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贵州城市山地公园设计分析——以遵义象山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为例

2 0 1 3年 第 2 期
总 2 0 5期
S HAN D O N G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NO L O G Y
2 0 1 3 . N 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2 —2 7 2 4 ( 2 O 1 3 ) O 2 —0 0 3 3 —0 6
过 象 山公 园设 计 理 念 、 景观营造、 生 态保 护 等 几 方 面进 行 探 讨 以 山 地地 貌 结 合 的 山 地 公 园在 贵 州 的 发展 。
关键词 : 城市山地公 园; 景观规 划 ; 贵州 中图分类号 : TU9 8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Th e Gui z h ou c i t y Mo u nt a i n p a r k de s i g n :Zun y i t h e Xi an g s ha n u r b a n Mo u nt a i n pa r k l a nds c a p e p l a n ni n g a s a e x a m pl e Xi e Hu a n, H e So ng t a o
境内, 根 据《 遵 义 市 南 白一龙 坑 片 区分 区 规 ( 2 O 0 7 —
2 0 2 0 ) 》 l 】 将象 山规 划为 市郊 森林公 园 , 《 遵 义县县 城 绿地 规 划 ( 2 0 1 1 —2 O 2 0 ) 》 将 其规 划为 森林公 园 , 同时
环境宜 人 、 景色 优美 、 设 施 完 备 的大 型公 园 , 以实 现
贵 州 城 市 山 地 公 园 设 计 分 析
— —
以遵 义 象 山城 市 山地 公 园景 观 规 划 为例
城市山地公园的设计与实施原则

城市山地公园的设计与实施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
城市山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绿地类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
然而,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城市山地公园的设计与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山地公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与实施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山地公园的设计与实施应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山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物种和独特的生态过程。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山地的生态特征,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貌,减少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和植被砍伐。
对于需要建设的区域,选择对生态影响较小的方式进行施工。
例如,可以采用架空的步道和观景平台,减少对地面植被的践踏。
合理规划公园的水系,保持山水的自然流动和循环。
避免过度硬化河道和填埋水域,以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安全保障原则由于山地地形的起伏和陡峭,安全是城市山地公园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道路和步道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坡度、防滑和防护设施。
设置合理的台阶、扶手和栏杆,确保游客的行走安全。
对于陡峭的山坡和悬崖区域,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护围栏。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防范。
避免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建设。
对于存在潜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和治理。
同时,要配备完善的消防和救援设施,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三、功能多样性原则城市山地公园应具备多样化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休闲娱乐功能是城市山地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
可以设置草坪、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
健身运动功能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规划建设登山步道、骑行道、健身器材等设施,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文化教育功能也不容忽视。
可以通过设置展览馆、科普标识牌等,介绍山地的生态知识、历史文化和地质特征,增强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知。
城市山地公园开发策划

城市山地公园开发策划概述:城市山地公园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山地地区,经过规划和开发,成为一个供市民游玩、休闲、运动的地方。
本文将提供一种逐步思考的开发策划方法,为城市山地公园的开发提供指导。
第一步:确定目标在开始策划城市山地公园开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和愿景。
我们的目标可能是提供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是为当地经济带来发展机会,或者是提供一个生态环保的自然空间。
无论目标是什么,明确它将有助于我们在后续步骤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计划。
第二步:进行市场研究在确定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市场研究,了解周边地区的需求和市场潜力。
我们可以调查市民对于山地公园的需求和期望,了解他们希望在公园中参与的活动类型,以及他们的游玩习惯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其他类似公园的运营情况,了解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
第三步:确定开发范围根据市场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公园的开发范围。
这包括公园的面积、各个区域的规划、设施的布局等。
我们可以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游乐区、运动区、生态保护区等,根据市民需求和市场潜力来确定各个区域的规模和功能。
第四步:制定规划方案在确定开发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
这包括公园的总体布局、道路和步行路径的规划、设施和景点的位置等。
在规划方案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景观和环境保护,保持原有山地的自然特色,并提供游客友好的设施和服务。
