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粉煤灰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

粉煤灰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1.1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1)需用仪器: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5g ),电热干燥箱,干燥器。
(2)试验步骤:①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 (W 1,准确至0.01g ),倒入蒸发皿中。
②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③ 将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W 2,准确至0.01g )。
(3)结果计算:含水量 100121⨯-=W W W W %(精确至0.1%) 1.2粉煤灰的细度测定(1)需用仪器:负压筛析仪,0.045mm 方孔筛,架盘天平 (最大称量100g , 分度值不大于0.05g )。
(2)试验步骤:①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② 检查方孔筛,必须洁净、无破损。
把方孔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 范围内;当负压偏低时,清理集尘瓶及滤尘布,使负压能达到规定要求。
③ 称取试样10g (G 0,准确至0.01g ),倒入方孔筛筛网上,置于负压筛析仪上连续筛析3min 。
当有样品附着筛盖时,可轻敲筛盖将其震落。
注意试验过程中样品不得散失到筛外。
③ 筛析仪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拨到手动位置,再筛析1~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其质量(G 1,准确至0.01g )(3)结果计算:筛余百分量F =10001 G G ( % ),计算至0.1%。
1.3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胶砂法)原理:按GB/T 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1)需用仪器及材料: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GB/T 17671—1999规定的0.5mm —1.0mm 的中级砂),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
4 粉煤灰烧失量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粉煤灰烧失量)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1 目的测定粉煤灰中烧失量10 9-7 6-4 3-02 原理试样在(950±25)°C的高温炉中下灼烧,驱逐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的元素氧化20 19-15 14-10 9-03 主要设备瓷坩埚(25mL)、高温炉(0-1000°C)、天平((量程不小于2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001g)万分之一分析天平10 9-7 6-4 3-04 环境条件标准未做具体要求10 9-7 6-4 3-05 取样制样采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样品缩分至约100g,经80um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孔径为80um方孔筛,充分混匀,装入试样瓶中,密封保存,供测定用15 14-11 10-6 5-06 试验步骤瓷坩埚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可以作为试验使用。
准确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
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如有多个试样,要准确标记坩埚对应的样品号。
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C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同时进行平行试验。
20 19-15 14-10 9-07 记录、报告及结论烧失量X=[(m-m1)/m]×100,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式中:(m-m1)---灼烧前后试样的质量差,g; m----粉煤灰试样的质量,g。
15 14-11 10-6 5-0。
粉煤灰烧失量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取样方法一、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取样方法及数量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亦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二、试验方法:按四分法取样,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防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以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三、计算:烧失量(%)S=(G1-G2)/G1*100G1烧前质量,G2烧后质量。
四、粉煤灰必试项目试验结果评定标准评定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其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烧失量(%)不大于Ⅰ级5% Ⅱ级8 % Ⅲ级15%三)、掺合料“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T1013-2004 J10364-200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生产中为改善其某些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约水泥材料、而加入的人造或工业废料及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凝土掺合料。
其可分为活性掺合料和非活性掺合料。
活性掺合料是指某些自身具有水硬性的材料,如碱性粒化高炉矿渣、增钙液态渣、烧页岩灰等。
或者某些自身不具有水硬性,但经磨细与石灰或石灰和石膏拌合在一起,加水后能在常温下具有胶凝性的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也能在空气中硬化,这种材料称为具有活性的水硬性材料,如酸性粒化高炉矿渣、硅粉、沸石粉、粉煤灰、烧页岩以及火山灰质材料,如火山灰、浮石、凝灰岩、硅藻土、蛋白石等。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0817-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方法主要用于粉煤灰烧失量的测定。
3.试验准备
3.1试验仪器
3.2试样准备
3.2.1将粉煤灰用四分法缩减至10g余左右,如有大颗粒存在,须在研钵中磨细至无不均匀颗粒存在为止,置于小烧杯中在105-110℃烘干至恒量,储存于干燥器中,以备试验用。
4.试验步骤
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0817-2009中的步骤进行试验。
5.试验结果整理
5.1 烧失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X —烧失量(%);
m 0—试样的质量(g );
m n —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
5.2平行试验两次,允许重复性误差为0.15%。
5.3试验结果精确至0.01%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①粉煤灰的来源;②试验方法名称;③粉煤灰的烧失量。
7.试验注意事项
7.1反复灼烧,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 时即达到恒量。
1000
0⨯-=m m m X n。
烧失量的检验细则

