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年地理鲁教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2019年地理鲁教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一 农业发展条件
情景导入先思考 俺们家乡在 20 世纪中期以前,沼泽遍布,林海茫茫,是一片 人迹罕至的大荒原,也是一处野生 动物的“天堂”——“棒打狍子瓢舀 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新中国成 立后,由于俺们辛勤的耕耘,家乡 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品粮基地。
(1)你知道“俺们家乡”在哪儿吗? 提示:东北地区。 (2)请说出“俺们家乡”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提示:地形平坦广阔,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
二、农业布局 “寒暖农分异,湿干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是 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基本格局的形象描述。其布局情况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东北地区商品粮、糖、油、棉基地县分布图,回答 1~2 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不包括
()
A.松嫩平原
2.发展特色农业有助于完善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的产业链 条,将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产、加工、 储存、运输、销售等环境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培育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增收渠道,从而带 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不同的区域可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和培育 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加大科研投入,研发特色农产品新品种, 完善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开发体系。另外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态,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特色农业生产,扩大特 色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下图示意 1978~2004 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 量的变化。读图回答 3~4 题。
3.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的提高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市场需求的变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3张PPT)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水分东西差异大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5、自然景观
(1)植被: 针阔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2) 广泛分布着冻土和沼泽
阅读“知识窗---冻土”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窗 冻土
l 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l 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 l 影响——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影响地表水下渗,土壤过湿、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窗
商品粮基地
l 建设取决于哪些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 率高;增产潜力大。
l 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黑土肥沃,粮食生 产和基础好,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人少 地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可提供大量的商品粮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沼泽广布;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v 工业基础 v 交通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 大型机械化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v 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1、 土壤肥沃
类 型
分布
特征
地位
黑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有机质含量高、 我 国 最 肥 沃 的
土 三江平原西部
土层深厚、土地 土 壤 之 一 , 是
生产力高
我国北方重要
黑 钙
松嫩平原中西部

的粮、油和经 济作物的生产 基地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题: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获取与描述★阅读教材P88-P98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糖、林业基地的原因有哪些?2、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呈现“寒暖农分异,湿干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的特征,解释其含义。

3、概括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4、结合图4-2-18,试从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角度,分析东北湿地的成因。

★论证与探讨★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

重庆酉阳(右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

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

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6分)(3)分析2004年后青蒿产业对重庆酉阳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分)(4)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6分)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药学名薯蓣,地下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山药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水涝。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公开课教学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公开课教学课件
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旱涝灾害频繁
东北大豆
措施: ①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②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 ④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宜农荒地的开垦; ⑤延长产业链;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地理位置
(空间定位)
海陆位置 -----水分的差异 纬度位置 -----热量的差异
地理环境特征
气候、地形、水文、土壤、 植被、矿产资源等
(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工业、交通、 人口、城市等
可持续发展
【检测】
1、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D)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较分散 B.荒地多,但肥力不高,不适合开发为耕地 C.有大面积肥沃的“水稻土”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1)弱分;析建三江环境质量优良 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的等原较因。 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 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
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3)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 肥 生 大产;、技商农药术品施先率用进高量等,生少。产,规生模产大绿,总色产稻量米;(( 米 誉精23都 的))准” 理建土。 由施三壤请 。肥江说肥,被明沃控称建(为制三肥“施江中力肥获国高此量绿)美。色;
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水文 (河流)



松花 江
苏 里

辽 河
鸭绿江
小结: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半环状: 2、地貌 外侧——山脉、高原、丘陵

【地理】鲁教版必修3_第四单元_第二节_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课件)概要

【地理】鲁教版必修3_第四单元_第二节_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_(课件)概要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复习思考:
1、东北地区的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格局 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 状(马蹄状)分布







辽宁省
黑龙江省
林 省
东北地区
额尔古纳河
重采轻育 林 森林资源减少 业
采伐量超过 生长量
发 展
覆盖率下降
森林火灾 毁林开荒 滥砍乱伐
的 森林质量下降 问 题 生态环境恶化
以营
林为
林主

