长。
曲笛的乐曲大部分来自改编江南丝竹的曲牌以及昆曲的曲牌或者是二度创作而成的。
低音笛比普通的曲笛要大一点,其音色饱满、委婉,演奏时会给人一种进入仙境的感觉,悠扬委婉。
再来看梆笛。
传统的梆笛特指第三孔所发最低音高为小字二组g的G调笛子,因其常为北方梆子戏伴奏而得名。
除了传统的G调小笛外,还有A调、E调、F调小笛都是梆笛类的竹笛。
梆笛类的竹笛,也被称为小笛,笛子的管径较小、笛身偏短。
梆笛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梆笛乐曲的旋律多以豪放为主,再加上梆笛常用的技巧,如:历音、剁音、花舌、飞指等,更为乐曲增加色彩。
总的来说,曲笛和梆笛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各有各的特点,但在演奏乐曲时,竹笛音色的变化还是要靠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和审美取向来决定的。
2竹笛独奏和合奏中音色的把握2.1竹笛在独奏中音色的把握竹笛,因其声音明亮、清新、动听而被很多人所喜爱,作为一个音律很广的中国民族乐器,既能独奏又能配合乐队合奏,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吹管类乐器。
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与音色变化研究

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与音色变化研究演奏长笛是一项雅致的艺术,其音色风格及音色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演奏的效果。
长笛作为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的声音特点,其音色风格和音色变化是演奏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对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与音色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演奏风格下的音色特点和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音色变化。
一、长笛的音色风格长笛的音色风格是指其演奏所呈现出的音色特点,不同的演奏者和不同的演奏风格下,长笛的音色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1. 清澈明亮的音色长笛的音色以其清澈明亮而闻名,具有轻盈、纯净的特点。
演奏者在演奏时,通过呼吸和吹奏的力度控制,能够产生出清晰而明亮的音色,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这种音色风格常常出现在快速、明快的曲目中,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
2. 柔美细腻的音色长笛也能够表现出柔美细腻的音色风格,这种音色特点常常出现在慢板、柔和的曲目中。
演奏者可以通过呼吸控制和吹奏技巧,使得长笛的音色变得温柔、细腻,给人以如丝般柔顺的感觉。
3. 多变的音色风格长笛还具有多变的音色风格,在演奏时可以随着曲目的要求产生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比如在同一首曲子中,可以通过吹奏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使得长笛的音色在亮丽和温柔之间不断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层次和情感。
二、长笛音色的变化技巧长笛音色的变化,需要演奏者通过呼吸、吹奏技巧和嘴型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长笛音色变化技巧:1. 呼吸控制呼吸是长笛演奏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呼吸的控制,演奏者能够产生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长笛演奏者可以通过深浅不同的呼吸控制,调整音色的明暗、亮度和清晰度。
在演奏时要注意呼吸的均匀和自然,以保证音色的稳定和连贯。
2. 吹奏力度吹奏力度是影响长笛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吹奏的力度可以调整音色的亮度和强弱。
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气流的速度和强度,使得音色在明亮和柔和之间不断变化,呈现出丰富的音色效果。
3. 腔鼻音和味道音腔鼻音和味道音是长笛演奏中常用的音色变化技巧,通过嘴型和吹奏方式的变化,演奏者可以产生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与音色变化研究

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与音色变化研究1. 引言1.1 长笛演奏的音色特点长笛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其音色特点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长笛演奏的音色特点主要包括清澈明亮、柔和细腻、飘逸动人等特点。
清澈明亮的音色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柔和细腻的音色则能带来温柔细腻的情感表达。
而飘逸动人的音色则给人以轻盈柔美的感受,让人陶醉其中。
长笛演奏的音色特点不仅在于乐器本身,更受到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的影响。