第五步:筹集资金城市山地公园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民间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建立公园管理机构,通过公园门票、租赁设施等方式获取经济收入。
第六步:实施和运营一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我们可以开始实施开发计划。
建设公园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包括土建工程、设施建设、景观布置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旦公园建设完成,我们需要制定运营计划,包括公园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安全管理等,以保证公园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浅析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平原(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山体公园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绿化载体,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还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城市山体公园的概念与准则,从景观规划、景观游线组织、植物景观营造及服务设施这几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20-0082-020前言随着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越来越多的山体纳入了城市板块中。
山体公园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
因此,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城市规划、山体地形地貌、植物习性、功能性等创造出较为丰富的景观空间,并保证整体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融洽。
1城市山体公园概念及准则1.1概念城市山体公园存在城市公园属性与山地原生植物、特殊地形等特点。
而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就是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前提,以自然山体现状为依托,从而达到公园所具备的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休憩、休闲娱乐的场所[1]。
1.2准则1.2.1低成本随着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的提出,高成本园林已经不符合国家发展趋势。
低成本的山体园林不仅能够减少经济投入,建成后的维护投入也可以相应的减少。
1.2.2生态化生态化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念,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城市融合的状态。
因此,山体公园的建设也要遵循生态化设计原则,从现实出发,避免对山体原有景观造成严重破坏,让其成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标志。
1.2.3人性化人性化原则指的是在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中,体现出人文关怀,这已成为城市化建设发展趋势。
因此,设计山体公园时,不仅需要保证交通顺畅,其中还应当有娱乐、休闲、健身、科普等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景观环境[2]。
2山体公园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在城市山体公园建设中,需要根据山体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利用原有的山形山势,体现山体的独特景观,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浅谈城市山地公园改造建设

浅谈城市山地公园改造建设摘要: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局部空间也在发生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山地公园的改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寻求有效的方法进行缓解。
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城市山地公园的管理现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热岛效应城市建设公园关系分析我们知道,在城市中加强绿化管理和公园管理具有很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对于局部气候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对于城市绿化来说,他可以很好的进行降温增湿,具有降低温度以及增加湿度的效应。
对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来说,由于建筑群的密集,而且一般的建筑群都是相对较高的,这样一来也就很容的形成内部温度的增加,这样一来气压相对增大,而我们在城市的周围或者是内部进行一些内部公园绿化的话,那么就可以很好的降低周围的温度,增加周围的湿度,这个时候气压减小,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气压层之间就会形成从高压流向低压的变化,也就是说形成了风。
这就很好的形成了循环,有利于减小热岛效应的影响,起到很好的作用。
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也是相互作用的,有效的公园绿化对于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对此,我们就要在山地公园改造的过程中加以注意。
一、城市山地公园改造设计的应用分析在国际上,许多的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对公园设计中改造建设问题的探索,而我国也是很早就开始对公园设计进行探索的国家,而且随着近些年的不断探索,目前已取得了大量可观的成果和经验。
在公园设计中,进行公园改造建设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
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满足其对具体环境条件的要求,使各类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健康生长。
从而达到各类植物之间的共生共存。
而在公园设计中对公园植物的生态配置,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科学的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结合植物材料自身的生长特点和对环境要求进行有效的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良好的生长。
内江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松山公园为例

