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网络地址转换实验报告
Internet接入(NAT)实验报告

Internet接入(NAT)实验报告实验名称:Internet接入(NAT)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的概念和原理;2. 通过实验,掌握NAT的配置方法;3. 掌握使用NAT实现多个计算机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
实验环境:1. 一台具备多个网络接口的计算机;2. 路由器。
实验步骤:1. 配置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将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到路由器的LAN口,将另一个接口连接到内部网络;2. 配置路由器的网络接口,将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到计算机的LAN口,将另一个接口连接到公网;3. 配置计算机的网络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4. 配置路由器的网络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5. 启用计算机的NAT功能;6. 启用路由器的NAT功能;7. 在计算机上配置内部网络的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8. 配置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DNS服务器地址;9. 计算机连接到内部网络,并测试其能否通过NAT访问公网。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中,我们成功配置了计算机的网络接口,配置了路由器的网络接口,并启用了NAT功能。
内部网络的计算机能够通过NAT访问公网,实现了多个计算机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功能。
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时,需要确保各个设备的网段要一致,否则无法进行网络通信;2. 配置NAT功能时,需确保计算机和路由器的防火墙不会阻止NAT功能的正常运行;3. 测试过程中,需确保计算机和路由器的网络接口能够正常工作,否则可能导致无法访问公网。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网络地址转换的概念和原理,并且实际配置了一台计算机和路由器的NAT功能,实现了多个计算机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功能。
这对于家庭或办公室内部网络中多台计算机需要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下非常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关于nat实训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nat实训报告实训报告-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一、实训背景和目的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连接数的快速增长,IPv4地址资源日益紧缺。
而IPv6的部署和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IPv4地址资源。
网络地址转换(NAT)就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一组私有IP地址映射为公共IP地址,来实现多台设备共享公共IP地址的功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搭建、配置和管理一个NAT网络,加深对NAT的理解和使用,掌握相关操作方法。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训开始前,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了解了NAT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IP地址的分类和划分、IPv4与IPv6的差异、私有IP地址和公共IP地址的作用等。
2. 环境准备搭建实验环境,需要一台拥有多网口的服务器和多台终端设备。
在这里选择了Ubuntu Server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VirtualBox虚拟化软件创建多台虚拟机作为终端设备。
3. 配置网络连接通过虚拟网卡和网桥的设置,将服务器和终端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保证它们可以相互通信。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配置NAT设备在服务器上安装配置iptables,将私有IP地址映射为公共IP地址。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端口映射、IP过滤等规则,以实现更多的网络功能。
5. 测试NAT网络将终端设备配置为使用私有IP地址,然后通过服务器上的NAT设备访问互联网。
同时,可以测试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
6. 管理NAT设备通过命令行工具或者图形界面工具,对NAT设备进行管理。
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转换规则,查看转换状态和日志等。
7. 故障排除和优化如果出现网络故障或性能问题,需要进行排查和处理。
通过分析日志、查看错误信息等方法,找到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
可以加深对NAT设备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配置实验

路由实验实验五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加深对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的应用与配置。
二、实验命令简介1、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静态NAT:(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2)建立静态的映射关系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7 200.8.7.32、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静态NAPT:(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2)建立静态的映射关系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192.168.1.7 1024 200.8.7.3 1024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udp192.168.1.7 1024 200.8.7.3 10243、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动态NAT:(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2)定义内部本地地址范围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3)定义内部全局地址池Router(config)#ip nat pool abc 200.8.7.3 200.8.7.10 netmask 255.255.255.0(4)建立映射关系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abc4、锐捷公司路由器使用以下配置命令来配置动态NAPT:(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2)定义内部本地地址范围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3)定义内部全局地址池Router(config)#ip nat pool abc 200.8.7.3 200.8.7.3 netmask 255.255.255.0(4)建立映射关系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abc overload5、显示及维护命令(1)显示命令show ip nat statistics 显示翻译统计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verbose] 显示活动翻译(2)清除状态命令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从NAT转换表中清除所有动态地址转换项三、实验内容1、针对实验环境,完成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参数配置。
