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社交礼仪教案第二章

社交礼仪教案第二章
1、接受对方:求同存异,容纳对方,不要对对方见外排斥。
2、重视对方: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尊重对方,对方在自己的心目中十分重要,而非无足挂齿。
3、赞同对方:善于发现对方之长,并及时加以肯定,既不要自高自大又不要曲意奉承对方。
1、称呼——称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1)使用敬称: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先生”相称。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可称之为“老师”。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身者,可称之为“公”或“老”。
(2)姓名的称呼:平辈的熟人、朋友可彼此以姓名相称。为了表示亲切,可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加“老、大、小”。对同性朋友直呼其名,对异性朋友则一般不可这样。
(1)自我介绍:在必要的社交场合,由自己担任介绍的主角,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分为主动型自我介绍和被动型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的时机:(1)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2)有不相识者对自己感兴趣时。(3)有不相识者请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4)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相处时。(5)聚会上打算进入陌生人的交际圈时。(6)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7)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时。(8)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9)初次前往他人居所、办公室,进行登门拜访时。(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而是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11)初次利用大众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向社公众进行自我推介和宣传。(12)利用社交媒介,如信函、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与其他不相识者进行联络时。(13)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14)因业务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业务推广时。(15)应聘求职时。(16)应试求学时。

2-3举止礼仪递接物品手势(礼仪规范教程高教版)之二

2-3举止礼仪递接物品手势(礼仪规范教程高教版)之二

三、递物与接物礼仪
2.学生分成两大组,轮流扮演颁奖领导和领奖同学,以礼仪 教材代替奖状,模拟颁奖的情景。
颁奖礼仪常识 ①首先由导位把受奖人领上台。 ②礼仪小姐用托盘托住奖品上台(手臂与侧腰大约是一拳的距离。端托 盘时,大拇指是露在托盘外边的。) ③由导位再把颁奖人引领上台. ④礼仪小姐双手递承且鞠躬让颁奖人接过奖杯,奖状或证书(向前微躬 15度,把奖杯,奖状或证书递给颁奖人) ⑤礼仪小姐先下台 ⑥等颁奖人受奖人拍照留念后,导位分别把颁奖人和授奖人引导回位。
三、递物与接物礼仪
(二)接物的方法
恭恭敬敬,双手接过,并道谢
(1)接受奖品、奖 状时,用双手去接, 行鞠躬礼,然后转 过身体,面向台下, 将奖状向大家展示, 然后双手拿好贴在 胸前。
三、递物与接物礼仪
(二)接物的方法
恭恭敬敬,双手接过,并道谢
(2)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当 双手捧接,然后认真观看, 以表示对赠送者的尊重,还 可就名片上的某问题当面请 教。看过名片后,要仔细地 把名片放在名片夹里,并表 示谢意。应通过接受名片时 的动作与表情来显示对对方 的尊重。
三、递物与接物礼仪
(一)递物方法
尊重对方,双方互视。双手递物,双手接物。
(3)递笔、刀剪之类的尖利物品时,需 (4)递送茶杯时,应一手托底,一 将尖头朝向侧面。从安全角度出发, 手握住杯把,将茶杯把指向客人的 既不能朝向对方也不要朝向自己。 右手边。
将文字的反面朝向对方,将笔尖、剪刀尖等尖端朝向对方,单手递送物品 甚至漫不经心地、随意地将物品甩给对方。
能力 目标
1.能够根据举止礼仪的规范要点进行对 自己的举止进行自检。 2.能够运用所学举止礼仪要点,识别出 不正确的举止行为。
情感 态度

2-4餐桌上的礼仪(礼仪规范教程高教版)

