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

合集下载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一、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是指统一规定建筑碳排放计算的规则,它涉及到建筑物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各个阶段,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

二、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1. 建筑物设计阶段(1)建筑物设计时,应采用节能设计,对节能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评估,以确保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2)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绿色建筑的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和环保的建筑设备,以减少碳排放。

2. 建筑物建设阶段(1)在建筑物建设阶段,应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技术,采用低碳材料,并采用更加环保的施工方法,以减少碳排放。

(2)在建筑物建设阶段,应采用节能建筑设备,如节能灯具、节能空调、节能锅炉等,以减少碳排放。

3. 建筑物运行和维护阶段(1)在建筑物运行和维护阶段,应采用节能技术,如节能照明、节能空调、节能锅炉等,以减少碳排放。

(2)在建筑物运行和维护阶段,应采用环保材料,如低碳涂料、无机材料等,以减少碳排放。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下面我们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为例进行说明。

1. 建筑物设计阶段在该项目的设计阶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采用了节能设计,结构设计采用低碳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和环保的建筑设备,以减少碳排放。

2. 建筑物建设阶段在建设阶段,该项目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技术,采用低碳材料,并采用更加环保的施工方法,以减少碳排放。

3. 建筑物运行和维护阶段在运行和维护阶段,该项目采用节能技术,如节能照明、节能空调、节能锅炉等,以及环保材料,如低碳涂料、无机材料等,以减少碳排放。

四、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介绍,它涉及到建筑物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各个阶段,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报告书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报告书

杨浦区143街坊2号楼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报告书项目设计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__校对人: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注册建筑师:_____________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计算软件: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开发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应用版本: 1.10.a 版2号楼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此项目判定依据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项目名称:杨浦区143街坊2号楼项目地址:建设单位:上海正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设计依据: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

2、《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沪建交〔2006〕765号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

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5、《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6-2002一.建筑概况建筑类型的区划分依据《住宅设计规范( 2003年版)》GB 50096-1999 :低层住宅:一至三层的住宅;多层住宅:四至六层的住宅;中高层:七至九层的住宅;高层住宅:十层以上的住宅。

中高层住宅在进行建筑节能综合指标计算时按照高层住宅的计算和判定方法。

该建筑类型为:□多层□低层"高层城市:上海(北纬=31.17 °,东经=121.43 ° )地区:夏热冬冷建筑体积(地上): 47728.95 m 3 建筑体积(地下): 2515.28m 3建筑总体积:50244.23 m 3建筑名称:2号楼 建筑朝向:南偏西 10度建筑体形:条式 体形系数:0.35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上) : 16436.80 m 2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下) :679.80m 2节能计算总建筑面积:17116.60 m 2建筑表面积:16803.8 m 2 建筑层数:地上 28层、地下室1层 建筑物高度:81.2 m建筑大样图:二.建筑围护结构1.围护结构构造软件热工参数计算取两位有效数字。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权衡)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权衡)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公共建筑-综合权衡)工程名称:滨水商业街设计编号:12-05-09-b建设单位:银川奥特莱斯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节能计算单位: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计算人:校对人:审核人:计算日期:2012年11月27日一、建筑概况二、计算依据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3.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4.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三、有关说明1、四、工程材料五、体型系数六、窗墙比2、外窗表表格行数为165,大于100,如果输出将影响速度,所以略去。

如要输出,请修改文件becs.ini。

七、天窗(一)天窗屋顶比无天窗(二)天窗类型标准依据:标准要求:结论:不需要八、屋顶构造(一)屋顶相关构造九、外墙构造(一)外墙相关构造(二)外墙平均热工特性十、挑空楼板构造(一)挑空楼板相关构造(二)挑空楼板平均热工特性十一、采暖与非采暖隔墙(一)采暖与非采暖隔墙相关构造十二、采暖与非采暖楼板(一)采暖与非采暖楼板相关构造(二)采暖与非采暖楼板平均热工特性十三、采暖地下室外墙构造本工程无此项内容十四、周边地面-控温构造(一)周边地面-控温相关构造十五、非周边地面-控温构造(一)非周边地面-控温相关构造十六、外窗热工(一)外窗构造1. 平板遮阳无平板遮阳(三)平均遮阳系数4. 北向:=0.860(四)平均传热系数(五)总体热工性能十七、可开启面积十八、外窗气密性十九、幕墙气密性二十、综合权衡二十一、结论。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一、计算范围和对象1.1计算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所有新建建筑、建筑改造和扩建工程。