演奏者可以通过气息控制、吹奏技巧、音域运用等手法来展现出不同的音色风格。
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时也会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音色特点,这也是长笛演奏中音色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笛演奏的音色特点丰富多样,是长笛演奏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长笛音色特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该乐器的表现方式,也对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长笛演奏的音色风格和变化不仅仅是演奏者个人技术水平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手段。
通过巧妙地运用吹奏技巧和音色控制技能,演奏者可以使长笛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色,从而为音乐作品赋予不同的情感和表现力。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操纵音色的变化,是长笛演奏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通过对长笛演奏中音色风格和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长笛演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为演奏者的技术提升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长笛演奏中的音色风格长笛演奏中的音色风格是指演奏者通过吹奏技巧和表现力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音色特点和风格特征。
音色风格在长笛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听众的感受和理解,也反映了演奏者的个人特点和审美追求。
在长笛演奏中,音色风格可以体现为柔和细腻、清澈明亮、沉稳厚重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吹气力度、吹气方向、吹气速度等多种技巧来调节音色的质地和音色的表现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色风格。
浅议如何在竹笛演奏中准确把握音色

94鉴 赏浅议如何在竹笛演奏中准确把握音色魏 杰竹笛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代表意义。
竹笛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极有特色的音色。
由于存在诸多因素能够影响竹笛的音色,笔者作为乐器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竹笛的音色控制,以期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到目前为止,竹笛已经有了8000年的发展历史。
竹笛主要基于线性思维来调整各种单音,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音色。
音色是竹笛演奏中的基本组成元素,能够直接体现演奏效果,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在竹笛的演奏过程中,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音色。
因此,要深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竹笛音色产生的影响,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竹笛音色。
一、竹笛音色的特点衡量竹笛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是竹笛的音色纯正与否。
竹笛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能够熟练演奏这两种竹笛,是作为优秀的竹笛演奏家的基本条件。
曲笛方面,传统理念下的曲笛是指第三孔所发最低音高为小字二组d的D调笛子,其主要被用于昆曲的伴奏。
本文所介绍的曲笛类则是以传统理念下的曲笛为界,向下扩展至比D调笛子低大二度的C调、小三度的降B调、纯四度的A调以及纯五度的G调大笛。
一般而言,竹笛演奏者会将曲笛类笛子称为低音笛或大笛,因其长度较长,且管径较大。
当前绝大部分曲笛的乐曲都是基于江南丝竹曲牌和昆曲曲牌改编或融合创作而成。
相对于普通曲笛而言,低音笛尺寸更大,由于其音色具有委婉、饱满的特点,所以其悠扬委婉的声音会让听众产生如临仙境的感觉。
梆笛方面,第三孔所发最低音高为小字二组g的G调笛子属于梆笛,其一般被应用于北方梆子戏伴奏。
除传统的G调小笛外,还有A调、E调、F调小笛都是梆笛类的竹笛。
梆笛也被叫做是小笛,其整体偏短,且直径相对较小,梆笛自身音色具有穿透力强、高亢、明亮等特点。
梆笛的乐曲普遍存在豪放的特点,在演奏梆笛的过程中,如果应用历音、剁音、花舌、飞指等技巧,能够让演奏更为精彩。
梆笛和曲笛存在各自的音色特点,但不可忽略的是,竹笛音色的变化最终还是由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水平与审美取向而决定。
传统民间音乐竹笛的音色与演奏技巧

传统民间音乐竹笛的音色与演奏技巧传统民间音乐是反映某一特定地区、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笛则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乐器。
