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福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
赴德国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德国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这次到德国,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一共去了8个城市,从法兰克福到柏林、从东德到西德,几近天天都在搬家和赶路。
但每到一处都能感遭到德国人的真诚、热情、细致、周到和自觉,清晨电梯里陌生人主动给予的微笑,因我们一行人晚登机而照成航班延误但仍耐心等候并给予微笑的机长和乘客,参观学校实验室时学生们的主动问候和拍照、因公事迟到两分钟的市长而真诚的抱歉每个人、每个地方都让人感遭到暖和、安闲和随和。
我在Berufschulzentrum职业教育中心的两所职业学校和安哈尔特利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利用技术大学、埃森利用技术大学都通过不同方式问过一个题目,学校是否是展开学动,比方运动会、新年晚会等,得到的答案几近都是没有展开。
缘由很简单,由于学生们都不住校,天天放学后不是回家就是回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出租屋里,没有时间和条件展开学生活动。
但是我所遇见的德国人及德国学生为甚么都那末阳光、自信、自觉和讨人喜欢呢?所以,我想表达的就是,我们的完满教育实质上就是在给学生补课。
一、补中根底教育的课中小学根底教育的弊端和薄弱环节我们已不再赘述,知识本是一件非常快乐并且很有乐趣的事情,但是高考完后抛掉所有温习资料、扔掉所有书本的高中生不在少数,我们的学生不想学习了,我们的学生对知识不感好了?我们要反思。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一下摆脱了一切以分数作为评价导向的成长环境,突然就觉得自由和放松了。
在我们两所学校通过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和教育等***度的选择与自我实现,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成上进程中的好奇心、创造力、发散性思惟等的缺失。
记忆最深的是11月30日上午,我们走进有着现代大学之父美誉的洪堡大学参观,这个惊人的高等学府正好座落在柏林的市中心,古朴的建筑、厚重的主楼大门、院子里参天的银杏树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敬。
当我们沿着主楼拾级而上时,一位学生家长样子的中年人兴奋的告知我们,二楼有围棋比赛。
迎着这位家长的视野,我信步走进一间教室,发现数十名少年儿童端坐在桌旁,聚精会神的下着围棋。
市社会福利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

市社会福利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信息时间:2011-12-9 阅读次数:72】【我要打印】【关闭】11月20日至11月27日,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以孙惠忠院长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5人,对荷兰、德国两地的养老机构进行了考察、学习,并深入了解当地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
在为期7天的考察中,重点对荷兰阿姆斯特丹的GGZ Ingeest、鹿特丹的Crabbenholf Dordrecht以及德国法兰克福Verband养老联合集团进行了考察、学习和交流,并拜见了荷兰卫生福利与体育部的官员,初步了解了荷兰的护理保险制度。
虽然考察时间较短,但是收获很大,两国3个机构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为我院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分5点与大家做一下分享。
一、完善的保险机制和社会福利系统是养老服务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在荷兰和德国,缴纳护理保险是每个纳税人的义务,同时每个老人在需要时使用护理保险也是他们所享有的权利。
老年人需要护理照料和康复服务时可以选择在家、社区或养老机构接受服务。
由护理保险公司根据评估的情况支付大部分费用,个人支付小部分或不在保险范围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无支付能力老人的由政府支付。
每个老人无论贫富与贵贱在年轻时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年老时享受养老服务是他们的权利。
为老人服务的费用往往由养老机构和保险公司双方协商,机构根据服务项目和服务成本报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情况加以审核。
在荷兰有三大支付系统,保障了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它们是:Exeptional Medical Expenses Act(EMEA)、Dutch Health InsuranceAct(ZVW)和Social Support Act(WMO)。
EMEA主要承担老人、残疾人、慢性病病人和精神病病人的长期照护,ZVW主要承担短期照护和医疗费用,WMO是以上两种保险的补充。
其中EMEA或称AWBZ主要承担老年的养老服务。
赴德国考察学习汇报

Duales System der Berufsausbildung
双元制体系
11 – 13 Berufsaus-
bildung 职业培训
eHSA 主体中学
MSA
实科中学
Zugang auch ohne Schulabschluss möglich
二、德国的教育体系
条条大道通罗马
文理中学。 ➢ 参加工作的、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年轻人,如果想进入高校学习,可以到相关的学校参加专业结业
考试,通过后可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 ➢ 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比起来,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在德国公司不会受到歧视,因他们拥有
更多专业方面的实践经验,往往会更受公司欢迎。
二、德国的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的灵活 性
一、概述
◆ 在柏林工商行业协会了解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合影留
念
一、概述
◆ 柏林法律与金融专科学校学习参观
◆ 柏林国立高级技工学院学习参观
一、概述
◆ 柏林酒店管理专科学校
◆ 柏林应用技术大学
一、概述
◆ 维尔纳.冯 西门子职业学校
◆ 柏林商业专科学校
一、概述
◆ 黑森州行政与警察学院
一、概述
◆ 德国ABB培训中心
德
国
10
整 体 基
第
9
二 阶
8
Gymnasium 文理中学
Integrierte Sekundarschule 综合学校
Gemeinschafts-schule
(Pilot)
eHSA 主体中学
础
段
7
集体中学制度
教
(实验项目)
育
6