实验20 NAT网络地址转换

试验二十NAT网络地址转换试验目的:掌握动态内部源地址转换背景描述:你是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只向ISP申请了2个公网IP地址200.1.1.10、200.1.1.11来满足公司100多人上网,根据此情况请你解决公司全局地址不够的情况。
技术原理:NA T(网络地址转换或网络地址翻译),是指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为另一个地址空间的行为。
NAT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inside)和外部网络(outside)两部分。
局域网主机利用NA T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了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IP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分为两种类型:NA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NAT是实现转换后一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NAPT是实现转换后多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IP地址。
目前网络中由于公网IP地址紧缺,而局域网主机数较多,因此一般使用动态的NAPT实现局域网多台主机共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访问互联网。
试验设备:RG-RSR20 二台、PC一台、网线若干试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要求:1、配置各台路由器用户名和IP地址,并且使用ping命令确认各路由器的直连口的互通性。
2、在PC上配置网关为192.168.1.13、在Lan_Router上配置网络地址转换Lan_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Lan_Router(config)#ip nat pool xixihaha 200.1.1.10 200.1.1.11 netmask 255.255.255.0Lan_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xixihaha overloadLan_Router(config)#inter f0/0Lan_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Lan_Router(config-if)#inter f0/1Lan_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Lan_Router(config-if)#5、在PC上ping 200.1.1.26、在Lan_Router上验证Lan_Router#debug ip nat eventLan_Router#NAT: [A] pk 0x0000fde5 s 192.168.1.2->200.1.1.10:0x00000300 [0x000044bd]NAT: [B] pk 0x0080fde5 d 200.1.1.10->192.168.1.2:0x00000300 [0x00000013]NAT: [A] pk 0x0000fde5 s 192.168.1.2->200.1.1.10:0x00000300 [0x000044c7]NAT: [B] pk 0x0080fde5 d 200.1.1.10->192.168.1.2:0x00000300 [0x00000014]NAT: [A] pk 0x0000fde5 s 192.168.1.2->200.1.1.10:0x00000300 [0x000044d1]NAT: [B] pk 0x0080fde5 d 200.1.1.10->192.168.1.2:0x00000300 [0x00000015]NAT: [A] pk 0x0000fde5 s 192.168.1.2->200.1.1.10:0x00000300 [0x000044db]NAT: [B] pk 0x0080fde5 d 200.1.1.10->192.168.1.2:0x00000300 [0x00000016]Lan_Router#show ip nat translationsPro Inside global Inside local Outside local Outside global Icmp 200.1.1.10:768 192.168.1.2:768 200.1.1.2 200.1.1.2Lan_Router#7、试验完成。
NAT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7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
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
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
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
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
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 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
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
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注意事项】1.在配置的时候不要把inside和outside应用接口弄错2.要加上能能使数据包外发的路由协议。
该实验所需要的简单实验拓扑。
请用模拟器拓扑替换此图。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命令清单本次实验步骤对锐捷机架真实设备和思科模拟器均可。
本节实验报告由三个实验组成。
注意:PC机和路由器之间用交叉线相连。
实验步骤:参看电子书——CCNA实验指导实验。
实验二十:静态地址转换实验二十一:动态地址转换实验二十二:PAT一、静态地址转换:通过实验掌握静态NAT的配置方法及实际应用。
根据需要将内部主机PC1:192.168.1.1和PC2:192.168.1.2私有地址转为能上外网的公有地址。
NAT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NAT配置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NAT配置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和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NAT 功能。
2. 实验设备和工具:-路由器设备-电脑设备-网络连接线3. 实验步骤:步骤1: 连接设备-将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线与路由器设备进行连接。
步骤2: 登录路由器-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步骤3: 进入NAT配置界面-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找到"网络设置"或"高级设置"等相关选项,进入NAT配置界面。
步骤4: 启用NAT功能-在NAT配置界面中,找到"启用NAT"或"开启NAT"等选项,勾选该选项以启用NAT功能。
步骤5: 配置NAT规则-在NAT配置界面中,找到"端口映射"或"端口转发"等选项,点击添加新规则。
-输入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外部IP地址和端口号,配置相应的映射规则。
步骤6: 保存并应用配置-在NAT配置界面中,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将所配置的NAT规则保存并应用到路由器上。
4. 实验结果:-成功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并找到NAT配置界面。
-成功启用NAT功能并配置了相应的映射规则。