竹笛作为一种具有丰富音色的乐器,在演奏技巧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
本文将从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竹笛的音色竹笛是一种哨子,由竹子制成。
竹笛音色柔和清亮,给人以自然舒适之感。
它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用音色将人们带入到温暖、宁静的乡野之中。
竹笛的音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澈明亮:竹笛的音色通透明亮,清澈无比。
当演奏者吹奏出纯净的音符时,仿佛可以听到水晶般的声音在空气中流动,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2. 柔和温暖:竹笛的音色虽然清亮,却不会刺耳。
它有一种柔和温暖的质感,这是由于竹笛的制作材料决定的。
竹子本身的纤维结构使竹笛发声时带有适度的韧性和温暖感。
3. 自然悠扬:竹笛的音色很好地表达了自然景物的悠扬之美。
演奏者吹奏出的音符仿佛是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或者是江河流水的潺潺之音,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受。
二、竹笛的演奏技巧竹笛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竹笛时所运用的技术、手法和表现力。
掌握好演奏技巧可以使竹笛发出更加美妙动人的声音。
1. 吹奏姿势:正确的吹奏姿势是竹笛演奏的基础。
演奏者应该保持身体的放松,以便充分利用气息的流畅和控制。
双手应自然地握紧笛子,手指的放置要准确,以方便演奏时的变化。
2. 唇口技巧:竹笛的音色主要由演奏者的唇口控制来实现。
控制唇口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改变气息的强度和流速,从而产生不同的音效。
3. 音域和技巧:竹笛的音域较为有限,因此演奏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技巧来扩展音域和表达力。
例如,使用指法上的技巧,例如按捺笛孔的力度和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4. 装饰音和颤音:装饰音和颤音都是竹笛演奏中常用的技巧,可以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装饰音是指在主要音符周围增加一些附加音符,以增加音乐的装饰效果;颤音是指演奏者快速的震动或颤动音符,使其发出颤动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黯然失色。笛子是靠气息振动发出声音的,它是笛子的声源,因 此,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笛子的音色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 呼吸方法,是称之为“胸腹式呼吸”的方法,这足笛子演奏者必 须掌握的唯一正确的科学呼吸方法,只有正确地掌握了“胸腹式 呼吸”,才有可能在笛子演奏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气息是笛子声音产生的原动力,可以说气息的控制是吹管乐 最蕈要的基本功之一。有人对气息的控制有这样的比喻: “气息 的流量好象放风筝,总有一条线拉着,风筝在上方无论飞得多高 总由卜.方操纵着”。这个比喻,对笛子气息的控制运用无疑是个 很好的启示。 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合理的气息控制,“口型”的配合对 笛子的音色产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口型的控制包括“风门”的 大小,“口劲”的大小。有的初学者由于“LJ型”的运用不当, 如在控制音量或吹高音时,“口劲”用力过大,结果造成声音 “尖”、“挤”,还有的吹高音时“风门”过紧,吹低音时“风 门”过于放大,“口劲”过于放松,结果导致音色发“虚”, “紧”。另外,双唇内侧的松紧程度对音色也有直接的影响,双唇 过于挤压,所奏出的音色必然是“僵硬呆滞”,音色则散而无力。 自古以来就有“笛子贵其亮”的说法,笛子的由于笛膜参 与了整个笛子的振动发声,使它具有鲜明的独特音色。也正是由 于乐器本身的音质特点,使有的演奏员忽视了对“明亮”音色的 追求,吹出的声爵发“飘”甚至在合奏中很难融合到整体的音响 效果中去,其原因就是“口劲”的运用不当。因此,适当的使用 “口劲”是笛n虹生“亮而不飘”音色的关键。关于口型问题, 应以自然、松弛为前提,细心的体会,认真的练习并根据自身的 条件,保持面部的松弛。笛子是演奏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 术,一个从面部就能感到演奏吃力的人,不但看上去很不舒服, 也不可能演奏出理想的音色。 松弛圆润的音色给人以舒展、自如、悠远的感觉,也是很 多笛子演奏者追求完美音色的最高境界。笛子演奏者要达到音色 上松弛和圆润,首先要具备非常自如的气息控制能力。这种自如 的控制能力并非强调身体的某一部位,而是关系到呼吸肌肉群, 包括腰肌、背肌、横隔肌的协调才能奏出流畅、圆润的音色,否 则,音色则是“僵滞”或“松散”。要做到气息运用的自如,演 奏中的呼气要尽量留有余气,这一点对笛子的演奏意义重大。 “不留气,谓之直吹,吹笛者大忌也。”(赵松庭) 有了运用自如的气息,口型要随之配合,双唇“挤压”就吹 不出松弛的音色,过分的放松“口劲”造成“风门”过大,会使 音色松散无力,所以,“口劲”的大小要恰到好处,非常自然的 随着气息的流量而变化,气流急,增加“口劲”;气流缓,“口 劲”相对放松,在这方面老一辈演奏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 得笛子演奏者很好的体会和掌握。 