I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7年第8期内江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松山公园为例余欢(成都智和振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结合内江松山公园规划设计,通过介绍设计目标与理念、总体规划布局与设计构思以及各专项景观规划设计 等几方面内容,探讨内江城市山地公园营建的一些设计思路,以期为城市山地公园的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内江1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重要类型,根据不同 学者的研究,其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城市公园是 一种为公众提供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游憩生活环境,是 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 公众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城市文化传播和展示的 场所,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公众游憩、身心放松和锻炼 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 内江市和松山公园概况分析内江西靠龙泉山脉,东靠华蓥山脉,地势平缓,浅丘平坝 相间,与南充、德阳、自贡的丘陵区构成川中丘陵。
内江东西 最大跨度121.5k m,南北最大跨度94.7k m,是典型的川中丘 陵地貌,平均海拔300~500m,河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
俩 母山海拔834m,是内江海拔最高点,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 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越溪河的分水岭。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 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28丈、最高气温可达41T:、最低气温-5.4T:、活 动积温5598T。
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总日照时数1100~1300h,无霜期达330d,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d。
内江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对成渝“双核”的综合互动能 力最强,具有接纳资源、发散能量、带动成长的最佳区位半 径。
在成都与重庆的关系上,内江是成渝交流中人流、物流的 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同时受到两城市辐射影响的重要节点。
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城市必须进行二次规划,才能满足城市化扩张进程的需要。
但是由于城市首次建设时缺少着眼点高的规划设计,且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条件不足,城市化扩张之后已经绝少平原及规整地貌,只能选择向山地、丘陵等地貌进行城市化扩张。
本文就山地城市的规划作出一些探讨性设计方案。
关键词:山地城市;规划设计;探讨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city must be quadratic programm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expansion. But a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most of our city basic condition of insufficient, urbanization expansion has seldom plain and neat after landforms, can choose only to the mountain, hills features for urbanization expansion. This paper the mountainous city planning to make some discussion of design scheme.Keywords: mountai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explore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充分研究城市地理、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美学等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形体的一种塑造。
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类 ,本文所 指的 山地 城市泛 指城 市选址 和建设 在 山地地 域上 的城市 ,
态 和环境特 征 。山地城市具 有两个 方 面的 自然特 征 :一 是城 市修建 在
当它 成为积极 因素 时 ,会 使城 市景 观十分 和谐 、完美 。反 之则会使 城 ③社 会 因素 。社会 因素 一般会 从两个 方面产 生影 响 :一方面 ,人
城 程一样 ,它 的历史源 远流长 。城 市设计 ,是 在充 分研究 城市地 理 、生 象 》中所说 的那 样 , “ 市 居 民依 靠 标志 系统 做 向导 的趋 势 日益增
态 、文 化 、社 会 、经 济 、美学 等相关 因素的 条件下 ,对 城市空 间形体 加 ,也 就是说 ,对独 一无 二 的特殊性 关注胜 过 了对 连续性 的关 注” 。
城 市空 间 即在 城市 范 围 内 ,由建 筑 物 、广 场 、道 路 、水 体 、绿 让人们不仅 能欣 赏山水景 观 ,还能参 与城市 的空间活动 。
化 、标 志物 、城市小 品等共 同围合 、界定 而成 的空 间 。山地城市 建设
定 了山地城市 在用地方 面 的布 局 。对 于复 杂 的地形 ,要遵循 优先 布置
是 二维用 地 ,而 山地城市 是三 维用地 ),在 自身空 间形态构 成方 面 , 山地城市 比平原城市 更有优越 性 。 2山地城 市道路交 通 .
成 不 同的城市 空间布 局 。对于 山地城 市而言 ,水是其 景观和形 象的重
要组成 部分 。设计 山地城 市时 ,应该 充分利 用 自 水体 ,形 成城市景 然
②组 织 借 山用水 的城 市 景观 序 列 。 山地城 市 的空 间形 式应 运用 多种构 图要素 ,使 空间序 列丰 富多彩 、极具 戏剧性 。在设计 中要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山地城市公园对于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影响显然高于平原城市公园,因为它影响的不仅是城市的平面肌理,还影响了城市的立面景观,它是构成城市天际线重要而美丽的一部分。
我国许多山地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已经有能力改造自然山水环境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但一味地改造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阻碍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城市中环境资源减少、绿地空间狭小等问题。