-保存并应用了配置。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NAT的概念和配置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NAT作为一种常用的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可以帮助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并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启用NAT功能以及配置NAT规则。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NAT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实际应用,我对NAT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进行NAT配置和管理。
实验六NAT网络地址转换

实验六 NAT 网络地址转换一、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 T 技术,通过配置使内网中所有主机可访问Internet 网。
二、实验设备路由器(2台)、二层交换机(1台)、主机(3台)、直连线(2条)、V.35线缆(1条)三、实验原理NA T 是指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为另一个地址空间的行为,它允许内部所有主机在公网地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NAT 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Inside )和外部网络(Outside )两部分。
局域网主机利用NA T 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了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IP 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 T 分为两类:NA T (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NAT 是实现转换后一个本地IP 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NAPT 是实现转换后多个本地地址对应一个全局IP 地址。
四、实验内容1.按图6所示连接整个网络,首先设置每个路由器的各个端口以及它所连接的局域网的各个计算机,使得一个所连接的各个局域网之间互相可以连通,具体IP 地址的分配可参见后面的实验步骤。
2.设置NAT 转换,使LAN-ROUTER 内部配置内部私有IP 地址的的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网络主机,要求掌握NA T 配置的方法,了解每一步都完成了什么功能。
3.在SEREVER 上用ETHEREAL 软件捕获PC1或PC2发来的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源IP 地址是什么,它们与NA T 配置中的POOL 地址池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图6 NA T 实验拓扑S1/2B S1/2F1/0F1/0 63.19.6.3Lan-router Internet-routerserverPC1 PC2五、实验步骤步骤1:按图6中拓扑结构连接网络。
步骤2: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
局域网路由器配置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Red-Giant (config)#hostname lan-router !为路由器更改名称lan-router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端口模式lan-router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配置端口的IP地址lan-router (config-if)#no shutdownlan-router (config-if)#exitlan-router (config)#interface serial 1/2 !进入端口模式lan-router (config-if)#ip address 200.1.8.7 255.255.255.0 !配置端口的IP地址lan-router (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lan-router的时钟频率(DCE)lan-router (config-if)#no shutdownlan-router (config-if)#exit互联网路由器配置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Red-Giant (config)#hostname internet-router !为路由器更改名称internet-router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端口模式internet-router )#ip address 63.19.6.1 255.255.255.0 !配置端口的IP地址internet-router #no shutdowninternet-router (config-if)#exitinternet-router (config)#interface serial 1/2 !进入端口模式internet-router (config-if)#ip address 200.1.8.8 255.255.255.0 !配置端口的IP地址internet-router (config-if)#no shutdowninternet-router (config-if)#exit在lan-router上配置缺省路由lan-router (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 1/2验证:查看端口配置,查看路由器中路由表内容。
nat配置实验报告

nat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方法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地址转换,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92、网络设备:Cisco 路由器3、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三、实验原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将私有 IP 地址转换为公有 IP 地址的技术。
其主要作用包括:1、解决 IPv4 地址短缺问题:通过多个私有地址共用一个公有地址进行网络通信,节省了公有地址资源。
2、增强网络安全性:隐藏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私有 IP 地址,降低了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风险。
NAT 主要有三种类型:1、静态 NAT:将一个私有 IP 地址永久映射到一个公有 IP 地址。
2、动态 NAT:将一组私有 IP 地址动态映射到一组公有 IP 地址。
3、端口地址转换(PAT):也称为 NAT 重载,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的私有 IP 地址与公有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
四、实验步骤1、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创建网络拓扑结构。
包括一个内部网络、一个外部网络和一台执行 NAT 功能的路由器。
2、配置内部网络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为内部网络中的主机分配私有 IP 地址,例如 19216811 192168110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
3、配置外部网络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为外部网络中的主机分配公有 IP 地址,例如 20210011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
4、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
为连接内部网络的接口配置私有 IP 地址,为连接外部网络的接口配置公有 IP 地址。
5、配置静态 NAT 。
选择一个内部主机(例如 19216811 ),将其私有 IP 地址静态映射到一个公有 IP 地址(例如 2021001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f t
hos r4
int fa0/0
ip ad 40.0.0.2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1/0
ip ad10.0.0.2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2/0