1.2计算对象:对于新建建筑,包括建筑的整体能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对于建筑改造和扩建工程,包括改造和扩建部分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

二、建筑节能计算方法2.1能耗计算方法:建筑能耗计算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同时结合北京市的气候特点进行调整。

2.2能源利用情况计算方法:对于建筑能源的利用情况,应根据建筑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

三、计算指标和标准3.1能耗限额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建筑用途,制定相应的能耗限额标准,包括总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等。

3.2能耗评估指标:对于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等。

3.3节能措施和技术标准:制定一系列建筑节能的措施和技术标准,包括建筑隔热、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四、计算报告和审核4.1计算报告编制:建设单位应出具建筑节能计算报告,详细说明建筑的能耗计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

五、监督检查和处罚5.1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建筑节能的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检查和数据核实等。

5.2处罚措施:对于未按要求进行节能计算的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工等。

六、附则6.1文件修订:根据实际需要,相关部门可对本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

6.2文件执行:本文件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并适用于北京市所有建筑节能计算工作。

通过制定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可以规范建筑节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合理控制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2023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2023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的一般规定、设计说明、专业设计和计算书。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70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J/T 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JGJ/T 449 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 286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暖通共五个专业组成,适用于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由各专业设计说明汇总集结成篇,重点对采用技术措施、系统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描述。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电气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暖通专业。

绿色建筑节能条文涉及的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室外照明、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应在设计说明和相关专业设计说明中详细说明,相关专业应针对该内容在本专业设计说明中提出需要满足的具体达标要求,以供其他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依据。

5 设计说明设计主要依据应包含以下内容:——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项目环评报告、地勘报告。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况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况表应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子项建筑高度、层数、建筑面积、绿色建筑等级;——不适用条文说明、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达标条文内容。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要求071025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要求071025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要求根据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3.0.4条及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0.7 条,请按以下格式作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的封面、目录、计算书并装订成册,页面采用A4幅面。

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之一,与图纸一并交施工图审查单位行审查。

1. 封面(应加盖节能章) 2. 目录(居住建筑)注:1. 计算人为建筑专业; 注:1. 用于居住建筑;2. 主持人和计算人可同一人担任,但审定、 2. 外窗或内保温外墙的传热系数不满足 审核、计算应由不同人员分别担任。

“标准”第5.2.2条规定,或窗墙比大 于第5.3.1条推荐值时,应采用A-3 表作采暖节能参照建筑对比法判定。

3. 目录(公共建筑)注:1. 用于公共建筑;2.根据甲、乙类不同建筑、选用相应计算表。

关于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建筑节能篇的编写建议为了全面、准确地表达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容,提高设计效率,建议在编写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建筑节能设计篇时,可参照以下内容和格式。

建筑节能设计(居住建筑)一、本建筑节能设计执行DBJ 01-602-200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达到在1980年基准水平的基础上节能65%的目标。

二、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为。

三、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0.3规定值;南北向板式建筑≤0.15规定值;东西向板式建筑和塔式建筑≤0.30规定值;南向≤0.5规定值(居住建筑,当窗墙面积比超过现定值时,应采用“参照建筑对比法”校核和调整计算)。

四、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均不小于所在房间面积的1/15。

五、 1.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低于GB 7107-2002中规定的4级;2.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低于GB/T 15225中规定的Ⅲ级。