烧失量的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引用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
二、适用范围: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及粉煤灰的烧失量测定。
三、分析步骤:1、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
2、从低温开始逐级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粒化高炉矿粉在650℃~750℃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3、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四、结果表示:1、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D Lo1(%)按下式计算:
D Lo1=(m1-m2)/m1×100
式中:m1――试料的质量(g);
m2――灼烧后的试料的质量(g)。
2、矿渣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烧失量测定的误差,可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校正:
0.8×(水泥灼烧后测得的SO3百分数-水泥未经灼烧时的SO3百分数)=0.8×(由于硫化物的氧化产生的SO3百分数)=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校正后的烧失量(%)=测得的烧失量(%)+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
五、允许差: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15%。
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

1、引用标准: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1.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2.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
不足200t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质量计算。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5. 检测系统框图:6.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检测仪器、环境要求、设备安装的检查:6.1 检测前检查:6.1.1核对被测样品与流转单是否一致,样品数量不得少于规定数量。
6.1.2 仪器是否处于完好运转状态,是否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 检测后检查:6.2.1恢复仪器初始状态关闭电源。
6.2.2做好设备记录。
6.2.3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7. 检测步骤:7.1 细度测定步骤:7.1.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g。
倒入0.07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7.1.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7.1.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 Pa -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1.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1.5 3min后停止筛析,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

1、引用标准: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1.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2.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
不足200t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质量计算。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5. 检测系统框图:6.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检测仪器、环境要求、设备安装的检查:6.1 检测前检查:6.1.1核对被测样品与流转单是否一致,样品数量不得少于规定数量。
6.1.2 仪器是否处于完好运转状态,是否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 检测后检查:6.2.1恢复仪器初始状态关闭电源。
6.2.2做好设备记录。
6.2.3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7. 检测步骤:7.1 细度测定步骤:7.1.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g。
倒入0.07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7.1.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7.1.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 Pa -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1.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1.5 3min后停止筛析,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粉煤灰的现行试验方法

粉煤灰的现行试验方法一、引用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二、粉煤灰试验的常规项目:(1)、烧失量《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2)、细度《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3)、需水量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4)、含水量《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5)、活性指数试验方法《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四、试验方法(一)、烧失量《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1、准确称取1g试样(m1),精确至0.0001克,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2、粉煤灰烧失量试验结果处理G ——灼烧前试样重量G 1——灼烧后试样重量(二)、细度《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试验。
A.2 原理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从而达到筛分的目的。
A.3 仪器设备A.3.1 负压筛析仪负压筛析仪主要由45um 方孔筛、筛座、真空源和收尘器等组成,其中45um 方孔筛内径为φ150mm ,高度为25mm ,45um 方孔筛及负压筛析仪筛座结构示意图如图A1所示。
单位为毫米A.3.2 天平量程不小于5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A.4 试验步骤A.4.1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粉煤灰的含炭量,粉煤灰中的含炭量过多会影响其活性、对混合料强度有明显影响。
2、仪器设备
2.1、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感重0.0001g。
2.2、瓷坩埚:带盖,容量15~30ml。
2.3、马弗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
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并定期进行校验。
3、试验步骤:
3.1、先称取空瓷坩埚的质量m0,然后称取粉煤灰试样约1g(m1),精确至0.0001g,然后将粉煤灰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内,将盖斜置于坩埚上。
3.2、将瓷坩埚放在马弗炉内,然后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灼烧15~20min。
3.3、将瓷坩埚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m2)。
4、结果整理
粉煤灰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X按下式计算。
X=[m1-(m2-m0)]/m1×100
式中:
X ---粉煤灰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0---空瓷坩埚的质量,g;
m1----粉煤灰试样的质量,g;
m2----灼烧后粉煤灰试样和瓷坩埚的合重,g。
试验结果精确至0.01%;平行试验两次,允许重复性误差为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