2-4餐桌上的礼仪(礼仪规范教程高教版)
1.你知道吃中餐的礼仪要求有哪些吗? 2.你知道吃西餐的礼仪要求有哪些吗? 3.你知流长,“民以食为天”,饮食礼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餐桌,也是考验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场所。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我国的饮食礼仪就已经初 步形成,发展至今,中餐礼仪已经形成体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正式的中餐宴会 上,中餐都有明确的餐饮礼仪规范。
二、西餐礼仪
(一)西餐进餐时的礼仪
1.正确使用餐巾
在用餐前,主人铺开餐巾,暗示开餐。
将餐巾折叠一下(可折成三角形 或长方形,开口向外)放在双腿 上。注意这一程序应在桌下操作。 用餐时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嘴。用 餐过程中若想暂时离开座位,可 将餐巾搭放在自己的椅背上,表 示你还要回来;若将餐巾放在餐 桌上则表示你已用餐完毕,服务 员不再为你上菜。
二、西餐礼仪
西餐台上餐具的摆放与中餐有很大不同。国际上常见的西餐餐台摆台方法是:座位前正中 是垫盘,垫盘上放餐巾(口布)。盘左放叉,盘右放刀、匙,刀尖向前、刀口朝盘,主食 靠左,饮具靠右上方。正餐的刀数目应与上菜的道数相等,并按上菜顺序由外至里排列, 用餐时也从外向里依次取用。饮具的数目和种类也应根据上酒的品种而定,通常的摆放顺 序是从右起依次为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
能力 目标
1.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餐桌礼仪。 2.能够运用所学餐桌礼仪要点,纠正自己 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情感 态度
1.感知个人形象在社会交往 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用餐的意识。
第四节 餐桌上的礼仪
如此“吃相”
某男士参加宴会,在宴会开始后,他为了吃得更畅快,在座位 上先是宽掉了西装外衣,后来又摘下了领带。在用餐的过程中,他 一边嚼着东西一边与左右的人说话,手中的筷子还在空中不断挥舞 着。他的行为引起同桌人的侧目。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教案第2课仪容和仪表2024新版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教案第2课仪容和仪表2024新版

饰品佩戴注意事项
符合身份
协调搭配
选择符合自己身份和场合的饰品,避 免过于夸张或过于廉价。
注意饰品与服饰的搭配和协调,避免 过于突兀或不搭。
适量点缀
适当佩戴一些饰品可以增加整体造型 的亮点,但不宜过多。
04 不同场合下仪容 和仪表要求
日常生活中要求
整洁干净
保持面部、手部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
穿着得体
选择适合场合的服装, 避免过于随便或过于正
式。
化妆适度
女性可化淡妆,男性应 注意剃须和修剪鼻毛等
细节。
发型整齐
保持发型整洁,不蓬乱 ,不染过于夸张的颜色

工作场合中要求
01
02
03
04
职业装束
根据职业特点选择适当的服装 ,如西装、职业套装等。
整洁形象
保持面部、发型、手部的整洁 ,展现专业形象。
淡妆为宜
提高审美水平
学习美学知识
了解美的本质、形态和规律,培 养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关注时尚潮流
关注时尚界的发展动态和流行趋 势,了解不同风格的服饰、妆容
和发型等。
培养艺术兴趣
参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 动,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注重言行举止
注意仪容仪表
保持面部清洁,穿着整洁得体,符合场合和身份 要求。
两者关系及影响
关系
仪容和仪表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洁的仪容需要配以合适的仪表才能 更好地展现出个人形象;同样,一个得体的仪表也需要有良好的仪容作为支撑。
影响
仪容和仪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社交效果。一个整洁、得体的仪 容和仪表能够让人产生信任和好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一个邋 遢、不得体的仪容和仪表则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社交效果。

礼仪规范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礼仪规范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不同着装的知识。
2、查找西装与领带的起源传说。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6秒钟决定“第一印象”
1、你对图片上哪些人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他们这些着装适合什么场合?为什么?
〈课程与训练〉
三、不同场合的着装
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
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服装
提问:不同的着装有不同的穿着要求,你们知道哪些?请同学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个人仪表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个人形象有关的仪表礼仪规范要求
教学难点
根据仪表礼仪的规范要求自检自己仪表。以及能够分析正确的仪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讲授




第一节 仪表礼仪
一、个人清洁
(一)面部清洁
应做到:早晚洗脸,纸帕擦汗。多吃蔬果,保证睡眠。
应避免:面部污秽、衣袖擦汗。
(二)口腔清洁
技能训练:
1、练习蹲下动作
2、高低式蹲姿练习
3、交叉式蹲姿练习
在技能训练中,教师强调:
1、蹲姿失礼表现
2、男、女士不同的基本蹲姿
综合训练:蹲姿强化训练
1、原地蹲下,练习捡拾落在地上的笔、文件夹、纸张等。
2、练习行进中停步、蹲下、捡拾东西、起身离开的连贯动作。
训练时间15分钟。
〈小结〉
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
应做到:早晚刷牙,闭嘴咀嚼。保持口气清新。
应避免:大声咀嚼,口有异味。边吃边说话。
(三)手的清洁
应做到:及时清洗,常修剪指甲。
应避免:指甲过长,当众剪指甲。
(四)其他
应做到:面部清洁,身无异味
应避免:当众清理面部,香水味道过重。

礼仪教案(通用)(二)

礼仪教案(通用)(二)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外表仪态1.保持整洁的外貌:学生要注意保持整洁的仪表形象,包括干净的衣着和整齐的发型。

2.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学生应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保持挺胸抬头,不驼背。