德国考察报告

德国考察报告本人最近进行了一次对德国的考察,既了解了德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也深度体验了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和经济实力。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希望对关注德国的朋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人文历史与文化作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德国保存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柏林市中心游览,可以看到许多古老而壮丽的建筑,带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例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大教堂等,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是精美绝伦而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柏林博物馆岛,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杰出、最全面的全球文化藏品之一。
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地区,雅尔塔赛夫堡和纽斯维斯坦堡等城堡也值得一游,它们构成了一道道宛如童话般的风景线。
对于文化传承,德国人非常重视并致力于维护和传承。
在建筑中,古老建筑的修复、保养工作非常精细,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使其光彩照人。
在音乐上,德国被誉为音乐之国,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在德国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和创作。
例如,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大师都是德国人,他们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足以影响全球。
此外,德国还保留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娱乐文化等,让人领略到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实力作为欧洲和世界的一流强国,德国在现代化发展和经济实力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
德国的工程技术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汽车、航空、机械等行业都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柏林的科技博物馆,展示了德国的科技进步历史,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室内马车、世界上第一个内燃机汽车等,都让人感到德国人民一直致力于科技领域的追求和创新。
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国一直是欧洲和世界的经济强国之一,2019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3.45万亿欧元,一直处于欧洲国家前列。
德国人民注重创新和质量,德国制造、德国品牌以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著称,像宝马、奔驰、西门子、博世等见证了德国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德国还十分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之一。
德国考察报告4篇

德国考察报告4篇一、赴德培训基本情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1.2万人,全国划分为16个州。
此次培训主要在德国中南部的黑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巴伐利亚州进行,具体地点主要是宾根大学、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自然保护区、黑森州森林保护协会总部和巴伐利亚州林区。
培训内容主要是研究学习德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特点与方法,德国森林多功能利用的结构与范例,德国森林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等。
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听课、现场考察、与德国专家共同座谈讨论等,先后考察的林地现场有40多处。
这次培训受到德国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森林保护与经营协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训考察,使全体成员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圆满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
二、德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特点1、私有制林业为主体,国有、社团、私有多种林业经营形式并存德国自然条件优越,南部为阿尔卑斯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渍平原,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温带气候并存,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风调雨顺,林木生长的极端立地条件很少,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十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
德国森林面积1080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30%,而且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好,森林分布均匀,林份质量高,生态功能十分明显。
这些森林,成为支撑德国林业生态环境的主体。
德国的森林所有制形式有三种,一是私有林地,全国共有46%的森林为公民个人所有。
二是国有森林,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都有所属的森林及林地,共占34%。
三是社团包括教会、公司团体、市镇政府所有林,占20%左右。
所以,德国的森林私人经营保护占主体,全国私有林林主人数130万,占全国人口的1.6%,其人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两倍多,但私有林林主人均林地3.8公顷,因此,德国的森林总量大,林主多,林地分散,除山地森林、四通八达的公路绿化、城市绿化外,其他大量的林木多是成片栽植、分散分布,布局合理,分布均匀。