的 合理采
可伐

续 加强自
发 展
然保护
区建设
3、湿地的保护
湿 地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中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题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恶化
建立湿地保
护区,保护
5、东北的农业生产与布局是怎样的 4、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为?
问题引领:
一、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东北的土壤包括哪两种?每一种的
分布状况? 2、为什么说东北的土地资源丰富?
(答案有三点)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2)土地资源Fra bibliotek富类 分布 型
特征
地位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有机质含量高、 我 国 最 肥 沃 的
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马铃薯、大豆(1000°C)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植被
名称 分布
问题引领:
一、自然状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5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5张PPT)

(3)材料三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什么问题?除此之外,你
认为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程措施
沼泽地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
非工程措施
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
(4)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综合利用三江平原丰富
将来时
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
发展农、牧、渔业生产 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
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材料三 1975~2000年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
(1)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C是________。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4)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材料三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什么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产生 哪些不利影响?
(1)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乌__苏__里___江__, B是_松__花__江__,C是_黑__龙___江__。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
来 夏秋多雨,且多暴雨

鲁教版 地理必修三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鲁教版 地理必修三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黑龙江辽宁吉林东部最高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对东北农业的影响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主要地形山地平原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地南——辽河平原北——松嫩平原东——三江平原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邻近港澳台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市场条件好。

南疆土地广阔,光热丰富,有灌溉水源。

●海南岛纬度较低,水热丰富,热带作物品种多,国内市场需求大。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捷,劳动力丰富。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南北热量●东西水分●●●●内蒙古东部草原的畜牧业农业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林业畜牧业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表。

有利条件: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有广大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不利畜牧业的发展(1)农耕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2)结合《地理2》中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区专业化生产水稻:小麦:玉米: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0.310.210.1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人均耕地多,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1/3。

东北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人均耕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耕地减少,粮食供应越显紧张。