坐姿要端正,避免趴在桌子上。

3.注意言谈举止: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说脏话,不乱扔东西,保持文明礼貌的态度。

4.适当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失控。

二、日常生活礼仪1.餐桌礼仪:学生应学习正确的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前要洗手,并遵守用餐顺序和礼仪规范。

2.公共场所礼仪:学生要在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素质,包括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

3.道谢和请托礼仪:学生应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感谢之情,并学会正确地请求帮助或请托事情。

4.礼物接受礼仪:学生应学会正确地接受礼物,并学会感谢送礼人的心意。

5.电子礼仪:学生要学习使用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的礼仪,包括对别人的信息和隐私的尊重,避免恶意评论和谣言传播。

三、社交礼仪1.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包括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和礼貌地交谈。

2.方式礼仪:学生要学习正确地打方式和接听方式的礼仪,包括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礼貌地回应对方。

3.互相帮助和尊重:学生应学会在与他人交往中互相帮助和尊重,包括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主动提供帮助。

4.面对面交流礼仪:学生应学会面对面交流时的礼仪,包括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不打断别人的发言,避免争吵和冲突。

5.礼仪用语和称呼:学生应学习正确的礼仪用语和称呼,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学会尊重他人的身份和称呼。

四、仪容仪表1.服装礼仪:学生应学会选择适当的服装和配饰,避免过于暴露或不合时宜的装扮。

2.个人卫生礼仪:学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修剪整齐的指甲,保持清洁的牙齿和呼吸等。

3.环境整洁礼仪:学生应学会保持自己周围环境的整洁,包括房间、桌面和公共场所等。

礼仪规范教程正式教案

礼仪规范教程正式教案

第一章课题: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第一节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了解礼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礼仪及其发展历程;注重礼仪的各方面表现。

2.情感目标理解礼仪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文明发展、社会生活和谐的客观要求;理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重点礼仪的含义;礼仪在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现;难点理解礼仪在历史和生活各方面所创设的功能。

课时:课型 : 新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弟子规》片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思考:你理解上述内容中对青少年行为的要求吗?2、你知道哪些中华文明礼仪的典故?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良拜师案例创设礼仪的生活各个情景,并通过问题总结礼仪对青少年的要求和影响。

通过典故引发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导出课题3.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

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

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

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做一个中国人总是让人骄傲的,咱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可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古埃及、印度、巴比伦的文字和文化都已经消失或者断裂了,只有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传承至今,还有一件让咱们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个称呼,说我们中国叫做“礼仪之邦”,中国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很崇尚礼仪,万事总有个根源,那么中国人的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教学内容一、中华礼仪,源远流长1.发展历程人类初时,最基本的礼仪是祭祀→两万五千年前,埋葬死者撒赤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实用教案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实用教案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职业场合的礼仪要求。

具体章节为:2.1礼仪的含义与作用;2.2生活中的礼仪规范;2.3职业场合礼仪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场合的礼仪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职业场合礼仪要求的掌握与应用。

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礼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礼仪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2.1 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含义与作用。

2.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如见面礼仪、电话礼仪等。

2.3 分析职业场合礼仪要求,以视频为例,让学生了解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并互相交流学习。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章实用礼仪规范2. 板书内容:2.1 礼仪的含义与作用2.2 生活中的礼仪规范2.3 职业场合礼仪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简述礼仪的含义与作用。

1.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三个礼仪规范。

1.3 请列举三个职业场合的礼仪要求。

2. 答案:1.1 礼仪的含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身形象。

1.2 示例:见面礼仪、电话礼仪、餐桌礼仪。

1.3 示例:着装得体、礼貌用语、尊重他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实用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做到:早晚刷牙,闭嘴咀嚼。保持口气清新。
应避免:大声咀嚼,口有异味。边吃边说话。
(三)手的清洁
应做到:及时清洗,常修剪指甲。
应避免:指甲过长,当众剪指甲。
(四)其他
应做到:面部清洁,身无异味
应避免:当众清理面部,香水味道过重。
二、得体的发型
应做到:头发清洁整齐,色泽统一。
应避免:烫发、染发,怪异发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1、你对图片上哪些人的印象最深?
2、为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课程与训练〉
第一节 仪表礼仪
查查看:自检互检个人仪表清洁情况。
注:先各组选择同学上台,后说明要求。请其他同学分别从面部清洁、手部清洁进行点评。
提问:个人清洁包括哪些方面?(展示图片)
一、个人清洁
个人清洁包括:面部、口腔、手、其他
提问:如何保持个人良好的清洁状况?我们应做到什么?应该避免什么?
(一)面部清洁
应做到:早晚洗脸,纸帕擦汗。多吃蔬果,保证睡眠。
应避免:面部污秽、衣袖擦汗。
(二)口腔清洁
应做到:早晚刷牙,闭嘴咀嚼。保持口气清新。
应避免:大声咀嚼,口有异味。边吃边说话。
2.能够运用所学仪表礼仪要求,识别出不正确的着装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个人形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个人仪表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个人形象有关的仪表礼仪规范要求
教学难点
根据仪表礼仪的规范要求自检自己仪表。识别出不正确的着装行为。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讲授




