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能源与环境案例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观点,掌握常见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2.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图片和案例;2.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进行教室讲解,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械或教学道具。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自然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2. 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通过介绍一些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3. 实验探究: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讨论交流:如何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思考如何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拓展延伸:化学在环保和能源方面的应用通过介绍化学在环保和能源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增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成为了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分享相关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风能发电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无燃料消耗、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风能发电设备的安装容量迅速增长。

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场建设,有效地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然而,风能发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其次,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电网的稳定供电也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发展风能发电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电网的可持续性。

案例二: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伏是另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形式。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本也在逐渐下降。

借助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的能源供应。

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太阳能发电不消耗燃料,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灵活布局,适用于各种场所和规模。

最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寿命长,可持续性强。

然而,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制造过程涉及对稀有材料的使用,废弃后的处理仍然是一个难题。

此外,太阳能的依赖性以及天气变化对电能输出的波动,也需要借助其他能源储备或电网来保证稳定供电。

经验分享:1. 多种新能源形式相互结合。

不同的新能源形式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将它们相互结合,可以实现能源的互补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可以在电能供给上相互补充。

2. 推广利用储能技术。

新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稳定供电问题的关键。

利用储能技术,可以将多余的新能源转化为电能储备,以应对能源需求高峰或不稳定供电的情况。

3. 强调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政策的支持是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分析引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和探索的解决方案。

循环经济,即循环利用资源、降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践案例,来探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1. 高效能源利用:丹麦的风能1.1 丹麦的风能发电概况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利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风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丹麦通过大力发展风能产业,实现了高效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2 风能的循环利用与重复利用丹麦的风能发电系统不仅能够产生清洁电力,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这种储能和释能的循环利用方式,使得风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1.3 循环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丹麦的风能发电系统使用了一系列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这种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

2. 资源回收:日本的废物处理2.1 日本的废物分类与回收日本是世界上废物处理最为高效的国家之一。

日本人对废物进行细致的分类,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

2.2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在日本,废弃物被分成多个分类,比如可回收物、非可回收物和有害物。

可回收物通过回收再生产的方式,成为新的产品或材料;非可回收物通过合理的焚烧处理,转化为能源;有害物则通过严格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健康造成危害。

2.3 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日本的废物处理实践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的产生。

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3. 再生能源:中国的太阳能光伏3.1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国家之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概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次文档将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实际案例,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成功实施的策略和做法。

案例一: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500字)背景描述:现代都市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垃圾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案例简介:以日本东京为例,该城市在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他们采用了分类收集、焚烧和填埋等多种方式进行垃圾处理,并推行了强制性的回收制度。

成功因素:1.强制性政策:东京市政府采取法规措施,强制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罚款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技术创新:引入了垃圾焚烧技术,既能减少垃圾体积,又能产生能源。

3.国民意识:东京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认识。

可取之处:1.学习分类收集经验:借鉴东京分类收集制度,推广落实垃圾分类措施。

2.推广垃圾焚烧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垃圾处理难题。

3.加强舆论引导:通过舆论宣传,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案例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500字)背景描述:随着非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

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案例简介:以德国为例,该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他们通过政府激励政策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成功因素:1.政府激励政策:德国政府采取了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

2.技术研发创新:德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

3.国际合作交流:德国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交流,在技术、经验上进行互利共赢。

可取之处:1.制定激励政策:通过激励政策吸引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1.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传统农业方式常常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因此,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至关重要。

案例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采用天然肥料和生物土壤改进剂,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转基因技术。

该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品质。

案例二:精确农业精确农业利用先进的技术(例如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来监测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并根据这些数据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和排放。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传统能源消耗过多并且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损害了我们的环境。

因此,转向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案例三: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利用风能产生电力,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排放物。

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场,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提供清洁能源。

案例四: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收集并转化太阳能为电力,可以为家庭和商业机构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3. 垃圾处理与回收垃圾处理和回收是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管理垃圾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污染。

案例五: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垃圾分类是将废物按照材料属性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

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列举了五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在环境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垃圾处理与回收是我们实现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举措。

这些案例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在化工生产中,能量转换效率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探讨几个在化工生产中能量转换效率和节能技术应用的案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案例。

在许多化工生产过程中,能源转换效率低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例如,在炼油过程中,大量的热能会被废热排放,导致能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化工企业采用了余热回收技术。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和利用废热,将其转换为有用的能源,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在化工生产中如何应用节能技术的案例。

节能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控制系统。

例如,在化工厂的生产线上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和生产成本。

另一个例子是采用节能型设备,如高效节能的泵、压缩机和照明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上述案例外,化工生产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节能技术应用。

例如,采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工艺可以提高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企业节约能源成本,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总的来说,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节能技术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化工企业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

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

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寻找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技术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通过一个综合能源利用案例,探讨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案例简介:某小区为了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决定采用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个集中供暖系统。

该小区的用能需求主要包括供暖和热水供应。

在传统供暖方式下,使用燃气锅炉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通过引入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技术,该小区希望能够达到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目标。

