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5)词语选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5)词语选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复习(fùxí)讲座〔5〕词语选用,教案教学(jiāoxué)设计本讲选说一点(yī diǎn)词语选用的有关问题。

正确使用(shǐyòng)词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

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gōng fū)的。

怎样选用词语呢?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拟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区分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

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膜;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

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区分。

如“雄伟、宏伟〞,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雄壮;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方案的宏大。

如“宏伟的方案〞、“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说“宏伟的乐章〞。

再如“严密、周密〞,前者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而“周密〞着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方案、安排等方面。

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3.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鲜明,高考一般不会涉及这一类词语;有的感情色彩比拟含蓄、隐蔽,使用时要特别留心。

譬如“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可以指使语言文字生动鲜明,如“修饰语言〞。

它不会褒贬色彩。

而“粉饰〞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如“粉饰太平〞。

高三语文总复习讲座1.doc

高三语文总复习讲座1.doc

高三语文总复习讲座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在讲正题之先,要说一下语言知识题的复习策略。

这复习策略主要有下列几点:1.抓住重点语言知识题,涉及字的形、音、义和词语的运用,它的重点应该是词语,因为辨别字音,选用的不是孤立的字,而是词语;辨别字形,也是选用的词语而不是孤立的字;至于词语题自然考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即使是辨析病句,也往往与词语相关,如词语搭配不当,词语在句中表意不清等。

因此,在复习语言基础时,要抓住词语这个重点,准确把握其音、形、义。

而抓住词语这个重点也主要是抓住常用词语,即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

主要精力应放在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常用词语上。

2.重视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词语和语感积累。

知识源于积累,语感也源于积累。

与其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做题上,不如放在那些容易读错、写错的词语反复熟读上,同时把课本和读本中规定要掌握的词语实实在在地掌握住。

二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

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就是能力形成。

做题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

不能总以“粗心”来原谅自己,不少同学在数理等课上有“错题笔记”,这里也可以试一试。

3.培养语感一般中学生很难对一些语言现象作深入的理性分析,但可以凭语感判断正误。

培养语感就要熟读规范的文章,重视朗读和背诵,注意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中央电视台的播音(不是指那些娱乐的、搞笑的节目),将规范的语言模块融化到自己的语言习惯中。

4.处理好做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高三复习,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以巩固复习效果和提高做题速度。

但是更要注重揣摩一些典型试题,包括近两年的高考题,揣摩其选材原则、命题思路。

这样的揣摩便是一个发展思维、提高努力的过程。

下面再回到正题上,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一、试题特点扫描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高考语文试题第1题往往是考普通话的字音。

不过考法不断有变化,通常是给四组加的字注出读音,要求辨别正误,如2001年全国卷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有时给出一个字的读音,要求辨一组字的读音的异同。

高三语文复习 专题讲座七doc

高三语文复习 专题讲座七doc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七)阅读,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现代文阅读。

本专题侧重于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

一、为什么首先要关注作品的内容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1.从《考试说明》规定的要求来看《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提出了九项能力要求。

这九项要求,几乎全与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是指表现重要内容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句子”主要是就表现文章的内容而言的。

可见这两项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

“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是直接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要求。

“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则明确指出“推断和想象”的根据是“文章的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项中,“作品的形象”属于作品内容的范畴,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前面在分项论述中已经说过,是不能离开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作分析的。

有人也许会认为“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与作品的内容无关。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仍然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而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目的也在于进一步理解文章,尤其是文章的内容。

这样看来,阅读,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这种看法是站得住的。

2.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的文章,首先要关注文章的内容,一般人是不会怀疑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

让我们先来看看2000年的《长城》。

命题者就这篇散文出了四大题,第一大题要求归纳的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什么评价,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的,这是要求归纳全文主体部分的内容要点;第二大题是就全文的人称运用出的一道鉴赏题;而第三大题就文章末段出了两小题,其核心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作品的主旨,也就是对改革开放的前景的看法。

第四大题是一道综合赏析题,其选项多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密切相关。

再看2003年的《乡土情结》,第一道题要求归纳乡土都给人们打上了哪些“童年的烙印”,第二题要求归纳少年离别家乡的几种情况,都属于归纳局部的内容要点。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3. 作文审题与构思技巧4. 作文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5. 作文实战演练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作文审题与构思技巧3. 作文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进行作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高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答题要点。

3. 分析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

4. 讲解作文审题与构思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5. 讲解作文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进行作文实战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8.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练习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作文评分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作文审题与构思技巧的掌握。

4. 学生对作文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的应用。

5.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及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档。