赴荷兰、德国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赴荷兰、德国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应荷兰GGZ Buitenamstel精神照料机构与德国Verband养老机构的邀请,我们苏州代表团一行四人于2009年7月21日至7月28日对两国精神照料与养老护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交流。
本人有幸成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在此次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中,我们先后参观了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的精神病专业护理机构GGZ Buitenamstel公司旗下三家侧重点各有不同的精神照料机构,以及德国法兰克福 Verband专业老年护理机构,并与这两家机构管理高层就精神照料、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照料、社会保障体系、健康照料体系、机构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我们还与他们一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互动交流,他们还专门邀请了两位大学的教授分别就电休克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了讲座。
考察中西欧发达国家精神与老年护理机构舒适的内部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先进的服务理念、严谨按计划的工作作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过实地参观交流,我们完成了出访前精心拟定的考察课题,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精神病人、老年病人治疗、护理、照料、保障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差距,明确了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新目标。
以下是我这次出访的心得体会及设想可展开的工作。
1.以人为本,筑建和谐温馨家园由于社会的发展,职能的变迁,目前我院的规模是捉襟见肘,迁建势在必行,建设精神卫生中心已摆在议事日程上。
荷兰的GGZ各精神照料机构均没有太大的规模和占地,甚至没有显著的机构标志,也没有本国那种某某精神卫生中心之类“刺眼”的门牌。
机构外面环境优美,树木林立,郁郁葱葱。
与居民区连成一片,没有围墙和隔栏。
我们新建机构的设计、功能布局到设施设备的配置也要充分考虑到顾客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捷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你认为不是在医院里,不会想到要早点出院。
尤其老年病区,应有许多适合老年人应用的生活用具。
精福院赴荷兰GGZ inGeest短期学习考察报告

精福院赴荷兰GGZ inGeest短期学习考察报告【信息时间:2011-9-16 阅读次数:112】【我要打印】【关闭】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自2008年3月起与荷兰精神科医疗机构GGZ inGeest老年分部开展双向交流学习,双方管理层首先进行了互访,相互充分了解后于2010年起开始安排双方专业技术人才互访交流。
GGZ inGeest于2010年4月派遣Valeriuskliniek分院的老年精神科病区经理Anneke Rippe在精福院交流指导两个月,就精神病人特别是老年精神病人的团队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2011年6月,精福院第一批代表团一行五人首先访问了GGZ inGeest老年分部,2011年7月7日,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第二批代表团出发前往荷兰进行考察,代表团成员为精福院副院长顾彩娟、老年科医生汪洋,访问时间为4周,考查内容为通过与荷方进行深入的沟通,进一步了解荷兰精神科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学习对方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医疗护理康复技术。
一、考察内容考察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GGZ inGeest老年分部治疗病区Opname Ouderen、GGZ inGeest老年分部门诊部Locatie Valeriuskliniek、GGZ inGeest 成年分部、GGZ inGeest合作机构、其他机构。
1、GGZ inGeest老年分部治疗病区Opname Ouderen该病区即病区经理Anneke Rippe所在病区,考察的内容包括了解病区概况、约见不同工作人员以了解其工作方式、参加不同医疗护理康复活动、了解各种先进设施等四个方面。
(1)首先我们在Anneke的帮助下了解病区的一般情况,熟悉病区环境。
该病区位于GGZ inGeest在阿姆斯特丹市区的Valeriuskliniek分院内。
该分院共100张床位,分为四个病区,老年和成人病区各两个。
病区不像国内以数字命名,而以文字命名。
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

2020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基本情况20xx年xx月,我院xx位技术、行政管理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计量培训考察团,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省局陈振华总工的带领下赴德国进行“计量器具软件管理和认证体系”培训学习。
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对外交流,开拓视野,提升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有:1、由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CarlDuisberyCentren)负责为我们组织安排的“计量器具软件管理和认证体系”培训学习。
2、参观考察在德国柏林市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 (Physikalisch-TechnischeBundesanstalt)部份实验室。
二、培训学习主要内容。
1、能源市场中计量器具软件立法的作用与计量器具安全保障体系。
(主讲:德国Siegen大学数据交流系统学院教授ChristophRuland博士、经济信息硕士SibylleHick女士)目前欧洲能源市场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市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者分离。
