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孟浩然
孟浩然的简介作品名句有哪些

孟浩然的简介作品名句有哪些孟浩然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清新淡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给人以快乐和舒适的感觉,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成为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看孟浩然的简介以及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和诗句。
一、孟浩然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慈安,祖籍河南郡南阳县,生于江苏扬州。
其父孟宾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因此孟浩然自小就家学渊源,文学修养深厚。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孟浩然中进士,官至参赞国史。
后辞官还乡,经营家业。
他的性格豁达开朗,性情温和,因此深受众人敬爱,享有名声。
二、著名作品孟浩然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而著称,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的关怀和爱护,给人以愉悦、舒适和温馨的感受。
下面列举一些孟浩然的著名作品: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清晨鸟儿的啼声、昨晚的雨声、花儿的繁衍。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生气和生命力,充满了早春的生机和活力。
2、《登科后》:“平生稳重带诗情,共作官场数十年。
功名早退何足惜,流落闲居自甘贫。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亲近自然的执着,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3、《夏日南亭怀辛大》:“落木千山天远大,渐雷隐隐愁不足。
水如天色丽,城市山垂韶。
望极天涯路,所思在远道。
”这首诗歌表达了孟浩然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自然景色的赞美,富有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三、著名诗句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祭扫坟墓的场面,鲜明的揭示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伤。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在穿越内蒙古草原时充满激情的景象,非常的壮观。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这句诗提取自孟浩然的《春晓》,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早春的景象,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四、结语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一位豁达、乐观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和思考,深受时人喜爱和推崇。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春晓》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
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
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
两《唐书》有传。
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
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
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
”(《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原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 。
夜来风雨声 [2] ,花落知多少?【注释】[1]“春眠”二句:谓春睡中不知天已明,是处处鸟鸣使人惊醒。
[2]夜来:昨夜。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解读】春晓,春天的早晨。
诗中所写,乃隐居情事,可推测或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前隐居襄阳时所作,也可能是开元二十六年(738)辞幕还家到二十八年去世这一段时间内所写。
诗中两用倒装手法,而能自然无痕。
首句写春睡甜酣以至不知天明,紧接着又“处处闻啼鸟”,乃鸟啼惊梦之意,却并无惊破好梦的嫌恶之情,似是不觉中自己醒来,闻鸟鸣而悟天明,实则“闻”在前,“悟”在后。
此处为倒装一也。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既然有“春眠不觉晓”之甜酣,又何从知夜来风雨,似乎突兀;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想来定是起床后见花落满地,始悟一夜风雨。
至此,方知首句“不觉晓”之甜酣为真实。
此处为倒装二也。
而此诗又岂仅卖弄精巧之作,赞春眠之酣,惜春归匆匆,幽居自适,忧乐自为。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古诗词经典赏析孟浩然

古诗词经典赏析孟浩然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闲适之诗”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深受后人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孟浩然的经典诗作,感受他那清新脱俗的诗意风格。
孟浩然的诗作大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作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比如他的《春晓》一诗,写出了清晨的宁静和生机盎然的景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春”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清晨,鸟鸣花落,生机盎然,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
另外一首《过故人庄》也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槐高柳咽新蝉,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诗以“故人庄”为题材,描绘了诗人游历时重游故人家的情景,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给人以一种深情厚谊和宁静安详的感觉。
此外,孟浩然的《登鹳雀楼》也是他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山川河流,感慨人生无常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中写道,“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每逢佳节倍思亲,长亭更短亭。
”这首诗以“登鹳雀楼”为题材,通过描绘高处远眺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亲情的思考,给人以一种深沉和悲凉的感觉。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他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深受后人喜爱。
通过欣赏他的诗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诗意风格,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愿我们能够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从孟浩然的诗作中汲取一些清新脱俗的力量,感受自然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真谛。
孟浩然的诗赏析5篇

孟浩然的诗赏析5篇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
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如《彭蠡湖中望庐山》。
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孟浩然的诗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洛之越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洛之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这首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登鹿门山怀古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鹿门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先写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继写登山探访隐士遗踪,见隐士遗迹尚存,但那高风亮节已相去邈远,便无限感慨,抒发了深沉的怀古幽情;末写“回艇”,留下无限眷恋,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
渡浙江问舟中人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
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
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
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
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
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
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孟浩然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诗