六、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注:1. 保温节能作法栏目中,可填写标准图相关节点号,如自选材料时,填写本工程图纸索引号;2.屋顶、外墙、外窗有不同作法时,应分项增加栏目编写;3.外窗、透明幕墙的框料、玻璃厚度、空气层厚度可填写在保温节能做法栏内;接触土壤的建筑物不带保温层的混凝土地面:周边的传热系数为0.52W/(㎡.K),非周边的传热系数为0.30W/(㎡.K)。

沪建交〔2006〕765号

沪建交〔2006〕765号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沪建交…2006‟765号各区(县)建设交通委(建设局)、各有关单位:为有效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指导和规范本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经研究,现将进一步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建筑节能综合指标计算要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性指标要求进行。

当设计建筑的部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无法满足现行节能标准中的规定性指标要求时,必须在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后,方可进行节能综合指标计算。

(一)居住建筑1、屋顶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0 W/(㎡.K)。

2、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5 W/(㎡.K)。

3、当窗墙面积比大于0.35时,外窗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 W/(㎡.K)。

4、无外遮阳措施的东、西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其窗墙面积比不得大于0.3。

5、对设有屋顶天窗的建筑,其天窗洞口面积不得大于屋顶面积的4%,天窗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 W/(㎡.K),遮阳系数不得大于0.50。

6、当低层建筑因体型系数不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性指标时,应当满足下列要求:(1)屋顶传热系数不得大于0.6W/(㎡.K)。

(2)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不得大于0.8 W/(㎡.K)。

(3)各朝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 W/(㎡.K)外,还必须同时满足上述第4款和第5款的要求。

7、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时,应当以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作为判断依据,其中:(1)多层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等于上海地区的限值指标55.1kwh/㎡。

(2)低层居住建筑应当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进行比较,其计算所得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

(3)高层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小于等于上海地区的限值指标55.1kwh/㎡外,还应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进行比较,其计算所得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参考样式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参考样式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参考样式二、设计根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5、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本工程外墙墙体材料为厚,内墙为厚。

规定的级,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7规定的级。

六、太阳能热水系统本工程(有/无)(型号)(太阳能/其它新能源)热水供应系统,使用辅助热源,设计使用范围自层至层。

七、权衡推断八、节能构造图详:。

江苏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参考样式(建筑专业)二、设计根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3、《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与与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4、《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5、《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6、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本工程外墙墙体材料为厚,内墙为厚。

规范的级。

五、太阳能热水系统本工程(有/无)(型号)(太阳能/其它新能源)热水供应系统,使用辅助热源,设计使用范围自层至层。

六、本工程因不符合规定性指标而进行性能指标设计,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

七、节能构造图详:。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参考样式(电气专业)二、设计根据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5.6节)3、《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35KV及下列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14-2007(6.2节)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分册)7、《江苏省公共建筑用能计量设计规定》(暂行)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6.3.2及6.3.8)9、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三、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四、大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装设电能考核节能表计五、当工程含有变电所设计时,则应补充如下内容:1、负荷计算情况、供电电压选择及变电所位置情况概述,确认是否在负荷中心,否则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层为 空气层 。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7-2002)的 4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 均与外墙齐平 ,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88J2-9 页次 19 。
15
附录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
节能设计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选型 种类
度 mm W/(m2.K) 射比%
SC
1 外门窗
2 透明幕墙
3 屋顶采光

4 屋顶天窗 注:1、透明幕墙及屋顶天窗设置
足限值要求。
,遮阳系数 SC 达到
,满
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
10
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88J5-1 坡屋 0.51
氨酯
2E2
膨 胀 聚 70
88J2-10 外 0.58
苯板
墙 51M1
岩棉板 80
88J2-10 外 0.56
墙 58
硬 泡 聚 50
88J2-10 棚 0.48
氨酯
W3
玻 化 保 30
88J2-10 补 2 1.47
温砂浆
内墙 6C2
玻 化 保 30
88J2-10 补 2 1.50
12
附录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
节能设计(居住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11-602-2006)。
二、 设计住宅为 九 层 板式 建筑,朝向 南偏东 15°,体形系数
S= 0.25 。
三、 建筑为 剪力墙 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
1、平屋顶保温包括