鲁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课件








辽宁省
黑龙江省
林 省
东北地区
额尔古纳河



大 兴 安嫩 岭


兴 安


松 花江


乌区
苏 里

江形
辽河
兴凯湖

长白山

图们江
鸭绿江
小组合作探究
•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自 然条件方面的突出优势?
• (2)黑土开发问题及措施? • (3)湿地破坏问题及措施? • (4)森林破坏问题及措施?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2、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
失外,还有( C )
(1)湿地面积日益增多(2)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
退化加剧(3)自然灾害频繁(4)环境污染
A、 (1) (2) (3)
B、 (1) (3) (4)
C、 (2) (3) (4)
比较完整,农林牧全面发展;以耕作业为主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3、合理的农业布局
自东向西
自南向北
农、林、牧业
因地制宜
种植业
渔业
探究2:东北地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林牧业综合发展 成为我国农、林、牧生产基地。(基础)
探究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自然条件方面的突出优势?
土地资源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 土地资源数量大,面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渔业地带
◆讨论
1、视频中黑土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实现可持 续发展?
2、将讨论的结果展 示在答题纸上或黑板上。
★分组讨论视频中东北农业发 展过程中黑土产生的问题是什 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将讨论的结果展示在答 题纸上或黑板上。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开发:
土壤冲刷 合理耕作 表土流失 问题 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 单产、品质下降 黑土 加强培肥 措施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 么? 2、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 资源条件有哪些? 3、我国最大的沼泽区分布在哪里?沼 泽有什么作用?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2、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3、掌握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学习,学会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其他地区农业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措 施。关注三农问题。
2、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今年前8个月,山 东省寿光市蔬菜产品出口量突破6800吨,出口货值达到1800 万美元,同比增长均超过3成,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试分析寿光蔬菜区位优势。 答:寿光中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地下水资源丰富,为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 件。 寿光交通发达,高速公路、铁路纵横;羊口港 是开放港口,可直航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 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温室大棚试验成功。 寿光农业一直立足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 追求高效益。政府致力于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 模化蔬菜农业。
水稻 春小麦、玉米
油菜、棉花等 甜菜、大豆等
(2)举例说明图中 B 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 C、D 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 何解决?
答:问题:湖泊面积萎缩(强调湿地破坏严重)办法:退耕还 湖,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等。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生产 和布局 全国重要的 农林基地 农业布局 黑土开发
农业 与区 域可 持续 发展
区域发展
林业的发展
湿地的保护
问题和对策
必做题答案:
1、C 2、C
3、D 4、A 5、B
选做题答案
6、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 甲 乙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A. 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 国最高 B. 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 规模机械化 C. 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 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3 .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分布是(D )
A. 辽南各地有春小麦、棉花
B.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甜菜 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棉花 D.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甜菜 4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A ) a林业基地 d重工业基地 A. a b c d B. a c d C. c d D. a b c b能源基地 c商品粮糖基地
旧三宝?
新三宝?
•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告诉 我们,农业区在其开发、整治 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 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方针,走 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实现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问题:
1、阅读材料,分析寿光农业是如何布 局的? 2、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 今年前8个月,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品出 口量突破6800吨,出口货值达到1800万 美元,同比增长均超过3成,创历史新高,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试分析寿光蔬菜区 位优势。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成就:
1、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
3、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4、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 业基地,林木的蓄积量大,木 材产量高,主要集中分布在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 白山三大林区。其中黑龙 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 出省份。
森林面积减少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以营林为主
林持 业续 的发 可展
合理采伐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东北地区的湿地 湿地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 岸带的滩涂等。
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 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被称 为“地球之肾”。湿地还能向人类提供 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 工业原料等,另外,湿地还是鹤类等大 型水禽的栖息地。
国家二类开放港口,可直航韩国、日本、新加坡、香 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寿光优势产业明显,粮食、棉花、蔬菜、水产品、 畜产品量大质优。冬暖式大棚面积达到38万亩,蔬菜 真正成为寿光最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主 要来源、观光农业的主要看点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温室大棚的试验成功,实现了寿光蔬菜生产的第 一次飞跃,寿光蔬菜通过绿色通道源源不断的销往全 国各地,为丰富全国的菜篮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 国范围内造成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寿光农业一直立足高科技、高标准、高 投入,追求高效益。建成了农业高科技走廊、寿光蔬 菜高科技示范园、稻田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卧 铺无土栽培基地等农业高科技项目,其中农业高新技 术走廊,被誉为“中国农业硅谷”。
5 . 东北地区的某区域有北大荒之称,通过发展粮 食生产,成为 “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 原 因是( B ) A.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B. 保护湿地资源Fra bibliotekC. 水土流失严重,已不能开发
D. 保护水资源
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 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 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湿地的保护
湿 地 利 用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中 的 问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 题 境恶化,生物多样性
减少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湿 地 的 保 护 措 施
建立湿地 保护区
退田还湿
采取工程措施 恢复已经退化 的湿地
活动: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应用现代科学 技术,以当地名、特、优 产品为主的,用现代农业 带动传统农业发展的一种 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答:低温、冻害(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 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
1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 最主要原因是( C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 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D.土壤肥沃
2 .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C )
问题:
1、阅读材料,分析寿光农业是如何布 局的? 2、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 今年前8个月,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品出 口量突破6800吨,出口货值达到1800万 美元,同比增长均超过3成,创历史新高,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试分析寿光蔬菜区 位优势。
1、阅读材料,分析寿光农业是如何布 局的? 答:寿光市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 产。 中南部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 是粮食、蔬菜、水果主产区。 北部土地盐碱,主要发展水产养殖。
思考: 1、读右图,说 出东北地区降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量和气温分 布有什么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读下图,说 出字母代表地形 区的名称。
B A D
C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松嫩平原 长白山地
分异规律:
农林牧 交错地带 牧 业 地 带 农 牧 地 带 农 农 耕地带 林 地 带 林 业 地 带
植树造林
★分组讨论视频中东北农业发 展过程中黑土的问题是什么?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 有何解决措施?并将讨论的结 还存在哪些问题?可持续发 果展示在答题纸上或黑板上。 展之路又应该怎样走?
森林面积减少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海洋渔业地带
农业布局
特征: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原因: 东北地区由于地域辽阔,面 积广大,各地热量分布上存 在南北差异,东西方向上存 在水分差异,加上东北的地 形分布特点使其农业布局具 有明显的地域性。
分异规律:
农林牧 交错地带 牧 业 地 带 农 牧 地 带 农 农 耕地带 林 地 带 林 业 地 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