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碳酸钠MSDS

碳酸钠MSDS

碳酸钠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眼结膜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吸湿性强,本品遇水部分水解形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并放出热量。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可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

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必须防止遇水飞溅,造成灼伤。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碳酸钠》(GB1886.1-2015)等1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碳酸钠》(GB1886.1-2015)等1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

壑 量 堡 遘 黧 奎
GB 1886.51-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3一丁二酮 GB 1886.52—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油抽提溶剂 (又名 己烷类溶剂 ) GB 1886.53-2015 食 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己二酸 GB 1886.54-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烷 GB 1886.55-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 品添加剂 丁烷 GB 1886.5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添加剂 卜 丁醇 (正丁醇 ) GB 1886.58-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醚 GB 1886.59-2015 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 加 剂 石油 醚 GB 1886.62-2015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 加 剂 硅酸 镁 GB 1886.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单 ,双甘油脂肪酸酯 GB 1886.67-2015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加 剂 皂 荚糖胶 GB 1886.68-2015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 甲基二碳酸盐 (又名维果灵) GB 1886.7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沙蒿胶 GB 1886.71-2015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加 剂 1,2一二氯 乙烷 GB 1886.73-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不 溶性 聚 乙烯 聚吡 咯烷酮 GB 1886.7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GB 1886.80—2015 食 品安全 国家 标准 食 品添加 剂 乙酰化 单 、双甘 油脂 肪酸 酯 GB 1886.81-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月 桂酸 GB 1886.8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 GB 1886.87—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蜂 蜡 GB 1886.88-2015 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 加剂 富马 酸一钠 GB 1886.8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化物 GB 1886.90-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硅 酸 钙 GB 1886.9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GB 1886.95—2015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 (PGPR) GB 1886.97-2015 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加 剂 5’一肌 苷酸 二钠 GB 1886.99-2015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添 加 剂 L-a-天 冬 氨 酰 一N一 (2,2,4,4一 四 甲 基 -3-硫化三亚 甲基 )一D一丙氨酰胺 (又名阿力甜) GB 1886.100-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乙二胺 四 乙酸二 钠 GB 1886.103-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微 晶纤 维素 GB 1886.10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 GB 1886.1 1 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GB 1886.1 12-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聚 氧 乙烯木 糖醇 酐单 硬脂 酸酯 GB 1886.1 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浸膏 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紫胶 (又名虫胶) GB 1886.1 15-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 准 食 品添 加 剂 黑豆 红 GB 1886.1 1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GB 1886.1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基香茅醛 GB 1886.1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添加剂 杭 白菊花浸膏 GB 1886.11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8~桉叶素 GB 1886.120-2015 食 品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己酸

工业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

工业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
工业碳酸钠中总碱量的测定
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又称苏打或碱灰
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
重质碳酸钠为白色小颗粒
相对密度2.533,熔点845-852℃, 易溶于水,水溶液中呈碱性,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碳酸钠晶体易风化,室温放置在空气中,会失去结晶 水而成为碳酸钠。
工业碳酸钠的技术指标
总碱量(以Na2CO3,计)%,≥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 铁(Fe)含量,% ≤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 水不溶物含量,% ≤ 烧失量(2),% ≤ 堆积密度(3),g/mL ≥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 NaOH + HCl = NaCl+ H2O NaHCO3+HCl = NaCl+ H2O+CO2↑
指示剂 溴甲酚绿-甲基红
是工业碳酸钠现行国家标准中指定的指示剂,变色 域很窄
选用盐酸作为滴定剂
因为碳酸钠为主成分,含量较高, 选用1mol/L或0.5mol/L的盐酸溶液。
工业碳酸钠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或NaHCO3
主要成分Na2CO3被中和外
NaOH或NaHCO3等也被中和
总碱度的测定
总碱量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
总碱量如何测定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用酸碱滴定的方法
碳酸钠作为主成分,含量比较高,属于常量分析, 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也是进行的非常完全和彻底的
Ⅰ类 优等品
指标 Ⅱ类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Leabharlann Ⅲ类 一等品合格品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修订标准的目的和修订过程GB1886《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是1992年修订的标准,已使用十余年,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标准中的指标需要提高以适应实际生产管理和用户要求。

本次修订国标是按要求在2006年至2007年完成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碱厂、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合碱业分公司、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纯碱厂、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邦兴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

无机分会接到修标任务后,于2006年4月召开了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国家标准工作方案会,组成制定标准修订工作小组,经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查阅工作。

现提出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

二、产品特性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

味涩。

相对密度2.532(20℃/4℃)。

熔点851℃。

易溶于水,在35.4℃下其溶解度最大,每100g 水中可溶解49.7g 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

其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有一定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高温下易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与石灰水起苛化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钠。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用作碱性剂、制造氨基酸和酱油的中和剂、膨松剂。

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可用于面制食品、糕点,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

还可配制碱水用于面条、馒头,使其增加弹性和延展性,易煮熟、口感滑爽。

三、生产工艺 1.氨碱法将原盐溶解、除钙、镁后的饱和盐水进行吸氨、经碳化得到碳化液,经过滤分离出重碱,重碱经煅烧,制得纯碱成品。

纯碱质量执行标准

纯碱质量执行标准

纯碱质量执行标准
纯碱,也称为碳酸钠,其质量执行标准会因用途、级别、质量指标等因素有所不同。

在中国,纯碱的执行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进行规定。

对于工业纯碱,执行的标准是GB/T 2102-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

这个标准根据优等品和一等品的等级划分,规定了不同等级纯碱的质量指标,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铁含量、水不溶物等。