在市场化的能源市场中,发电、输电、配电、使用者和监督管理单位对能源的贸易结算和监督管理均离不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早在98年德国就出台了《能源经济法》,20xx年欧盟制订了《能源经济法》,并已于20xx年正式实行。
20xx年3月31日欧盟实施欧盟法规《计量法》(M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福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信息时间:2011-7-4 阅读次数:108】【我要打印】【关闭】2011年6月16日至21日,应荷兰GGZ buitenamstel 精神照料机构与德国法兰克福Verband养老机构邀请,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一行五人赴上述两家机构交流访问,进行实地考察,并就精神疾病康复和养老护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代表团团长由市精神病福利院副院长张瑛、苏州市民政局纪检监察室主任顾黎明、市精神病福利院老年科主任蒋正华、精神二科主任沈苏、社会福利院总务科谢金生科长共五人组成。
在此次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中,我们先后实地参观了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的精神病专业护理机构GGZ buitenamstel 公司旗下一家长期护理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华人同乐社)和一家综合医院精神科临床诊疗病房,以及位于德国金融中心城市法兰克福Verband专业老年护理机构,并与这两家机构管理层就精神照料、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照料、社会保障体系、健康照料体系、机构管理、服务理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我们还深入病房与他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实地观摩他们的住院环境和工作氛围,荷兰方面还专门邀请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Piet.Eikelenboon教授做了老年性痴呆治疗和护理的讲座。
最后双方就下一步的深入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洽谈。
考察中荷兰、德国精神与老年护理机构人性化设计、舒适的内部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先进的服务理念、计划严谨的工作作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优美的风貌、公众良好的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受到当地同行的热情款待,荷兰GGZ buitenamstel 护理机构的Jan.willem.pijpers总裁、Anneke经理和德国Verband机构的uscher总裁为这次访问做了精心和周密的安排,uscher并和Ute.Bychowski、Michaela.hange、Armin.Blum三位经理全程陪同;Jan.willem.pijpers总裁、Anneke经理更是每天亲自开车接送,陪伴到很晚,风雨无阻,并且精心安排吃、住、行等方面计划,使我们感受到了异国友人的深情厚谊。
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讨论,我们完成了出访前精心拟定的考察课题,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精神病人、老年痴呆的治疗、护理、照料、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找到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差距,明确了精神病照料和养老护理事业改革创新的新目标,看到了民政事业美好的明天。
一、考察机构简介1、荷兰GGZ buitenamstel 位于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是一家为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干预的公司,服务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他们也为精神病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帮助类型包括:提供预防精神疾病的培训、心理学专家给予心理疏导、提供日间治疗、提供入院治疗。
他们的员工与社区医生、医院、警察、学校和养老机构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目前公司有病人21000个,床位600张,员工1450位,为阿姆斯特丹12个地区提供服务。
公司共分为8个部门,分别为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照料部门、预防部门、教育部门,其中成年照料部门又分为急诊部、门诊部与社会部。
我们参观的是该公司旗下的GGZinGeest精神病和精神卫生照料子公司。
2、德国Verband养老院据介绍,该机构是法兰克福市最大的养老护理和精神病照料专门机构,负责法兰克福市20000名老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收治和照料。
该机构有需要护理的养老院共7所,我们访问了其中2所,2家护理机构均有精神科和老年痴呆病房,建于市中心,尽管年代久远,设施不是最先进,但它是德国养老管理的样版。
虽然他们也建有设施更加完备的新的分支机构,但老年人还是喜欢住在老的病房,因为在老的病房,根据病人年龄的不同,布置有不同年代的一些老年人比较熟悉的用品,包括老年人青年时代的一些明星的照片,使病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熟悉的环境,勾起老年人对往日幸福生活的回忆,让老人们感到了家里一样的温暖,老年人在这里的生活待遇比在家中还好。
这里的痴呆病房和精神病房,没有专职医生,以生活照料护理为主。
病房全部开放式管理,生活设施人性化设计,安全而便利。
其按照病情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
不能随意限制病员人身自由,如保护约束,除非法院同意。
他们的服务理念是:让老年病人心情愉快,享受生活。
根据病人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甚至免费,类似于我们的所谓“三无”病人,但所有病人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二、考察主要的感悟1、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荷兰的GGZ各精神照料机构均没有太大的规模和占地,甚至没有显著的机构标志,这些机构大多设在各个社区,与居民区连成一片,没有围墙和隔栏,在这里,患者可以随便出入,享受到正常老年人应有的正常生活,如外出购物、观光,也可以到所在社区与其他老人聊天。
而且,行动自如的患者外出,可以不用工作人员陪同,这与我们的观念完全不同。
机构外环境优美,树木林立,郁郁葱葱。
所有工作人员都穿自己的服装,而不是统一的工作服,使入住的顾客没有心理上的隔阂。
机构内环境舒适而温馨,色彩鲜明,布局合理,装饰设计别具匠心,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
