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对生活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广告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广告与生活》

《广告与生活》一、活动主题:认识广告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的概念和特点。

b. 学生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各类广告。

c. 分析广告的作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广告,下一节课分享。

二、活动主题:广告创意与设计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广告创意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展示优秀广告案例,分析其创意和设计亮点。

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广告创意。

c. 学生动手设计广告,可以使用绘画、剪贴等方式。

3. 作业:完成一个广告设计作品,下一节课展示。

三、活动主题:广告语的创作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创作吸引人的广告语的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语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b. 学生练习创作广告语,可以结合自己的广告设计。

c.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优秀的广告语。

3. 作业:创作一个广告语,下一节课分享。

四、活动主题:广告伦理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伦理,提高广告素养。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b. 学生讨论广告伦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c. 分析不道德广告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广告。

五、活动主题:广告策划与实施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策划和实施广告的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策划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学生分组,每组策划一个广告活动。

c. 学生展示自己的广告策划方案,互相评价。

3. 作业:完成一个广告策划方案,下一节课展示。

六、活动主题:广告效果的评估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效果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效果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b. 学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广告效果,讨论其优缺点。

c. 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效果评估问卷。

3. 作业:完成一个广告效果评估问卷,下一节课分享。

七、活动主题:广告与消费者行为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广告》教案教学设计生活中的广告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撇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兜神。

课前准备:收集广告材凿料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唐程:一、谈话导入:小仑朋友,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吓吗?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衷片吗?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读物吗?请你注意广告。

广馈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各种旺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藕你。

二、交流 1、看图央:1/ 2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稚?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羔你见过这些广告吗?学生回鸭忆 2、仔细观察每种形招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斋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审学听。

3、小组讨论。

4、哗代表汇报讨论结果5、小结暂三、查一查 1、交流收朽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院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崇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蝎究的兴趣。

四、汇报交流娟 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械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退:广告形式名称特点适合宣截传的内容举例 2、学生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不互相说说。

3、写下自般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饰告的认识。

4、师生小结。

缝五、总结延伸做一做:浴选择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索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瞬效果最好。

社会实践活动铲小广告(3篇)

社会实践活动铲小广告(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小广告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难题。

为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倡导文明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铲除城市小广告。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随之而来。

其中,城市小广告问题尤为突出。

小广告不仅破坏了城市环境,还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开展一次铲除城市小广告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以“铲除城市小广告,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倡导文明行为。

2. 确定活动时间:选择一个周末,方便市民参与。

3. 确定活动地点:选取几个小广告较多的区域,如公交站、商场周边等。

4. 确定活动人员:组织志愿者队伍,包括大学生、社区居民等。

5. 准备活动物资:购买铲子、手套、垃圾袋等。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社区、网络等渠道,宣传活动主题和意义,吸引更多人参与。

2. 活动动员:在活动当天,志愿者们统一着装,手持工具,来到指定地点。

3. 铲除小广告: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铲除墙面、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有的负责清理地面上的小广告。

4. 清理垃圾:将铲除的小广告放入垃圾袋,并统一清理。

5.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志愿者进行总结,分享活动感受。

四、活动成果1. 美化了城市环境:通过此次活动,许多区域的小广告得到了有效清理,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 提高了市民环保意识:许多市民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更加关注城市环境,愿意为保护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五、活动感悟1. 活动意义: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小广告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更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铲除小广告,我们为城市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走进社会篇广告与生活【活动目标】1、知道什么是广告,什么是公益广告,了解广告的分类及广告对生活的影响(包括好处和弊端)。

2、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广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调查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材料准备】学生:搜集广告及有关广告的知识;准备彩笔、纸张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

【计划时间】4课时【阶段安排】第一阶段方案制定1第二阶段探究实践2第三阶段成果交流1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目标】制定简单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能力。

使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树立真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步骤设计】一、导入1.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课件出示广告语:“牙好,胃口就好”,“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果冻我要喜之郎”等。

2.读一读,小组讨论一下,猜猜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想宣传的是什么产品呢?3.教师:是啊,这就是宣传自己商品的广告,像这样的语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今,我们早已走过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广告带着迷人的微笑向我们走来,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这节课,我们就和广告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广告的独特魅力吧!二提出活动任务1.广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到处有广告。

那么对于广告你想了解些什么,或是你想做些什么?同学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简单记在黑板上。

2.教师总结概括。

三、小组商讨探究重点,形成活动方案1.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到第一个小组位置,进行活动,以此类推。