2. 优秀作文案例分析。

3. 作文练习素材。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课件

文言文阅读复习
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和语言风格
2
文言文阅读的Biblioteka 法和技巧学习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经典文言文阅读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现代文阅读复习
现代文的基本特点
探究现代文的风格和特点
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和技 巧
现代文阅读案例分析
分析现代文阅读案例,提升阅读 理解能力
作文复习
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了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写作要求
作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避免常见的作文写作误区,注意写作技巧
作文写作技巧和案例分析
学习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技巧并分析优秀作文案例
名句熟记
1 经典名句的背景和含 2 名句的精神内涵和作 3 名句的应用技巧和案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
这是一场为高三学生举办的语文复习讲座,旨在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 果和成绩。通过本讲座,学生将了解到高效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复习 的意义和目的。
导言
课程介绍
讲座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复习的意义和目的
为什么要复习语文?复习的意义和目的
复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高效地复习语文?需要注意什么?
复习回顾和总结
对整个复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望高考和未来
对高考和未来进行展望和祝福
学习体会和感悟
分享学习语文的体会和感悟


例分析
了解经典名句的文化背景 和深刻含义
探究名句的哲理内涵和文 学作用
学习运用名句的技巧,并 分析其在文章中的应用
答卷技巧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9页PPT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9页PPT
Thank you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 件
这份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将帮助你全面了解高考语文考试的内容与形 式,同时提供解题技巧和复习方法,让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阅读理解题型与解题技巧
1
题型概述
分类、题型特点和解题要点
2
技巧分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快速找到答案和排除干扰项
3
例题分析
具体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
写作技巧与范文赏析
写作技巧
现代文学常识与名著解读
现代文学常识
现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
名著解读
经典名著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人物分析
小说中重要人物的性格解读
修辞手法与应用
1 基本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分类和应用技巧
2 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对文章的艺术效 果
3 实例阐释
修辞手法运用的实际示范
考纲中的语法知识点
语法知识点
考纲中重点语法点总结
论点选择、材料组织与结构布局
范文赏析
优秀范文欣赏与分析评注
诗歌鉴赏与韵律分析
1
诗歌鉴赏
鉴赏技巧和理解手法
2
韵律分析
韵律结构及其对诗作的意义
3
经典诗歌欣赏
名家名作解读与赏析
古代文学常识与作品解读
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介绍
题目分析
历年高考经典题目解析
名篇赏析
古代名篇解读与分析
名人评点
名家对古代作品的评价和点评
例题解析
典型考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典型错题分析与改错
1
改错技巧
2
如何正确改正和避免相同错误
3
错题分析
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类型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座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座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座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掌握一些重要的语文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次讲座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并给出一些备考建议。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

一、词语的辨析语文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词语的辨析题。

例如,一些形容词的辨析,我们需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比如,"伟大"和"伟岸",前者强调道义上的伟大,后者则指外貌上的伟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近义词、熟词僻义等需要我们注意。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进行辨析题的练习,增加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较大,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具体分析每个句子的含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汉字的意义和用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备考时,可以通过做一些文言文的阅读题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

三、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题型之一。

在备考时,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同时,还需要学会分析诗词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备考期间,我们可以多背诵一些古代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这对于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又一个重要的题型。

在备考时,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包括提高我们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度,培养我们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时事和文化知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文的内容。

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一些现代文阅读题的练习,提升我们的阅读水平。

五、写作技巧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写作题目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和表达。

在备考时,我们应该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3)语言表达·仿用仿用,在修辞学上称为仿拟。

这是传统的表达手段。

高中语文读本选用的清人全祖望所写的《梅花岭记》中就有很典型的例子: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洪承略为什么大为恼怒,急忙呼喊部下将孙兆奎推出却斩杀呢?洪承畴原来是明代大官(经略),督师松山抗拒清兵,后来投降了清人。

明朝还以为他已殉难并大肆祭奠。

洪承畴内心畏惧在扬州抗清的史可法(人称史阁部)。

虽然史可法已经殉难,但洪承畴心有余悸,于是乘机向孙兆奎打听:“您在军队中,确实知道在扬州,抗清的阁部史可法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孙兆奎仿用他的句式,针锋相对地反问道:“您从北方来,确实知道在松山殖难的督师洪承畴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这句话触动了洪承畴的痛处,气急败坏的洪承畴,“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在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中,这类仿用经常可见。

从仿用到创新,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高考仿用类试题,大致有下列三种:1.续写这种仿用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仿照上文规定的句式,接着往下写。

这种仿写的形式,与“扩展语句”相似。

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号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着《本草纳目》的问世!这是较早的一道高考仿用题。

提供的是一段议论的文字。

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以李时珍为例作论证。

画线句总体上是一个假设复句。

“如果没有……没有……哪里会有……”。

要求续写的一个句子,在内容上应举“彪炳史册”、“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的“杰出人物”,句式上应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假设关系的复句。

2.嵌写这种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填空”。

这种形式与扩展语句也有相似之处。

例2:(1999年27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它融仿写、比喻、排比于一题。

所给出的文字,实际上是填句的语境。

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所给的文字的基调,是赞扬人民共和国在起伏、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

其次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认定句子所用的修辞技巧,同时还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参考答案举例: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3.所谓另写,就是按照试题所给的语句的形式,另选内容,组织答案例3:(2000年26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

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这题所给的材料,其话题是“虚伪”,仿写的句子以“友谊”或“勇敢”、“信任”为话题。