坡屋顶保温包括

2、外墙 1 为:

6
外墙 2 为:

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

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

说明:
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
但不应遗漏。
2、设计采用填充式变形缝保温做法时,应说明填充材料做法,
或索引通用图集。
3、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 4 非 采 暖 隔墙
空 调 间 楼板 与采暖 空调间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材料
(mm)
做法
传热系数 K W/(m2.K)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①平屋顶保温包括

温砂浆
棚 62
16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①平屋顶保温包括 二层上人平台及五层上人平台

坡屋顶保温包括 顶层及人防出口屋顶

②外墙 1 为: 陶粒砼空心砌块填充墙部位

外墙 2 为: 非透明幕墙部位

③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主入口凹廊顶板、五层出挑底板 ;
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 地下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 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 3.1.5.1 条和 3.1.6.2 条的规定值,或围 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 3.2.2-2 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 判断计算表’(附录 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 D-2)。
墙、檐口板、空调板、勒脚及窗井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
施,做法见 88J2-9 图集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凸窗非透明部分 4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传热系数 K
材料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3
公共建筑(乙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 D-2)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 D-4)
(页) (页)
(页) (页) (页)
88J2-9 0.47
苯板
棚 61W1
13
5 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 挤 塑 聚 50
苯板
6 不采暖 隔墙
玻 珠 保 30
楼梯间
温砂浆
户门 7 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 挤 塑 聚 35
苯板
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88J2-9 0.55 楼 66W 88J2-9 1.50 补2内 墙 66C1
2.00 88J2-9 0.80 补2临 缝2
1、平屋顶保温包括 屋顶层上人平台及封闭阳台顶板

坡屋顶保温包括 顶层及入口门厅凸出部分

2、外墙 1 为: 钢筋砼外墙保温构造

外墙 2 为: 陶粒砼空心砌体保温构造

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 封闭阳台底板

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地下自行车库及出入口门厅顶板 ;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
8
节能设计(公共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执 行 北 京 市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01-621-2005)。
二、 本工程属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 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
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

西


(说明:当为甲类节能建筑时,上表应增加总窗墙比一栏。)
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 M= 。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序 部位
框料 玻璃 间 隔 层 厚 传热系数 K 可 见 光 透 遮阳系数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4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说明
一、 当设计建筑物可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商住楼等, 应按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分别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在首页封 面后应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目录和文件。
二、 当设计建筑物不能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局部有 少量宿舍用房的办公楼等,可按主要部分的性质(居住或公共 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
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

0.12 西
0.12 南
0.39 北
0.27
2、坡屋顶天窗面积 32.4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14
序号 部位
框料选型 玻璃种类 间隔层厚度 传热系数 K
mm
W/(m2.K)
1
外门窗
塑钢
普通中空 9
2.7
2
天窗
塑钢
普通中空 9
2.7
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
节能设计(居住建筑)
一、 建 筑 节 能 执 行 北 京 市 《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J11-602-2006)。
二、 设计住宅为 层 建筑,朝向 ,体形系数 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 km。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
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

西


2、坡屋顶天窗面积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序号 部位
框料选型
玻璃种类
间隔层厚度 传热系数 K
mm
W/(m2.K)
1
外门窗
2
天窗
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
(GB/T7107-2002)的
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
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
级水平,外门窗立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如建筑各朝向外门窗设计性能不同,表中应区分朝向说明;中空 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 D。)
层车库与设备用房顶板、车库与物业用房隔墙 ;
(DBJ01-621-2005)。
二、 本工程属 乙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 S= 0.21 。
三、 建筑为 框架 结构,采用外墙 外保温 体系,墙身细部: 女
儿墙、檐口、挑板、线脚、勒脚、窗井及进排风道
等 部 位 均 应 采 取 断 桥 保 温 措 施 , 做 法 见 88J2-10 图 集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部位 号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凸窗非透明部分 4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5 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 6 不采暖 隔墙
楼梯间 户门 7 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
保 温 保 温 材 料 厚 度 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