综合能源利用方案:为了实现综合能源利用,该小区将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相结合,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

具体的工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能供暖系统设计:该小区利用太阳能对空气进行加热,通过风道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供暖。

系统通过调节空气流速和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由于空气能供暖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因此不会引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2.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该小区利用地下的恒定地温,通过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地热能源进行加热或制冷,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满足户内供暖和热水需求。

与传统的燃气锅炉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特点。

3. 系统集成设计:为了实现综合能源利用,该小区的空气能供暖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整合。

两个系统共享同一套供暖和热水管道网络,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协同工作。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用能需求,灵活调节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的工作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综合能源利用效益:通过采用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该小区实现了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具体表现在: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与传统燃气锅炉相比,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保护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

环境保护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

环境保护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践环境保护。

下面将分享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最佳实践案例,以及从成功企业中学到的经验教训。

一、水资源管理1.1 案例分享: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饮料生产商之一,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倾注了大量的努力。

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节水设备的安装以及开展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通过这些实践,可口可乐成功降低了用水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1.2 经验教训:设立明确的目标从可口可乐公司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即设立明确的目标对于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设立可量化的目标,例如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二、能源消耗减少2.1 案例分享:谷歌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谷歌公司一直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

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构建高效的数据中心、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展员工培训等。

这些努力使得谷歌公司成为了能源消耗最低的科技公司之一。

2.2 经验教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谷歌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想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必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采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行动,企业能够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废物管理与循环利用3.1 案例分享:宜家家居宜家家居是全球知名的家居零售企业,对废物管理和循环利用方面有着独特的实践经验。