这种仿用,实际上只是仿其“形”而换其“神”。

在“形”似上,既要符合“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连续类比,形象生动”的要求,又要注意句式、句子结构方面的要求。

否则,不算是很好的仿写。

二、仿用题的发展变化由于“仿用”已经考了好几次,其间有一些变化。

这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点:1.仿句与仿段高考仿用题,以“仿句”为多见。

前面的三例已可以看出这一点,请再看看一例:例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的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显然也是“仿句”。

2002年出现了“仿段”题。

例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和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

这道仿写题,不仅有仿写形式的要求,而且要求“意思完整”,体现了“仿段”的基本要求,即几句话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仿形与仿神在语言表达中,“形”与“神”本来是密不可分的。

这里将它分开,是从试题考查重点这一角度说的。

前面所举五个例子,都是侧重于仿所给材料之“形”的,即句式和修辞手法。

但是,2003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仿写题。

例6: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写改为:这道题对“仿照”的形式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表达效果上提出“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显然是要求仿其“神”——保持原意,但是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这其实是把仿用和语言“得体”的要求结合起来了。

从“仿句”到“仿段”,从仿“形”到仿“神”,标志着仿用要求的逐步提高。

三、仿用的主要技巧1.准确把握题面提出的仿写要求仿写题的题面要求总是相当明确的,应细心地一一把握住。

就本文所举例说,它包含这几条要求:①表述形式:一是“直接表述”,一是“连续类比”;②表达效果:一是“言简意赅”,一是“生动形象”;③话题: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④数量:仿写两句话。

答案只有满足这四项要求,才能是正确答案。

有一项不能满足,答案都有问题。

(2)弄清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仿写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仿写的样式,其中包含着仿写的条件,也应一一弄清楚。

前文所举例4便隐含着这样三个仿写条件:①同一话题,这话题是“时间”,而不能用具体的时间来取代;②两个比喻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③每一个比喻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相衔接,“梯子”→“引导”→“登”,“钥匙”→“开启”;即前面是比喻,后面说作用。

例5“海是水的一部字典”等四句话中,隐含着这样几个仿写条件:①第一句是一个层次较高的比喻,它领属三个低一层次的比喻;②左边“海”与“浪花”、“涛声”、“鱼虾和海鸥”是领属关系;③各句为合理贴切的比喻句。

仿写的答只有满足材料中隐含的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四、典型题分析1.仿写。

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这是2002年春季考试第23题。

题面规定了三项要求:①另选一事物;②写出一种情境;③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

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①应选一具体事物作描写对象;②前一句点明描写对象;③前两句表现一种情境;④第三句点明思想感受。

据此,你可以这样写: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眼界就窄了。

又如:荒地的种子,你怨天尤人时,生命的希望就小了。

2.见例6本题总体上是仿写,但重点是修辞。

它涉及修辞的诸多方面,包括修辞行为的动机的确定,话语信息的选择、修辞方式的取舍,以及话语的语气、态度等。

同样是表达揭示公园的游人不要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意思,但原提示语中,是一种冷冰冰、硬棒棒的警告,让人看后很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因为它反映了说话人的权势,暗示了双方不平等的角色关系。

修改后的提示语,是一种文明的劝导,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游客通过富有诗意的话语,既可领悟到管理者的劝告,又可以体会到对他人的尊重,符合游人的心理需求。

其效果肯定大大好于原提示语。

根据这样的分析,提示语(1)可以修改为: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成文明人;也可以修改为:让静谧围绕在身边,让文明驻扎在心间。

提示语(2)可以修改为:把自己的钱带走,读过的报刊还是留在这里;也可以修改为:请不要让报刊离井背乡,否则你将付出一笔搬迁费,等等。

五、练习及答案1.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情:。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2.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但可以有小溪的优雅;;!命运可以剥夺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不能够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3.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新的话题,另写一组句。

海洋,诠释着全部的水性;滴水,也透视着浩瀚的海洋。

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燃烧”为话题,再补写一个句子。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

我们拒绝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灭亡,且在灭亡之后,会让自己遗臭万年。

仿句:5.依例仿写,要求字数、内部结构一样。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仿句:如果把人生比作,那么,,。

6.以我国闻名的自然景观....为对象,仿写两个句子:(4分)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东方明...珠.,好象一枚待发的火箭,矗立于黄浦江畔,她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见证。

7.仿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

(6分)例: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作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

选择参考:白雪天平火柴彩虹答:(填要描述的对象)正面:反面: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我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我是一棵绿树,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

9.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

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

(字数可略有增减)小草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身躯的伟岸,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什么是顽强。

仿写:10.另选一物进行仿写。

要求用拟人手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树自从呱呱坠地就学会如何站成顶天立地的汉子任凭雀鸟聒噪去罢看我独臂擎起一座天空11.依照下面第1节诗的形式,在后两节空缺处补上合适的诗句感谢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整个春天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12.仿照例句的格式,另选事物,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老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而是老师撒出智慧的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