因此,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自然山体环境建设城市公园,改善城市风貌,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是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
本文从国内外山地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和文献浅析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1山地城市公园相关概念
所谓“山地”,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高耸的地貌形态。
山地具备两个明显的地理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而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说,它是不同于平地概念的具备特殊地理环境特征的园林基地,也就是地形起伏比较大。
而“山地公园”是在规划设计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具有山地的地形特征的公
园绿地。
山地城市公园是利用山地的特征和植被所营造的游玩休憩场所,是一种复合生态系统。
山地城市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山地公园在城市中的一种存在,是山地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结合体。
2国外相关文献
(1)斯德霍格雷(Thomas•J•Stohlgren)等一行研究者以一定的技术为研究基础,分析美国洛杉矶国家公园的植物种类,重点分析其多样性景观,且对麋鹿生境和水岸生境的植物种类进行丰富度调查以及分析,统计出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境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科学数据。
(2)拉福林(DanielC•Laughhn)等一行研究者对美国大峡谷公园的山地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
他们从森林防火、森林结构、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学角度对不同海拔地区的下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适宜较低山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和适宜亚高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
(3)国际上有名的“宫胁昭方法”是一种在城市中营造近自然林的方法,是由日本宫胁昭教授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将所选的乡土树种的幼苗,按自然群落的结构密集种植在接近天然森林土壤的种植带上。
种植以后利用种群之间的自然竞争,优势种会被保留,2~3年便可郁闭,10年后便成林。
这种“宫胁昭方法”管理粗放,种植简单,而其最后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国内相关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位于兰州皋兰山山顶,占地面积5200亩,整个公园以山体本身为基调,依山而建,是典型的根据山地本身的地形特点所建造的山地公园。
兰山山地公园最独特之处在于黄河穿城而过,不仅仅让公园有山
可依,同时也有水可寻,所以该公园的设计主要围绕“水”这个主题进行设计。
为了让设计更加贴近自然,该公园的设计在水的世界里巧妙地融入了“石”这一角色,山静水动,再结合各种类型的“石”,让公园整体上体现着生态和谐的景象。
因此,兰山公园的主要景点是“叠石假山,流水瀑布”,充分展现了“水石结合”的原则。
它的次景点是“九龙吐水”,既有典故,又具戏耍乐趣。
兰山公园整体上融合了“水的阴柔”和“石的刚劲”,刚柔并济,独具特色。
案例分析总结———以鳌山公园为例:鳌山公园位于四川省简阳市新城东区,它所依附的鳌山的相对高度是40~50m,最高处可达到468m,最低处是400m。
它位于新旧城交界处,视野良好。
鉴于鳌山的天然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相对比较低,所以在鳌山公园的设计上着重于“植物规划设计”。
因此,鳌山公园的设计的特色就在于它的“生态廊道”。
以生态恢复,生态保育为主的生态绿地植物是它的一大特色,各种类型的植物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在美化公园的同时也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
鳌山公园的植物规划主要分为“规则式植物景观”、“自然式植物景观”和“混合式植物景观”,不同区域的植物配置不同。
鳌山公园的生态廊道在遵循“整体性、保护性、多元化”的原则下,设计出了“山脉型生态廊道”、“道路型生态廊道”和“河流型生态廊道”。
这些廊道的设计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地景观,且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生态的恢复。
案例分析总结———以狮山公园为例:狮山公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占地面积高达17000m2,与广深铁路和黄埔港相邻,附近有密集居民区。
狮山整体山体多为低山地,起伏变化不大,整条山脉由三个山头组成,给公
园留出了足够的开敞的空间来进行发挥设计。
鉴于该公园紧邻密集居民区,所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于居民进行休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因此,该公园的设计主要是需要将“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公园在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一环,三区”———“一环”是环山路,它依山而建,是浏览主线;“三区”是三大功能区,分别为“休闲观赏区”、“康体活动区”和“后勤管理区”,刚好以三个山头为划分依据。
另外,公园在视线设计上主要有三个控制点:最高峰上的“主山炮台”,不受遮挡的“闻香亭”和“环山路”。
在园林建筑布局上遵循的是“小、散、隐”的原则,以保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该公园的设计意在体现“尊重山地现状”的重要性,只有在真正了解了山地特点,深度挖掘山地空间优势,借其自然山水,做到“景到随机”,才能得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造价成本。
4小结
从上述内容可知,国外的关于山地公园的研究多从物群落的多样性、动物保护、森林防火等角度出发,在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尽可能让设计在美学的角度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国内虽有关于山地公园的大量学术资料,但无论是关于山地建筑还是山地植物景观,更多的仍是关注功用方面的问题,甚至在设计让没有成熟到如国外那般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这是关于山地城市公园在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设计师应在尊重自然场地地形的基础上设计破坏小且能够满足基本山地公园的功能需求的同时,追求设计
的美感,沿着“绿化-彩化-香化”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人们的游赏需求,设计出既具有功能性,有生态保护为主兼具美感的特色性山地城市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