(推选小组长,归纳本小组的子课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制定计划出示制定计划的“方法引导”制订计划提示:每项活动分工明确,制定计划考虑周到。

活动时间活动步骤活动准备注意事项活动指导展示方式布置活动时间,提醒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

3.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四、方案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活动方案,其他小组的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此时学生可对于方案中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也可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广告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广告与生活》

《广告与生活》一、活动主题:认识广告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的定义和类型(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网络广告等)。

b.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广告案例,讨论广告的作用。

c.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展示并分享。

二、活动主题:广告创意与设计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广告的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展示优秀广告案例,分析其创意和设计亮点。

b. 学生讨论广告创意的方法和技巧。

c.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则产品广告,包括图像、文字和排版等。

三、活动主题:广告语言与表达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技巧。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语言的特点,如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b. 学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广告语言案例,讨论其表达技巧。

c. 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则广告文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活动主题:广告策划与实施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策划和实施广告的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策划的基本步骤,如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和执行方案。

b. 学生分组,每组策划一则广告活动,包括广告对象、内容和形式等。

c. 学生展示策划的广告活动,并进行实施和总结。

五、活动主题:广告评价与反思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评价和反思广告的能力。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b. 学生分组,每组评价和反思所设计的广告,提出改进意见。

c. 学生分享评价和反思的结果,讨论广告创作的优点和不足。

六、活动主题:广告伦理与法律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伦理和法律规范。

2.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广告伦理原则,如真实性、公正性和尊重隐私。

b. 学生讨论广告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如虚假宣传和歧视。

c. 教师介绍广告法律规范,如广告内容的合规性和知识产权保护。

d. 学生分析案例,判断广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七、活动主题:广告效应与文化1.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小学综合实践《广告与生活》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广告与生活》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广告与生活》教案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视、互联网、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

广告不仅能为商家带来巨大的收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然而,广告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我们提供信息,又可能误导我们的消费观念。

因此,教育小学生正确对待广告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与生活》这一课题正是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广告观念,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广告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 分析不同形式广告的特点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3. 分辨广告中的信息和诱导性语言;4. 发展对广告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5.意识到广告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明确自己的消费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广告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广告的批判性思维;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辨别广告中信息和诱导性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1. 开场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广告?广告是通过哪些方式传达信息的?广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展示多种形式的广告,分析广告中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元素,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广告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广告是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引导学生思考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广告。

3. 广告分类及特点分析(25分钟)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广告视频,如商品广告、公益广告、政府宣传广告等,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广告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广告分类,并明确不同类型广告的目的和受众。

4. 广告信息和诱导性语言的辨别(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诱导性语言的广告案例,让学生分辨广告中的信息和诱导性语言。

引导学生分析广告商使用这些语言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广告中可能存在的误导和虚假宣传。

5. 广告分析和批判性思维培养(30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则广告,并跟小组成员一起分析这则广告的信息、目的、受众以及可能存在的诱导性语言。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广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广告,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广告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广告的基本概念:广告的定义、特点、功能。

2. 广告的类型:产品广告、服务广告、公益广告、文化广告等。

3. 广告的作用:宣传、促销、信息传递、价值观引导等。

4. 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创意原则、设计要素、表现手法等。

5. 广告的评价与欣赏:广告效果评价、优秀广告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广告图片,引发学生对广告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广告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多样性。

3.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广告案例,理解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原则。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广告创意设计,选取一个产品或服务,设计一则广告。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广告作品,进行评价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广告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解读广告的能力。

3. 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的能力。

4. 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1. 教材:广告与生活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图片:各类广告图片素材。

3. 视频:优秀广告案例视频。

4. 软件:广告设计软件(如PS、等)。

5. 展示平台: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广告公司或相关企业,了解广告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2. 邀请广告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广告案例和经验。

3. 开展广告设计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广告策划与推广活动,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广告素养。

3. 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广告与生活(综合实践教案)

广告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广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广告,提高辨别能力。

4. 培养学生创作广告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广告的定义与类型2. 广告的作用与影响3. 广告创意与策划4. 广告评价与分析5. 广告设计与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广告的定义、类型、作用;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评价与分析。

2. 教学难点: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评价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广告的基本概念、类型、作用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广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广告的创意与策划。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广告的评价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广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广告案例,引起学生对广告的兴趣。