第一节 仪表礼仪
三、不同场合的着装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互相检查
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
回答问题
总结内容
记笔记
回答问题
总结内容
记笔记
观察、体验
记笔记
自检
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探究能力。
锻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探究能力。
提供参照物,补充学生可能遗漏的内容。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了解自己与标准间的距离。强化识记礼仪规范要求。强化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内容。
教 案(附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查查看:自检互检个人发型情况。
展示图片:这些发型你怎么看?
提问:怎样的发型是得体的?
二、得体的发型
应做到:头发清洁整齐,色泽统一。
1.选好面料与色彩
2.选好款式
3.系好纽扣
4.注意西裤尺寸
5.选好衬衫
6.用好口袋
7.配好领带和领带夹
8.选好鞋袜
9.选好腰带和皮包
综合训练:
1.练习打领带:
(1)教师结合PPT中的图片,进行动作演示,学生学习打领带。
(2)小组间展开比赛,对自己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相互学习。2.结合穿着西装的要求,小组间自检互检西装穿着情况,并记录下问题处,进行总结。
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不同着装的知识。
2、查找西装与领带的起源传说。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6秒钟决定“第一印象”
1、你对图片上哪些人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他们这些着装适合什么场合?为什么?
〈课程与训练〉
三、不同场合的着装
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
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服装
提问:不同的着装有不同的穿着要求,你们知道哪些?请同学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 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第 节课
课时数
1
课程名称
第二章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 第一节仪表礼仪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与个人形象有关的仪表礼仪规范要求。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仪表礼仪的规范要求进行对自己的仪表进行自检。
2.能够运用所学仪表礼仪要求,分析个人仪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个人形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应避免:烫发、染发,怪异发型。
综合训练:
1、怎样洗头有利于头发的保养?
2、对照职业学校学生发型的要求,检查每个同学的发行是否符合规范。
〈小结〉
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
寻找班中个人仪容典范,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
互相检查
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
记笔记
思考
自检
锻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探究能力。
收集资料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享
回答问题
总结内容
记笔记
分享
阅读教材
归纳整理笔记
练习打领带
互相检查
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
课前收集资料,便于课上开展教学。
(三)手的清洁
应做到:及时清洗,常修剪指甲。
应避免:指甲过长,当众剪指甲。
综合训练:
6步洗手法。了解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并按步骤要求,在教室内进行模拟练习。
(四)其他
应做到:面部清洁,身无异味
应避免:当众清理面部,香水味道过重。
综合训练:
按照个人清洁的礼仪规范要求,对自己的个人清洁状况进行自检,并记录下不符合的地方,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良的卫生习惯。
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
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服装
(一)正统服装:礼服、事业服
(二)便服:家居服、睡衣和休闲服
(三)职业学校的学生装
(四)西服
(五)女士职业套装
四、配饰要求
(一)选好帽子、围巾、手套、眼睛、书包
(二)恰当选用首饰
(三)合理使用其他配饰







教 师 活 动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提供参照物,补充学生可能遗漏的内容。
了解自己与标准间的距离。强化识记礼仪规范要求。强化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内容。
教 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第 节课
课时数
2
课程名称
第二章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 第一节 仪表礼仪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与个人形象有关的仪表礼仪规范要求。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仪表礼仪的规范要求进行对自己的仪表进行自检。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个人仪表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个人形象有关的仪表礼仪规范要求
教学难点
根据仪表礼仪的规范要求自检自己仪表。以及能够分析正确的仪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讲授




第一节 仪表礼仪
一、个人清洁
(一)面部清洁
应做到:早晚洗脸,纸帕擦汗。多吃蔬果,保证睡眠。
应避免:面部污秽、衣袖擦汗。
(二)口腔清洁
结合PPT展示不同类别服装,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整理不同场合下的着装。并再次强调着装原则。
(一)正统服装:礼服、事业服
(二)便服:家居服、睡衣和休闲服
(三)职业学校的学生装
(四)西服
提问:你知道西服和领带的起源吗?(学生分享收集的资料)
提问:西服穿着要点有哪些?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西服穿着的注意事项的有关内容,结合PPT展示图片,讲解西服穿着注意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