他们积极推行产品包装的优化设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将废物资源化作为重要目标。

此外,宜家家居还与供应商合作,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3.2 经验教训: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宜家家居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推动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企业可以实现废物的最小化,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结语通过分享以上环境保护最佳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辐射。这是发展核工业时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要
慎重处置由反应堆排出的各种放射性污染物。
• 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
• 反应堆定期排出的大量放射性,主要来 自两方面:裂变碎片产物(fission products)和反应堆中的其它材料受堆芯 强中子场作用产生的中子活化产物
(neutron acfiration products)Βιβλιοθήκη NH3/mg/L0.4
0.3 0.2 0.1 pH=8.2~8.5
0
20
25
30
35
4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水温/℃
水温/℃ 图8-2 未离解氨随水温的变化 长山电厂——库里泡水库,夏季
图8-3 未离解氨随水温的变化 徒河电厂——徒河水库,夏季
表示长山电厂的库里泡水库和陡河电厂的陡河水库内未离解氨 (NH3· H 2O)随水温升高而增加的情况。
十万人受到核辐射伤害,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数十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 后患将影响一百年以上。
有专家认为,苏联境内将有两万五千人死 于核污染引起的癌症。
核废料的处理不当将造成辐射污染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德国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
我国应该发展核电吗?
中国核电厂运行和在建现状
北京 海阳 田湾
2 10 31
7 10 19
100 100 100
核裂变(nuclear fission) 链式反应(Nuclear Chain Reaction)
核能利用的诞生
1939年梅特纳在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当把裂变碎 片的原子量相加起来时,发现其和并不等于铀的原子量, 而是小于铀的原子量。弗里施在做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 中,观察到每当中子击中铀核时,异常巨大的能量几乎 把测量仪表的指针逼到刻度盘以外。铀核分裂产生的这 个能量,比相同质量的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大几百万倍 以上。梅特纳认为在核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质量亏损, 这个质量亏损的数值正相当于反应所放出的能量,并且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算出了每个铀原子核裂变时 会放出的能量。爱因斯坦的这个质能关系正确地解释了 原子能的来源。就这样,人们发现了“原子的火花”, 一种新形式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原子核裂变能,也称 核能或原子能。
• (3)其它污染物及酸雨 • 气体废物中硫氧化物数量最大,苯并(a)芘 最毒。
2 核电站与环境
1987年底,核能在全世界能源中所占的比重为8%,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见下表)
年份 石油 煤 天然气 核能 其他 总计
1979 2000 2020
43 29 11
28 28 26
20 23 13
8.2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 . 化石燃料的影响
煤炭 1.矿井地表沉陷 2.露天开采占地 3.酸性矿井水 4.矿井瓦斯(CH4) 5.煤炭贮运中的污染 6.洗煤厂排放水 7.煤矸石:采煤过程和洗煤 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煤伴生废 石。 8.煤炭的液化和气化(见表) 9.煤炭燃烧中产生的污染
洗煤厂排放水
按对环境的影响分: 1、环保型能源(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潮夕能、水势能)、氢能、天燃气、乙醇等。 2、非环保型能源:煤、石油。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热水器
二、世界能源消耗情况
1.世界能源消耗情况
无烟煤 烟煤 标准量/1021J 年限 实物量/105Mt 7.11 比重/% 57.2 19.8 4.58 209 3.28 13.3 石油 5.64 45 1.35 16.2 天然气 5.00 52 128.9× 1012m3 14.5 100 总储 量 34.6
能源结构的变迁
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例如主 要能源形式之一的电力消耗逐年增加。根据统 计,人口若每30年增加一倍,电力的需求量每 八年就要增加一倍。 于是,20世纪末,能源结构开始经历第三次 转变,即从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开始向以 煤、核能和其它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转变。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能的比例将 不断增长,并将逐步替代石油和天然气而成为 主要的大规模能源之一。
• • • • • • • • • 在洗煤过程中,一般 洗选一吨煤用水量4-5 立方米,因选煤全国 每年排出的选煤废水 就有4000万吨。 此外,露天煤场煤炭 装卸时所用的降尘洒水、 煤堆自燃时灭火用的水、 如未做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海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石油
1.石油开采造成的污染 2.石油运输与储存中的泄漏与燃烧 3.石油加工中的污染 4.石油及石油产品燃烧产生的污染
• 核聚变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少很多,如 氘和氚之核聚变反映,其原料可以直接来 自于海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可控制核聚变方式:超声波核聚变、激光 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 (托卡马克)
3 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建造的过程与建成之后,对环境的影响:
1.可能诱发地震 2.改变生态环境 3.影响气候 4.泥沙沉积和水质改变 5.社会问题
原子弹与氢弹——核能的直接体验
• 原子弹:
它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裂变 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 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 坏作用。
• 氢弹:
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它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 等轻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 。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 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核能 (nuclear energy)
• 1945: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1951: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 目前,31个国家拥有439 座核电站,供应17%的世 界电力.
1945: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此弹 重4082公斤,弹长3.05米,弹径0.711米,装料为10公 斤铀235,当量为1.25万吨,因为该弹细长,被称为 “小男孩”。原子弹造成了死亡7.1万人,伤6.8万人, 遭到破坏的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破坏建筑物5万余所。 在距离爆炸地点约200米的半径内,高温及炫目的光线 使周围的一切东西被烧毁或者褪了颜色,强烈的冲击波 把烧焦的人体和物体溅到墙壁上。一座繁荣的城市瞬间 变成了烟雾弥漫的废墟。
Shanghai
大连
秦山 三门 宁德 福清 防城港 阳江 昌江 台山 大亚湾
运行(13) 在建(28)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 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6 大ITER成员国2005年6月28日在莫斯科敲 定法国的卡达拉舍(Cadalache)为可控 核聚变反应堆建设地,这一为期30年、共 计投资将超过100亿欧元的国际超大型科 学合作项目很快就将正式启动。
•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反应堆都是轻 水堆,功率一旦过高,核裂变反应就变弱, 功率自动复原,或由操作人员通过调整使 功率复原,即便操作人员未发现,紧急停 堆装置也能实现自动停堆。
核能的缺点——呼唤人类技术进步
如果核能发电厂发生爆炸就会放出大量的辐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已有近万人死亡,
(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 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世界能源的消耗速度急剧增加。 (2)发达国家能耗很大,尤其是个人能源消耗水平越 来越高。 (3)因此造成世界能源生产的增长率远大于人口的增 长率(数据)。 (4)目前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能源是石油,由于发达国 家工业发展很决,石油消耗量很大,致使石油消耗的 比例增加。改变了 20世纪60年代前以煤为主要能源的 局面。
燃煤发电厂
炼油厂
西气东输
一、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能源是指可能为人类利用以获取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 如太阳能、风力、水力、蒸汽、化石燃料及核能、潮汐能 等等均可称为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力
常规能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 天然气 一次能 源 源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 新能 能、 地热能、海洋能 源 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 二次能源:电力、焦炭、煤气、沼气、蒸汽、汽 油、柴油、重油、氢、激光
原子弹“小男孩”
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
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
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
核电站对人的体外慢性辐射影响,在反应堆的密度
还不很大的时候,可以暂时不予考虑。但是,由反应堆
和核工业前处理和后处理车间中释放的少量放射性,通
过水或空气特别是食物链的放大效应,会造成人体内的
4)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而进入大气,从而导致温 室效应,改变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系统。
(2)热污染 热污染首先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都增加。原因是水温升 高使藻类的繁殖加快和固氮藻的固氮速率增大。
0.24 0.20 未 离0.16 解 NH3/mg/L 0.12 0.08 pH=8.0 0.04 pH=8.5 0.8 未 0.7 离 0.6 解 0.5
世界能源资源(1992)
2.世界能源消耗趋势
4.能源结构的变迁
历史上,伴随着新的化石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采与 应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经历了数次变革。 18世纪的以煤炭替代柴薪。
19世纪中叶煤炭已经逐渐占主导地位。 20世纪2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与石油工业的发 展,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第二次转变,即从煤炭转向石油 与天然气。 20世纪60年代,石油与天然气已逐渐称为主导能源, 动摇了煤炭的主宰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开始动摇了 石油在能源中的支配地位。以此同时,大部分化学能源的 储量日益减少,并伴随着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100 硅藻 藻 类 的 相 对 比 例 %
绿藻 50 蓝藻
/ 20 25 30 35 40 图8-4 藻类种群结构与水温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