2. 讲解广告的基本概念、类型、作用等。

3. 分析经典广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广告的创意与策划。

4. 分组讨论广告的评价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广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广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广告案例时的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 广告设计与制作:对学生的广告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设计、表达和目标受众的适应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广告学基础、广告案例分析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广告案例素材:收集各类广告案例,包括视频、图片、文案等。

4. 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若进行广告设计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广告的定义与类型2. 第二课时:广告的作用与影响3. 第三课时:广告创意与策划4. 第四课时:广告评价与分析5. 第五课时:广告设计与制作6. 第六课时:课堂总结与作品展示九、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产品,为其设计一则广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对生活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有一天,我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这样一个词“骑乐无穷”,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骑乐无穷”:“同学们,这样写对吗?”一部分同学说:“不对,‘骑’字错了。

”一部分同学提出异议:“电视上的广告就是这样的”……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广告”的影响。

于是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广告吗?你们觉得广告到底是好是坏?”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说了很多广告的好处和坏处。

那么我们的生活需不需要广告呢?于是,我决定和同学们一起来调查研究这个问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同学们能正确看待广告。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调查了解广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能正确看待广告。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筛选、攫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辨别事物的真伪,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价值目标: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对“广告”这一具体社会现象的正反辨析,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活动步骤
活动一:社会调查
由学生分组收集大家最关心的关于广告的问题,自主设计问卷调查表(表一),展开对“广告”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与探究。

表一学生自我审视和评价表
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学生也将观察的视角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调查,自制调查表(表二)并且形成了一些统计数据,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好了准备。

表二社会家庭调查表
活动二:分组交流、全班活动
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通过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和筛选、分析信息,在小组内和班级里互相交流,进一步融会信息,形成各自的真实感知和观点,为进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础。

1、最喜欢的广告语评选活动
学生自制书写广告语的小标牌,并且口头阐述推荐理由。

2、对广告中故意误用成语的现象进行辨析。

3、根据前期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全班自然形成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形成辩论赛的对阵双方。

每方均民主选举产生由主辩一名、辩手4名组成的辩论小组。

4、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各方面收集丰富的背景材料、佐证自己的意见,为下一步的辩论赛作好筹备工作。

学生部分成果:
我最喜欢的广告
我喜欢的广告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广告就是“香米妙脆角”这个广告。

这个广告讲述了一个在米的世界里的一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所有的米都来看妙脆角先生的精彩表演,结构清晰,而且突出了中心。

我最喜欢的就是它富有童真童趣,很有想像力,而且人物画得十分逼真,就像完整好看的动画片。

所以有许多小朋友看了都开怀大笑,大人看了都连声称赞,当然我是更喜欢。

我最不喜欢的广告
“治zhi chuang”的广告经常在晚上播出,当时我们大家都正在吃晚饭,看见了这种广告就觉得很恶心,吃不下饭。

我最喜欢的广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美特斯邦威。

“年轻肌肤,何需沐浴”——玉兰油换肤霜。

“穿什么,就是什么”——森马服饰。

“既来之,则乐之,乐在其中”——乐之饼干。

我喜欢这些广告是因为它们很有新意,有时尚感,使人们很想买,很有市场价值。

我最不喜欢的广告
我不喜欢“朴雪口服液”这个广告。

这个广告使人看起来很乏味,因为只有三个阿姨在说“朴雪口服液”怎样好,怎样有效,可没有举出例子来说明“朴雪口服液”怎样有效,所以让人看了不觉得朴雪口服液到底有什么好。

所以我不喜欢这个广告。

广告里的“别字成语”
活动三:小小辩论赛
提供学生真实的学习和活动场景,使其获得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会场布置:正方双方答辩台、评判席(特邀家长代表、校长、教师为评委)、后援团(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
辩论赛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并制定相关比赛规则
正反双方先各由主辩阐述各自观点,从广告对生活的正面、负面影响等方面论述我们的生活是否需要广告,怎样正确的接受广告对现代人的影响等。

通过辩手和后援团充分的争辩,深化认识。

学生的辩论有理有据,引征博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际例子,整个会场时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在“口舌之战”中既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深入理解了广告这一社会现象。

学生的主要论据有这些:
·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广告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帮助人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各种信息。

·广告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选择,引导人们购买价廉物美的物品。

·精心制作的公益广告,可以让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让人们愿意去做一个高尚的人。

·许多广告构思奇妙,出人意外,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开发人的智力。

·有些广告片面夸大产品性质,出现物无所值的现象。

·广告会诱惑人们去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牛皮癣”也是广告的一种,是一种城市顽症,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