ip ad20.0.0.2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3/0
access-list 101 deny ip any 40.0.0.0 0.255.255.255
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any any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1 pool isp2 overload
R3无此网段,导致内网PC3不能ping通F1/0接口地址,在R1上添加以下ACL便可以ping通: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20.0.0.0 0.255.255.255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40.0.0.0 0.255.255.255
ip nat pool isp120.0.0.2 20.0.0.10 netmask 255.0.0.0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0.2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0.2
ip route20.0.0.0 255.0.0.0 10.0.0.2
ip route 40.0.0.0 255.0.0.010.0.0.2
ip nat inside
no sh
int fa2/0
ip ad10.0.0.1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no sh
int fa3/0
ip ad10.0.0.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no sh
exit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0.2
ip route0.0.0.0 0.0.0.0 10.0.0.6
ip route0.0.0.0 0.0.0.0 10.0.0.2 100
双线接入\\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20.0.0.0 0.255.255.255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40.0.0.0 0.255.255.255
end
5)R5配置(模拟web服务器)
en
conf t
int fa0/0
ip ad 192.168.0.2 255.255.255.0
no sh
exi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0.1
no ip routing
end
6)分析
将R3配置为动态NAT转换时,外网不能ping通R3的外网地址,如果将R3改为静态转换后,则能ping,原因可能是动态转换在没有数据发生时不会建立NAT转换表,当ping包到达目的地表后由于没有NAT转换表而补丢弃。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2 21 30.0.0.1 1000 extendable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2.2 8020.0.0.1 8080 extendable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2.2 80 30.0.0.1 8080 extendable
2)SW1配置
en
conf t
hos sw1
int fa0/0
no switchport
ip ad 192.168.10.2 255.255.255.252
no sh
end
vl da
vl 2
vl 3
vl 4
exit
conf t
int fa0/1
sw ac vl 2
no sh
int fa0/2
sw ac vl 3
7)验证
R3可以访问总公司web服务,但不能ping通。
R3可以ping通外网及沈阳分公司主机。而沈阳分公司主机不能ping能R3。实
验二:配置双线接入路由器
实验步骤:
实验拓扑图:
1)R1配置
en
conf t
hos r1
int fa1/0
ip ad 192.168.10.1 255.255.255.252
ip ad 30.0.0.2 255.255.255.252
no sh
exi
ip route 222.222.222.0 255.255.255.19220.0.0.1
ip route 124.0.0.0 255.255.255.24010.0.0.1
ip route 123.0.0.0 255.255.255.240 30.0.0.1
ip nat pool isp2 30.0.0.2 30.0.0.10 netmask 255.0.0.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0 pool isp1 overload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1 pool isp2 overload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2 2120.0.0.1 1000 extendable
实验名称:第八章NAT网络地址转换
实验要求的环境:
硬件环境:cisco交换机6台,路由器2台,pc2台
软件环境:
需要的软件工具、软件安装包:小凡
实验目的:
1)理解NAT的实现方式及工作过程
2)了解NAT支持的数据流及NAT的各种应用
3)掌握NAT的配置及分析排查各类NAT故障
任务:
实验一:配置NAT实现公司互通
ip route20.0.0.0 255.0.0.0 10.0.0.1
ip route 30.0.0.0 255.0.0.010.0.0.1
end
4)R3配置
en
conf t
hos r3
int fa1/0
ip ad10.0.0.6 255.0.0.0
no sh
int fa0/0
ip ad 50.0.0.1 255.0.0.0
ip nat outside
no sh
exit
ip route0.0.0.0 0.0.0.0 10.0.0.2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0.2 80 124.0.0.1 80 extendable
2)R2配置
en
conf t
hos r2
int fa0/0
access-list 101 deny ip any20.0.0.0 0.255.255.255
access-list 101 deny ip any 40.0.0.0 0.255.255.255
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any any
ip nat pool isp120.0.0.2 20.0.0.10 netmask 255.0.0.0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10.0.0.0 0.0.0.3
7)验证
1.公司访问不同ISP的网站可以通过不同的ISP接入线进行访问,当其中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另一个ISP线路进行访问。
2.将公司的FTP、WEB服务器通过映射端口发布到外网后,外网ISP1可以通过http://20.0.0.1:8080和ftp://20.0.0.1:1000访问公司的web和FTP服务,ISP 2的用户可以通过http://30.0.0.1:8080和ftp://30.0.0.0:1000来访问公司的web和FTP服务
ip ad 192.168.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no sh
int fa1/0
ip ad 30.0.0.1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no sh
exi
ip route0.0.0.0 0.0.0.0 30.0.0.2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2 123.0.0.1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0 pool isp1 overload
而非访问此允许的网段的内部局部地址则被转换为内部全局地址30.0.0.0的网段,通过ISP2可以访问除了20.0.0.0和40.0.0.0网段的其它任意网段:
access-list 101 deny ip any20.0.0.0 0.255.255.255
no sh
exit
ip route0.0.0.0 0.0.0.0 192.168.10.1
end
3)R2配置
en
conf t
hos r2
int fa1/0
ip ad10.0.0.2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0/0
ip ad 40.0.0.1 255.0.0.0
no sh
exit
no sh
exit
ip route20.0.0.0 255.0.0.0 10.0.0.5
ip route 30.0.0.0 255.0.0.010.0.0.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