音色并非音准,每个人都有自己鉴赏标准,但无论是哪种音 色的使用,都应当和音乐息息相关。笛子音色的提高关系到一个 演奏员的音乐感知能力、联想能力、联想能力等。因此提高演奏 员的各方面素质对音色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说到底,音色是用来美化声音,表现音乐的,要达到音乐 的完美,演奏者首先要分析作品,把握作品风格。与此同时,在 演奏过程中要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尤其是作品的语言表达,处理 好音与音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对音乐语言的感悟,产生各种联 想,使演奏声音更符合乐曲的需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笛 声更具吸引力。 作者简介 刘铁男,1961.3.27生于辽宁沈阳。198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民 乐系。现任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大连
浅谈笛子演奏的音色
刘铁男
(大连歌舞团辽宁大连116600)
笛子概述: 中困的竹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已形成固有的特 征,它与中国笛文化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我国,笛f是普及率最高的民族器乐之一,一直以来深受我国 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它特有的爵色被国外赞誉为”具有如此 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本人在这些年的专业实践中 对笛f的演奏与笛子音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这 篇文章就将围绕笛子的音色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以便与学 习者同提岛进步。 1、笛膜对笛子音色的影响 竹笛演奏者正确的选用笛膜与调整笛膜的松紧,是掌握竹 笛“贴膜变声”音色特征的关键。设置膜孔是中国笛显著的特 点。膜孔_卜贴笛膜,笛膜随笛管内气柱的振动而振动,笛膜的震 动气柱振动的谐波成分而导致笛子音色的变化而成嘹亮、清脆的 效果。笛膜町用竹内膜、蒜膜、芦苇内膜等。现在流行于巾.血的 笛膜是芦苇内膜,它有透明、柔软并富于弹性的物理性能和声音 特质。笛膜本身的好坏及笛膜粘贴得恰当与否,对音色起着重大 的影响。现在专业演奏者的笛膜都是用芦苇里的一层薄膜制成 的。一般来说,笛膜愈透明愈有光泽愈好(也就是通常说的越嫩 越好)。嫩的笛膜容易粘贴得条纹均匀,声音振动平衡,没有沙 音。而老的笛膜通常不能使笛膜产生良好的振动,从而影响音 色。笛膜粘贴得松紧与否与旨色自.直接的关联。笛膜贴得过紧, 不仅吹奏起来费劲,费气,而且音色闷而木;贴得过松而又不容 易控制,且容易使子色发“劈”。我们主张松紧适宜为佳,具体 标准以松到能轻松地吹出高音为准,这样容易获得笛子低音松 弛、浑厚,声爵清晰、明亮,有水份的效果。 听觉对笛子音色的影响 同样的一根笛子,为何吹奏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音色?我觉 得关键在于演奏者本身。它除了演奏技术方面的因素外,演奏者 的听觉能力及对音色的鉴赏能力对笛子音色的产生有着霞要的影 响。作为一名学习乐器的爱好者,耳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
校区竹笛教师,兼合奏课指挥。
习当中我们第一一就要注意训练自己对音色的敏锐度。要学会辨 别、掌握好的音色,要做到如卜.两点: (1)音质听觉 如何把学笛者的音质训练得完美?最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耳 朵。让听觉去分辨不『一J的音质,仔细的体会爵响中蕴含的成分。 若想自己的音色更具有诱惑力,只自.大量听取演奏家们演奏,极 其敏锐的辨别各种色彩,抽出感兴趣的素材,重新组合幻想音 质。音质的美到了最高境界,已经不再是对气息自如的控制,口 型的正确,唇及气流角度的准确,而且展示了心灵深层,达到了 不可自我状态。 (2)音乐感觉 其次是训练感觉。训练感觉是指单一的技巧感觉。在训练 过程中找到了相似或相近的对应物。例如:吹吐音,想到珠落玉 盘,清脆f净的感觉。手指做“打音”要想到篮球落地时,迅速 跳起的弹性。而练泛音的特点是飘逸,幽暗,朦朦胧胧有点遥远 超脱的音韵等。 3、气息、风门等对音色的影响 笛子吹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若达到技艺的高超及音色的 完美则需要有个艰苦训练的过程。树立正确的音色概念是获得美 好音色的先决条件,好的爵色离不开饱满、浑厚、明亮、圆润以 及不紧、不散、不噪等特点。正确的音色概念形成的方法之一就 是多听一些优秀演奏家的演奏,并结合自已的演奏去比较,去分 析,久而久之就会提高你对旨色的鉴别能力。 有了正确的音色概念,如何才能演奏出理想的笛子音色, 这与笛f演奏员的气息、“口劲”等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气息、 “口劲”的运用是竹笛演奏的基础,如被忽视,都将使你的笛声
万 方数据
浅谈笛子演奏的音色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铁男 大连歌舞团,辽宁,大连,116600 大众文艺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2009(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wy200910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