孟浩然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诗孟浩然,唐代文学家,被誉为“风流才子”,生卒年不详。
他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祖父曾任宰相,父亲孟彦深为唐玄宗赏识,官至尚书左仆射。
孟浩然自小聪颖,文采出众,其文学成就备受赞誉,被誉为“唐代四杰”之一。
孟浩然的诗歌作品,以咏物、山水、田园诗为主,静中有动,意境深远,表现了他对自然、生命、人性的感悟和领悟。
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下是他的代表作:1. 《登科后》此诗写的是孟浩然登科后心理感受,描写了他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
诗中用了描绘神仙童子和群仙画阵的手法,使诗歌有着强烈的神话色彩,表现了个人荣耀和家族荣誉。
2. 《南靖进士》此诗是孟浩然的一首离别辞,作者面对自己即将离开南靖福建的感叹和告别,表达了他对南靖美好生活、感谢众人友好、离开的不舍之情。
3. 《春晓》此诗写的是清晨的景色,形象生动,富有鲜明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注。
4. 《过故人庄》此诗写的是作者在途中路过故人旧庄,回忆往昔,颇有怅惘之情。
诗歌语言优美动人,情感幽微深沉,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人生悲情。
5. 《登高》此诗写的是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景象,用了大量的景物描绘描绘而成,别具一格,给人以视觉上和情感上的震撼,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诗歌在艺术创作上,具有独立性和浪漫气质,曾为后世诗人所推崇,影响至深。
他善于通过对自然的描摹,表现内心深沉的感情和理想,同时他又非常追求"远离尘嚣",抒发了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的关注和呼吁。
孟浩然的诗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道德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强烈表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姓名】孟浩然【作品体裁】唐诗作品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②混(hùn)太清③。
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
欲济⑤无舟楫(jí),端居⑥耻圣明⑦。
坐观垂钓者,徒⑧有羡鱼情。
[1]注释译文作品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徒:白白的。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作品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2]作品赏析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7篇)

《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孟浩然
导读: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孟浩然
中国古诗内容繁多,诗人各有千秋,每个诗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现在我们通过了解诗人,分析他们的诗。
这样可一举两得,既可以了解诗人的情况,又可以同时学会诗的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田园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约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
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因未考上进士,仕途不顺。
在文学史中,他以田园诗著称,五言体最为出色,风格清幽淡远,擅长写景,经常反映出隐逸生活的内容。
大诗人杜甫曾赞誉他的诗说:“清诗句句尽堪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
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
村外绿树环绕,城外有青山斜立。
打开窗,面对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观赏菊花。
【赏析】
诗是田园诗。
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
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
【练习】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名句,试描绘画面。
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
画面: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
赏析:(1)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2)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
(3)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
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或“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今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
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水漫漫。
【主题】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重点诗句鉴赏】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诗人从视觉,触觉角度,用清雅爽净的笔调写出最能代表秋天的事物——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北风颇寒。
十个字点染出一幅寂寥的“寒江秋意”图。
颔联“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诗人满怀感思,却无人倾诉,终于抑制不住难忍的思乡之情,对着冷落江天,自语起来:我的家乡就在襄水拐弯的地方,跟我还隔着茫茫的楚天啊——
颈联“乡泪客中尽”,诗人久在他乡飘零,此时思乡之泪已尽。
思乡泪已化成浓浓的思乡情,,可诗人不接着情写下去,而是轻轻荡开:“孤帆天际看”。
——去写那渺远天际的一片孤零零的帆影了。
在古诗中,帆是帆船的代名词。
客子离乡远行靠它,远方归来也靠它。
孤帆成了伤别、怀远、思归的象征物。
因而在古诗的一些送别思归之作中常常飘出一片孤帆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写比直接抒怀更有韵味,更含蓄幽远。
尾联“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孤帆在烟波渺茫的日暮迷失
了渡口,前程在哪里?归宿在何方?诗人以天涯孤舟的迷无所归收束。
这似乎隐含无尽的未言之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背景】
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投赠当时位居丞相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器重。
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把洞庭湖写得气势浩瀚,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委婉有致,不卑不亢,含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今译】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
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想要渡湖而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天子。
坐在那看人家垂钓,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情。
【主题】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想请张丞相推荐自己出仕做宫,诗人不甘于仕途的失意和落寞,一心想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气势阔大雄壮,其情也积极向上,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诗句鉴赏】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两句写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八月秋高,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涵”字点明洞庭湖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度,颇似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平”字横向着眼,极见湖水浩渺,视野开阔。
“太清”纵向描绘,给人以天高地阔,宇玉澄清之感。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实写洞庭,其中“蒸”和“撼”两字用得很好。
“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的气氛,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让岳阳城天摇地动,极显湖水喧嚣动荡。
这两句实写洞庭:水汽蒸腾,如烟似雾,湖水翻江倒海一般澎湃汹涌,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显得异常渺小。
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了洞庭秋水的勃勃生机。
艺术特色。
这首诗把洞庭湖写得气势浩瀚,阔大雄壮。
情感表达委婉有致,含而不露,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