对于食用纯碱,执行的标准是GB 188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这个标准规定了食用纯碱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另外,国家标准中对纯碱等级还分为优级、一级、合格三种。

其中优级品要求纯碱碳酸钠含量≥92%(干基)、铁≤0.0035%、纯碱盐份≤0.7%、纯碱水不溶物≤0.03%、硫酸盐含量≤0.03%,同时对外观也有一定要求,如轻质纯碱为白色粉末,重质纯碱为白色细小颗粒。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会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新和修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最新的标准以确保纯碱的质量和安全。

纯碱碳酸钠国家标准

纯碱碳酸钠国家标准

纯碱国家标准参考质量标准一国家标准GB 1886—83参考质量标准二国家标准GB 210-92参考质量标准三参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86-92食品添加剂碳酸钠代替GB 1886-83Food additive Sodium carbonate GB 8920-8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为原料,由氨碱法和联碱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分子式:Na2CO3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3049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口罗)啉分光光度法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4857.3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GB 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砷斑法GB 8946 塑料编织袋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3 技术要求3.1 外观:白色粉状结晶。

3.2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指标━━━━━━━━━━━━━━━━━━━╋━━━━━━━━━━━━━━━━━━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70━━━━━━━━━━━━━━━━━━━╋━━━━━━━━━━━━━━━━━━铁(以Fe计)含量,%≤ ┃0.0040━━━━━━━━━━━━━━━━━━━╋━━━━━━━━━━━━━━━━━━重金属(以Pb计)含量,%≤ ┃0.001━━━━━━━━━━━━━━━━━━━╋━━━━━━━━━━━━━━━━━━砷(以As计)含量,%≤ ┃0.0002━━━━━━━━━━━━━━━━━━━╋━━━━━━━━━━━━━━━━━━烧失量*1),%≤ ┃0.80━━━━━━━━━━━━━━━━━━━╋━━━━━━━━━━━━━━━━━━水不溶物含量,%≤ ┃0.040━━━━━━━━━━━━━━━━━━━┻━━━━━━━━━━━━━━━━━━注:1)为包装时检验结果。

碳酸钠标准

碳酸钠标准

碳酸钠标准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纯碱等,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粉末,属于强电解质,易溶于水。

暴露在空气中溶液吸潮结块,部分会变成碳酸氢钠。

碳酸钠应用比较广泛,比如玻璃、陶瓷、中和剂、食品加工等等。

碳酸钠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具体标准及其要求如下:1、工业用碳酸钠的标准为GB/T210-2022,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合成洗涤剂等工业。

工业用碳酸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光学玻璃、显像管玻壳等;另一类为一般工业用碳酸钠。

表1:工业碳酸钠质量要求项目指标Ⅰ类Ⅱ类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总碱量(以NaCO3计,以干基计)w/%≥99.499.298.898.0总碱量(以NaCO3计,以湿基计)a w/%≥98.197.997.596.7氯化钠(以NaCl计,以干基计)w/%≤0.300.700.90 1.20铁(Fe,以干基计)w/%≤0.00250.00350.00550.0085硫酸盐(以SO4计,以干基计)w/%≤0.03———水不溶物w/%≤0.020.030.100.15堆积密度b/(g/mL)≤0.850.900.900.90粒度b 180μm筛余物w/%≥75.070.065.060.0 1.18mm筛余物w/%≤ 2.0———a为包装时含量,交货时产品中总碱量乘以交货产品的质量再除以交货清单上产品的质量之值不应低于此数值。

b为重质碳酸钠控制指标。

2、碳酸钠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为GB1886.1-2021,适用于联碱法、氨碱法或以天然碱加工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无水碳酸钠,也适用于利用食品添加剂无水碳酸钠重结晶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十水碳酸钠。

碳酸钠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质量要求如下:表2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的感官要求项目要求色泽无色或白色状态晶粒、粒状或粉状表3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总碱量(以NaCO3计,以干基计)w/%≥99.2总碱量(以NaCO3计,以湿基计)w/%无水碳酸钠≥97.9十水碳酸钠≥36.2水不溶物(以干基计)w/%≤0.03氯化物(以NaCl计)(以干基计)w/%≤0.70铁(Fe)(以干基计)/(mg/kg)≤35.0铅(Pb)(以干基计)/(mg/kg)≤ 2.0铁(As)(以干基计)/(mg/kg)≤ 2.03、碳酸钠用作化学试剂的标准为GB/T639-2008,作为化学试剂的碳酸钠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试剂。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含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含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含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含量标准》
一、碳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质地,增强食物口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因此,碳酸钠含量的标准被制定为:
1、水果或蔬菜的碳酸钠含量应不超过150毫克/千克。

2、面包、饼干、淹面条等食品碳酸钠含量应不超过600毫克/
千克。

3、糖果、巧克力和糕点的碳酸钠含量应不超过800毫克/千克。

4、其它食品的碳酸钠含量应不超过1000毫克/千克。

二、为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消费者的健康,有关部门将碳酸钠含量标准应用于所有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某种食品的碳酸钠含量超过上面规定的标准,生产者将被责令停止生产,并将予以处罚。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 210-92代替GB 210-89 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

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3040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 6003 试验筛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 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 G12 001 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

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

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

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

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4.2 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 99.2 98.8 98.0 99.1 98.8 98.0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5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 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0.03 0.03(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 烧失量(2),% ≤0.8 0.8 1.0 1.3 0.8 1.0 1.3 堆积密度(3),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75.0 70.0 65.0 60.0 70.0 65.0 60.0
2.0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