墙上布满了病人自己创作的作品,病人住宿舒畅,大多是单间,病室内由病人自己布置,走廊宽敞明亮,每隔十几米就有共享空间,宽敞舒适,病房内康复设施齐全,有专门的治疗师为病人量身定制康复计划,老人们可以在病室内学习厨艺、种花、唱歌、画画,自由聊天,累了喝喝咖啡,病员可自己饮用,会客室更是舒适宜人,另还有专门的吸烟区。
德国Verband养老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年护理机构,这里的环境与设施使人感到不是在医院里,而是像在家里,住在这里不会想到要早点出院。
每层楼有小餐厅,楼下还有一个很大的餐厅,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用餐,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我们在参观时,工作人员要给我们看一下房间内的小冰箱,先征得病人同意后才能看。
尽管病房开放,并没有病人会走失,部分严重老年痴呆病人手腕上带有GPS定位的腕带,即使真的走出大门,马上会报警。
他们考虑到老人喜怀旧的特点,在墙上到处贴有与老人年轻时同时期电影明星的图片,还留有缝纫机、留声机及各种老式生活用具,让记忆障碍的病员勾起往日的回忆,既减轻了患者的住院焦虑,又延缓了病情进展,病房内和楼下院子里养有花、草、鸟儿和鸡、鸭、兔等家畜,让老年人接触自然,使老年人享受到家的温馨,增加生活乐趣,营造了一种适合老人生活的颐养环境。
2、先进的管理理念。
荷兰的精神病护理机构按照精神病人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设立了收治短期和长期精神病人的护理院,以及病人回归家庭前的过渡性公寓。
他们一改过去将机构分布在郊外,不利家属探望,影响病人康复的管理模式,所有养老护理和精神病康复机构均建在市区,融入到各个社区,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使病人能得到家属的悉心照料,尽量使病人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3、实行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医护与照料管理服务体系。
荷兰的这家机构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设有长期和短期的分支机构,短期精神病人治疗周期为8周,长期精神病人则可停留几周至数年不等。
入住的精神病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程序和法律程序方能进入机构,针对不同的病情,与家属协商制定详细的目标和治疗方案,要征求患者的意愿及同意。
针对每个精神病人都有诊疗团队,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护士、职业治疗师、行为指导师、理疗师、社会工作者组成,而且现在他们又设立了社会精神病护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一般综合性医院的护士有所不同。
诊疗团队每两周组织一次讨论,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要参加,商讨诊疗计划实施后,效果如何,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即使病人出院回到社区,仍然有相应的专业治疗团队为其服务。
机构内有局域网,采用信息化管理,所有护理观察记录均记录在专用电脑上,详细记录诊治情况、与患者签署的并经其同意的合同、躯体疾病情况、定期的医疗评估以及突发事件等等。
所有诊疗活动包括医生与患者的访谈都会通过网络自动反映到保险公司,从而明确费用。
其平时日常工作与国内有所不同,以护士护理观察与生活照料为主,而精神科医师平时不在护理机构,只是在病人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经护士通知,才与病员沟通,作出处理并有所记录,所以护士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病区的编制中也能反映出来。
在一家收治30名病人的长期照料机构,配备有一位精神科医生,18位有职业资质的精神科护士,0.5个活动安排者,0.5个理疗师,0.4个物理师,0.7个社工,0.5个运动师,0.5个音乐治疗师,0.2个宗教辅导师,另外,还有一些见习者和志愿人员。
对精神病人的治疗采用综合干预模式。
机构对大部分病人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根据他们各自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诸如健身、音乐、绘画、电脑应用、手工等课程,并为这类病人提供技能学习和劳动场所。
病人还可以随意出入,行动自如的病人外出,不需要工作人员陪同,这与我们的观念完全不同。
德国的Verband养老机构专门设有监控室,有三名工作人员日夜看管,负责20000个老人的信息管理工作,走廊墙上设有红色的报警装置,一旦有突发情况,只要一按,监控室即能第一时间知道,及时作出应对反应。
4、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管理作用。
从我们所到之处,几乎每家机构均有志愿人员参与到平时的护理和康复治疗中,志愿者管理规范,必须有完备的手续,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成为志愿者,并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成为志愿者。
我们去参观的一家日间照料机构,正好看见一位志愿者在教病人唱歌,据介绍,该名志愿者已连续在该机构服务15年,还获得过阿姆斯特丹市长特别奖,有些机构还有专门的志愿者团队,为病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样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同时,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宣传工作,使其他人员对精神病和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志愿者还为那些照料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缓解这些照料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压抑情绪。
这样也使病人能得到更好的照料。
5、先进成熟的社会工作管理经验。
两个国家的社会工作都比较成熟,几乎融入到所有的医疗护理环节,包括社区社会工作、住院社会工作者,而且他们的工作显得很重要,有法律保护,他们为病人住院、出院、以及在社区的后续康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与医疗同等重要,他们寻找那种活动适合病人,社工通常带一群人,也可单个辅导或帮助,他们尽量让病人到外面活动,与居民一起活动,去教堂,也请一些学生到机构来与病人一起活动,有些工作光靠医生和护士是办不到的,正是有他们的工作,使老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各项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这样,也促使病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得到康复,获得做人的尊严,体现应有的价值。
如病人制作的手工作品,可以明码标价,对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